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頁
書迷正在閱讀:師姐的小尾巴、養大的娃重生了、[HP]我的男神是基佬、[HP]專業爆破二十年、[綜漫]我的老公是大統領、[綜漫]酒廠真酒是我馬甲之一、[綜漫]和宿儺HE后我退游了、[足球同人]馬德里式浪漫、我真的很有錢(娛樂圈)、葬魂人
但這種安慰并不能緩解火之國大名心底的焦躁,來自外部的壓力如此之大,火之國內部卻紛亂不斷,安岳親王步步緊逼,虎視眈眈。 如此內憂外患,火之國大名都快抑郁了,怎么看都是無力回天。 火之國沒如千手柱間宇智波斑這樣實力強大的忍者支持,普通忍族大概率派不用場,就連傳說中災厄之獸在怪物面前也只能俯首,還能怎么辦,是一天天的數著日子等榮之國上門嗎? 天草四郎時貞就是這個時候乘虛而入,向火之國大名諫言:如主動向榮之國獻上火之國,還能夠保財富和性命,即便不再是大名了,至少還能坐擁萬貫下半生生活無憂,若是等榮之國攻上來拿下火之國,那他就什么都沒了,不但財富地位都會被剝奪,就連性命也會沒了。 火之國大名又不是傻子,然不會聽天草四郎時貞這么說就信了,但這個時候確實已經些病急亂投醫。 看榮之國主君對待那些貴族態度就知道,如真把火之國獻上去,可能到最后連個貴族的位置都撈不,這個落差太大了。誰都知道要是國家滅了,身為大名難逃死,但沒有真的到那一天,心里總是會幾分僥幸的,不是誰都能有斷尾求生的勇氣和決。 于是天草四郎時貞繼續忽悠火之國大名,聲稱安岳親王已經暗地里倒向榮之國了,試圖利用榮之國的力量奪取火之國大名的位置。還拿之前安岳親王主動派遣使者前往蓉城出賣火之國大名作為證據。 這個證據太力了,火之國大名根本沒法反駁,安岳親王為了篡位,喪心病狂到引狼入室與虎謀皮,根本找不出任何能夠反駁的理由。 是成為安岳親王的墊腳石,兄弟倆一起上路,還是主動斷尾求生,火之國大名然是選擇讓自己活下來,管安岳親王這個傻逼去死。 但誰能保證獻上火之國之后榮之國不會卸磨殺驢呢。 火之國大名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快他便不需要如此糾結矛盾,痛苦的做選擇了。 看到宇智波斑再次出現在他的天守閣之中,火之國大名終于壓跨了心底最后一根稻草終于崩潰了。 臉木然的對宇智波斑說:“我愿意把火之國獻給榮之國主君?!?/br> 之前的經歷,對宇智波斑簡直心理陰影無限大,想起頭皮被須佐能乎那四十米大刀滑過的感覺就毛骨悚然,根本不敢反抗?,F在再次看到宇智波斑突然出現在天守閣,還能怎么想,還能怎么說,然是答應對方啊,不勞煩對方出聲威脅了,直接把火之國獻上,是死是活求給個痛快! 宇智波斑面無表情。 天草四郎時貞前腳剛勸火之國大名獻上火之國,后腳宇智波斑就來了,然不是巧合,蹲在蓉城忙于公務的沒事的話不可能突然跑來這里,是天草四郎時貞通知的,聲稱火之國深明大義,愿意獻上火之國,但要求宇智波斑親自到場,才愿意投降。 宇智波斑然不會相信這種鬼話,火之國大名那種廢物經過之前的事情后還勇氣再見面? 但天草四郎時貞說的過于信誓旦旦,只要宇智波斑出去趟,就能獲得火之國這剩下的半個領土,省去了多少力氣啊,這種好事去一趟不是不可以。雖然大名投降了,剩下的貴族還需要處理,這個不著急,現在誰為刀俎誰為魚rou,還不夠清楚嗎。個個的前車之鑒,想必貴族們有事就雇傭忍者為自己沖鋒陷陣的做法也要改一改了,接受貴族雇傭的忍者也要衡量一任務值不值得。 以宇智波斑如今的實力,也不怕火之國大名耍什么花招,所以就出現在了火之國大名的天守閣之中,就看了對方一眼,對方就立馬跪了。 這切都在天草四郎時貞的預料之中。 眼見時機成熟了,邊勸說火之國大名主動獻上火之國,邊通知宇智波斑來接受火之國大名的投降。 初是宇智波斑親自控制著須佐能乎親切的給火之國大名剃了個頭,拿下榮之國現在的領土,現在他再次出現在火之國大名面前,可不就是噩夢再現,也難怪火之國大名直接崩潰了,想都不想主動投向。 天草四郎時貞玩的手心理戰,狐假虎威,深藏功與名。 第146章 …… 雖然宇智波斑是來接受火之國大名投降的, 但看到對方真的么干脆利落,他也是驚訝的。 天上突然掉下么一個餡餅,實在是過于突然, 毫無預兆, 但是想想天草四郎時貞就在火之國搞風搞雨,也就釋然了。 英靈的能力到底有多么強, 宇智波斑已經非常清楚,在其他國家搞風搞雨的英靈用事實證明他會被歷史傳唱是有真本事的,但英靈之果然也是有能力強弱之。天草四郎時貞并不是以武力見長的英靈,一開始宇智波斑還不怎么放在心上, 其他四個英靈紛紛高調行事,攪得各國風起云涌時, 天草四郎時貞就太低調了, 要不是梅林時不時的把消息傳回來, 宇智波斑根本就想不起他了。 信奉武力至上的宇智波斑就是么現實。 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天草四郎時貞跟他的同僚都不一樣,不搞武力制霸路線,拼的是智商, 挑唆火之國大名跟安岳親王同室cao戈。雖然就算沒有天草四郎時貞挑唆,倆人也不和睦就是了,只不過加劇了他的矛盾, 讓他斗得更厲害。 火之國大名突然聲稱要投降獻上領土的舉動,雖然過于突然,卻也并非毫無邏輯可言。宇智波斑經過榮之國各種公務的磨練,看問題的角度已經變了很多,已經學會從政客的角度和格局去琢磨,權衡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