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88)
書迷正在閱讀:cao她止渴(1V1,H)、我的戀人讓我san值狂掉、男歡女愛(高干,高H)、寵妻不膩:顧少,超給力、嫁雙生、在林先生心上開一槍、【架空民國NP】暗娼、薄荷糖(h)、迫嫁王妃【短篇高h】、被迫還俗后(1v1,SC)
想不起來就張嘴問唄,這時候大家不覺得隨便問陌生人這種問題很尷尬。 老人瞇著眼睛,打量這個眼熟又陌生的女人,好奇道:閨女,你打哪來?要找誰? 梁鳳霞扯了扯嘴角,有些不耐煩跟老人們拉閑話,但近鄉情怯,她心里覺得自己不欠誰,可心底還是藏著一絲心虛,僵在樓下不敢上去。 老人問起,她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找找梁平家 梁平?老人一瞇眼,蒲扇往她身后一指:那不就是,你找他做啥? 梁鳳霞扭頭,正看見一個中年男人挑著兩筐碎木頭木屑,滿頭大汗的往這邊走。 男人不像其他同齡人那般,剪寸頭或者剃平頭,他頭發留得很長,尤其是前面的頭發,斜斜留了一長縷蓋住右邊的眼睛和小半張臉。 這種天氣,女孩子都不愿意披著頭發,因為太熱了,男人前額的頭發汗濕在臉上,身上的背心也浸著一層汗漬,緊緊貼在他身上。 梁鳳霞怔怔看著,這是她大哥,小時候曾經背著她到處跑,給她買過糖,幫她打過惹哭她的男孩子。 二十年前,她被迫下鄉的時候,曾經無比怨恨他,恨到這輩子都不想他好過,但現在看見剛剛四十五的梁平頭上已經有了白頭發,她心里又有種說不出的滋味兒。 阿平,這個閨女說找你喲。梁鳳霞傻站著沒動,鄰居阿婆看不過眼了,扯著嗓子喊了一句。 梁平停住腳,循著聲音看過來,看見梁鳳霞的時候,他先是沒反應過來,而后眼睛漸漸睜大:小妹? 梁鳳霞尷尬地扯了扯嘴角:大哥 梁平看著變化巨大的meimei,眼神復雜,好一會兒,他長嘆口氣,重新挑起筐子。 走吧,先回家。 他自顧自走在前頭,梁鳳霞現在心里亂糟糟的,理不清頭緒,猶豫了一下,還是跟了上去。 梁家的房子在三樓頂層,當初分房子的時候,都覺得高層好,住小樓房就得住高層,否則跟平房有啥不一樣。 等住進去才知道苦處,梁家房子在拐角處,方位不好,冬天太陽曬不進來,夏天太陽抵著曬,標準的冬涼夏熱。 而且老房子供水供電都做得不好,經常停水停電,一停水,就得從街口水井挑水,挑上三樓,把人累個臭死。 梁鳳霞嫁進肖家后,一直覺得肖家條件好,有一個原因就是興城服裝廠比文州市棉紡織廠有錢,家屬院建得更好。 不光水電有保障,房型也更好,梁鳳霞和肖建設一個房間,住得很舒服,想到原本的房子,不管是她娘家的,還是鄉下沈家的,都只有嫌棄。 梁家的房子比她十年前看到的更加破舊了,走廊里堆著亂七八糟的雜物,頭上還牽著晾衣服的繩子,留給人走路的地方只有細細窄窄的一條。 梁平挑著筐子,走到自家門口,熟練地把框里的木渣木屑倒在門口放著的爛筐里。 角落里蹲著個十七八歲的年輕姑娘,正滿頭汗的燒著煤爐子,聽見動靜,仰頭喊了聲爸,然后舀了點兒水,灑在梁平剛倒下去的木頭渣上。 這一連串的動作,看得梁鳳霞一陣恍惚,她好像看到自己小時候,夏天的時候,她爸挑了木渣回來,她和哥哥jiejie弟弟誰在外頭,就會撒點兒水上去。 這是沒法子的事,粱父在木材廠上班,能弄些廠里不要的廢棄木頭渣回來,引火燒爐子,不如煤球經用,但好歹能省點兒燃料錢。 可木屑易燃,尤其是夏天,所以弄回來之后就灑點水,雖然用的時候難免會多煙子,總歸安全一點兒。 梁平放下筐,隨口問了一句:家里其他人呢? 爺爺出去找活兒了,奶去菜市場了,媽還沒回來,哥哥跟同學一起出去了,說中午不回來吃飯,小弟跑出去玩了。梁盼一氣把家里人下落報了個遍。 梁平點點頭:去找你奶回來。 梁盼偷眼看了她爸身后的陌生女人幾眼,小聲問:跟我奶咋說??? 梁平頓了頓:就說你二姑回來了。 梁盼應了一聲就往樓下跑,跑著跑著,停住了。 二姑?她二姑回來了? 她眼珠子轉了轉,沒有按照她爸說的,先去菜市場找她奶,而是往她媽單位跑去。 進來吧。梁平態度還算平和,讓梁鳳霞忐忑的心情得到緩解,但是他平靜的態度,又讓梁鳳霞有些不高興。 她這么多年沒回來,不管生氣還是高興,總歸得有個表示吧,她哥這態度也太敷衍了。 梁家的房子比肖家還要小一點兒,人口倒是差不多,這樣一來,就比肖家還要局促。 梁鳳霞拎著東西進去,一時間沒找到放東西的地方,轉悠了一圈,心里怨氣又上來了。 偏偏梁平這些年變化太大了,把她引進屋后,倒了碗涼水給她,就不管了,自顧自去打水洗了把臉,把汗津津的頭發沖了一下,稍微擦干了一點兒,又撥回去擋住右眼。 梁鳳霞看著他的動作,心里百味雜陳,她曾經無數次想過,如果大哥的眼睛沒有受傷就好了。 當年政策強制要知青下鄉的時候,梁家父母努力想留下孩子,大女兒梁紅霞當時已經有了談得來的對象,在談婚論嫁了,只要結了婚,就不用下鄉。 可除了梁紅霞,他們還有三個孩子,連最小的梁安都已經十六七歲夠歲數了。 大兒子梁平十二歲的時候,過年出去玩,不知道被哪個孩子扔的炮仗炸壞了一只眼睛,婚姻成了老大難,在城里都不好說媳婦兒,要是去了鄉下,更沒戲了。 二女兒梁鳳霞生的花容月貌,這個年紀的小姑娘,哪放心她一個人去鄉下種田,父母狠不下心。 小兒子梁安更不用說了,自小體弱,夫妻兩個精心了再精心,好不容易把孩子養到這么大,平時都不敢累到他,去鄉下種地,累出個好歹,他們隔這么遠都不一定能知道。 手心手背都是rou,可是老兩口一共就兩個工作,三個孩子非得舍一個去,舍誰都是在挖心肝。 那段時間,梁鳳霞天天心驚膽戰,忍不住胡思亂想。 她不想下鄉,她是城里人,憑什么去鄉下當泥腿子,但她又覺得父母偏心,如果必須得走一個人,肯定會是她。 所以她一邊討好哀求,求父母讓她留下,一邊心里怨恨跟她爭搶機會的哥哥和弟弟,尤其是弟弟梁安,她一直對他有怨,這次更是怨上加怨。 最后梁平作為大哥,主動跟父母說了,他下鄉,讓弟弟meimei留在家里。 粱父梁母痛哭一場,原本都準備給梁平報名了,事情又有了轉機。 梁母有個工友,家里也是孩子多,五個孩子,比梁家還多一個。 工友家有個女兒,不想下鄉,知道他們家情況,就跟她媽說,愿意嫁給梁平,但是要讓梁母把棉紡織廠的工作給她。 梁母又動搖了,這可能是大兒子唯一能正常結婚的機會,不用拖到年紀大了當老光棍,也不用考慮二婚或者有缺陷的媳婦兒。 那家的女兒她知道,人是個能干的,性子利索,長得也不差,把工作給她,她嫁到梁家來,就是rou爛在鍋里,還給老大娶了個媳婦兒,不虧。 回去把這事給粱父還有梁平一說,畢竟是長子,粱父總歸還是盼著兒子能早點兒結婚成家,難得有這么個機會,他直接就愿意了。 梁平也猶豫了,他說是不成家了,把留城的機會讓給弟弟meimei,可那是沒有姑娘看得上他,要是真能娶個好媳婦兒,他也不想下鄉。 梁母找機會讓梁平和姑娘見了一面,回來之后,梁平立刻改了口,再不提自己要下鄉的事。 梁鳳霞還沉浸在不用下鄉的喜悅中,梁家已經風風火火給梁平定了親,梁母的工作給了那姑娘,工作一敲定,梁平和那姑娘就領了證,只等辦酒了。 梁鳳霞傻眼了,又哭又鬧,差點兒沒砸了婚宴。 因為這個,原本對她有些愧疚的父母,心里平添許多不喜,兩個孩子之間的選擇,也更加偏向小兒子。 辦個婚宴還有人搗亂,她大嫂韓臘梅因此對梁鳳霞有了芥蒂,對這個小姑子很是不喜。 之后就是在梁鳳霞和梁安中間選,父母做不下決定,韓臘梅給他們出主意,說她嫁給梁平就不用下鄉了,小姑子長得好看,找個好人家嫁了,讓婆家給找個工作。 粱父的工作就可以給梁安,兩全其美,多好。 粱父梁母包括梁平,都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可實際上那會兒梁鳳霞才剛剛十七歲,還在念書,城里女孩子結婚沒那么早,韓臘梅嫁給梁平是合適,她二十二了,跟梁平年紀差不多。 一時半會兒,讓梁鳳霞到哪找個合適的人嫁出去,女孩子恨嫁,說出去多不好聽。 匆忙之下能找到的對象,多多少少都有些不足,比如梁平,一只眼睛看不見,臉上還有傷疤,要是一般情況,哪怕能給個工作,也娶不到韓臘梅這樣的媳婦兒。 梁鳳霞心高氣傲,仗著自己長的好看,一心想找個處處都好的對象,哪愿意將就。 那會兒還是太年輕,要換成現在,梁鳳霞覺得當初愿意娶她的男人,哪個都比沈安民和肖建設強,有兩個家里長輩還是小干部呢。 不過現在后悔也無用,當時她就是覺得不好,跟嫂子關系不好,一心覺得她在坑她。 而父母有了選擇,覺得她可以用婚姻換來留在城里很值得,那些男同志條件也不差,就跟大兒媳說的一樣,兩全其美,為什么不愿意呢。 這種心態下,幾乎已經可以確定粱父的工作是給梁安了。 梁鳳霞氣死了,跟梁安大吵一架,吵到最后動了手,一巴掌把體弱的梁安給拍暈了。 這下沒得選了,就梁安這體質,去了鄉下種地,不知道有沒有命回來。 粱父果斷把工作給了梁安,梁鳳霞什么都沒落著,要么找個男人結婚,要么下鄉。 她被父母的偏心氣昏了頭,死也不肯按照他們安排的路走,懷著滿腔怨氣自己去報了名,當了下鄉知青。 原本還想著要讓父母難過后悔心痛,他們對不起她,她吃的苦都是因為他們,全家人都欠她的! 然而去了上坎子村還沒一個星期,梁鳳霞就后悔了,可后悔也晚了,報了名想回來,他家誰也沒有這個本事。 本來還硬氣著不給家里寫信,后來也不硬了,一個勁兒要錢要糧票要家里寄東西。 梁鳳霞張口張得理直氣壯,她覺得家里四個孩子,就她下鄉了,她被辜負了,父母偏心,兄弟對不起她,欠了她的,給她寄東西寄錢是應該的。 然而那會兒粱父梁母的工作都給了小輩,剛進廠的新人,工資都低。 而且梁母工作給的還是兒媳婦,韓臘梅拿了工資,頂多給家里上交一點兒生活費,大部分都留下來了。 粱父梁母的收入被砍了大半,還要顧家里,能給梁鳳霞寄的東西有限。 梁鳳霞覺得父母偏心還摳門,對不起她還舍不得給錢補償,梁家覺得她要錢要的太頻繁,家里條件困難支撐不起,雙方都不滿意,后來信里難免帶出來,寫了一些不好聽的話,關系更僵了。 這也是為什么梁鳳霞破罐子破摔嫁給沈安民的原因,家里不管她了,吃吃不飽干干不動,只能找個人養著她。 這些過去的事,梁鳳霞已經很久沒想了,因為對她而言,都是不好的回憶。 但站在自家屋里,看見多年不見的大哥,這些曾經在她腦海里翻滾,時隔多年,再看過往,梁鳳霞覺得自己太傻了。 不管是留在城里嫁人,還是后來下鄉,都不應該跟父母硬著來。 她父母其實吃軟不吃硬,尤其是對孩子,哪個孩子會撒嬌會示弱就更疼誰,她比大姐嘴甜會說話,父母就更疼她,小弟比她弱,父母就更疼小弟。 栽了這么多跟頭,總算長了點兒記性,想到自己這次回來的目的,梁鳳霞努力平定心情。 沈魚現在根本不肯跟她接近,說話都不搭理她,她湊上去也只是討嫌。 但她爸媽跟沈魚沒矛盾??!老爺子老太太一把年紀了,要看外孫,沈魚能把他們攆出去? 這是她這幾天想了又想,從沈魚身上學來的經驗,沈魚能搬沈家人,她也能回來找她爸媽。 就算沈家人來了,她爸可是沈魚親姥爺,她媽可是沈魚親姥姥,她媽也沒做對不起沈魚的事,所有壞事都是她做的行了吧,大不了讓她爸媽當著沈魚的面把她罵一頓。 反正她在沈魚面前已經沒有面子了,該丟的臉都丟光了。 沈魚對沈家那老兩口那么好,沈家老頭老太,還沒她爸媽脾氣好,不知道哄了沈魚多少東西去。 上次來城里,聽說沈魚帶他們又是吃又是買,還包了半場的電影票請他們看電影,一家子都是占便宜沒夠的。也就沈魚這沒人疼的傻孩子,人家對他好一點兒,他就巴心巴肺。 梁鳳霞想起來就后悔,但沈魚這性子是個機會,沈家老兩口能哄住他,她爸媽肯定也行。 第157章 梁盼被爸爸支使出來喊她奶回家,出門之后就直奔她媽單位。 梁家的房子是棉紡織廠家屬院,韓臘梅就在棉紡織廠上班,離得很近,梁盼跑過去,要不了幾分鐘就到了。 韓臘梅剛進廠的時候,是在車間干活,一開始給老師傅打下手,她手腳靈便,人也勤快,很快就轉了正式工。 這人確實有點兒能耐,擅長跟人打交道,和工友關系處的好,后來抓住機會,硬是從車間調進后勤,算是從車間女工升級為坐辦公室的。 雖然算上加班工資,一線女工的工資比后勤部門員工工資高一些,但后勤部門管著整個廠子的福利待遇發放,工作相對清閑,油水還多,是非常好的部門。 在后勤部待了這么些年,韓臘梅也不是白待的,現在已經升職成后勤部的小組長,手底下管著好幾個人。 相應的,她在梁家的地位也水漲船高,梁安結婚后已經分出去單過,梁家兩老跟著大兒子一家,一家七口,只有韓臘梅有個正式工作,還有三個孩子讀書。 全家都指著韓臘梅一個人的工資過活,這樣的情況下,她在梁家的話語權提升,就理所當然了。 梁盼到了棉紡織廠,熟門熟路跑到后勤部找她媽,這種不年不節,也不是月頭月尾的時候,后勤部最清閑不過。 車間工人得十二點才能下班,后勤部的沒什么事,十一點左右就能回去了,再過分一點兒,十點多就能走,只要別被領導給抓住。 但一半情況下這種遲到早退的情況,領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過去了,畢竟一天到晚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關系都不差,只要別誤了正經工作,別做得太過分。 梁盼探頭進去的時候,辦公室里幾個人正吹著電風扇磕著瓜子閑聊,看見梁盼,立刻就有跟韓臘梅相熟的阿姨招呼她:盼盼,找你媽是吧?你媽上廁所去了,來,快坐著吹會兒電風扇,看你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