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bear熊寶
這哪能是我安排的,一切還是要看你自己的打算,是打算做天地間肆意行走,無拘無束的女子,還是想要繼續往上走,追求更高的位置。 姚金玲不是小孩子,自然是懂姜巖的意思,做無拘無束的女子,那便是什么都不用做,只顧享樂就好,可同時身上也是沒有任何權利的。 而繼續往上走,雖然可以盡情的享受榮華富貴,但同時也意味著要被世俗禮教所束縛著,一點兒馬虎都不能有。 哥哥我選后者。姚金玲一邊說著一邊看著姜巖的神色,擔心姜巖認為她是一個貪慕虛榮的女人,可這就是她的真心話,外面的世界固然精彩,但太過平凡的生活也就沒有意思了。 姜巖對于姚金玲的選擇倒是沒有意外,畢竟記憶中她就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女人。 好,既然你選好了那可就不能改了,日后我會請人來教你管家馭人等一切事宜,憑我的地位,你嫁人之后定然便是正妻,當家主母不能不會管家。 姚金玲見姜巖沒有嫌棄她貪慕虛榮,高興的點點頭,聽到當家主母時候更加高興了。 哥哥放心,我一定好好學。 那就好,這條路是你自己走的,日后無論什么樣都不準喊苦喊累。 姚金玲從小入宮做宮女,什么樣的苦沒吃過什么樣的累沒受過,她現在已經是大家小姐了,衣食住行樣樣都是最好的,什么樣的苦累在她看來都不算什么了。 還有一樣,日后行事不準傷及無辜。 姚金玲一愣,難道哥哥是想要讓她像三好一樣?還沒來得及問又聽姜巖說道:我說的是不傷及無辜,受到委屈了,被他人害了自然也是可以還擊回去的,如果覺得以德報怨讓自己心里不舒服了,也可以不做。 我知道了哥哥,金玲一定謹記在心,絕對不會傷害無辜的。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姚金玲開心姜巖沒有讓她做像劉三好那樣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人,被傷害了卻什么都不說,那樣的日子也太憋屈了。 哥哥,我以后還能和三好見到面嗎? 這個恐怕是不行,你現在是民女無法入宮,劉三好是宮女無法出來,但你有什么話可以寫下來,我進宮的時候幫你送過去還是可以的。 意料之中的回答,但姚金玲還是有些失望,不過這已經很好了,以劉三好的性子,在宮中應該也不會招來什么致命的敵人,就這樣吧。 接下來一段日子,姜巖找了好幾位師父,教詩詞文學的,教管家馭人的,甚至在姚金玲的要求下還找了騎射師父,大唐民風開放,對女子沒有那么多的拘束,在馬上打馬球再正常不過了。 而在這期間,宮中也發生了不少的事情,具體的事情經過姜巖也不清楚,只聽到是有宮女放印子錢鬧出了人命,最后在劉三好等人的努力之下找到了真兇,就是太皇太后身邊的馮mama,已經被逐出宮去了。 而在這件事情過去不久,宮中便發生了時疫,據說非常厲害,鄭太妃和光王都已經染上了,現在在自己宮中不準出來。 姜巖擁有記憶,自然知道這只是鄭太妃和李怡的計策而已,其目地就是為了兩個人一起離開皇宮,免得被太皇太后給殺了。 而這時候,武宗卻把姜巖找了去。 姚將軍,朕聽聞姚將軍之前所帶的軍隊有人得過時疫,但卻能夠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全部治愈,死亡人數不到十人,不知姚將軍可還記得當時治療時疫的藥方? 姜巖一時之間倒是摸不準武宗找他的意圖了,他肯定是不想救鄭太妃和李怡的,但卻像他要藥方子,是想要以給解藥的方式來讓他們去死? 啟稟皇上,時疫也分很多種,不是同一種時疫不可用同一張藥方,微臣擔心之前軍中所得的時疫和現下鄭太妃光王所得的時疫不是同一個,用了之前的藥方反倒是會有害處。 姚將軍放心,宮中那些御醫也不是吃干飯的,朕自然是會讓御醫們看過,作為調整之后再入藥的,你只管把藥方寫下來就是了。 姜巖無法,只能把藥方寫下來,想著李怡并不是真的癡傻,應該不會吃御醫送去的藥。 但又怕李怡以為是他的藥方不會有問題直接給吃了,趁著夜色,姜巖闖入皇宮當中,直接來到鄭太妃的寢宮,也好在現在是夜色,再加上因為這兩位是時疫患者,把手并不森嚴。 見李怡正坐在窗下,將信扔了過去,眼見他撿起來看過之后燒掉,這才離去。 皇宮當中希望鄭太妃和李怡死的人不少,除了太皇太后和皇上,還有一個就是馬元贄。 他和鄭太妃李怡沒仇,但是他和姜巖有仇啊,自從姜巖贏了鬼冢小次郎之后,武宗一連采納了他多條軍事建議,很巧這些提議還都是和他提議的相反,讓他如何能不氣。 正好這次治療時疫的方子是姜巖進獻的,只要那兩個人一死,他就可以捏造一些證據,去皇上面前告他一狀,如此一來即便皇上有意包庇,殘害太妃和王爺的罪名他會沾上一些,倒時候他在周旋運作,不怕他不脫層皮。 可是馬元贄一連等了好幾日,都沒有等來鄭太妃李怡暴斃的消息傳出來,讓人去打聽,只知道他們病的很嚴重,但具體怎么嚴重卻不知道。 畢竟他們得的是時疫,除了每日去看病的御醫和送飯菜的宮人,沒有人愿意去接近他們。 直到鄭太妃和光王被送出宮,馬元贄偶然一次得知,鄭太妃和李怡根本就沒有得時疫,只是為了躲避皇上和太皇太后對他們下手的一個借口而已。 馬元贄瞬間計上心頭,一邊陪著皇上去狩獵,一邊又派人去救李怡母子,扶持一個傀儡皇上登基,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豈不是比現在快活多了。 馬元贄自以為計劃天衣無縫,卻不知道姜巖對于他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但他并不打算阻止,歷史的發展他可以改變,但這次他不打算改變。 從記憶里了看,李怡在位期間也算是勵精圖治,勤政愛民,雖然和開國的那幾位皇帝的政績沒法比,但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安心在家里呆著,五天之后,圍場傳來了皇上服用金丹駕崩的消息,與此同時馬元贄和他的黨羽們把李怡接了回來,扶持為帝。 當然朝中反對之聲也是不絕于耳,畢竟李怡現在在所有人看來都只是癡兒而已,自大唐開國以來還沒有癡兒為帝的呢,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馬元贄的計謀。 但這種反對的聲音還沒有形成氣候就被萬劍峰帶兵壓制住了,畢竟在這種時候,武力勝過一切。 馬元贄看著滿朝不再做聲的文武眾臣,最后把目光落到姜巖身上,姚將軍,你可有異議? 一時之間,朝中所有官員的目光都落到姜巖身上,畢竟現在有能力和萬劍峰所帶領的軍隊搏一搏的,也就只有姜巖了。 朝中不可一日無主,先帝沒有子嗣,諸位一時又選不出來宗親里哪位可以繼承大統,既然馬大將軍提議讓光王殿下登基,那便如此好了。姜巖輕飄飄的說道。 馬元贄很滿意姜巖的識時務,目光更為得意了。 姚將軍不可啊,光王殿下行為舉止如同七八歲孩童一般,如何能夠擔當重任,如何能夠扛得起這萬里江山啊。 就是啊姚將軍,先帝生前器重你,你現在可不能讓他的江山落于他人之手啊。 看看陳大人這話說的,光王也是李氏子孫,如何算是落于他人之手?光王登基為帝之后,朝中自然是他說了算,我想馬大將軍也不會做那忤逆皇帝旨意的亂臣賊子的。 姜巖一語雙關,但只可惜現在馬元贄還沉浸在自己即將到手的權利當中,你們知道本大將軍素日與姚將軍不和,現在姚將軍都已經支持本大將軍了,你們還有什么可說的? 眾臣自然是沒有什么可說的,現在該馬大將軍來說了。姜巖微笑看著馬元贄說道。 馬元贄最討厭的就是姜巖云淡風輕一般的笑容,你想要讓本將軍說什么? 馬大將軍想要扶持光王登基,難免讓人懷疑你與光王有私交,是為了一己私欲而不是為了大唐江山著想,我想馬大將軍現在在此保證,日后以皇上的圣旨馬首是瞻,諸位大人自然是不會再說什么了。 姜巖的話在馬元贄看來就只是最后一搏了,完全翻不起風浪,本將軍身為臣子,自然是為了大唐江山著想,皇上的圣旨便是君名,抗旨是死罪,本將軍自然不會做。 好,馬大將軍的話今日所有人都是見證,既然如此擇日光王殿下登基,我想諸位大人不會再有人有意見了。 馬元贄和姜巖兩位手握重兵的人同時支持李怡登基,其他大人也就只有聽著的份兒。 選了良辰吉日,李怡登基為帝,在登基之日的朝堂之上,原本的太皇太后,現在的郭太后來鬧,稱癡傻之人不配為帝,當場便出了幾道難題來問。 讓所有人驚訝的是,李怡完全對答如流,馬元贄完全呆住了,本以為是扶持了一個傀儡皇帝,怎么現在變成了一個頭腦清楚,智力正常的人了? 郭太后見馬元贄如此,哪里還不清楚他也是被騙了,看來被騙的不止她一個,大笑著被宮人帶了出去。 ※※※※※※※※※※※※※※※※※※※※ 更新來了,二更在中午呀~~~~~ 感謝在20201023122037~2020102320241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小兔嘰?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9章 姚金玲的哥哥 姚將軍當真好手段啊,怪不得此次如此支持本將軍,畢竟先皇只是器重罷了,現在是扶持皇上登基的重臣,這兩者不可相提并論啊。 馬元贄現在很確定,姜巖一定是知道李怡是在裝瘋賣傻的,怪不得之前那么支持他,感情他忙活了這么多日,還是掉進了他們兩個設置的陷阱當中。 姜巖看向馬元贄,面露笑容說道,馬大將軍何必如此氣急敗壞呢,自己做事不認真,怨得了誰??? 這次是本本將軍棋差一招,咱們走著瞧。馬元贄憤恨的說道,對姜巖的痛恨達到了頂峰。 姜巖完全不在乎他的看法,然而他越是云淡風輕,馬元贄越是看他不順眼,都在朝堂為官,都想要加官進爵,何必裝的如此清高? 姚將軍。 高顯揚走過來,對二人行了一禮,馬元贄瞪了兩人一眼,轉身離去。 高大人找我有事兒? 是皇上想要見姚將軍,只是現在畢竟馬元贄風頭正盛,還是不要讓他知道姚將軍和皇上是舊識比較好。高顯揚很是謹慎的說道。 姜巖輕笑,馬元贄不是笨人,我之前就連反抗都沒反抗,一定猜出來了。 高顯揚在馬元贄的人找到李怡母子之前,知道了武宗皇帝和郭太后想要殺了李怡母子,舍身相救,現在李怡登基,他便做了帶刀侍衛。 姜巖跟著高顯揚來到勤政殿,參見皇上。 姚將軍與朕相識多年,不必多禮。李怡看著姜巖,他知道為了能夠讓他登上皇位,姜巖也是出了力的,畢竟那時候所有人都認為他是癡傻之人,如果姜巖極力反對,恐怕馬元贄和萬劍峰聯合起來都要好好斗上一陣子才能行。 朕現在雖然已經登基了,但馬元贄虎視眈眈,萬劍峰更是手握重兵,依舊腹背受敵,朝堂上下能夠信得過的也就只有你們二人了。 李怡憂心忡忡,既然他已經做了皇帝,他就不想像武宗皇帝一樣不明不白的就死了,可馬元贄顯然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那種人。 皇上過慮了,馬元贄他在厲害,也只不過是臣子,斷然不敢公然的違背皇上命令。從前武宗在的時候,打壓的馬元贄都快要離開朝堂了,不然他也不會狗急跳墻,做出弒君的事情。 李怡長嘆一聲,朕知道,之前你讓馬元贄在朝堂上保證,不會違背朕的圣旨,可他就連弒君這樣的事兒都做的出來,抗旨對他來說更是家常便飯。 姜巖當然知道,馬元贄要是真的想要抗旨,根本不會顧及之前的保證,說道:現在馬元贄手中最要緊的就是軍權,除了他手中的神武營,就是萬劍峰的兵權了,皇上不由先讓兩個人分開,之后的事情慢慢來。 之前武宗皇帝讓萬劍峰在匈奴邊境駐守,現在他是無旨回朝,只是現在改朝換代了,他又是扶持新帝登基的人,自然也就沒有人說這一條罪責了。 而李怡也是不可能現在就問他這一條罪的,那樣只會讓所有人認為他是過河拆橋,即便現在不能把萬劍峰調走,但可以分離他和馬元贄的關系。 姜巖提了一個大概的方向,李怡想具體的辦法,萬劍峰和馬元贄的關系還是很親厚的,除了是馬元贄提拔了萬劍峰,馬元贄還把自己表妹嫁給了他。 關系如此親厚,想要讓他們兩個產生隔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要慢慢的來才行。 姜巖從記憶中得知,萬劍峰和尚宮局司珍房的司珍阮翠云之前有過一段情,并且阮翠云還生下了一個孩子。 只是現在沒必要把這段過往拿出來,李怡已經登基為帝了,往后的日子還長的很,有的是機會扳倒馬元贄。 姚金玲對于這段時日朝堂的變故也是沒想到,沒想到剛剛出宮月余,整個皇宮的主人就變了。 哥哥,皇上他之前真的是裝瘋嗎?為什么我一點兒都沒感覺到? 姚金玲不可置信的問道,她從來都沒有想過李怡會是裝瘋賣傻的,不過現在想想,也是有很多端倪的,而且她肯定劉三好肯定是知道的,之前三番五次的幫助鄭太妃和光王,她記著光王那只被王貴妃摔死的烏龜好像就叫糖蓮子。 糖蓮子是劉三好很喜歡的,苦中一點甜,三好她為什么不告訴我? 也許,是不想讓太多人知道,以免說漏了嘴吧。姜巖猜測說道。 我和她在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我又不是那種多嘴的人,她竟然連我都信不過?她相信劉三好沒有惡意,但是從前他們都是親密無間的,現在忽然發現她們之間橫亙著這么大的一個秘密。 這么想著,姚金玲不由一愣,她們之間的秘密可不止這一個,還有劉三好母親江采瓊獲罪的原因。 姚金玲不由沉默下來,這些的種種,是不是早就預示著她和劉三好兩個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好姐妹,不過是宮中抱團取暖而已。 姜巖見姚金玲沉默,拿起一旁的書看去,是一本關于釀酒的書,你喜歡釀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