分卷bear熊寶
這事兒不要對外面的人說,沒事兒的話你先回去吧。 掌柜的點點頭出去,他知道姜巖為什么不讓他把對繡娘的待遇說出去,主要就是怕擾亂市場上繡娘的待遇,試想一下,別的繡莊繡娘知道姜巖這里的待遇好,肯定會要求自己的東家漲錢的。 想要讓那些商人手中拿起當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可如若不拿出來,繡娘不愿意消極怠工,影響的還是賺錢。 如此一來那些商人自然仇視姜巖了,如果姜巖被其他繡莊老板聯合起來針對,在這蘇州可就沒有他的立足之地了。 所以這事兒萬萬不能讓人說出去,而具體的酬勞也就只有在繡莊工作的繡娘才知道,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不讓別的繡娘聞訊而來給搶走了,她們自然也是不會往出說的。 不知道姜巖今日是不是招到財神爺了,繡莊掌柜的剛走,布行的掌柜的就來了,說有人購買大量的布料,同樣是價格豐厚。 更巧的是,來購買的人給姜巖留下的字據筆跡都是一樣的,可見是同一伙人來購買的。 和面對繡莊的生意不一樣,姜巖做了這筆生意,并且還讓掌柜的告訴對方,量太大了,價格需要往上提兩成。 這公子,量大不都是給優惠嗎?怎么還漲價了?掌柜的不明所以問道,他做了這么多年生意,還從來沒進過這么做生意的呢。 姜巖輕笑,當然要漲價了,他要那么多的布料咱們的工人不夠用,雇紡織工人不得花錢嗎?成本增加了,價格增加了不也是很正常的嗎? 可我們庫房里不是有現成的嗎?這些量雖然大,但庫房里的就夠三分之二了,那些工人紡織出來三分之一不在話下。 好了陳掌柜的不要再說了,你就按照我說的去做,如果對方同意就在這筆生意,如果不同意就不做。 陳掌柜點頭有些遲疑,但還是去照辦,硬著頭皮去和對方交涉,沒想到對方一口答應下來。 這讓陳掌柜都有些懷疑姜巖的增加兩成是不是要少了,說不定三成對方也會毫不猶豫的同意。 事實上不管增加多少,他們都會同意的。姜巖篤定說道。 為什么,難道他們就那么有錢?看起來不像啊。陳掌柜回憶那些人的穿著打扮,都是最普通的打扮,聽口音說的也不是官話,他還以為是哪個窮鄉僻壤里出來的呢?莫非他看錯了? 他們的確沒有多少錢,但是不管購買多少,花多少錢,這錢根本就不用他們來付,自然是多少都不心疼了。 姜巖看著桌上那張單子上,上面的字寫的及其不標準,只是隱約能夠看懂的地步而已,這些人就是綿倫王爺不惜犯錯也要離開京城的目地, 結果因為姜巖的那么一出戲,綿倫王爺提前回京城去了,為了表達歉意,留下了足夠的錢,結果被那些人把錢給姜巖送來了。 * 京城王府之內,綿倫王爺養著一身的傷,皇上不僅沒有責罰他,還派來了太醫每日住在王府之內,照顧著他身上的傷。 在外人看來這是皇上對他的體恤,可綿倫王爺自己知道,和太醫一起來的那幾十個侍衛,都是宮中精銳,是專門來看著他的。 查清楚了嗎? 屬下無能,那個菜農沒有找到,其他來王府送菜的菜農對此事一無所知,經過排查并非他們所為。 跪在下面的人說道,綿倫王爺頭靠在床柱上,一聲長嘆,沒用的東西啊,有你們在本王怕是真的無法得償所愿了。 王爺息怒。下面的人抖似篩糠,大腦飛速運轉,隨后問道:王爺會不會是皇上 一聽這話,綿倫王爺立馬坐直了身形,皇上? 從這事兒傳出來到他回到京城,已經有五六天的時間了,如果是那菜農發現了什么跑了也說得過去,如果說是被人保護起來了,能夠讓他都找不到的肯定不是普通人。 皇帝的確有可能做到這一點,可問題是皇上沒有這么多的動機啊。 皇帝是天子,天子一怒浮尸千里的天子,如果發現了他的狼子野心,又何必讓一個菜農來作證呢? 根本不用顧念什么兄弟情誼,直接把他抓起來就是了,更何況他們還不是親生兄弟呢。 所以不會是皇上,瞥了一眼跪在下面的人,揮手讓其退下,不過是辦事不利之后的攀咬而已,根本不用費盡心力的去想。 不知道菜農是被什么人給帶走了的,但菜農曾經存在過就可以說明這件事情是有人故意為之的。 會是那個許久不見的不留名嗎? 除了不留名綿倫王爺想不到別的人,他對外一直都是和善的態度,從來沒有與人為惡,只出了不留名幾次三番的和他過不去。 姜巖不知道在綿倫王爺心中,寧茂春替他背了鍋,他只知道綿倫王爺是一定不會想到他的,他再怎么想,也想不到一個只有二十歲,而且已經離開京城的人還能做到這一點。 你說現在要怎么辦?婆婆和公公在冷戰,我阿姨又是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誰也不見,唉 寧家里,田力一聲沉重的嘆息從嗓底發出,無盡的憂愁盡在其中。 前不久,田力和她爹他們商量著,給龍巧巧和寧豐德準備一個假婚禮,讓龍巧巧的病情不再復發,同時還要想辦法阻止爍蘭格格去。 只要爍蘭格格不在場,沒有看到新郎就是寧豐德,順理成章的成親了,之后再慢慢告訴龍巧巧真相。 然而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爍蘭格格竟然發現了這些事情,還在拜堂成親的時候到來了,把這些人所做的偽裝全部戳破了。 大罵寧豐德和龍巧巧,田力幫著龍巧巧說話同樣被罵了,現在情況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寧茂春和田力是晚輩,對于長輩的事情沒有插手的權利,想要幾方斡旋也沒那種八面玲瓏的性子。 于是便有了夫妻倆對坐著不知道應該怎么辦的這幅場景。 寧茂春學著田力的姿勢,同樣趴在桌子上,目光落在一旁擺著的九節鞭上,要不然我們帶著阿姨去蘇州吧,她那么喜歡刺繡說不定去蘇州會另有一番天地呢,我們也出去散散心,見一見師父他們。 田力眼眸一亮,腳底抹油雖然可恥,但這的確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立馬起身,你去收拾東西,我這就和阿姨去說,先去蘇州住幾天,說不定阿姨喜歡那里不回來了,以后也不用再見到公公婆婆了。 只要不見,也就不會尷尬了,時間會慢慢抹平一切的。 寧茂春見田力風風火火的跑出去,這種額娘肯定不允許的行為,他覺得到是很可愛,起身去收拾行囊,然后和額娘說。 反正這段時間額娘和爹在冷戰,他們離開了,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冷戰,二十多年的夫妻了,肯定會和好的,有些話晚輩在反而不好說出來。 寧茂春自從姜巖一行人離開京城之后,和田力把身份說開了,再也沒有扮演過不留名。 這讓本來不留名不多的線索更少了,現在更是寧茂春和田力帶著龍巧巧離開了京城,不留名都走了,綿倫王爺那兒一心認為是不留名設局害他,一直都在秘密搜查,這回更加什么都查不出來了。 姑娘,你不喜歡游湖嗎? 夏日的湖泊之上,無數的游船行駛其中,靈珊和胡梨胡桃的就在其中,今日三人約著一起游湖采蓮,胡桃注意到靈珊自從上船之后就一直心不在焉的。 沒有,我剛剛在想別的事情。靈珊搖頭道,夏日游湖的本來就多,今日因為有個大集,所有湖上的船格外多。 也正是因為船多,他們的船并不快,靈珊也沒有之前來蘇州一路上身處船上不踏實的感覺,胡梨隨手摘下來岸邊的一朵野花戴在頭上。 趴在窗邊看著水中自己的倒影,胡梨覺得她是天底下最好看的人。 你們看那兒,有一個金色頭發藍色眼睛的人,旁邊那個好像是關公子,那就是從海外來的人嗎? 胡桃和靈珊的目光被胡梨的聲音吸引過去,看向岸邊,果然不遠處姜巖正和一個金發碧眼的人相聊甚歡。 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人,今天出來果然沒錯。胡梨眼見二人走遠了這才收回目光,轉而認真看向靈珊。 她們姐妹倆算是關家的下人,但靈珊對她們的時候從來都沒有小姐架子,和善可親,對她們就和朋友一樣,她雖然大大咧咧了的,但什么人對她好還是能夠感覺到的。 她之前也在別人家工作過,對于關家的了解僅限于表現的東西,知道姜巖之前一直都在蘇州和京城兩地做生意,最近一段時間才在蘇州常住的。 不知道姜巖是在做什么生意,現在看他和海外的人有來往,想來生意肯定小不了。 姜巖走在街市上,即便他再耳聽六路眼觀八方,也是沒有注意到靈珊一行人的,只和這位李杜的人交談著。 一個來自于比利時的外國人,取了一個中原的名字,據說是因為喜歡李白杜甫的詩句,所以給自己取了這樣的名字。 因為李杜的外貌特征太過顯眼了,于是兩個人找了一個酒樓,至晚方歸,這時候靈珊一行人早就已經采蓮回來了。 晚飯后,關勝把姜巖叫到房間里,他在這里呆著太過安逸了,讓他很不適應,年輕的時候一生殺戮,之前那些年也都在做木工,現在每日就只是走走看看,吃飽了就睡的日子太閑適了。 生活悠閑,心里還惦記著京城那邊的事情,讓他怎么都安定不下來,所以他想要回京城看看,看看情況如何,不親眼見到總是不放心。 爹你想走我不攔著你,但你一定要注意身體,遇到危險不要硬抗,打不過就跑,想想我和靈珊,我們都等著你回來呢。 姜巖能夠理解關勝的不安感,隱患沒有完全解決,即便四周再安靜,那都會被他當成暴風雨前的寧靜。 關勝沒想到姜巖直接就同意了,去收拾包袱明日一早就出發,我的身手你不用擔心,倒是你和靈珊,在這兒可要萬分小心才是。 我們會的。他在蘇州就不會有人對靈珊怎么樣,你明日離開的事情先不要和靈珊說,等你走了之后我再和她說。 你也不要和靈珊說我去京城了,只說我去四處轉轉。關勝想了一下說道。 不和靈珊說主要是怕她阻攔,他知道靈珊對他的關心,可為了自己能夠心安,就只能先騙一騙她了。 姜巖點頭應下,關勝的武功他清楚,記憶中是打敗所有人無敵手,如果不是恍惚間看到靈珊的幻影跌入山崖,根本沒有人能夠要了他的性命。 世間的事情就是這么巧,前腳關勝剛剛離開蘇州,后腳寧茂春便帶著田力和龍巧巧來了,他一心想要見一見的師父也是沒有見到。 早知道師父今早剛走,我們在路上就不耽擱了,快點兒來蘇州還能見到師父。寧茂春略微有些遺憾的說道,已經有幾個月沒有見到師父了,十分想念。 他應該不會那么快回來,等你京城之后還是可以見到的。姜巖目光看向院子當中靈珊和龍巧巧交流刺繡心得的場景上,你們怎么忽然來蘇州了?只為了看我們嗎? 當然最主要的是為了散心了,寧茂春在心里默默說道,但他們家的事情還是不說的好,畢竟家丑不可外揚。 就是想要出來走走,久居京城也膩得慌。寧茂春隨口說道,說著拿起茶杯喝了一口,這是他神情極其不自然的表現。 姜巖收回落在他身上的目光,不說就不說唄,不說他也知道,我最近在忙著生意上的事情,可能會有些忙,讓靈珊招待你們好了,帶你們去好玩的好吃的地方多走走。 不用麻煩靈珊,我們自己能找到。就算找不到還可以打聽,和媳婦兒出去帶著別人,總感覺怪怪的。 讓龍巧巧留在家里,和靈珊一起探討刺繡問題,這樣他和田力就徹底沒有人打擾,可以享受二人時光了。 第450章 大清民女的哥哥 這是寧茂春第一次來蘇州,之前不要說出門遠游了,就是京城都很少離開。 在成為不留名的這段時間,他也都是在京城附近行事的,保證能夠在當天晚上回去,不會讓家里人發現他出去過,也是為了更好的隱瞞不留名這個身份。 來到蘇州,和田力一起出來游玩兒,但因為家里就是開繡莊做生意的,讓他自然而然的更注意刺繡方面的消息,去鋪子里給娘子買禮物,給家里人帶禮物,首先想到的就是刺繡和蘇州盛產的布行生意。 多走幾家鋪子,寧茂春注意到這些鋪子里的人都在說最近有一群海外的人,采買了大量的布料,還因為量大要的急,在原本的價格上又加了兩成。 量大的話不是應該更便宜嗎?怎么量大還加錢了?哪家布行這么豪橫,欺負外來人不懂行情嗎? 出了鋪子,田力對寧茂春吐槽道,從鋪子里那些人的話里就可以聽出來,他們對于這種舉動是羨慕嫉妒恨的,羨慕能有這么好騙的人主動送上門,嫉妒偏偏只有一家布行做了生意。 至于恨,那自然就是因為同行是冤家的恨了。 剛剛寧茂春有注意伙計所說的布行名字關家布行。 除了關巖,恐怕也沒別人會這么做了。 關巖嗎?可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啊。 田力和姜巖的接觸不多,感覺他應該是一個很不錯的人啊,怎么能干出來這種不道德的事情呢? 寧茂春領著田力來到一旁茶坐下,他為什么要這么做我也不知道,可能就因為對方是海外的人吧,不坑白不坑? 田力想了想也想不明白,索性就不去想了,反正被坑的又不是她,如果換做是她,她肯定是不會這么做生意的。 對于從鋪子里聽到的消息,寧茂春和田力都沒有對姜巖說,自然也不知道姜巖這么做的目地,當然了就算和姜巖說了,姜巖也不會告訴他們原因。 李杜來自于比利時,漂洋過海來到中原許多年了,一口中文說的很溜,同時中原附近的幾個國家他也都有去過,對于那些國家的語言有一些了解。 姜巖請他幫忙,去接觸一些人,用他金發碧眼的形象去接觸,很容易就能夠讓對方失去警惕,比中原人去接觸要有效的多。 我按照你說的去套話,果然他們什么都和我說了。李杜在完成姜巖委托的事情之后迫不及待的來到關宅,因為事情進展順利,整個人都是喜笑顏開的。 姜巖親自給他斟了杯茶,怎么樣,他們都說什么了? 他們承認是從高麗而來,這次來這里就是為了和大清朝的王爺做交易的,幫著他成為皇帝,然后給高麗一些城池。李杜喝了口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