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山 第111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年代虐文里甜蜜蜜、最強系統之超腦兵王、顧少蜜寵小甜妻、鳳歸巢:相女有毒、【無限】如何在逃生副本里抱大腿(NPH)、夏日戰役(青梅竹馬)、【快穿】渣女她每天都在火葬場、替嫁謀愛、家里養了個億萬總裁、五術傳人
雖然是未入流的官,但他也是官,官和吏之間,可是隔著一道天塹。 按大晉制,朝廷命官由吏部銓選,皇帝認命,故叫做朝廷命官。像縣令、縣丞、主簿都是。 典吏因未入品級,雖也是食朝廷俸祿,卻不用經過吏部銓選,只用地方委任,上報給府衙,再由府衙上報給朝廷即可。也就是說只要錢縣令覺得可以,只要府衙那邊不做阻攔,這事就算成了。 現在朝廷的任命狀還沒下來,但府城那邊已經報了上去,想必不日就會下來。這是錢縣令的原話。 所以整個縣衙都知道薄春山升官了,連典史辦事所用的廳堂都被識趣的人清了出來,只等著薄春山走馬上任。 縣衙中一片賀喜聲。 能在縣衙里待著的,沒一個是蠢人,如今縣太爺明顯看重這位薄典史,那還不趕緊把大腿抱好了,還等著什么? 薄春山也人逢喜事精神爽,當然他也沒得意忘形,先去見了錢縣令,表了一番忠心,又去見了喬縣丞。 第92章 喬縣丞在縣衙里, 屬于不太起眼的那種人。 說白了就是處事很低調,不冒頭但也不會做太過格的事情,很容易就讓人忽視了。明明他的官銜比鄭主簿高, 平日里鄭主簿反而比他高調。 薄春山沒跟他怎么打交道過,不過過場還是要走的。 見過了喬縣丞,他又去見鄭主簿, 正好看看面癱是怎么個癱法。 從表面上看去, 鄭主簿其實也沒怎么樣,就是說話時嘴稍稍有點歪??扇羰桥c他相處時間長點,就能發現端倪,他的臉頰會時不時突然抽搐一下,看著有點嚇人,然后臉上好像做不出什么大表情, 嘴里說話也有些含糊。 據說鄭主簿是從縣太爺那兒出來后,臉就成這樣了。 這是被氣的? 薄春山笑得更加燦爛了。 這老小子背后沒少給他穿小鞋,一大把年紀攬權攬得這么嚴重, 不給新晉后輩機會,真是活該現在變成這樣。 “以后還要鄭主簿多多照顧?!?/br> “好說好說,薄典史客氣了?!?/br> 薄春山走了, 鄭主簿想順手砸了硯臺, 想了想還是放下了。 這一砸, 東西倒不值錢, 可若是傳到別人耳朵里會成什么樣? 鄭主簿真覺得憋屈極了,忽地一下站了起來,道:“本官回家一趟, 這幾天要看大夫, 若無大事不用驚擾?!?/br> “是?!?/br> . 這幾天春風得意的還有一人, 那就是顧玉芳。 自打那日齊永寧帶她回門后,她在齊家的地位急劇直升,反正那些下人們的態度是大轉變,從以前的輕視瞧不起到現在變得極為恭敬。 不管這恭敬是真是假,反正顧玉芳十分滿意。 齊家幾個主子里,就她身邊沒下人,連倒個馬桶還要叫打雜的丫頭充數,顧玉芳就跟齊永寧提了一句,第二天平安就送來了個十來歲的小丫頭,說是少爺專門買來給顧玉芳使的。 自此,顧玉芳更是得意,鼻孔只差對上了天。 以前是董春娥給她臉色看,拿話譏諷她,現在成了她沒事時,就故意給董春娥找不痛快。 “你雖是齊大哥專門買給我的丫頭,但總歸現在是侍候我,我雖是小門戶出身,但也有我的規矩。你可千萬別學那有些人,成日里不干丫頭干的事,守在外面瞅男人上誰屋里,就這還是大戶人家的丫頭,也不知道是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br> 顧玉芳站在門里,小丫頭翠萍就站在外面屋檐下,又是敞著房門說話,這話自然就從西屋從傳到了東屋。 現在齊永寧不住這后罩房,還住在以前的東廂。 東廂那地方寬敞,他跟弟弟齊永安兩人一人占一頭住著也不逼仄,所以后罩房這大部分時間也就顧玉芳和董春娥帶著各自的丫頭住在這里。 這兩天顧玉芳沒少說些含沙射影的話,自然是說給董春娥聽的,就算董春娥鬧去宋氏那兒也沒用,董春娥去找宋氏告狀,她就去找齊大哥,要不了半天齊大哥就會來安慰自己,等于打得還是董春娥的臉。 所以顧玉芳一點都不怕她。 又借著訓丫頭說了幾句,見東屋那邊一直沒有動靜,顧玉芳也懶得說了。 她打了個哈欠,叫翠萍進來給她捏腿。她打小就聽人說,那些富戶家的太太都會讓小丫頭給自己捏肩捏腳,如今既然能享受自然不會放過。 東屋,董春娥的臉陰得能滴水。 到底怎么任性、強勢,她還只是個要臉的姑娘。 喜兒縮在一旁不敢說話。 董春娥越想越氣,撲在床上哭了一場,道:“她這哪是在罵你,明明就是在罵我。不行,我要回娘家一趟,回去找娘!” 說到最后,話音里隱隱帶著陰狠之意,明顯是打算回去找宋淑月教她怎么對付顧玉芳。 . 書房里,齊彥正在和齊永寧說話。 “主枝那對你納妾之事頗為震驚,我已與他們解釋過了,本是為患病沖喜之故,誰料到你后來又好了,可定下的婚約卻不能毀諾?!饼R彥訥訥道。 他面現暗色,顯然這趟明州府之行并不順利。 之前齊永寧頭疼之癥,遍尋良醫卻不可治,明州齊家那邊是知道的,甚至在明州幫忙請了大夫。后來齊永寧病愈,但婚約早就定下,自然不能反悔,只能將人納進門。 這理由也不是說不通,可明州齊家那邊多多少少有些怨言。 當初齊永寧所言,主枝那邊打算給他說一門婚事,其實并不是妄言,而是確有此事。齊永寧作為新晉解元,又是齊家的人,他的婚事其實對齊家來說非常重要,若是安排得當,齊家實力又會大增。 畢竟自古以來,除了血親之外,也只有師生、姻親的關系最為牢固。 齊家想給齊永寧找一門好婚事,自然是要往上找,明州齊家在某些人眼里可能不入眼,但若是加上一個板上釘釘的未來朝廷棟梁新晉的解元呢? 要知道那些高官們,在自己已經達到一定位置不能再更進一步時,很多都會轉為培養下一輩的后輩子嗣。 一個家族的興旺繁茂、綿延流長,可不光是看一個人,而是看這個家族的底蘊。而一個家族的底蘊也不光是看祖上萌蔭,還看自家的后輩子嗣有沒有出息,還有各種人脈關系,這也是為何大家族都喜歡聯姻的原因所在。 齊家主枝幫齊永寧看中的便是這次鄉試的主考官,堂堂正三品高官禮部侍郎,同時也是這次鄉試齊永寧的座師,李顯耀李大人的孫女。 這位李侍郎對齊永寧頗為欣賞,鹿鳴宴時便對他大加夸贊,之后人前人后并不掩飾自己對他的賞識之意。 明州齊家是什么樣的人家? 這種大家族自然不缺人精,當然理解其意。 事后,經過一番例行慣例的交流和試探(一般都是通過女眷或者親戚),雖然齊家還沒跟李侍郎正面見上,但彼此已有默契。 卻沒想到先是齊永寧突患頭疼之癥,好不容易這頭疼之癥好了,他又納了兩個妾進門。 這大家族最是講究規矩,家中后輩子嗣沒娶正妻之前,是萬萬不能納妾入門的,不然哪家的好女兒敢往這家嫁? 所以齊家主枝那邊非常生氣,齊永寧也就罷,他到底是個小輩,可家里的爹娘是干什么吃的,就一點人事不懂? 這趟齊彥就被叫了過去,狠狠地被訓斥了一通。 雖齊彥道出緣由,但主枝那邊還是頗有怨言,而齊彥面現暗色也是因為此,他就算再怎么愚昧無知,也知道若是有個正三品高官的岳家,對兒子意味著什么。 此時齊彥心中充滿了悔意,后悔自己當初沒有管好妻子,以至于現在弄成這副樣子。 宋氏只道兒子最近變了,可齊彥清楚這是為甚。 前面已經有了個甩不掉的妻子娘家外甥女,再來一個顧家二女兒又何妨?這就是兒子對家里的抗議,不光是對宋氏,也是對他。 所以最近家中發生的一些事,宋氏也不是沒跟他抱怨過,他卻一聲不吭。 經歷了最近的這么些事,父子二人的相處早已不如往日,齊彥也不知道為何,如今竟有些怕這個兒子。 見齊永寧沒說話,他也說什么,想了想,又猶豫道:“主枝那還問你明年春闈可要下場,可有把握?” 進士考因為是每年二月進行,又被人俗稱為春闈。 算算時間,離明年二月也就三個月不到,若是趕路去應天倒是夠了,畢竟應天離定波并不遠,趕路的話也就十來天??扇羰翘岬娇记暗臏蕚?,尤其最近齊家連著發生了這么多事,齊永寧看書靜學的時間屈指可數,所以這話齊彥問得非常心虛。 “春闈?” 齊永寧一愣,不知道想到什么,他的表情有些怪異。 齊彥以為他是沒把握,連忙道:“若是沒有把握,再等三年也不是不行,主枝那邊的意思是讓你有把握再下場?!?/br> 其實主枝那邊的意思是這一科齊永寧最好下場,最好能拿到一個好的名次,只是這話不可能明說,未免顯得有些逼迫之意。主枝那只是跟齊彥歷數了下,若是齊永寧這趟春闈能考進頭甲,對他自身的提升,以及對家族的意義。 可齊彥心里實在忐忑,說出的話反倒變了意思。 齊永寧失笑:“爹,我倒也不是沒把握,只是……”頓了頓,他擰緊了眉,“最近外面亂成這樣,春闈會不會如期進行,恐怕都是未知?!?/br> “你的意思是朝廷會推遲春闈?”齊彥詫異道。 齊永寧沒正面回答他,而是道:“我之前秋闈在臨安時,也聽到了不少消息,圣上打從夏天病倒后,病情一直在加重,不見好轉……” “永寧這話可不能亂說?!饼R彥趕忙打斷了他。 齊永寧有些無奈:“我只是結合這兩件事,覺得這次的春闈恐怕會出岔子,畢竟現在是多事之秋,另外肅王也從北面回來了,一直留在應天沒走?!?/br> 齊家不同于顧家,顧家是真正的寒門,而定波齊家雖算不得多顯赫,但卻是明州齊家分枝,底蘊自然不同。所以顧明不知道的一些事,齊彥卻是知道,甚至齊永寧也知道許多平常人不知道的事情。 當今圣上年事已高,本是早就立了太子,并把其他幾個兒子都分封了出去,可惜太子是個命短的。 不過太子倒留了個皇太孫,一直留在圣上身邊,這幾年隨著圣上龍體大不如以前,對朝廷的掌控也不如以往,朝中異動頗多,朝臣們心知肚明圣上看樣子是屬意皇太孫作為大位繼承人,可皇太孫到底人太年輕,再說皇太孫還有那幾位叔叔呢? 尤其是肅王,一直替朝廷鎮守在北方邊域,手里掌握著大晉一半的兵權,他能看見侄兒坐上那他想了已久的位置? 所以這趟肅王從北面回來,一直留在應天沒走,這里面代表的含義和蘊藏的亂象實在太多,都不是普通人可置喙的。 齊彥不敢再想下去了,道:“這都是我們私下猜測,總之若你真準備參加這次春闈,還要提前做好打算才是?!?/br> 齊永寧不置可否:“爹我知道了?!?/br> . 與此同時,顧家也在談春闈之事。 顧明如今是舉人之身,自然有資格參加明年的春闈。 “這趟我就不去了,你爹能考中舉,是老天開了眼。再去春闈,那就只有丟丑的份,還白耽誤時間,我還是再積累幾年再說?!?/br> 這些顧家人都是知道的,顧明也早有口風說不會趕明年開春的春闈,不過這也是他第一次正面說起這件事。 “倒是春山,以前是爹小覷了你,沒想到你會立這么大的功,如今又做上典史的位置?!?/br> 顧明拍了拍女婿的肩膀:“你要好好干,做些對百姓有益的事情,讓我說你以后的前程絕不止如此?!?/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