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山 第199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年代虐文里甜蜜蜜、最強系統之超腦兵王、顧少蜜寵小甜妻、鳳歸巢:相女有毒、【無限】如何在逃生副本里抱大腿(NPH)、夏日戰役(青梅竹馬)、【快穿】渣女她每天都在火葬場、替嫁謀愛、家里養了個億萬總裁、五術傳人
第179章 燈火通明的謹身殿中, 奏樂早已停止,輕歌曼舞的舞伶也不見了。 殿中桌幾散亂,佳肴美酒灑了一地, 本來冷靜體面的王公大臣們俱都失去了往日了從容,擁簇在一起。 “安國公,你可真是膽大妄為??!竟然敢謀反!”一位老臣, 明明已是身形佝僂, 依舊大聲喝道。 “安國公你要迷途知返?!?/br> “你可知你這行徑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會受世人唾棄的?” 與這些聚在一起, 神色難掩恐慌的王公大臣們相比, 立在殿門前被一眾甲胄錚亮的兵士們擁簇著的安國公,就顯得氣定神閑許多。 他穿一身金色盔甲, 肩披猩紅色披風,紅翎金色兜鍪將他的頭全都包裹在內,只露出一張霸氣橫生的老臉。 “什么叫做謀反?老臣這可不是謀反, 不過是撥亂反正,您說是不是, 陛下?” 此言直對殿中首位龍椅上的康平帝而去。 與安國公相比,康平帝這明顯氣勢弱了許多,方才殿中發生突變,除了康平帝身邊的宮人們護著他外,就只有以戶部尚書蔣有先為首的幾個大臣護持到康平帝的身前。 其他人雖表現得驚惶未定,可俱都是下意識地聚在殿的兩側,未嘗沒有不想在局勢還不分明的情況下站隊的意思。 畢竟若是站到了康平帝面前, 那就擺明了跟康平帝是一伙的, 顯然安國公今日這陣勢是不會善罷甘休, 這一不小心丟的可不止是官, 還是性命,不如先看看局勢再說。 他們以為自己做得足夠敷衍,足夠隱蔽,畢竟事從緊急,卻沒想到康平帝早就將這些人的行舉納入眼底。 現實就是這么殘酷,當他坐在金鑾大殿之上,群臣拜服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總會讓他以為自己縱橫宇內,群臣拜服,萬民敬仰。只有真正到了生死關頭,才能看出這些貌似忠軍忠國的股肱之臣們到底有多少小心思。 可悲! 怪不得他想打北晉,總是支持的人少,反對的人多。因為只有他這個皇帝想打而已,真正去打北晉卻并不能給這些人帶來多少利益。 可嘆! 怪不得是否勾結北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以此為引,為自己謀求利益。 康平帝想起那日薄春山潛入皇宮,與他見面后,說的一番話。 “陛下不能破釜沉舟,又怎能讓南晉置之死地而后生?叛王為何費盡心機也要在北方稱帝,并不是他拿不下南晉,而是他不想。他知道這是一個爛攤子,從大晉建朝之始,太祖在南方起事南方登基,所附庸所追隨的人俱都是南方這些世家鄉紳,隱患其實已經埋下了。 “疥蘚之疾成了肘腋之患,跗骨癰疽,可先皇高祖俱狠不下心挖rou去瘡,只能貽害越來越大,綿延至今,以至于陛下境況越來越難。陛下之前按照穩妥之法,徐徐圖之十多年,依舊拿這些人沒辦法,依舊為人掣肘,難道陛下還想把這些遺留給下一任即位人?” “薄春山,你大膽!有沒有人說過你很大膽!” “說臣大膽的人多的去了,不過陛下要體諒,實在是臣被害得不輕,若再不大膽些,恐怕臣這條命沒葬送在東南海,葬送在那群倭寇海商海盜手里,反倒要葬送在這群老匹夫手里?!?/br> 他嘴里自稱著臣,讓陛下體諒,眉眼間卻全然不是如此,一邊大逆不道,一邊又提著自己的功績,讓他不能發怒。 “你好,你很好?!?/br> “臣好不好不重要,陛下好不好才重要,畢竟陛下好,臣才能好,不是嗎?” …… “陛下任憑妖妃為禍后宮,以至于皇后和一眾嬪妃多年來無法誕子,宮中若有女子有孕,不是飲憾小產就是一尸兩命,陛下縱容妖妃,俱是當做看不見??蓱z皇后作為一國之母,堂堂母儀天下的皇后,竟被一個妖妃欺壓,困在坤寧宮里,終日不得出戶……” 康平帝身邊一個年長的宮女嬤嬤沒忍住,道:“安國公你可真是巧言如簧,宮中有嬪妃小產那都是早年的事了,那時皇后娘娘還沒避入坤寧宮,相反皇后娘娘很少出來后,宮里反倒沒有這種事發生了,自己親女兒做的事,現在竟推到別人身上,安國公你是不是忘了你當年屢次進宮替皇后娘娘求情的事了?” “秦嬤嬤,你又何必與他爭執,他這么說只是為了給自己行為找借口罷了?!笨灯降鄣?。 秦嬤嬤低頭道:“老奴實在沒忍住,還請陛下贖罪,只是老奴實在容不得安國公詆毀陛下。當年陛下迎娶安國公之女為太孫妃,與之一同入春和宮的還有數位嬪妾,可太孫妃善妒,且心性歹毒,殘害了陛下多位嬪妃,陛下屢次規勸無果,卻又因先皇龍體欠安,分身不暇,后來即使陛下登基,依舊未曾忘記夫妻情分,封了她為皇后,可她為后到底賢不賢德,世人皆知?!?/br> 這可是真是大事情! 在場有不少人知道這些事,但都是管中窺豹,畢竟此乃皇宮內帷之事,沒想到今天竟會被人如此細致地說出來。 再去看說話那人,那不是秦嬤嬤,早年服侍在先皇后身邊,后來被先皇賜給了當年的皇太孫,也是現在的康平帝。 …… 這邊主奴之間在說話,那邊安國公已經勃然大怒了。 “趙兗小兒,連你身邊的奴才都敢如此放肆,足以見得你平時是如何縱容妖妃為禍后宮的!先皇,當年您龍御歸天之前,說讓老臣輔助陛下,老臣有負您的所托,老臣這就來撥亂反正,匡扶正統!” 安國公一番老淚長流,拔除佩劍高舉著,卻并未沖進來,而是往后退了幾步,讓身后的兵士往殿中涌入。 就在這緊要關頭之際,身后卻傳來一陣喊殺聲,頓時打亂了安國公的計劃,他手下之人也開始與來襲的這些人打斗起來。 整個場面都亂了,安國公手下的人并不是統一著裝,而是各個親軍衛的人都有。這些人所穿的甲衣武器俱是不同,偏偏打過來的這些人也是如此。 就在安國公轉身觀察局勢之際,謹身殿的殿門在他身后轟地一聲關閉。 這謹身殿乃三大殿之一,殿門絕不是后宮那些殿門所能媲美的,既高又大又寬,還很厚重。 一旦被從里面關上,輕易打不開,安國公心知中計,但也知道以康平帝在宮里的兵力是絕比不過自己的,不如剿滅這些試圖救主的兵士們再說,而且—— 他回頭看了殿門一眼,非但不慌不張,反而露出一個別有意味的表情。 …… 此時殿里也亂了,誰都沒想到事情竟會發生如此轉變。 但所幸性命暫時無憂,這些王公大臣們也暫時松懈了下來。 這時才想到方才安國公發難,許多人都裝鵪鶉呢,如今安國公被阻,自然要在陛下面前表現一番,說不定安國公敵不過陛下呢?方才外面明顯是有人來救駕了。 當即就有人高聲大罵安國公大逆不道,還有人去康平帝身邊詢問可是受驚的,有這般舉動的只占了這些人一半不到,還有一部分人不知是受驚太過還是怎么,竟一直站著沒動。 也有人仗著有人遮擋,站在人群里觀察殿中情形,尤其是方才突然出現擊退安國公手下并關閉宮門的那些人,這些人看打扮似乎是太監,但未免也太高大雄壯了些。 就在這時,這些‘太監們’又發難了,竟是二話不說,就上前來捆綁這些王公大臣。 他們的速度極快,人數又多,三五人一起,又是突然發難,竟讓所有人沒反應過來。等反應過來時,已經有一小半的人被制服。 “陛下,這是做什么?” “真是有辱斯文!” “安國公作亂,與我等無關,陛下你……” 各種話語聲,隨著一聲鐵器掉落在地上所發出的響動,全部戛然而止。 竟是永昌候隨身攜帶的短刀。 須知入宮不能攜帶利器兵刃,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尤其是面圣的時候,若是攜帶利器,是為大罪。 永昌候今日入宮赴宴,何以竟需要攜帶兵刃? “這次意圖謀反的,可不光是安國公,與他共謀的還有數人,這些人就在你們中間,為了防止對方……”康平帝緩緩說道。 而隨著他的話音聲,那些太監們更是如狼似虎一般撲向了剩下那群人。 有些人根本沒反抗,還有人竟和他們搏斗了起來。 那么搏斗的人不言而喻,自然是安國公的同伙了。 “朕暫時沒功夫去分辨這些人的身份,所以暫時就委屈諸位大人,先下去歇息一二,等事罷后再細論?!?/br> 永昌候面如死灰,與其相同的,還有上當也與太監搏斗,卻又被制服的長平伯。 此二人一人是前軍都督府都督,一人是后軍都督府都督,五軍都督府總共也就五位左都督,如今兩個都和安國公同謀,這讓余下眾人俱都膽戰心驚。 可毋庸置疑的是,康平帝的態度也很強勢,眾大臣為了不想惹禍,只能老實地跟人下去了。倒是戶部尚書蔣有先那幾個先前就護到康平帝面前的幾位大臣,并未有這番待遇,而是被人恭恭敬敬地請了下去。 等這些人都離去后,從一根金龍柱后走出來一名黑衣男子。 他身形高大挺拔,面容剛毅,正是薄春山。 康平帝此時也松口一口氣,看向對方道:“安國公本想以人為餌,讓這些人埋伏在其中以防有變,沒想到朕借機斬斷他左膀右臂,失了這幾個人,他隔著一層下命總是不便,不過該調集的人他已經調集齊了,外面……” “剩下的不用陛下擔憂,只要陛下能舍得外面那些精銳就行?!北〈荷降?,說到精銳之師時,他露出一抹諷笑。 “不能效忠朕的精銳,不要也罷!” 此時的康平帝一改平時溫文的模樣,而是透露出幾分屬于帝王的冷血。事實上確實是這樣沒錯,自己的親軍自己都不知有多少人真心效忠自己,要來有之何用?不如清洗一場,孰忠孰jian自然分明。 如果說之前康平帝心中還有猶豫,但此時他卻是心曠神怡,就好像以前有無數人擋在他面前,他忌憚良多,輕重不得,如今這些人一一被分類,能用的就留下,不能用的他自己就跳了出來。 “既然陛下想得如此透徹,那就請陛下靜候佳音?!?/br> 康平帝復雜地看了他一眼,道:“你倒是說得瀟灑,朕可沒有多少人給你?!辈皇菦]有人,而是不知這些人里有多少是忠心,不會臨陣倒戈。 “陛下放心,臣早有計量?!?/br> 與此同時,殿門外突然傳來一連串沉悶的響聲。 這聲音十分怪異,說像鞭炮又沒有鞭炮聲的清脆和響亮,而就在殿中人都在猜測這是什么響聲時,與之而來是慘叫聲和人們驚慌的呼叫聲和奔跑聲。 混亂的聲音持續了沒多久就結束了,取而代之是一片讓人窒息的死寂。 就在殿中人驚疑不定之際,殿門被人以特定的節奏敲響,薄春山裝腔作勢做了個眼色沒人看見,他自己摸了摸鼻子,親自上前去開啟了殿門。 第180章 隨著殿門開啟, 殿外的情形才落入眾人眼中。 說是尸橫遍野都不為過,而這些人之前還在與人廝殺,現在卻都變成了死物, 悄無聲息地躺在地上。 不知何時月亮出來了,襯著遠方出來的廝殺聲,格外滲人。 而就在殿前空地的另一側,站著一個人形方陣。 他們人數并不多, 約莫有三四十人,這些人身穿黑衣黑甲,悄無聲息地站在那里,若不是方陣突兀, 恐怕還沒人能主意到他們。 他們六人一排, 一共五列,最前方一排是手持著長盾的盾手, 其兩側是左手持盾右手握刀的刀手, 中間是火槍手和長槍手,手持著火繩槍的火槍手站了三排, 再是最后一列的長槍手。 “是火繩槍?”康平帝驚疑道。 薄春山頓了下, 有些無奈道:“算是吧?!?/br> 就在他們說話之間,一陣急促雜亂的腳步聲響起, 從一側的宮門處殺來一隊鎧甲雜亂的叛軍,他們由一個頭戴紅翎兜鍪的將士帶著。 對方看見立在殿前的康平帝,面露一絲喜色,也沒多想就帶著人沖了過來。 首當其沖就是那個黑色的方陣。 戰斗在頃刻爆發, 隨著叛軍往這里沖來, 那個黑色方陣已然變好隊形, 盾手在前, 其他人各就其位。 方陣并沒有站著不動,而是迎面而上,他們穩健有力地往前走著,隨之而來的是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