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殘疾暴君 第15節
江太傅托人給了少年的東西,是一把質地很好的輪椅,還有幾本江太傅留下的札記。 輪椅的質量很好,少年終于不用用拐杖走路了,方便了許多;札記上的蠅頭小字密密麻麻,全是太傅親筆所寫,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 只是這天夜里,少年在書桌前枯坐了整整一夜都沒有睡。 姜小圓就陪著他熬了一夜,卻在黎明時分,聽到了少年沙啞著嗓音道, “太傅要死了?!?/br> 七年前,秦家被問罪的時候,滿朝文武,只有一個垂垂老矣的長者為他在勤政殿外長跪不起,攔下了永嘉帝的雷霆之怒,也為八歲的小太子留下了一線生機。 然少年比誰都清楚,江太傅不為忠君、不為自己的政治立場,那一日長跪不起,也不過是為了他這個年幼的弟子。 七年來,老者只當做沒有這個弟子,為了避嫌,連一封信都沒有給過少年,卻在死前,送來了他目前最需要的東西。 現在,世界上最后一個還惦記著他的人,要離開了。 少年輕聲問她,“人死之后會去哪里呢?” 窗外的大雪又落了下來,仿佛是這個春天來臨之前,最后一場鵝毛大雪。 小姑娘坐在房梁上和少年一起看向窗外紛紛揚揚的大雪。 “人死之后,會轉世的。太傅這樣的,下輩子定然會大富大貴、百歲無憂?!?/br> 少年輕聲嗯了一聲。 小姑娘低頭看著少年寒風中蕭條靜默的影子。 大悲無聲。 少年不言不語,連眼淚都沒有掉一滴,卻渾身都寫滿了難過。 她突然間覺得他和未來的那個暴君一點兒也不像。 他會為自己的老師的去世而悲傷,會惦記著多年前的恩情時刻不忘……這樣的人,怎么會變成日后殘害忠良、肆意屠殺的暴君呢? * 永嘉十三年的這天晚上,三朝元老逝世,驚動了朝野上下。 曾經的三朝元老、在大慶朝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的江閣老去世了。 他一生著作無數,是毫無疑問的文壇大家,更是大慶朝文人心中的一座泰山,他的死,無疑為永嘉十三年增添了一些悲涼蕭瑟之感。 他生前曾經擔任過廢太子的太傅,就在一個月之前,永嘉帝還曾和左右提過,想要請江閣老出山給新太子當太子太傅,然而圣旨還沒有擬下下來,就傳來了閣老去世的消息。 朝野上下無疑是沉痛至極的,就連永嘉帝都因此感了一場風寒。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江閣老去世之前的一個舉動,瞬間攪亂了永嘉年間的朝堂—— 江閣老臨終之前,唯一的遺囑就是托人送了東西去建章宮。 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七年前江閣老為廢太子長跪不起的那一幕。 江太傅這一舉動,可以說將滿朝野的視線都一起聚焦到了建章宮。 仿佛此時大家才恍然想起來——原來還有個廢太子在建章宮里待著。 只是誰也沒有江閣老的小小舉動,竟然引起了軒然大波。 江閣老的弟子和擁躉們,在他死后沒多久紛紛上折子,都認為當年謀反之事,廢太子年紀尚小,就算是其母其族有罪,稚子也無辜,希望陛下寬宥。 在小太子被廢之前,他素有賢名,從小聰慧過人、過目不忘,性格溫和有禮,人人都夸他有明君之相。 江閣老為太傅之時更是為他早早起了字,字重光。 陳秋,陳重光。 ——舜目重瞳子,傳聞廢太子生下來就是重瞳,只是后來隨著年歲漸長,此等異象消失了。 重光就是傳聞當中的帝王之相。 也是這個天生異象,差點為少年招來了殺身之禍。 七年前這位驚才絕艷的重光太子被廢,從此了無音訊,漸漸被人遺忘。 折子一封又一封上去,關于這位重光太子的記憶復蘇,朝堂上也越來越多人提起了他。 大家都認為廢太子現在已經斷了腿,已經和大位無緣,陛下應該待他寬宥一些,解了他的圈禁,將廢太子重新送到南書房去。 江閣老一片苦心沒有白費。在端王被立太子之前,少年當然是被人遺忘最好;然而在端王被立太子之后,一旦少年被徹底遺忘,等待著他的就是無數的殺機——正如原著里的那樣,明槍暗箭,摸爬滾打了一身傷,只換來了端王唯一的仁慈:發配皇陵。 或許這位老者此生最后悔的事情,大概就是為少年取了一個“重光”的字,這彰顯著他出生時異象的字,仿佛昭示著少年一生悲劇的開始。 任何一個帝王都不能容許除了自己繼承者之外的人,有著帝王之相。 于是這位老者臨死前飽含愧疚地將自己的書送去了建章宮,試圖讓世人重新想起這位曾經的廢太子,比起因此再次卷入復雜的斗爭當中,這位老者更加害怕自己的弟子悄無聲息地死掉。 用心之深,恐怕也只有少年一人能夠體會。 也因此,少年再次被推入了風口浪尖,推進了朝野上下的視線里。 * 雖然建章宮消息閉塞,但是隨著外面偶爾的風言風語傳進來,姜小圓也終于明白發生了什么事情。 她其實不懂朝堂之上復雜的政治斗爭,只是事情的發展遠遠超乎了她的預料——至少,在原著里面是絕對沒有這一出的。 她仔細對比了和原著的區別,終于明白問題出在了哪里。 原著里,這件事并沒有掀起多大的波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建章宮還有一個劉奇死死把守著。 作為容妃的爪牙,他自然能夠攔下那份送往建章宮的包裹;只要他的消息傳遞及時,容妃就能夠收到消息后快速反應,將一切可能擴大影響的可能性扼殺在搖籃里。 然而就在不久前,五皇子調走了劉奇,相當于當容妃失去了一只盯著建章宮的眼睛。 這么一個小小人物的調動,竟然帶來了這么大的后果,饒是少年足智多謀,沒有開上帝視角的情況下,也是絕對想不到的。 姜小圓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蝴蝶翅膀輕輕一扇,就造成了這樣的滔天巨浪。 她并不能推測這樣的變化是好是壞,但是她清楚,江太傅是對少年很好的長者,少年心中若是還有敬重的人,江太傅絕對算一個,那么他臨死前也要拼命做的事情,自然有他的道理。 但是顯然,朝堂上的注意,并沒有給建章宮帶來任何的優待。 反而,建章宮陷入了空前的困境當中。 第17章 突變 后宮到底是女人的天下,建章宮的境遇和前朝息息相關,但是本質上,還是由女人掌控著的。 容妃從來沒有把建章宮放在眼里,一直到前朝傳來了消息,才知道自己耳塞心盲到了這個地步,竟然讓一個廢物翻起了大浪,頓時勃然大怒。 于是自然,建章宮的待遇跌入了新的谷底。 最后一場大雪過后,料峭的春寒被風刮進汴京。 應該是發春裝的時節了,就連太監處的太監們都有了一身新宮裝,尚衣局卻遲遲不來。 好不容易打發了一個小太監過來,卻說的是整個尚衣局都在為端王準備受封太子新的禮服,足足十八套,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實在是抽不出手來給三殿下做。 小太監說得情真意切,但是其實少年每年的份例,到手也不過是一件棉布的春裝罷了。往年還能拿些破料子敷衍人,今年或許是感受到了宮里肅殺的氣氛,那點兒東西都不給了,只是拿了這個理由搪塞一通,便再也沒人上門了。 少年的冬衣只有一身,又是長個子的時候,春裝早就穿不下了,這個春天便只能撿著去年的秋裝繼續穿,饒是如此,也仍然是短了胳膊短了腿的。 如果說衣服還能勉強過得去的話,那么這個月的糧食簡直就是要把人逼死的節奏了。從一開始的一袋到半袋,最后只剩下了一些陳芝麻爛谷子,連個樣子都不愿意做了……這些糧食別說是給一個即將成年的少年了,就算是養只貓兒,吃的恐怕都要比這個多。 現在還是春寒料峭之時,按理說是還有木炭供應的,之前大概是怕人真的凍死,內務府的太監們多少會送一些過來,只是送的不多,然而一直到了這個月月中,內務府的炭火還沒有影子。 姜小圓把太監處的床板霍霍得差不多了,一直眼巴巴地等著內務府送炭火來。 少年卻道,“應該是不來了?!?/br> 現在不是隆冬季節,然而融雪的天,總是冷得有些刺骨的。 沒有炭火,連熱飯都吃不上,更別說保暖了。 少年的身體才將將好一些,姜小圓覺得不能冷著病人,就繼續每天給少年貼暖寶寶,以每三天一個3積分的暖寶寶消耗下去,要不是她積極在做日常任務的話,日常開銷都有些窘迫了。 少年雖然身體沒有養好,卻不是風一吹就倒的文弱書生,吃過了很多苦的少年,早就習慣了忍饑挨餓,感受到身體上傳來的溫暖,便道,“無需浪費,我并不冷?!?/br> 少年隱約知道,這只小妖怪是需要靠著“功德”才能有神力的,而她天天給他講故事,慫恿他做好事,就能夠“積攢功德”。 雖然不清楚這是個什么樣的兌換方式,但是少年覺得,小妖怪沒有必要把“功德”浪費在他的這些小事上面。 她積攢著功德,應當是對自身有好處的,少年做不到毫無負擔地享受她對他的好,甚至時常會想:他值得么? 似乎在小妖怪眼里,他冷著了凍著了,都是什么天大的事一樣。 小妖怪渾然不覺得浪費,還道,“病人不能著涼,花點功德就花點功德,幫我賺回來就好了嘛?!?/br> 少年把她的話記在了心上,甚至已經開始考慮幫她積攢功德的事了。 長發披散的少年總是坐在窗邊,安靜地耐心地聽著她講的小故事,從《白雪公主》一直聽到了西游記系列。 本質上這些故事都有著向善的一面,所以她每天的日常任務都刷得非常順利。 【日行一善】難刷,但是講故事很簡單,刷完一半的日常任務,也有1.5積分每天入賬,雖然不怎么多,但是好歹也是一筆進項,加上之前囤的積分,勉強能夠支撐得下去日常的開銷。 姜小圓總覺得容妃這是要把少年困死在建章宮的節奏。她此時就不得不慶幸自己有先見之名,提前在建章宮里面開辟了一座暖房。 春天一到來,暖房里面的蔬菜長勢喜人。系統出品的苗苗們非常給力,現在就已經冒出了青色的芽芽,豆芽也一茬接著一茬地發。 所以說,就算是外面人一粒米也不給,飯桌上仍然有面包和豆芽菜,時不時還有小動物從外面摸過來的糕點點心,有些是太監處的,有些則是靜太妃投喂的。 不算是豐盛,但也完全能夠飽腹。 少年從來沒有想過現如今還能過這樣生活,不忍饑挨餓,甚至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七年來朝不保夕,此時的生活對于他來說顯得溫暖得甚至有些奢侈。 從接到了太傅送來的東西之后,少年已經猜到了容安宮的反應,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只是他并不想餓著小家伙,他本來想著不管怎么樣都要給她留些吃的,卻沒有想到那只小家伙很聰明,竟然早在一邊開了個菜園子。 少年忍不住想笑,卻又忍不住仲怔——這就是被人惦記著的感覺么? 似乎這個永嘉十三年的年初,對于他來說溫暖得太奢侈了一些。 少年不會理所當然地接受別人好,傷養得差不多后,他很自然地接過了暖房的照看。 初時那小奶音總是會大驚小怪,生怕他一個病人會出事,后來漸漸地發現做慣了事的少年并不費力也比她照看得好,她才放心了。 少年很早就開始一個人生活,比起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姜小圓,他總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