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殘疾暴君 第120節
他這一走,就是走了兩個月。 期間不停有捷報傳來,不是今天收拾了個叛軍,就是打垮了某個小政權。 每當捷報傳來洪州的時候,官衙會貼上告示,不僅僅是官府為勝利而興奮,百姓們也會為捷報而歡呼雀躍、奔走相告。 倒也不是百姓們多熱愛大慶,只是誰也不想生活在動蕩中。 前段時間此起彼伏的造反讓百姓們惶惶不安,此時此刻,也只有百戰百勝的燕晉,才能夠給百姓們帶來安全感。 一開始朝廷本來送糧食給燕晉也是被迫之舉,朝堂上不是沒有反對之聲,皇帝更是惴惴不安,也害怕燕晉要是真心有不軌該怎么辦? 誰料到燕晉卻當真平定叛亂去了,而且百戰百勝! 一時間,每天上朝之時,再也不是到處都是造反的消息,而是一封封振奮人心的捷報。 皇帝是龍心大悅,大臣們也是由衷地高興。 不管是民間還是朝廷,一時間,燕晉的名聲好到了極致,名望空前地高,幾乎成了整個大慶的將星,提到之時無不交口稱贊。 皇帝為此還處置了當初傳旨不力的李太監。 如果按照這個進度下去,這不就一個活脫脫的忠臣良將了么? 只是,秦九卻也搞不懂陳秋到底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了。 他只以為陳秋在接手了永嘉帝送來糧草之后,就應該開始招兵買馬,繞路打過去直取汴京了……但是陳秋卻去平亂了,難道當真要去救太子不成? 秦九倒是想問,但是戰時送信也要不少時間,只能逮著姜小圓問了。 姜小圓早知道秋秋要救太子,卻也沒有搞明白秋秋的全盤打算,總歸是每天夜里都要跑去夢里抄家,于是就直接去問那只老狐貍了。 關于少年秋為什么不直接繞去打汴京——本質上,其實是為了百姓。 兩年后,金人就會長驅直入,前世的重光帝就是因為先去阻截了大金,才被當時的永嘉帝切斷了后路,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如果陳秋此時去打汴京,他一登基,大金就會立馬打過來了,到時候他分身乏術,北邊亂,南邊也亂,民不聊生是自然而然的事。 所以,陳秋選擇了另外一條路—— 他打著救太子的名號,朝各個州府借兵,借用朝廷的兵力平定江南的叛亂。果然,皇帝對他放心了,他調兵得無比順利,打得一路通暢,比起前世來說,要順利得多。 但是實際上呢—— 陳秋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手里的兵馬像是滾雪球一樣,從一萬出頭,滾到了三萬之巨! 這多出來的兩萬人里面,許多都是打敗的降兵,還有聽聞燕晉大名,自動前來投誠的江南各個州府的士兵。 因為皇帝信任燕晉、百姓們信任燕晉,各州府都想當然地縱容了這一切。 皇帝還在做著燕晉為他平定江南,坐穩自己江山的春秋大夢呢,殊不知,這位忠臣的手中的兵力,已經隱隱約約有了要超過鎮南王的趨勢了! 什么叫養虎為患? 還是皇帝自己親自投喂出來的一匹虎! 第90章 好久不見 * 永嘉帝養虎為患, 身處危機而不自知,正因為捷報喜不自勝。 知道陳秋現狀的鶴園,自然也是喜氣洋洋的。 秦九從姜小圓的轉述里面得知了始末, 終于釋然了, 他漸漸地發現曾經的小太子, 早就成為了一個成熟的謀略家了, 也不成天cao心了這個了。 只是要叫一個曾經忙碌的人突然間閑下來,確實是強人所難了。 秦九眼光毒辣,又是個管人很厲害的主兒, 他一來, 鶴園就在秦九的打理下, 迅速變得井井有條起來。就連姜小圓那些亂七八糟,條目復雜的嫁妝鋪子,經他的手,一下子就理順了。 只是一個小小的鶴園, 交給秦九實在是小題大做了。 倒是燕良時下學回來的時候, 還能叫秦九考校一番學問,除此之外, 竟也無事可做了。雖然秦九從來不說, 但是姜小圓也多少察覺到了舅舅有些無所適從了。 秦九沒有朋友,唯一的親人也只有陳秋了, 他習慣了宮廷里的艱辛生活, 但是宮里宮外是兩個世界。在宮里生存得很好的人, 在放出宮外之后,往往會覺得自己格格不入, 當初秦九不想留下來, 也是早早就猜到了這一點。 總歸是姜小圓的《洪州周報》在說書先生們的努力下不斷壯大, 已經成型,還算是拿得出手了。姜小圓想著,干脆就把總編的位置給舅舅,自己掛個副總編的名頭當個清閑的摸魚大師。 現在的周報每周出新,姜小圓手里的鋪子有幾家書店,就放在這幾家書店里售賣。 一開始是姜小圓自己組織說書先生編書、出去把周報的內容講給不識字的百姓們聽,后來多虧了《燕將軍傳奇》受到歡迎,周報漸漸有了一點影響力,其他的說書先生見說《燕將軍傳奇》的,打賞總要多些,也不免得動了心思,就會去書店花上幾文錢買一份。 于是漸漸的,姜小圓就發現,自己似乎不需要再讓自己編輯部的書生們外派干活了?她就干脆讓這些書生們直接留在桃花塢編輯部干活,多寫點兒新的話本,他們當然也樂得自在。 而隨著《洪州周報》的銷量提高,她的那幾家書店的生意也好了起來,見此改變,其他書店也有點兒眼熱,就找到了鶴園,要來拿周報了。 在陳秋出征的這段時間里,這個開在鶴園桃花塢的《洪州周報》,也漸漸地有模有樣起來了。 但是問題也很明顯——姜小圓搭個草臺班子,提些建議倒還行,但是真要她去管人,小姑娘卻是有點兒壓不住人的。 尤其是說書先生們都是三教九流,生活閱歷不知道比姜小圓多了多少,真的耍起滑頭來,確實叫姜小圓頭都大了。 恰好秦九閑賦在鶴園,rou眼可見地不適應,姜小圓就想起來,能不能讓舅舅也加入進來呢?但是誰知道她才一說,就被秦九果斷拒絕了。 秦九其實是個很有才華的人,年少時在寺廟中飽讀詩書,如果不是境遇突變,他大概會參加科舉,走祖先的老路,成為一代名臣。 可是數年的宮廷生涯,當年意氣風發的青年彎腰為奴,已經消磨完了意氣,早就不是當初的秦家公子了,他的心中有著深深的自卑。 “往后若是陳秋登基,我便幫他管管皇宮內務罷了,其他的,也不想了?!?/br> 秦九自覺面容猙獰,氣質陰沉,又是個老太監,怎么還能做正兒八經的編書的事呢?如果是十年前的秦九,他會毫不猶豫地同意,但是這是十年后,飽受滄桑的秦九。編書這種清貴差事,誰都可以做得,可是一個腌臜的宦官做不得。 他一點也不覺得小姑娘做的事兒戲,反而認為《洪州周報》做得極好。 要說燕將軍的美名傳遍大慶,這和這個草臺班子也有些關系。姜小圓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一時興起搞出來的編輯部,那些來自說書先生們的歌謠、口號竟然能口口相傳,陳秋來信的時候說到,他去了不少地方,沿路都能聽到這些歌謠。 也正是因為小姑娘不是隨便玩玩的,他才不愿意接手。 姜小圓不好強求,可她也知道,秦九對于《洪州周報》不是沒有興趣的,更不想這位可敬的長輩消沉下去。 只好在夜里去問了重光帝。果然,陳秋十分了解秦九,給她支了個招。 秦九確實是自卑,也確實是不想毀了小姑娘的心血,但是秦九這個人呢,是極為護短的,也是見不得自己的親人被欺負的。 姜小圓這幾天其實就被那幾個不服管的氣得不行。她想把那幾個開除吧,他們還在寫著連載呢,中途換人不是不能寫,但是文風肯定要變;要扣錢吧,這幾人就開始撒潑耍賴,本就是市井之人,哪里講什么體面? 但是要讓姜小圓繼續忍著,她是忍不下的。 要是平日里,她估計會和他們周旋一會兒,但是今天她幽幽地看著他們,一語不發,然后等到他們吵完了,她就出了桃花塢,就“偷偷”去祠堂秦皇后面前哭了。 其實她也不是很氣,眼淚都是抹生姜水出來的,但是確實是把住在祠堂附近的秦九給哭出來了。 秦九這種老江湖,看不出姜小圓是假哭就有鬼了。 但是她被欺負了也是真的,很想他去桃花塢也是真的。 心思細膩的秦九派人一去打聽桃花塢的事,終于知道了桃花塢現在的情況。也確實,本來姜小圓閱歷不夠,又是個講道理的人,從沒遇見過這么多事,桃花塢事情多本就有些應對吃力,再對上人撒潑,實在是有些心力不足。 偏偏又到了《大慶周報》走上正軌的時期,不能放松,身邊也沒有合適的人…… 秦九沉思了一個晚上,終于在姜小圓再來找他的時候,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同意了。 但是他不肯當主編,只愿意當個副主編。 其實這倒也無所謂,只要他松口了就好,姜小圓頓時笑成了月牙眼,殷勤地為他端茶倒水。 秦九只是無奈地笑,“你這小姑娘,好的不學,專和殿下學壞的?!?/br> 姜小圓嘴都咧開了,心想,可不嘛,暴君配妖后,壞一堆去了。 就在秦九開始踏足桃花塢的時候,陳秋也終于傳來了即將回來的消息。 * 永嘉十五年夏末,燕晉打敗大梁叛軍,終于救出來了太子。 太子在三個月的人質生涯中,消瘦憔悴了不少。 當人質期間再也不復養尊處優,大梁的叛軍是一群草莽,哪里有善待人質的理由?要不是覺得可以拿陳端換些好處,當個擋箭牌什么的,恐怕早就殺了他了。 太子在這三個月的時間里,體驗了過了忍饑挨餓和無數辱罵,哪里還有當初的從容?只剩下了狼狽。 他早就得知,是燕晉帶兵把大梁叛軍打得四處逃竄,見到陌生的黑甲衛的時候,雖然面無表情,腦子里已經閃過了許多的念頭。 比起皇帝的掉以輕心,太子陳端在被囚禁的這段時間里,卻是腦子清醒了許多,尤其是當自己被救出來的時候,見到了黑甲衛的規模,就更加堅定了他的想法。 ——這位聲名在外的燕晉,可絕對不是什么忠臣良將,恐怕和鎮南王不過是一丘之貉。 但是他就算是知道,想要告訴自己的父皇,最先要務也還是先在燕晉的手里活下來。 于是才剛剛被帶出來的時候,太子陳端就對身邊的黑甲衛道, “孤要見燕將軍?!?/br> 太子要見人,現在還是忠臣的燕晉,自然是要見的。 只是一直等到了日落西山,他才被人帶去了營帳里。 其實這是非常無禮的,畢竟太子的身份在這里,哪里有親自前去見一個臣子的道理呢?但是太子心里早有預計,也還算是心平氣和。 他要去見燕晉,就是想要做些利益交換,換得燕晉將他送回汴京保住性命,饒是為此忍受些屈辱,太子也自然不介意,當然了,等到他回到汴京之后…… 陳端掀開了營帳,第一眼就看見了一個長身玉立的高大青年,他身著盔甲,顯然是剛剛才收拾完大梁的叛軍回來,正在桌子上寫著什么。 此人正是燕晉。 雖然沒有看到長相,陳端卻有種無端的熟悉感。 他的動靜不小,但是燕晉仿佛沒有聽到一般,既不給他行禮,也沒有抬頭正視的意思。 陳端早有預計,便直接單刀直入,講出了自己的來意。 陳端到底是太子,他手底下也不可能沒有的底牌,用自己的底牌去換一個活路,這已經是最明智的選擇了。 “若是這些還不夠……” 卻聽見有人笑了笑,那個所謂的燕將軍,慢悠悠地抬起了頭來。 長發的燕將軍,實在是漂亮至極,因為氣質陰鷙,微微瞇起的丹鳳眼,總會讓人心中生寒,但是總體來說,當他笑著的時候,還算是有點兒春風拂面的意思的。 然而這樣俊美的青年,落在太子眼里,和地獄里爬出來的惡鬼沒有什么不同。 ——因為這一次,他沒有戴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