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臺 第69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豪門文中做國寶級學神、他怎么可能喜歡我、末世燉咸魚、八零真千金之美人如玉、重生成了太子的掌心寵、重返23歲、顏先生的炮灰嬌妻馬甲掉了、穿書后有人要殺我(np)、拯救偏執反派Alpha(重生)、我是一只蟲[末世](重生)
青唯于是去馬廄里卸了馬,牽著馬,最后跟崔芝蕓道:“我走了,你多保重?!?/br> “阿姐?!贝拗ナ|追了兩步,“阿姐,不管你姓崔還是姓溫,你永遠都是我的阿姐。我……我一定會在岳州立住腳跟,岳州的崔宅,一直都是你的家?!?/br> 青唯聽了這話,很淡地笑了一下。 她回頭望去,目光從崔芝蕓,移向不遠處的城。 雪倏忽間就大了,上京城在這雪中只余下一個寥落的輪廓。 青唯看不清,于是牽著馬,往前走。 家么? 這個字于她而言已經有些陌生了。 辰陽故居是夢中舊景,洗襟臺坍塌后,成了她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適才芝蕓提到家,她第一個想到的竟是江府。 紅燭滿眼,他挑開蓋頭—— “所以我嫁過來,實在是天上月老牽線,沒有別的路可走了?!?/br> “你我這哪里是月老牽線?你我簡直是月老拿捆仙繩綁在了一起,外還加了十二道姻緣鎖,借來蓬萊的昆吾刀都斬不斷……就怕到了陰曹地府,十殿閻羅也把你我的名字寫在三生石上……” 虛情假意,兩廂試探,到后來竟成了她風雨兼程這一路的片刻皈依。 可惜那樣的日子太短了。 紅燭褪色過往斑駁,他是高高在上的王,她是無法見光的重犯,那座巍峨的深宮,她永遠也進不去,誠如人群熙攘她被層層阻隔,他獨立遠街卻看不見她。 這才是被燭色掩去的真相。 風聲蒼茫,青唯往前走。 一如她從前輾轉漂泊的每一回一樣。 一個人,罩著斗篷,遮著臉,向著天涯,不再回頭。 第81章 夜深,宣室殿中燈火通明。 趙疏倚在龍椅上,伸手揉著眉心:“何鴻云怎么說?” “大理寺草擬的罪條,臣已經一一念給何鴻云聽了?!毙滩可袝?,“何鴻云沒有抵賴,但他不肯畫押,直言要見小昭王。臣讓人去昭允殿請示,昭王殿下說……不見。臣不得已,只好命獄卒用了刑?!?/br> 趙疏嘆了一聲:“他眼下是重犯,受刑也是應該?!彼D了頓,站起身往殿外走,“事已至此,不必再給何氏任何優待,案子該怎么辦怎么辦吧?!?/br> 清晨冬祭的路上,士子的聲聲詰問言猶在耳,趙疏回到宮中,立時催促六部三司加緊辦案,眼下各衙門點燈熬油,都快子時了,竟沒幾個回的。 見趙疏往殿外去,章鶴書幾名大員立刻跟上,低聲道:“官家,何大人還在雪地里跪著呢?!?/br> 何拾青已在拂衣臺跪了一整日。他發須被雪染得蒼白,人似乎一夕間就老了,見趙疏拾級而下,他高聲道:“官家,官家!請聽老臣說兩句吧!老臣自知犬子罪大惡極,不求官家寬恕他,但求官家看在老臣這么些年盡心輔政的份上,哪怕把他剝皮抽筋,好歹留他一條性命!” “官家!陛下!”看著趙疏走近,何拾青在雪地里膝行數步,佝僂著背去扶他的袍擺,“再不濟,求您看在太后的顏面,太后與官家母子一場,官家知道的,念昔是太后最疼愛的侄子??!” 何拾青老淚渾濁,“念昔是有過,被貪欲蒙眼,一步錯,步步錯,可他的初衷,絕非令洗襟臺坍塌,官家讓他游街、受刑,老臣都認了,可是何家歷經數朝,也曾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出過多少文臣良將,那么多樁功績,難道在官家眼里一文不值嗎?” 趙疏靜默地立在雪里,聽到這,垂下眼去看何拾青。 這個在朝廷屹立多年的中書令,而今褪下官袍,摘去發冠,看上去只是個尋常老叟罷了。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壁w疏輕聲道,“何念昔手上的血債太多,只能以命償命。何大人既與朕論功績,便該知道,自古功過不相抵?!?/br> 言罷,他不再停留,吩咐道:“來人,拂衣臺上不為十惡不赦的人鳴冤,把何大人請下去?!?/br> 小黃門聽令上前,扶起何拾青,摻著他往宮門去了。 章鶴書在雪里看著他的背影,喚來一名提燈內侍,也往小角門走去。 夜很靜,章府的駕車廝役在角門外等候,車室內明燈已擱好了,章鶴書養了片刻神,很快就著明燈,翻開一頁書。 這是他的習慣,章氏雖也是名門望族,章鶴書卻是正兒八經考功名升上來的官,早年念書風檐寸晷,而今做了重臣也不敢懈怠,章府去皇城遠,大半個時辰路途,他多半都用來苦讀,及至馬車停下,車外廝役低聲喊了句:“老爺?!闭满Q書才將書擱下。 夜深了,府外十分安靜,章鶴書繞過照壁,卻見正堂里掌著燈。 “蘭若回來了?”章鶴書問。 “哪能呢?大理寺公務繁忙,大少爺一早就讓人捎信兒,說近幾日都宿在衙門?!备谏砼缘睦掀偷?,“是張二公子?!?/br> “忘塵?”章鶴書稍頓了頓,不動聲色地讓老仆退下了。 他獨自步入堂中,帶進來一身寒露,“忘塵,你怎么等到這時?” 張遠岫起身作揖:“傍晚聽說先生有事尋我,左右閑著,便過府來了,靜夜聽雪,閑茶佐月,談不上等?!?/br> 早年張遠岫入仕前,受章鶴書指點過文章,故而私下稱他一聲先生。 正堂里焚著爐子,章鶴書脫了外氅,他雖已年逾不惑,鬢發微霜,看上去仍是個清癯書生,“是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洗襟臺,官家已定好重建的日子了?!?/br> 張遠岫撥著茶蓋的手一頓:“果真?” 章鶴書頷首:“眼下天寒地凍,尚不是時候,待明年開春三月,官家便要派工匠去柏楊山?!?/br> 張遠岫垂眸看著茶水,半晌,緩緩道:“能重建就好?!?/br> “是啊,能重建,便不枉費你這么一番工夫?!闭满Q書道,“千辛萬苦救下薛長興,又說動當年的寧州府官到京平冤,要求徹查瘟疫案,眼下何家這么快被問罪,也與上京、寧州藥商士子聯名上書脫不開干系?!?/br> 張遠岫起身,對著章鶴書又施一揖:“朝廷能這么快定下重建洗襟臺,忘塵實在沒想到,此番還得多謝先生籌謀了?!?/br> “忘塵何必多禮?”章鶴書道,“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洗襟臺本就為士人而建,何氏偷換木料的罪行被揭露,士人定然不忿,朝廷為了安撫他們,自然會答應重建樓臺?!?/br> 章鶴書笑了笑,“當年你父親率士子投身滄浪江,而今樓臺既建,后世都會銘記他們英魂,你也能安心了?!?/br> 然而張遠岫聽了這話,不由沉默。 半晌,他撩起眼皮看向章鶴書:“有樁事,忘塵心中一直困惑,不知先生這里可有答案?” 他生得白凈,眼瞼十分單薄,這么乍然盯著人看,仿佛淡泊春光里藏了細芒,讓人覺得不安生。 章鶴書似乎無所覺:“你問?!?/br> “幾日前,上京西郊幾名藥商死得蹊蹺,先生可知道,這事——究竟是誰做的?” “不知?!闭满Q書悠悠然道,“朝廷不是正著人查么?怎么,你覺得這案子不對勁?” 張遠岫道:“太巧了。祝姓藥商不死,那些被何鴻云脅迫的藥商未必會敲登聞鼓,登聞鼓不響,何家的罪行不至于敗露,京中的貢生士子便鬧不起來,他們不鬧,朝廷便不會為了安撫士人情緒,這么快應下重建洗襟臺。我擔心此事因我而起,故而有此一問?!?/br> 他說著,不等章鶴書回答,“不過這些只是忘塵私底下的揣度,先生當玩笑聽聽便罷,不必當真。今夜太晚了,忘塵不叨擾,這便告辭了?!?/br> “忘塵留步?!?/br> 見張遠岫步至堂門口,章鶴書喚道。 “忘塵近日,可有見過那溫氏女?” 張遠岫微蹙了蹙眉,回過身:“不曾,先生怎么會這么問?” “沒什么,想著你既出手救了薛長興,保住溫氏女,只怕不是什么難事。老太傅視你如子,連太傅府的馬車都任你驅使,那馬車,誰敢去搜呢?你說可是?” 張遠岫道:“先生想多了,溫氏女是欽犯,朝廷查得緊,借忘塵一百個膽,也不敢保她?!?/br> 言罷,他再度一揖,推開堂門,往外走去。 第82章 雪一停,天地就起了霧,清晨的天亮得緩慢,謝容與撩開冷霧,匆匆往正殿走去。 崔芝蕓等在殿中,見謝容與到了,怯生生喊了句:“姐夫?!?/br> 這是她第一回 來宮里,心中惶恐得緊,“姐夫”喊出聲,才意識到稱呼錯了,想改口,謝容與已“嗯”著應下了,他意示她坐,溫聲道:“近日在江府怎么樣?” 崔芝蕓道:“多謝姐夫,江家上下很照顧我?!?/br> 她遲疑片刻,“姐夫,我昨日……見到阿姐了?!?/br> 謝容與聽了這話,并不意外。 他與崔芝蕓之間談不上熟識,崔芝蕓能進宮來見他,只能是為了青唯。 “……她還好嗎?” “阿姐一切都好,雖然受了傷,看上去已經好多了,只是,京城危機重重,阿姐她不能多留?!?/br> 謝容與“嗯”一聲,好半晌才道:“她走了?” 崔芝蕓點了點頭。 她拿過手邊布囊,“阿姐有東西讓我轉交給姐夫?!?/br> 布囊打開,入目的是一枚水色通透的玉,謝容與的目光微微一滯,“她……沒有話帶給我嗎?” “阿姐只說,等見到您,代她跟您道別?!贝拗ナ|道,“何家的案子里,有個叫扶冬的證人,阿姐幫她打聽到了徐先生的下落,已寫在信中,阿姐說,讓我把信、木匣里的圖紙、還有玉,一并交給姐夫?!?/br> 謝容與道:“多謝?!?/br> 深殿寂然,崔芝蕓辦完青唯交代的事,又局促起來,她很快請辭,謝容與沒多留她,差人將她送回江府。 日色穿過薄霧照進殿中,謝容與在案前靜坐良久,修長的雙指撈起玉,收入掌心。 京城大雪封天,追兵重重,她應該是一個人走的吧。 眼下離開是最正確的決定,溫小野輾轉經年,遇事從來果決利落。 所以他沒問她去了哪里。 也許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該去哪里,她這些年,不就是這么過來的么。 謝容與看過洗襟臺的圖紙,收入木匣,隨后拿起信。 信是青唯寫給扶冬的,都是白話,就像她平時閑談時的口吻: “扶冬,關于徐先生的下落,我近日略有所獲。我有位薛姓叔父,這些年一直在追查洗襟臺坍塌真相,他對照喪生的士子名錄,暗中造訪過許多人家,徐先生的雙飛燕玉簪,他是在慶明府一戶馮姓老夫婦家中尋到的。 “這對老夫婦有個舉人兒子,五年前被選中登洗襟臺,洗襟臺坍塌后,老夫婦驚聞噩耗,趕赴陵川。路上,他們遇到一名書生。這名書生自稱姓徐,應該正是徐述白。他聽聞老夫婦有親人喪生洗襟臺下,稱自己此行上京,正是為告御狀而去,他要揭發修筑洗襟臺的真相,讓事實大白于天下。徐述白說,自己此行艱險,恐會遭遇不測,身上有一珍貴之物無人托付,希望老夫婦代為保管,即薛叔后來在老夫婦家中找到的雙飛燕玉簪。 “依照老夫婦的說法,徐先生最后出現的地方是上京附近,這與扶冬姑娘此前的說法不謀而合,可見徐先生并沒有死在洗襟臺下,他會出現在洗襟臺喪生士子名錄之上,定是有人故意弄虛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