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與圣僧二三事 第11節
——我“?!蹦銈€老鬼啦! 誰信??! 第13章 第一更 未央殿中,燈火尚明,當今圣上手持朱筆,在一堆名冊上圈圈畫畫,看得邊上伺候的呂公公冷汗瀑布似的往下淌。 不知道的還以為陛下在確定明天的斬首名單呢。 這冊子上寫的都是五品以上京城官員家中未婚青年男子的生辰八字,容貌品格等等。 陛下已經在這一堆名字里重點圈了幾個出來。 “這小衛相公倒是一表人才……難怪玉裁如此中意,跟朕明里暗里說了這么多遍?!笔ド嫌霉P桿點了點被他用朱筆圈起來的“衛顯”二字,“而且家風清正,家中兄長又當年榜首,這次春闈他若是能奪魁,倒也不失為一樁美談?!?/br> 呂公公看著那密密麻麻的紅圈和紅叉,擦了擦臉上的汗。 圣人喲,您這真不是在圈定明日的斬首名單? “只是這小衛相公似乎身體不佳的模樣……”呂公公小心翼翼到。 圣上伸出手來:“拿來?!?/br> 呂公公:…… 嚶。 呂公公:“圣人……” 皇帝不為所動,招了招手指:“玉裁給你送什么新鮮玩意了?” 呂公公哭喪著臉,把藏在袖子里的那個甘貴妃賞賜的純金香囊拿出來,小心翼翼的捧到皇帝手邊:“就、就這個了,奴才也沒想著能瞞過圣人的眼?!?/br> 皇帝捏著這做工精巧的金香囊把玩了一陣,又丟還給了呂公公:“給你就是你的了?!?/br> “謝圣人賜,謝圣人賜?!眳喂膊蛔詣?,連忙謝恩。 “踏青宴的人選,就這幾個人了?!被实酆仙厦麅?,打了個哈欠。 看到呂公公還候著,便揮了揮手:“今日就在未央殿歇下了,哪也不去?!?/br> “喏?!眳喂c頭道,往后退了兩步,又見皇帝心情還好,便小心翼翼的開口道,“陛下,這甘娘娘那……” 甘貴妃送金香囊給他,無非是為了讓圣人過去,他又不好推辭——這甘貴妃屢屢請陛下過去,為的不就是昭柔公主駙馬人選的事么? 甘貴妃相中了衛家小相公,帶著人畫像和生辰八字來找陛下,滿以為這事能成,誰知道陛下看著那畫像,問了問出身,就把這事壓下去了。 也難怪,這衛家以前是先帝廢太子的幕僚,先帝廢太子身死之后,陛下寬宏大量,允許先帝廢太子幕僚在朝中為官,這也是為了最快穩定朝局。 你說圣人對先帝廢太子的舊人一點芥蒂都沒有……嗨,人家是圣人,圣人的心,是自己這種小人物能揣度的么? 但若是說陛下芥蒂對方曾經是先帝廢太子的幕僚家族,又沒有必要把人也招來踏青宴,特地以示恩澤,畢竟這小衛相公現在還是白身,要以示恩澤,那還不如招衛家大相公來。 “讓她別等了,髫髫的駙馬,朕有別的人選?!被实廴嗔巳嘧约禾杧ue。 呂公公連忙上前去幫他揉:“奴才多一句嘴……” 皇帝閉著眼,調侃道:“知道多嘴你還說?!?/br> 呂公公伸手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奴才多嘴?!?/br> “你是想問,朕為什么扣下了小衛相公的生辰八字,不許了玉裁招他為髫髫的駙馬?” “這小衛相公是名滿京城的玉人兒,昭柔公主殿下又是一等一的美人,這才子佳人,老奴看著倒也般配?!?/br> “真有這等文采、容貌、家室一流出挑的少年郎,朕當然是給朕的狻猊兒留著。這小衛相公十四歲作《忠勇毅公破東胡凱旋賦》的時候,朕就注意他了。要不是狻猊兒跑的比兔子快,朕直接給他綁了塞進寧王府?!?/br> 呂公公:……嗨,就知道是這樣。 圣上把身子靠在龍椅上,嘆了口氣:“朕的這個長女,心性堅毅,謀斷利落,朕會心軟,她不會。這種性子,正好尋個軟和懂事的。太廢物的她看不上,太有才的,又拿捏起來費神,朕還得借著踏青宴好好選選才是?!?/br> 呂公公見皇帝靠在龍椅上,一臉失神的模樣,就知道他在想當年的事情了。 ——李安然出生在邊關六鎮之一的虎踞鎮,她出生那年,當今圣上李昌大破柔然主力,將雄踞在大周北方,對大周虎視眈眈的游牧民族狠狠一巴掌抽了回去,柔然分裂成了較強的東胡和比較弱小的淳維。 孩子的哭聲宏亮得像只小獅子,李昌抱著孩子,決定給她取個小名,叫狻猊。 他的小獅子在邊關長到十歲,和他一起回到了天京永安,見到了苦寒胡地之外的錦繡與繁華。 而后,東胡崛起,他又一次去了邊關御敵——只是這一次,功高震主的陳王李昌,成了自己同母兄長的眼中釘rou中刺。 先帝廢太子欲將他召回天京,設計半路伏兵,殺他而后快。 同時,還控制住了當時在天京的陳王府家眷。 母后不想看到他們兄弟相殘,便以開法會的由頭,將十三歲的李安然召入宮中,喬裝打扮之后,讓她帶著兩個扈從去邊關提醒自己小心埋伏。 ——他當時,其實是在“回京向兄長討個說法”,和“直接以牙還牙”之間搖擺不定的。 畢竟,那是他的親兄,也畢竟,那是他娘親的另一個兒子。 他也怕先帝廢太子手上扣著自己的妻女,除了狻猊之外,他還有一女一子,小女兒十一歲,喚做於菟,小兒子六歲,喚做欒雀。 他久久得坐在帥位上,眉頭緊鎖,猶豫不定。 李昌永遠記得,他那年才豆蔻的長女一身男兒裝,向前一步,用稚嫩卻嚴厲的聲音問他:“阿耶欲效‘富家翁’乎?” 這突然丟出來的問題問得李昌一陣頭暈目眩。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看到他的大女兒“嘩”一聲抽出自己掛在墻邊的劍,架在了她那看上去纖細又不堪一握的脖頸上:“那孩兒給父親做個決斷吧——如父親想要效法富家翁,丟兵權往永安去,那孩兒還不如死在這里,強過午門斬首示眾!” 說著,便要往自己的脖子上抹下去。 “狻猊兒不可!”李昌撲上去搶下了劍,看著她脖子上的血痕,心痛道,“何至于此啊?!?/br> 李安然道:“大伯父優柔寡斷,以為手上扣著阿耶的妻女,阿耶便不敢輕舉妄動了,這就是轉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阿耶不可和他一樣優柔寡斷!” “……你也知道他是你大伯父?” “他又何嘗憐惜過你是他同母胞弟?!大伯父擅內政不擅御敵,加之優柔寡斷、嫉賢妒能,前怕狼后怕虎,若是同東胡相戰,他自己能先臨陣撤三回將!阿耶,天下交給他,是又要出五胡亂華之事的!” “你現在還在抵御東胡侵邊,局勢稍定他就敢攛掇著祖父召你回去,倘若邊疆再起戰亂,東胡長驅直入,還有什么人能擋得??!” ——這些話,李昌自己如何不知道。 他如今還守在邊關六鎮,不就是防備著東胡又一次蠢蠢欲動么? “阿耶盡管回天京去,把事情了了,邊關戰事,交給孩兒?!?/br> 那一瞬間,李昌看著自己的女兒,看到的并不是年僅豆蔻的妙齡小兒女——他對著的,仿佛是一只目光灼灼,爪利牙鋒,鬃毛初成的幼年雄獅。 天啟七年,周太-祖廢太子李章于宮門前“帶兵嘩變”,為陳王李昌所誅,周太-祖退位讓賢,陳王李昌繼位,是為周太宗。 同年,東胡闕則部精銳被一小股騎兵襲擊,闕則部左賢王被梟首,糧草被燒,軍心大亂。 是以雖然李昌不在,東胡大軍卻不敢輕舉妄動。 圣上從回憶中回過神來,嘆了口氣,看著跳動的燭火,又長長嘆了口氣。 ——狻猊者,獅子也。 這小名是不是取太大了? 第14章 第二更 從雍州到天京永安,一路上走走停停大約要花上大半個月的時間,一路上的食宿皆有前鋒通報給路過的官驛。 驛丞自然會將官驛打掃干凈,等待車隊前來下榻。 早些年,圣人剛剛登基那會,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有些地方的驛館已經破舊不堪,離京赴任,或者調職京城的官員很少有人愿意住在官驛里,寧可多花點小錢,去住私驛。 除非進京趕春闈的考生,白身又沒有資格入住官驛,所以久而久之,這些官驛破上加破,有些地方甚至連驛丞都撂攤子不干了。 如今的工部尚書陳丹青上書請圣上下旨修葺官驛,又開放了一部分入住官驛的資格,這些曾經占據交通要道的官驛才又一次開張了起來。 ——當然,一般有錢卻無權的商戶人家,除非是想在前來趕考春闈的舉子里抓一個有前途的女婿,也很少有人愿意跑去官驛下榻。 畢竟,官驛里都是當官的,萬一一不小心沖撞了某位京官,或者京官的家眷,那不是自己找沒趣么? 前來接李安然的車隊只有一輛馬車,李安然府中侍女都是手腳上有功夫,會騎馬的,她自己也不乘車,至于前來宣旨的吳公公,以前是御馬苑伺候的小太監,騎術自然也不算弱。 所以這輛車,最終的乘客,只能是被李安然“擇日不如撞日”,連拖帶拽帶回永安的元容,以及不會騎馬的榮枯了。 大殿下在外戴著個帷帽走馬觀花,兩個大男人在四角掛著熏香袋,香味撲鼻的馬車里面面相覷。 不知過了多久,榮枯在開口道:“靜松居士,下盲棋么?” 元叔達:…… “左右無事,下盲棋吧?!?/br> 車隊比他們走的想象的要慢得多,主要問題出在李安然的身上,她總是在官道上走著走著,就突然走歪出去,到附近的田埂上下馬轉上一圈,逮著遇到的、在田中耕作的農戶就會聊上幾句。 吳公公數著踏青宴的日子,看著拖日子的大殿下,陷入了沉思。 這不,好不容易在天黑之前趕到了官驛,收拾了一圈,打算明天再趕路,偏偏大殿下人又不見了,吳公公急得滿臉都是汗。 榮枯帶的東西不多,況且又和元容分在一間房,所以很快就收拾妥當。 原本他在西域的時候,是嚴苛實行兩餐制的,但是來了漢地,就逐漸習慣了漢僧耕種,自給自足的生活習慣,自然而然也入鄉隨俗,接受了漢僧的三餐制。 他收拾完東西,就下來用齋餅了。 榮枯看到吳公公急得滿臉汗,就知道李安然不見了,便上前對著吳公公行了一個佛禮:“吳施主,可是不知大殿下去了何處?!?/br> 吳公公早就派出人去找了,大殿下身邊的貼身侍女翠巧身上是有功夫的,如今也一起沒了蹤影,應該是跟在殿下身邊。 一直跟在大殿下身邊的金吾衛有兩個也不見了,吳公公料想是暗中守衛大殿下去了。 至于他為什么這么焦急……那大約是因為大殿下這么拖著行程,是要錯過陛下為大殿下接風用的踏青宴的。 他一見到榮枯問他,便點了點頭:“這倒是不擔心殿下丟了,她畢竟也曾是帶著兩個扈從就從京城千里走邊關的主兒,咱就怕大殿下走著走著,誤了圣人為她準備的接風宴。那咱這腦袋……” 他愁眉苦臉地摸了摸自己的脖頸。 “若是田埂上尋不著,就去附近的私驛看看便是?!睒s枯道。 大周的私驛最早是由寺廟出資建造,一開始是為了方便云游的僧人,茶飯粗淡,多是齋食,也不收錢貨,后來才漸漸發展為收錢安客的驛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