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書迷正在閱讀:師姐的小尾巴、養大的娃重生了、[HP]我的男神是基佬、[HP]專業爆破二十年、[綜漫]我的老公是大統領、[綜漫]酒廠真酒是我馬甲之一、[綜漫]和宿儺HE后我退游了、[足球同人]馬德里式浪漫、我真的很有錢(娛樂圈)、葬魂人
千手花繪的事情在他臉上狠狠扇了一耳光,或許將來大家會習慣了彼此相處融洽,但也不能因為未來的趨勢而過于先入為主。 “不必自責,即便是族長也管不了族人心里的想法?!庇萑乩潇o的說。 兩族是支持她起家的中流砥柱,新提拔的人員一時半會兒也撼動不了他們的壟斷地位,只能分薄走部分權力,今后這樣的人勢必會越來越來多,直至互相平衡,沒有誰能一家獨大。這種趨勢若是落在有心人眼里,極容易拿出來挑撥離間,說什么明明是開國之臣卻落得與后來者平起平坐,當初若非他們支持豈有主君今日風光。即便兩族現在沒有這么想,今后見著來分一杯羹的人越來越多,想要擠入權力層遠沒有現在容易,心中不會生出怨憤,也架不住旁人或許會在他們耳邊說,不斷的挑撥離間。 有這錯處,兩族建國之初族里對主君的不滿和怨憤,鬧到需要主君親自出手,可怨不得以后來分一杯羹的人越來越多。 要是千手和宇智波太老實,太兢兢業業,反而不好辦呢,說不定會發展出像是“領導先走”這樣的潛規矩,讓“千手和宇智波先”的風氣,競爭還是盡量公平一些,良性競爭才是健康發展,過于木秀于林享有特權,對兩族將來的發展也不好,極容易變成捧殺。 “我今天叫你們來,是有件事情覺得應該征求一下你們的意見。從立國開始一直忙碌到現在,有件事情我們都忽略掉了,現在也差不多該拿出來討論一下,最后拿個主意?!庇萑剞D移話題,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另一個事情上。 “你們覺得,我們國家該叫什么名字好?” 這確實是個問題。 因為手頭上的事情太多,大家都忙忘記了,一時之間真還沒想起來應該給國家取個名字。 千手柱間興高采烈的發言,“不如以主君的名字為這個國家命名,叫做蓉之國怎么樣?” 千手扉間沉思,“換個同音的字,榮之國怎么樣?寓意繁榮昌盛,且與容同音,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預示榮之國今后包容萬象百花齊放?!?/br> 千手柱間當即豎起大拇指,對弟弟的意見表示一百個贊同,兩眼充滿興奮之色,力稱贊,“不愧是扉間,這個主意好!” 宇智波泉奈也不得不承認千手扉間這個主意好,多重寓意,字也選的吉祥,不是沒有其他主意,但在貼合主君名字的同時又能表達對國家寄予的厚望和祝福上,榮這個字選的很好,就算他想另選一個跟千手扉間抬杠,一時間也想不到更好的。 就這么默認了,有種輸了的感覺。 “既然這樣,不如把京都的名字也一并取了如何?京都只是國家都城的叫法而已,并不是這個城市的名字,一直讓人京都京都的叫,不合適?!庇钪遣ㄈ涡σ饕鞯膾伋鲆粋€問題,目光轉向宇智波斑,“斑哥有什么好的想法嗎?” 宇智波斑看一眼弟弟,又看了一眼虞蓉,毫不猶豫的說:“就叫蓉城?!?/br> 得到千手柱間的大力贊成,“斑和我想到一塊兒去了,這是主君的京都,沒有比叫蓉城更加合適的了!國家叫做榮之國,京都叫蓉城,都是超級棒的名字!” 虞蓉無語了,要不是知道這些人的性格,還真像是拍馬屁大會。 榮之國和蓉城都挺好聽的,她沒有更好的想法,就叫這個名字也成。 “既然這樣,就把國家和京都的名字都發出去吧,讓大家都知道一下?!?/br> 國家取名和京都取名這樣的事情對大家影響都不大,只不過從此以后有了明確的稱呼,不能隨便叫了,底下的領主貴族乖覺的送上文書表示慶祝和贊美,通篇馬屁文寫的很文雅,辭藻華麗,看完后只留下個天花亂墜的印象,實際上什么有用的話都沒說,送文書的使者還奉上了禮物。 虞蓉有理由懷疑他們是在花錢買平安。 任由文書馬匹拍的多么響亮,人口普查報告依舊沒有交上來。 領主貴族們的這番cao作并不算意外,真正叫人意外的是,火之國大名居然也派出了使者來慶賀。 水之國、雷之國、風之國以及土之國,這四個最強的國家都派出使者來蓉城表示慶賀,還奉上了厚禮,這一點都不奇怪,虞蓉還亮了個相以示重視。雖說是亮相,其實坐在厚重的竹簾后面,現場氣氛鄭重嚴肅,使者們壓根沒敢抬頭亂看,全程低頭以示恭敬,柳華作為她的貼身侍女說了幾句場面話,然后就撤退了。 主君愿意出席亮個相就是最大的態度了,隔著竹簾怎么了,不說話怎么了,使者們難道還敢有意見。就算他們回去稟報自己的大名,也沒啥好添油加醋的,又不是大名親自出國訪問,基本禮數毫無問題。 火之國本來是戰國五大強國之一,領土硬生生被劃拉走一片,從五大國中最為強大繁榮的一個國家跌落,屈于四國之下,這深仇大恨,火之國大名絕對是恨死榮之國了,要說誰最想要虞蓉的命,絕對是火之國大名。 這深仇大恨擺在眼前,火之國大名居然在這種時候派出了使者攜帶厚禮前來蓉城表達慶祝,聲稱兩國領土相交,關系比之其他國家更為親厚,送上禮物以示慶賀,也由衷的希望能夠與榮之國主君和睦相處。 使者傳達了火之國大名的親切問候之后,還表示,榮之國驟然立國,尚未舉行立國大典,不知道榮之國主君打算什么時候舉辦,屆時一定派人前來參加,送上更為豐厚的禮物,結兩國邦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