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與圣僧二三事 第8節
元容怔怔的看著她,突然覺得眼睛有些干熱:“即使是我這樣的前朝余孽?” 李安然皺眉:“我眼中只有先生,只有先生的才學,沒有先生出生于誰家誰姓?!?/br> 元容張開嘴,想說什么,又生生哽在喉嚨里,嘴唇顫抖著,卻也不知道說什么好。 好在一旁的榮枯開口道:“豆粥好了。要加飴糖么?” 李安然扭頭:“當然加,豆粥不吃甜口有什么意思?!?/br> 元容:…… 他啞然失笑。 “是啊,豆粥好了?!彼拖骂^,看著自己腳邊的藥材,頓了頓,才半是調侃,半是認真道,“殿下胃寒,我的紅豆粥里加了黍米,你還是別喝了?!?/br> 李安然:…… 嚶。 到嘴的豆粥飛了。 吃一點點又不會有事。 第9章 祁連弘忽,用漢家話來說,就是“天…… 篤篤作響的木魚聲,伴隨著沙瓶里咕咕作響的紅豆粥飄散出的清香,倒也充滿了逸趣。 李安然撐著臉,蜷著身子,扭頭看著垂眸敲木魚念經的榮枯,憋了老半天憋不住,開口道:“法師,你說請我吃粥的?!?/br> “再等等吧?!睒s枯停下手上敲木魚的節奏,瞥了一眼一邊的沙瓶,“還沒煮透?!?/br> 李安然拿起筷子,學著榮枯的樣子把陶碗翻過來,敲起了碗底,一臉慘兮兮:“饞豆粥兮,久煮不酥……” 榮枯:…… 他嘆了口氣:“檀越若是實在等不及,就看會佛經吧?!?/br> 李安然今早用完蒸餅就跑到客房來尋他,榮枯昨天在元叔達那邊吃了豆粥,臨走時又被送了一袋紅豆,所以今天才會突然起了煮豆粥的興致。 原本煮豆粥,就是要長時間慢慢煮,才能將原本堅硬的紅豆熬煮得酥爛甜軟,而對于榮枯來說,一邊熬煮紅豆,一邊默念佛經也是別有閑趣的。 奈何……李安然太吵。 “殿下平日里也這般活潑么?”他道。 “放松了會這樣?!崩畎踩粩[擺手,似乎完全不在意自己身為王爺的儀態。 榮枯疑惑地皺起了眉頭。 卻聽李安然笑道:“法師這里安寧得很,讓我有些流連,法師不介意吧?”她單手撐著廊子,身體后傾,抬頭看向天空,“法師你看那云,像不像只小狗?” 榮枯身上有一種恬淡的氣息,這種氣息對于滿心煩惱的人來說,有一種讓人放不下的吸引力。似乎待在他邊上聽他念念經,就會覺得心里的煩躁會少許緩解一些。 李安然很喜歡這種恬淡、安寧,超然物外的氛圍。 “……”榮枯放下手上的木魚錘,從沙瓶里盛出了一碗酥軟的豆粥,遞給了李安然一碗,時間恰好是中午,也是該開飯的時候了。 而后,他捧著自己那一碗也在廊下隨意垂腿坐下:“貧僧看著不像小狗?!?/br> “哦?那你說像什么?” “像與不像,不過是心之所想,目之所及?!?/br> “嘁,又是這一套。那我說像小狗就像小狗了?!?/br> “……殿下隨喜便是?!?/br> 李安然嘗了一口豆粥,半晌沒有說話,兩人一時無話,過了一會,才聽榮枯道:“殿下打算何時起身回京都?” 后者攪拌豆粥的手停了一下,過了一會才笑道:“我也不知道?!?/br> 榮枯思忖片刻,反問:“殿下可是在等什么?” 這下,輪到李安然笑而不語了。 “清閑難得,再給我一碗豆粥吧?!?/br> 榮枯也不再問,只是又將目光投射到了天邊的流云上。 而此時,流云之下,貴胄云集的天京,正有一隊車馬緩緩離開城門。 衛府。 衛家大公子衛昇如今雖是而立之年,早已經在官場摸爬打滾了好幾年,平時休沐若是沒有別人相請,他還是喜歡在家里和弟弟手談。 如今同母弟弟衛顯也到了加冠之年,若是今年春闈高中,兄弟二人便是同朝為官,共同語言倒是越發多了起來。 “子成這步棋倒是挺妙?!毙l大公子捋了一下長袖,“看看為兄這一步如何?” 棋盤上黑白交織,攻殺無聲。 另一邊的衛顯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今日聽說車隊離京了,可是大殿下要回京了?” 衛昇落子的手指頓了一下:“昨兒才從內里傳出來的消息,孫大監帶著圣旨去雍州了。過段時間大概就回來了吧?!?/br> “大殿下不是……” 衛昇打斷弟弟的話:“你真以為大殿下說‘下野’就是下野了?她到底是天子長女,手握天京禁軍三萬精兵的王爺?!?/br> 衛顯搖搖頭:“阿兄知我說的不是這個?!?/br> 兩年前大殿下離京去雍州休養,這次傳出的消息除了已經板上釘釘的“圣人詔寧王回京”,還有一條八字沒有一撇,圣人也沒有開口確定的小道消息。 圣人想替大殿下招贅一位駙馬。 這倒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畢竟,從李安然二十歲平定東胡,把偌大的北方草原變成大周的瀚海都護府開始,當今圣上就沒停下過給她招駙馬的腳步。 只是每一次都被各種各樣突發情況給擱置了。 如今李安然年紀越來越大,圣上越來越急,兩年前對著女兒甚至連“你至少得給我生兩個孫子吧?”這種話都說出來了。 當今圣上并不是沒有兒子。 但是他就是火急火燎地催著李安然結婚生子。 而且矢志不渝,堅持不懈,煩得李安然甩手就跑去雍州,耳不聽心不煩了。 ——更要命的是,眼看圣上年紀大了,儲君之位卻至今空懸。 其中究竟有多少暗潮洶涌,圣人心意又是如何,朝中一些人精一般的老臣,其實都有猜測。 小衛相公垂眸盯著棋盤,似乎只是在鉆研下一步該如何落子,半晌之后,才聽他開口道:“莫非圣人想——”他剎住了話頭,又像是疑惑一般,“可大殿下是女子啊?!?/br> 衛昇瞥了一眼,他這個弟弟資質極好,生的又是眉目如畫,是天京一等一的風流美男子,只是讀書有些讀傻了,有些事他不夠圓滑。 “之前可有女子封王?” 衛顯搖了搖頭。 “那之前,可有女子拉起十萬大軍,打下半壁江山?”如今金吾衛中大半是大殿下當年的舊部,鎮守山海關、狼居關的兩員大將都是出身赤旗軍。 李安然說是甩手,可她又什么時候真的甩過手? 無論是平西涼,還是滅東胡,或者是剿回鶻,她何曾有過一絲“不得已”的影子? 當今圣上膝下有六子,除了晉王和大殿下是同胞,其他弟弟都是隔母的,自從幾年前惠貞皇后章氏薨,圣上就再沒提過后位的事。 衛家也上書勸誡過幾次,但是都被擋了下來。雖然圣上沒有明說,但是幾乎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空懸后位和不立儲君,其中圣人考量的最多的因素,還是大殿下。 大殿下這樣一個人,是不會真的離開朝堂太久的。 衛顯還是搖頭。 衛昇又道:“古往今來,還有哪個女人能被外族敬獻‘祁連弘忽’這個尊稱?”東胡語中,祁連是“天”的意思,而弘忽就是公主。 祁連弘忽,用漢家話來說,就是“天公主”。 ——握著他們命脈,打碎了他們的脊骨,令他們恐懼不已的雷霆雨露。 衛顯啞然。 “我記得你十四歲那年,大殿下虜東胡葉赫可汗回永安,你□□出去看歸來的大軍,回來之后愣怔了三日,逢人便說‘少年郎當如是’,竟想丟了書本去從軍,怎么現在倒是不如那時候了?”衛昇拿過棋盤邊上的棋子酥,調侃道。 衛顯面上一紅:“阿兄莫再提了。我不是那塊料?!?/br> 衛昇倒也不在意,而是緩緩將話題帶了回來:“既然大殿下所做的事情前無古人,那么她又憑什么不能再做一次這個‘千古第一人’呢?” “更何況,一個人的功績和榮寵到了她那個地步,難道是男是女還重要嗎?” 圣上的哪個兒子,她的哪個弟弟在文武之功上能和她一較高下?既然已經是默認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即使她要把這層紗挑明了,做個名副其實的,又能怎么樣呢? 禮教?禮教在權力面前,薄脆如陳年的宣紙。 更何況,寧王李安然,她不是手握權柄的人。 ——她就是權力本身。 衛昇少時好讀史書,曾驚訝于李安然如此功績,當今圣上還能毫無猜忌的寵溺她。 如今他倒是覺得,真也好,假也好,若他有這樣一個英明神武的女兒,除了加倍的寵溺她,他似乎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衛顯還是不說話,微微探出頭來看著棋盤。 “阿兄?!?/br> “嗯?” “你是不是偷我棋子了?” 衛昇:…… “我沒有?!?/br> “真的嗎?我不信,三手以前我放在這的,這么大這么黑一顆呢?!?/br> “……你走?!?/br> 于是衛顯又只好滿臉狐疑地低著頭,苦思冥想怎么破局了。 衛昇抬頭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對面,年才弱冠的弟弟,攏了攏袖子里藏著的黑子,眼神微微暗了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