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2)
書迷正在閱讀:cao她止渴(1V1,H)、我的戀人讓我san值狂掉、男歡女愛(高干,高H)、寵妻不膩:顧少,超給力、嫁雙生、在林先生心上開一槍、【架空民國NP】暗娼、薄荷糖(h)、迫嫁王妃【短篇高h】、被迫還俗后(1v1,SC)
他這話剛開了個頭,吳三妮就說:我們家四娃行不行?他在家養過雞。 其實鄉下姑娘,大都會養雞,甚至很小的時候就養雞喂雞,沒有不懂的,反而是男娃對家務事知道的沒那么清楚。 吳三妮是家里條件差,她媽一個人帶她們姐弟四個,地里忙的時候,幾個大姑娘都下地干活了,不干活沒工分分不到糧食,就要餓肚子了,家務活只能吳四娃來干。 吳四娃上次跟沈魚單獨聊過天,現在沒那么怵他了,躍躍欲試地接話:小老板,帶我去吧,我真的會看雞,我們家逮小雞仔,就是我去的,我還會孵小雞呢。 沈魚樂了:你還挺能干。 吳四娃不好意思地撓頭:沒您能干。 沈魚:我怎么聽著你這話不太對勁兒呢。 不過他知道吳四娃說的是真心話,接觸過幾次,他覺得吳四娃是個挺機靈的男孩子,品性也不差。 吳三妮私底下問過他,別的店開業招工,她家里人能不能參與招聘。 雖然張小山推薦了他幾個戰友,但到時候還是要另外招一些身體健全的店員,免得到時候一些重活或者不太方便的活,還要那些有傷的兵哥來干。 吳三妮這么問,沈魚一口就答應了,招誰不是招,吳三妮又不是讓他給開后門,就是走正規的招聘流程,那有什么不成的。 但她弟弟不成,太小了,不到十六呢,這跟招童工似的。 不過去出差看雞,倒是可以帶上吳四娃,橫豎不算正經招聘,到時候給小朋友點兒差補費,算是這一行的報酬了。 回去告訴沈橋他要出差,巧了,沈橋正好也要出差。 興城本地有車的廠子,都有修理工,沒有需要他去修的車子。 鄧學海幫他找了幾輛徹底報廢淘汰的舊車,型號老,里面能用的部件都拆光了,剩下的鐵殼子沈橋拆了一遍,收獲不大。 機械廠有倒是有車,還不少,有一整個車隊,都是拉貨的卡車。 還有一輛上海轎車,這是專門給廠領導工作出行坐的。 邵廠長主動提出可以來拆他們廠的車,只要拆完了給裝回去就成。 沈橋去了一趟,拆了一輛卡車一輛轎車,拆完了順手裝回去。 這次沒有多出來零件,機械廠那群跑來圍觀的領導和技工,還挺遺憾的。 不過那兩輛車裝回去之后,他們讓人試著開了一下,結果那兩個司機都說,車子比以前好開了,開起來更流暢更舒服。 驚得鄧學海趕緊問:沈工,您又給升級了? 沈橋搖了搖頭,這種車子一點兒升級的價值都沒有,在他看來全是毛病,要升級得重新改造。 那兩個司機之所以這么說,無非是因為車子開久了里面有磨損,還有些地方銜接沒那么好了,他重新給調整了一下。 頂多算給車子恢復了一下狀態,算不上升級。 不過機械廠沒有越野,之前有兩輛舊吉普,轉賣給別的廠了。 沈橋不想出差,但他打聽了一下,一輛北京吉普五萬多塊。 他干了那么久,還買不起一輛老古董車! 至于拿沈魚的錢買,那是不可能的,他要掙錢給男朋友花,怎么能揮霍男朋友的積蓄。 正好沈魚說要出差,既然他不在家,那他留下也沒什么意思,干脆一起出差好了。 說是一起出差,其實去的不是同一個地方,也不遠,頂多第二天就回來了。 沈橋先走,走之前討了個親親,完了才心滿意足離開。 沈魚去接吳四娃,小弟弟穿了最新的一套衣服,早就等著了。 吳三妮笑話弟弟:他昨晚差點兒沒睡著。 吳四娃氣得直瞪她,怎么能在小老板面前揭他的短呢? 今天正好是張小山輪班,見著沈魚,他趁著機會提了一嘴:我那幾個兄弟,已經回信了,這兩天就能到。 都能來嗎?沈魚問,他得算好還需要招多少人。 張小山猶豫了一下:有個還沒給回信,可能是沒收到,能等兩天嗎?我再寫一封。 第92章 張小山那唯一一封沒有收到回音的信,因為被意外耽誤了兩天,將將進入郵遞員的包里,被送往目的地。 西林省解放鄉小楊溝村,這是十里八鄉有名的貧困村。 正值農忙季節,田地里到處都是彎腰弓背,被曬得臉脖黢黑的農民。 炎炎烈日讓大家伙失去了說話的興致,汗水流的太兇了,身上單薄的夏衣被汗水打濕,高溫剛剛烘干七八成,又被一層層的汗液泡透。 所有人都在悶頭干活,高溫讓他們身體極度缺水,口干舌燥之下,誰也不想因為兩句不必要的廢話浪費唾沫。 就在這時,田埂上突然跑過來一個只穿著條小短褲的小男孩,黑得跟個小猴似的男娃,邊跑邊喊:不好啦不好啦,五爺爺,黑娃叔又拿刀堵四奶奶家門啦! 正在地里忙活的小楊溝村村長一個激靈,扔下鋤頭就跑了上來:狗娃子,咋回事,咋又鬧起來了。 這個意外終于讓在田地里忙活的村民們活泛起來了,一個離他們所在田埂比較近的嬸子,直起身,抹了把汗,啞聲道:黑娃家寶丫等著錢救命,娃娃命都要沒了,黑娃夫妻倆能不鬧嗎? 嗨呀,那也不能動刀子??!村長拍了下大腿,揚聲喊了幾個壯漢一起,往楊四奶家跑去。 要不,咱也去看看? 看啥啊,作孽。 可不是,寶丫才八歲吧,跟我家三丫一樣大,早前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遇著,寶丫娘還說要今年要送娃去念書呢,哪個想得到就這樣了。 寶丫娘也是命苦,娘家靠不住,黑娃雖說是個好的,可早些年在外頭當兵,家里照顧不上,他娘心眼偏到天邊去了,寶丫娘可沒少受磋磨,這好不容易黑娃回來了,日子也過起來了,又來這么一遭,老天爺不讓人活??! 眾人一時間唏噓不已,這時卻有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 干瘦的女人一邊干活,一邊刻薄道:要我說,他們自個兒作的,一個丫頭片子,哪有那么精貴,咱村里又不是沒娃娃發過燒,就他們家娃不得了,發個燒還要往醫院送。那醫院是咱這樣的老農民能進去的嗎?這不,一進去就是錢,家底兒都掏干了,還背一屁股債,何苦呢。 其他人聽得白眼直翻,有個心直口快的嬸子氣道:丫頭片子也是爹娘身上掉下來的rou,咋個就不能疼了?我還就覺得黑娃夫妻倆做得對,不像有些黑心爛肝的,連自個兒親閨女都不當人看。 說得就是面前這干瘦婦女,她是小楊溝村出了名的重男輕女,為了生兒子,前頭生了七個閨女,有的送人了,有的干脆就沒養活,村里有流言說是她故意不給娃吃奶,把丫頭活活餓死的。 養大的三個閨女,從小就在家當小長工,養大了隨隨便便許出去,哪家給的彩禮多,就把姑娘嫁給哪家,至于男方家境人品如何有沒有問題,那是一概不管。 你說誰黑心爛肝呢!干瘦婦人一蹦起來就想罵架。 說你咋滴,罵的就是你王菊花,你敢做還不敢讓人說了,就沒見過你這樣黑心的娘,你也配!這嬸子重重啐了王菊花一口。 李蘭英你算個什么東西,連個兒子都生不出來,你個不下蛋的母雞,看老娘今天不撕爛你的嘴!王菊花說著就撲了上去,和李蘭英撕打起來。 等其他人好不容易把兩人分開,兩人都有些形容狼狽,不過李蘭英身體更壯實,所以算打贏了。 王菊花頂著巴掌印,頭發被揪掉了一撮,捂著被撕破的衣服恨聲道:你給老娘等著。 呸!李蘭英重重啐了一口。 王菊花被扯爛了衣服,只能趕緊回家,夏天就穿了一件,衣服破了咋還有臉見人。 李蘭英順了順頭發,也轉身就走,其他人問:三丫娘,你去哪兒? 李蘭英說:去楊四奶家瞅瞅。 其他人有些猶豫,其實都想去看熱鬧的,不過又擔心楊黑娃夫妻倆求著借錢,他們自己家也不富裕,關系好的之前多多少少,都已經借過一波了,哪還有錢借給他們,自己日子不過啦。 去看看吧 走吧走吧,萬一有個啥事,還能搭把手。 一個說去,兩個說去,其他人也就跟著去了。 本來就想湊熱鬧,上次楊黑娃拿刀堵在他娘門口,全村人都去了,好些小娃兒擠不進去,都騎在墻頭,爬上樹往里看。 她們來得比較晚,到的時候楊四奶家門口被看熱鬧的村民里三層外三層包了個嚴實,里頭只聽見隱約的叫罵聲和哭喊聲。 里頭咋樣了?一個嬸子扯住一個正踮著腳拼命往里看的村民問。 這人咂咂嘴,搖頭道:還鬧著呢,黑娃要錢,楊四奶不給,往地上一躺,說要去告黑娃不孝,跟老娘動刀子。 旁邊一人說:我覺得黑娃過了,上回他來鬧,楊四奶不是已經給了二十塊嗎? 說的好聽,那錢本來就是黑娃的賣命錢。也有人站楊黑娃。 前兩天楊黑娃夫妻走投無路,一向老實的男人,紅著眼睛舉刀堵住了老宅大門口,問他娘索要當初被要走的分家費。 沒錯,分家費。 村里別的人家分家,是老人家把家產分給幾個兒子,楊黑娃家分家,分的是楊黑娃的補助金。 早些年他當兵的時候,每個月工資都寄回家,老娘把持著不肯分家,連帶他兄弟兩家一起,他的工資一大家子花。 想送閨女去上學,老太太不肯,又哭又鬧,他離得遠,鞭長莫及。 后來因傷退役,部隊一次性給了幾百塊的補助金,兄弟見他瘸了腿,覺得以后要拖累他們,硬是要分家。 楊四奶心眼偏到沒邊了,看重大兒子心疼小兒子,就楊黑娃在中間是個爹不疼娘不愛的。 她還重男輕女,偏偏楊黑娃媳婦只給生了三個孫女兒,在她看來都是賠錢貨。 這一分家,什么都不給楊黑娃分就算了,還說這些年他沒有在家孝敬老人,應該多出一些養老費,硬是要他的補助金。 楊黑娃也被親娘給鬧得傷透了心,最后退讓了一回,四百多塊補助金,被老娘要去了兩百多。 剩下的錢,楊四奶還自覺是她大方了,給了二兒子兩百塊安家費,哪家老太太有她這么闊綽。 其實是死活要不來了,在外頭炫耀的時候,心口都泛著疼。 兩百塊錢看起來不少,可楊黑娃一家子連根筷子都沒從老宅帶出來,就幾件破得補丁疊補丁的爛衣裳。 他們搬到村里一間破茅屋暫時安家,平時一有時間就去撿石頭,連最小的寶丫看見石頭都曉得往家里帶。 攢夠了料子,請村長批了宅基地,又請村人幫忙蓋房,前前后后花了一百多塊,蓋房子置家當,總算有了安身之處。 這么過了幾年,眼瞅著日子起來了。 雖說楊黑娃瘸了腿,可不是不能動,他們兩口子都是勤勞肯干的人,三個閨女也都聽話懂事。 國家開始施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他們家也分到了田地,愿意干,就有飯吃,日子就好過一些了。 倒是老宅那邊,天天雞飛狗跳。 楊四奶分家只分走了二兒子,她養老得跟著大兒子,又舍不得小兒子,兩家還住一起。 楊老三被慣壞了,慣愛偷jian?;?,以前有吃虧的楊黑娃在,現在楊老大頂上,心里漸漸生了嫌隙。 本來楊黑娃家是越來越好了,不能說富裕,可日子總歸過下來了。 誰想到天災人禍的,家里最小的孩子寶丫突然生病,先是咳嗽,家里人以為是著了涼,給孩子煮了姜湯發汗。 后來發現姜湯不管用,寶丫一直咳,咳到后來嗓子都咳壞了,才趕緊送到鄉鎮衛生所,開了藥片。 那白白的藥片,聽說是西藥,隨便開點兒就要一兩塊錢,心疼死人了。 這么貴的藥,都以為吃了病就能好,結果越來越嚴重,孩子開始發燒,燒起來就不退,還喘不過來氣。 楊黑娃夫妻倆趕緊把孩子往縣醫院送,結果那邊的醫生告訴他們,孩子根本不是著了涼,是得了肺炎。 而且因為拖的時間太長,已經很嚴重了,必須住院治療。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醫生說他們家寶丫得的不是那啥傳染性肺炎,不然他們一家子都逃不過,那可真叫沒活路了。 可即便如此,光給寶丫治病,就夠為難這一家人了。 他們當初分家什么都沒分到,連碗筷都得重新花錢買,還得蓋房子,兩百塊看起來不少,其實早就用光了。 老農民沒啥來錢的路子,村里男人農閑的時候還能去打個短工,楊黑娃瘸腿,打短工人家都不要他。 一家子雖然不會餓肚子,可也沒存下來錢,家里積蓄也就十幾塊錢。 為了給孩子治病,家里把能賣的都賣了。 孩子在縣醫院治病,啥都要錢,住院輸液,短短幾天家底兒就掏空了,還借了大幾十塊的外債。 現在病還沒治好,沒錢了,楊黑娃走投無路,只能來找他娘要原來被要走的兩百塊錢。 一開始他說借,老太太不肯,還罵他蠢,為了個丫頭片子背債,有這個錢不如離婚再娶一個能生兒子的媳婦。 楊黑娃不聽,逼急了拿刀堵門,第一次老太太被嚇到了,掏了二十塊錢,心疼得差點兒沒暈過去。 這回不管用了,老太太那回給了錢,回頭就遭了埋怨,兒子兒媳都說她傻,說楊黑娃不敢動手,他可是軍人,軍人哪能傷害老百姓。 楊四奶覺得這話有道理,兒子是她生的,她了解,楊黑娃就是個老實頭子,不如他哥哥沉穩不吃虧,也不像他弟弟靈便,只有別人欺負他的,哪有他跟別人動手。 所以這次楊黑娃想來要錢,楊四奶不吃這一套了。 拿刀堵門? 老太太往地上一躺,扯著嗓子嚷嚷:你砍啊,你倒是砍啊,有本事你把你老娘給剁了! 至于楊老大和楊老三,干脆躲在家里,根本不出面。 楊黑娃被逼到崩潰,流血不流淚的漢子,腿瘸了身板都是板板正的男人,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咋辦啊,小閨女躺在醫院里等救命錢,他是個沒出息的爹,他沒錢給娃治病??! 圍觀的村人有人不忍心,可自個兒家里也不好過,一般這種情況,都是親戚們多借點,朋友少借點。 偏偏楊黑娃兄弟們一毛不拔,反倒是村里一些跟他家處的好的,零零碎碎加起來借了有幾十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