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與圣僧二三事 第64節
自從辯法會之后,榮枯明白,自己其實對于李安然的用處已經不怎么大了,他是她親手捧上神壇的一個泥塑,是李安然諸多煩惱之中金碧輝煌的戰果。 ——可是,他自己心里也是明白的。 提婆耆理解自己的心意。 他想見她,所以動身來了威州。 他想留在這個卓爾不群的女人身邊,看看她能走的多遠,并為她踏出去的每一步祈福。 一定要,向著“好”的一面走去。 對佛法精深如提婆耆,他清楚自己的這種卑微念想,其實也是六道蕓蕓之中的一種欲,甚至比俗家的諸多欲望更加貪婪、龐大。 但他確實無法息止這欲望,它那么光明,那么莊嚴,比一切佛形容的“欲”更勾人心魄、引人煩惱。 不如就陪在她身邊吧,不能息止,便當做修行。 提婆耆不知道這條路的盡頭,到底是佛,還是魔,但不踏出這一步,他永遠只能止步于原地,看著李安然漸行漸遠,逐漸瞧不見她的背影。 ——縱使這條路,走到最后是魔非佛,那也是給后人留下了一條“不可再踏”的禁路。 “啊……”李安然回過神來,對著榮枯笑道,“說到分憂,有件事我一直想問你,這一次你若真是想替我分憂,還是老老實實回答我比較好?!?/br> 榮枯有些疑惑,卻還是點頭道:“自然愿意如實回答殿下?!?/br> 李安然臉上的笑容一斂,用一種榮枯很少能在她臉上看到的嚴肅神情開口道:“你到底……是不是丘檀王室之后?” 聰慧的提婆耆,幾乎是一瞬間就理解了她這么問的用意。 在沉默良久之后,他雙手合十,對著李安然像是羞慚,又像是懇求一般回答道: “是?!?/br> “小僧本名提婆耆,乃是丘檀公主之子?!?/br> ——他終究,還是無法放下這業障。 第79章 “大殿下,大殿下不好了,崔御史…… “提婆耆, 你心里的業障太深了?!?/br> “你要學會放下,放下了,自然也就不會痛苦了?!?/br> “——你再也不是我的兒子了?!?/br> “離開丘檀, 走的越遠越好?!?/br> “——不要再回來?!?/br> 各種聲音就像是潮汐一樣,午夜夢回的時候, 跟隨著月亮的陰晴圓缺, 狠狠拍打著入夢者的心臟。 榮枯再次醒過來的時候, 渾身都被汗水給浸濕了。 他看了一眼外頭的月色,驚覺自己其實睡了還沒有滿三個時辰,他現在渾身都像是被鹽水過了一番那樣, 連嘴唇都有些蒼白。 于是榮枯做起來,從水壺里澆了一點水在銅盆里稍微擦了一下自己的臉和光溜溜的頭,又換了一身干凈的僧袍,盤腿坐在床榻上敲起了木魚。 木魚的“篤篤”聲中,他的心跳逐漸平穩了下來。 李安然在白天的那一個問題,喚醒了他努力壓在心底的夢魘,令他當夜便噩夢連連。 他遠比李安然想得了解她,就在她詢問自己到底是不是被篡逆的丘檀王室之后的時候,榮枯就已經明白, 自己在她眼里,多出了比修整菩提更大的價值。 ——比如, 借著“復國”的名義,出兵丘檀和高昌, 將整個西域同大食、貴霜、天竺, 乃至于更遠的地方貿易的走廊全數拿下,握在大周的手上。 至于“復國”——以李安然的性格,到了她手上地, 這塊地又肥沃而豐饒,你還能指望她吐出來不成。 然而,這又是他唯一能回到丘檀的機會。 他當初離開丘檀的時候年紀實在是太小了,對于這片土地并沒有多么熟悉、深厚的情感。 早慧的他唯一記得的,只有父親的枉死,以及母親的眼淚。 以及事到如今,他只不過是有一次面對了一個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實。 他并沒有像是師父所期望的那樣,放下一切,修得羅漢,將一切藏起來,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并不叫“大徹大悟”,這只是逃避而已。 由是,羞慚填滿了他的心房,令他不敢抬起頭來,再看一眼那皎潔的明月。 像是要平復收緊的心臟一樣,誦經聲逐漸變大起來。 再仔細聽,卻是不合時宜的《地藏經》。 …… 李安然這一覺睡得倒很香甜,榮枯老實的回答了自己的問題,倒是解除了她心中縈繞已久的疑惑。 翠巧聽到她起床的聲音,連忙掀開隔開耳房的紗簾走進李安然的臥室,要伺候她起來更衣梳妝,卻看見李安然歪在床上,一頭長發披散著,身后堆著幾個枕頭靠得更舒服一些。 她似乎正在出神思考什么,并沒有打算從被窩里鉆出來的想法。 于是翠巧在邊上安靜得等候著。 她這段時間不用再在文承翰面前隱瞞自己的身份,于是又開開心心地回去做李安然的侍女了。 李安然在想榮枯。 她在想當初若是丘檀沒有發生將軍篡位的事情,榮枯應該會在丘檀出生長大,未必會成為現在的“榮枯上師”。 她忍不住開始如果他沒有成為和尚,自己是否會在丘檀抵御大周軍隊的隊伍里見到他。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她單手拖著下巴,眼神略略有些迷離,想到這里的時候,突然像是自嘲一樣“呵”地笑了一聲。 高昌、丘檀,不僅自己盛產黃金,土地肥沃,氣候多變,更是橫亙在大食、貴霜的商道之上兩頭收稅。 同時,他們也滿足李安然想要的“那塊土地”的條件。 想到這里的時候,李安然的眼神變得冷酷了起來,在這一瞬間,她似乎又成所有人眼中那個善于經營,眼角眉梢永遠帶著笑的嫵媚女子,變成了昔日那個以鐵騎碾碎東胡、回鶻的戰神——又或者說,其實她從來沒有變過,只是別人時??吹剿?,便以為她變得柔軟了罷了。 若是真的在戰場上見到榮枯……他估計會死吧。 李安然并不是不用降將,甚至之前跟著自己征戰東胡的將軍高長生就是淳維的降將。但是榮枯的性格,他估計死也不會降的—— 不對,自己想這個做什么呢? 李安然抬手敲了敲自己的腦袋,事實是事實,假想是假想,既然事情已經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了,又何必去揣測那些沒有來得及發生,將來也不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呢? 她掀開被子做起來,翠巧連忙上前捧著茶碗伺候:“殿下?” 李安然接過茶碗,用鹽水漱了一下口,笑道:“你等了多久?” “也沒等多久?!贝淝尚χ藕蚶畎踩皇犷^發,一邊梳頭一邊道:“奴看殿下笑得高興,可是想到了什么好事?” “也不算是好事?!崩畎踩簧焓滞辛送凶约旱陌l髻,“只是感嘆命運無常罷了。對了,文承翰呢?” 翠巧道:“文刺史和崔御史一起出去了,說是文刺史要帶崔御史去看看威州漁民延續至今的舊俗‘酬龍王’準備的怎么樣了?!?/br> 威州開海境,放漁民捕魚會從四月一直持續到七月,漁民捕魚歸來之后,就會在魚市販賣自己捕撈到的海貨,也會自己帶回家加工,送到更遠的中原地區去,李安然在天京的時候,就曾經品嘗過從威州上貢來的,上好的腌黃魚——那滋味,真是如今叫她夸一夸,她還能說出一籮筐的溢美之詞。 漁民認為海底有龍王,掌管著天下水族,要把“龍王”手底下的水族給撈走,那得先把龍王爺的胡須給捋順了,好好酬謝一番,保證出海風調雨順、滿滿載著收獲,安安全全、整整齊齊得回到家里。 雖然這些年海上有海匪肆虐,威州附近又有東夷、新羅、扶桑的小股流寇作亂,卻依然擋不住漁民出海討生活的決心。 “什么?這么好玩的事,為什么不叫我啊?!崩畎踩蛔ミ^翠巧遞上來的粗面饅頭,咬了一口,又喝了一口米湯,瞪大了眼。 “殿下睡得香甜,他們兩個只睡了兩個時辰,丑時就拿著腰牌出發了,夜禁都攔不住呢?!贝淝勺炖镎f著,手上伺候李安然的動作卻沒絲毫慢下來,不一會便伺候寧王殿下穿戴完畢,上好了妝。 李安然道:“如今去還來得及嗎?” 翠巧道:“奴婢備好車馬了,就等殿下您發話呢?!?/br> 這下李安然高興了,伸手拍了翠巧一下:“貼心?!?/br> 她之前把榮枯說的那幾個做過水匪,卻護送他來到威州的人秘密提了出來,丟給了藍情。 這些人是威州本地人,又做了幾年水匪,身上的匪氣很重,這一點是裝也裝不過的,橫豎從圣旨到達威州,到工部開始新建船廠,再到水師戰船下海,都需要時間,她干脆將這幾個人都丟給了藍情。 藍情是高昌奴,他的外貌太過顯眼,生的又好看,自然不適合作為細作營派出去做事的一線細作,所以他一直都是以博聞強記,心思細膩而留在細作營天字部作為書吏收歸檔案,負責刑訊逼供等等的活。 當然,新人進入細作營,第一個要接受的,就是來自藍情的訓練和考驗。 李安然打算讓這三個人潛入附近知名的海匪大幫派,這些人連理由都很好找,文承翰剿滅水匪,他們被沖散了沒有去處自然要尋新的匪首依附。 這三個人她都在被提出來的時候看過一眼,其中一個叫馮小五的,身高九尺,身材壯碩,力氣又大,可以和赤旗軍陌刀隊的那群漢子相媲美了。 加上他又識水性,倒是個可造之材。 但是他目前似乎只想剃了頭發跟榮枯出家做和尚,男子漢大丈夫,當什么和尚,當水師官兵??! 李安然想了想,決定還是將榮枯從客房里刨出來,一并帶去看“酬龍王”。 至于榮枯滿嘴說得什么“此乃外道,出家人不當以享樂心觀之”,李安然只當他是昨晚沒睡好,想窩在被窩里補一覺。 果不其然,榮枯一上了馬車,就盤腿打坐,閉著眼睛像是陷入了假寐。 翠巧小聲道:“殿下,法師他……昨晚上沒睡好?!彼胍箼C敏,晚上聽到了榮枯念經的聲音,嫌棄煩便起來將窗戶關了個嚴實。 李安然笑道:“無妨,讓他睡吧,等到了地再把他叫醒。你來了這么久,先和我說說‘酬龍王’是個什么樣?” 翠巧笑道:“漁民‘酬龍王’是敬鬼神,謝天地,是黎民百姓在諸多未測之中,依然保有一份美好的希冀之情——這是文刺史說的,奴覺得他說的有道理?!?/br> 李安然的笑容促狹了起來:“我哪問你這個了?!彼焓衷诖淝傻哪樕掀艘话?,“不過,他說的確實對?!?/br> 李安然對于鬼神之事,向來是不信的,翠巧跟在她身邊這么久,從來沒有見過她求神拜佛,文承翰其實也有些不信,但是比起李安然,他更像是篤行圣人所說的“敬鬼神而遠之”。 翠巧想起文承翰曾經評價漁民們“酬龍王”的祭典,道:“這世上,真的會有神保佑求他、拜他的人嗎?” 李安然撐著臉看著假寐的榮枯出神,聽到翠巧這么說,便“哼”一聲笑了出來。 “孤不信,就沒有?!?/br> 真真一派桀驁。 只是當她們一行人到達酬龍王的“豐登巖”的時候,正好看見滿頭大汗,袖子也撕破了一塊的文承翰沖出了人群。 “大殿下,大殿下不好了,崔御史……崔御史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