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關于親事
白母聽得好奇,自然也想去的,李云寧便決定等明天三人一起去看! 張大叔的傷勢這兩天也就差不多快要好了,他也不過就是皮外傷 ,只有失溫比較危險。傍晚的時候李云寧倒是去看了看,確定只要持續喝藥就沒事了,張大娘他們才算是徹底放心! 因為明天白母也要去縣城,總不能讓白母一起走著去,村里只有張大叔家里有牛車,李云寧就趁機開口說是想要借牛車。 張大叔自然是滿口得答應,又問他們會不會趕車,白景瀾也不怎么會,張大叔還專門讓阿虎跟著他們一起,讓阿虎幫他們趕車。 只是張大娘的神色有些不好看。 李云寧覺得她似乎是有些不樂意,出來便和白景瀾說了,白景瀾道:“也沒什么不樂意的,就是以往做牛車這些,都是要給個幾文錢的,方才你沒有提,所以……” “原來是這樣?!崩钤茖幓腥?,就是覺得自己吃虧了。 “你也別多想,婦人家總是有些這個心里,也并不是就針對你什么的,就是覺得自己吃虧了,所以臉上帶出來點兒?!卑拙盀懓参康?。 李云寧笑道:“我也沒多想啊,就算她再怎么不樂意,牛車不也是借給我們了?等以后打交道的機會 就少了,我才不會為了這件事兒不開心哪!” 不過就是一個有些小心眼兒的喜歡占便宜的婦人,她不至于為了這點事兒就不開心! 轉天,阿虎果然就趕著牛車先到了白家,在門外就問:“現在要走嗎?” 白景瀾忙回道:“馬上!” 兩人給白母準備好了東西,一些吃得喝的什么的。 白母還笑道:“你們倒是比我還要正式!不過就是出門一趟,怎么就這么鄭重其事的?” “以防萬一嘛?!?/br> 白母也是許久沒有出門了,腿腳不好,出個門很是費事,今兒還是這么些年來她頭一次去縣城,高興的和個小孩兒似的。 三人就坐在車上,由阿虎趕著進了城。 “這幾天總見你們進城?!甭飞?,阿虎笑著問白景瀾,“是在忙什么???難不成是準備你和錦鯉姑娘的婚事?” 白景瀾先就有些不自在起來,忙道:“不是,是想要搬到城里來?!?/br> 這事兒村里人 早晚都要知道,白景瀾也沒有隱瞞的意思,說:“我想繼續讀書,所以搬到城里要方便些?!?/br> “哎呦!”阿虎吃驚地說,“你們都要搬到城里來了?真是……” 真是什么,他也不知道怎么說。 白家在村里也是不聲不響的,也沒聽說多么的有錢,或者有什么家底兒,前兩年甚至因為白母的腿腳不好,常常吃藥家里過得有些艱難。 這突然之間就要搬到城里,真就像是突然發財了似的! 白景瀾也知道自己這個舉動實在有些突兀,更不愿埋沒了李云寧的功勞,便解釋說:“我們家里自然是沒什么錢的,是……是錦鯉她有錢……” “什么我有錢你有錢的?!崩钤茖幮χf,“我的錢就是你的錢,是我們白家的錢!” 白母笑得心滿意足,笑呵呵地道:“沒錯兒,還是錦鯉大方,你看看你一個大男人……不過你們兩個的婚事,的確是該準備起來了,等搬到城里……” “娘,不著急!”白景瀾道。 白母一下子就沉下臉:“你這是什么意思?什么不著急?我說你這個臭小子,你不會心里還有什么別的心思吧?你覺得錦鯉現在就一個人沒人給她做主是不是?那我可告訴你,你就……” 阿虎也是一臉的不贊同,說:“我說景瀾,人家姑娘這么好,又是一心為你,你可不能想那些亂七八糟的,辜負了人家?!?/br> 白景瀾哭笑不得,偷眼去看李云寧,見她始終笑瞇瞇地才松了一口氣,道:“娘,你想到哪兒去了?我只是不愿這個時候,太簡陋了?!?/br> 他輕聲道:“現在咱們娘倆吃得用的都是她的錢,難道娘愿意讓婚事也用她的錢?就算云寧不介意,難道我就能心安理得了?” 白母一想也是。 “何況我早就想好了,等過兩年我考上了舉人,到時候八抬大轎地把她請進我們家?!卑拙盀懤^續解釋,“我不愿委屈了她!” “你要是這樣的也行?!卑啄更c頭,“只是可要想好了,你要是敢對不起云寧,不說她,我這個老娘你先別認了!” “我哪里舍得?”白景瀾溫聲道。 李云寧心里是一點兒也不擔心,晃著腳丫子由著他們母子商議。 她自己也覺得自己現在年紀還小哪,這個身體,還不滿十八歲,實在沒必要著急! 其實他們兩個說什么,自己聽得一清二楚,誰讓這路邊全是樹木這些。 她對這個金手指簡直是滿意得不行,太強大了! 幾個人說這話到了寧安城。 到了昨天看的那個宅子,李啟仁已經等著了,看到馬車上的李云寧和白景瀾兩人就笑著拱手過來:“兩位來了?!?/br> 李云寧跳下馬車,和白景瀾將白母扶下來:“伯母,您看,這就是昨天我們看好的那個宅子?!?/br> 白母抬頭打量了一下,說:“環境不錯,清幽,宅子看起來也不???” “里面三個院子?!崩钤茖幍?,“我們進去看看?!?/br> 白景瀾問李啟仁:“你可幫忙問過了?房主可愿意?” 李啟仁笑道:“我正要說一句恭喜,房主同意了,七十兩銀子,房子和家具都歸你們了!這可是相當于家具是白送給二位了!” “多謝多謝!”白景瀾忙回禮。 三個男人跟在白母和李云寧身后進了宅子。 昨天李云寧和白景瀾看過了 ,今天就是讓白母過過眼。 白母看了一圈兒,果然也很滿意,問價格,白景瀾就道七十兩。 白母唬了一跳:“這么貴?” 七十兩,鄉下一家人一年也就花費給五六兩的銀子,這七十兩夠他們農戶人家過十幾年的好日子了! 李云寧笑道:“伯母,你別看價格,你就看這宅子,你喜不喜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