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宦為我點朱砂 第43節
太后盛冠華服, 坐在首座,殷紅的大袖衣,披著顏色略淺的霞帔, 頂上鳳冠流蘇,端的是威嚴赫赫。但是太后笑起來卻慈眉善目, 那威嚴無形中便稍稍弱化了些,不像是那么難以接近了。 今日臘八節, 如此吉祥如意的日子,不會有誰掛著一張臉,都是喜氣洋洋的模樣。扶歡在開席前, 坐到了位置上, 她點了胭脂換了吉服, 看上去不再那么病懨懨的, 蒼白脆弱。 女眷們無需喝酒, 宴席上擺的最多只是香甜的果子酒,喝多了也不醉人。扶歡沒有喝酒,在毓秀宮里已經喝過八寶粥, 因此到了這席上, 也不過動了面前一盞甜羹。 太后處是最熱鬧的,許多命婦攜著尚未出閣的女兒來太后面前拜見,都是年輕的女孩, 鮮亮得如同早春的第一枝花。扶歡隨意看了幾眼,只怕今日來的人, 比之上次的賞花宴還要多。 上京不算小,但皇后被廢的消息,即便是不小的京城,如今也都傳遍了。太后今次還特地在臘八節這日擺宴, 其下的心思,昭然若揭。太后本就是世家出身,她為皇帝挑選的皇后,也必定是世家出身。 太后身上所流的血脈,注定了她會如此選擇。 要比上次賞花宴好上一點的是,扶歡不會再被拿來做筏子,她安安靜靜的,做一個不被眾人關注的公主就好。 瓊林苑外院,是皇帝用來招待大臣的,太后設宴,皇帝也隨著太后,設了臘八宴,來犒勞眾臣。整個晚間,瓊林苑都是亮堂的。扶歡向外面望去,宮燈煌煌,真是明亮。 眼前有人過來,擋住了這份明亮。扶歡抬起眼,眼前的貴女明眸善睞,光看眉眼就是嬌養活潑的性子,她覺得有幾分眼熟。待這位貴女喚了她一聲殿下,扶歡想了起來,是那日在她的生辰,問她冠子是哪位巧匠的貴女。 這位明媚的貴女即使在同她打招呼,眼神也不自覺往她頭上望去。 扶歡打趣著問道:“可是又來問我的冠子?” 貴女忙搖搖頭,說道:“臣女是來向殿下請安?!彼€是忍不住,又去瞧了扶歡頂上的白玉冠,花釵璀璨,玉也潔白。 這樣年紀的女孩,對于華美的衣飾總是移不開眼睛。 貴女小聲道:“臣女去過珍玉坊,也想求殿下一樣的冠子,但是那兒做出來的,總是不及殿下的好看?!?/br> 不知怎的,扶歡愿意同她說話,她看起來天真爛漫,相處起來也簡單。 扶歡悄悄向她招手,她順勢靠過來,扶歡小聲道:“這冠子是南邊的工匠所制,只怕這手藝還沒傳到上京城?!?/br> 原來如此,貴女點點頭,了然了。 她對扶歡道:“廠臣待殿下真好,這頂冠子,想必花費了廠臣很多心思?!?/br> 扶歡抬起手,摸到了冠上的花釵,她的視線又越過貴女,看向外頭的燈火輝煌。扶歡笑著道:“他是很好?!?/br> 后來便有命婦過來,向扶歡賠罪,她要帶著那位貴女向太后請安,只能打斷與扶歡的閑聊。扶歡并不介意,太后那邊,才是名利場所。 她又略略坐了一會兒,宴席里的人太多,連空氣都顯得沉悶起來。在這里坐久了氣悶,扶歡先離席,她身體還未好全,便是先離席也無人說她什么。晴晚扶著她,走過熱鬧的宴會,到瓊林苑外頭,一切就沉寂下來,里面的熱鬧聲響仿佛隔了一層厚重的簾幔,已經離她很遠了。 這樣的宴會,宮里的人手大半都在里頭了,扶歡的鸞轎,還需要等等才過來,好在今日也不冷,沒有寒風,冷意就是滯在半空,不會無孔不入地往人身上鉆,連夜空也是月明星稀,是個晴朗的夜空。 扶歡在等她的鸞轎,背后卻有一聲遙遙的呼喊,喚她殿下。 她回過身,有人在夜色中朝她走來,青色的官服,外頭并沒有罩著什么防寒的衣物,在隆冬深夜,單薄的似一株凜凜翠竹。其實并不需要看清模樣,扶歡已經認出了來人。 他叫梁深,是她未來的駙馬。 待梁深走到眼前,扶歡看著他,淡聲叫了一聲他的名字。 這位年輕的探花郎見到她,忽而笑了,他有著俊秀的容顏,這一笑,真如芝蘭玉樹,霽月光風。 “我記得初初見到殿下,殿下的神色也是如現在一般,戒備冷漠?!笨蛇€是嬌花照顏,美得令人念念不忘。 對于梁深,扶歡本沒有什么感覺的,他是上京城最俊秀的少年郎,詩詞歌賦,騎射武功,俱是樣樣精通,風流無雙。在賜婚前,甚至是賜婚后,扶歡是喜歡這樣的才俊的,她并不是任性的公主,皇兄的賜婚,一道旨意下來,無論是誰也只有接受的份,她也不會將怨恨堆到梁深身上。 直到知道他曾有紅顏知己,那位紅顏知己還懷有身孕。 再如何大度的人,也無法接受。 扶歡不是圣人,所以現今,她只能對他冷漠。 “你來找我,是有何事?” 今科探花,應是文采斐然,此刻卻像是聽不明白她話中的含義,他自顧自地向扶歡問道:“家母之前是否曾入宮,來找過殿下?” 扶歡眉眼冷肅,沒有回答。梁深將她的話當做耳旁風,那現在她也可以不回答他的問話。 但是梁深卻絲毫沒有在意。 著竹綠官袍的俊秀探花郎,面對她時,眉眼總有著溫溫笑意,是一波寒冬未去,提前到來的春水。 “家母應向殿下提及過,在臨安時,臣結識了一位女子,有了露水姻緣,這位女子,還懷了身孕?!?/br> 跟在扶歡身后的宮人左右相覷,在宮中,從未有人能在扶歡面前如此肆無忌憚地說出這些男女之事,她還是未出閣的姑娘,聽不得這些事。但眼前,是圣旨欽定的駙馬,即便駙馬發生了如此不堪的事情,皇帝也未下旨廢除這樁婚約。 還是年長的嬤嬤走出來,想要阻止梁深繼續在扶歡面前說話,扶歡抬起手,攔下了這位嬤嬤。 她冷眼看著梁深,終于開口道:“如今你說這些,想要做什么?!?/br> 空氣一下寂靜下來,梁深沒有接話,只是彎著眉眼,很深很深地看著她。良久,直到扶歡幾乎沒有了耐心,他才垂下眼瞼,道:“臣如今說這些,也沒有什么意思?!?/br> “臣這般不堪,實在不是殿下的良配,應當會有更好的人,值得殿下半生托付?!?/br> 聽到這句話,扶歡訝異地望著他。他這話的含義,讓扶歡不得不多想下去。 梁深重新抬起眼,眉眼中的笑意還是溫溫:“臣會請求陛下收回圣旨,殿下高潔如空中月,臣如塘中污泥,不愿讓殿下染上臟污?!?/br> “只是臣還是那般不堪,一定要見過殿下,在殿下面前親口說出臣的心愿,才愿向陛下呈情,請殿下恕罪?!?/br> 梁深唇畔也彎了彎,寒風凜冽中,他穿著那么單薄的官服,臉色唇色都顯得蒼白起來。他問扶歡:“殿下今日心情,是不是好上一點了?!?/br> 扶歡卻搖了搖頭。 “我現在不知道要說些什么?!?/br> 梁深依舊如方才那般看著她,聽扶歡如此說,笑道:“殿下只要隨自己心意就好了?!?/br> 他朝扶歡拱了拱手,往回走去。夜風將他的官袍吹得揚起,從背后看去,他的身影未免太單薄了些。梁深叫住扶歡,仿佛真是為了和她說這樣一件事,就像當初在行宮,他說看一眼,當真只是站在她的宮殿門口,看了一眼。 臘八的次日,扶歡便聽到前朝的傳聞?;实凵撕么蟮臍?,當著文武百官眾臣的面斥責梁深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傳聞說是,梁深反駁了皇帝新推的政令,大宣兵權原在各個將領手中,但皇帝收回梁同知的兵權后,便推行了一道政令,各地將領雖手握兵權,但各地守軍并不能依據將領的心意調動,必須持有兵部或皇帝親批的手札才能完全調動。 而那手札,就分散在各地督軍中。 梁深便在朝上,當面指出皇帝政令的不妥之處,武將們失去了手下士兵的管理權,倘若敵襲,沒有手札,就任由敵人攻打嗎,戰場上殆誤一分,損失的可是活生生的生命。 然后皇帝卻聽不進去,不僅勃然大怒,還收回了柔德公主下降的詔書。 前面的傳聞不知真假,但最后所說的,卻是真的。 因為路總管來到毓秀宮,親手頒布了皇帝的圣旨。 扶歡接過皇帝的圣旨,卻沒有想象中那般高興。晴晚不解地問:“殿下緣何不開心呢?” 她曾不止一次見到扶歡因賜婚而心情郁郁,如今既然已經解除婚約,為何還愁眉緊縮。 扶歡一直都知道,梁深是個瀟瀟君子,之前雖有厭惡,但不知為何,這個念頭卻一直扎在心底。 君子一言,重逾千金。他在臘八節對她所說的話,今日已全部實現。 “我應該是高興的?!狈鰵g提了提唇角,“但是若是傳言是真,我覺得難受?!?/br> “梁深所言,不無道理,兵權分割,若胡虜再來襲,守城的將士難道真要苦苦等到一紙手札才可反抗嗎?;市值恼?,唯一的好處是鞏固了皇權?!?/br> 大宣的帝姬,好似從來都是被皇帝嫁給朝中大臣,來做皇權與臣子之間的紐帶,皇帝只要求她們乖巧聽話,最好最好是個漂亮的提線木偶,食皇家俸祿,忠皇家之事。只是生在皇家,哪能真的對政治一竅不通。 “我覺得難受,是因為皇兄的剛愎自用?!?/br> 第63章 細語 晴晚惶然跪下來, 其余離得稍遠一些的宮人,雖不清楚發生了何事,但見晴晚跪下來, 也都慌忙跪下。晴晚低下頭,言語怯怯, 她說殿下慎言。 慎不慎言的,如今說來又有什么意思呢。她的皇兄斥責梁深, 就如同當日斥責她一般一樣,不過是說出了有背于他的想法,前朝尚能百家爭鳴, 如今到了燕重殷這一朝, 倒要一家獨大了。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 不外如是。 扶歡將圣旨丟給晴晚, 回內殿去了。她心中有再多的想法,也不能暢所欲言,時代就是如此偏愛男子, 男子能讀書做官, 所思所想可以有所作為,女子便只能偏居一隅,相夫教子。 即便她是公主, 也同樣如此。 扶歡睡了一個沉沉的午覺,乍一醒來時不知今夕是何夕。她披散這頭發, 坐在帳簾后,白鶴銜花的帳簾,一針一線都是細密的。睡得太久了,醒時好半天也沒反應過來。 晴晚在帳子外頭, 輕聲喚著殿下。 “可要起身了?” 許久,扶歡才應了一聲。 于是宮人都進來,掀起帳簾,服侍穿衣,待要挽發時,扶歡搖了搖頭:“梳個辮子就好,今日反正也是不出殿門的?!?/br> 她神色倦怠,宮人也就放下了玉梳。 扶歡覺得這一覺沉沉,仿佛睡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醒來后,看著殿里的西洋座鐘,也不過過了半個時辰。打開窗戶,外頭是明亮的日光,青銅色的博山爐在日光下,竟有種鮮艷欲滴的光彩,白煙清淡,在爐蓋上盤旋一會,就消散在空氣中了。 在皇帝的勤政殿中聞到如此濃重的安神香后,此后扶歡聞任何香料,感覺都是清淡的。扶歡在窗邊撥著香爐,滿頭青絲依她所言,梳成了一個辮子,松散地斜放在一側。 博山爐旁還有一盤棋,是上回她和晴晚一同下的,沒下全,記不清是因何事打斷的,但是現在再下,也沒了當時的心境。扶歡一粒一粒地棋子撿起來放回去,還是重新再下一盤,她這樣想著,余光卻看到窗外有人走過來。 那人穿著一身月白的曳撒,上頭的金絲流麗,像極了今日晴好的日光。 扶歡站起來,就站在窗邊,她朝著那人,抬起手晃了晃。 這樣的動作,慕卿想不見到也難。穿月白曳撒的年輕掌印,就攜帶著一段日光,來到她窗前。他的眼里映著日光,暖暖的一圈金邊,話音也如日光般溫柔:“怎么在窗邊,仔細吹到風?!?/br> 扶歡兩手撐著下頷,聽到慕卿的話語,微微仰起頭,讓日光鋪滿整張臉。養病的這段時日,扶歡的臉色終于不再蒼白,蒼白變成了更瑩潤的白,羊脂玉一般,在日光下白到近乎透徹。 她蛾眉婉轉,笑著對慕卿道:“今日陽光如此好,我來曬曬太陽?!?/br> “而且?!彼斐鍪?,在空中輕輕揮了揮,“你瞧,沒有風?!?/br> 身后的青銅博山爐里,香料輕燃的白煙一縷一縷,從爐蓋盤旋而上,香氣被日光一曬,仿佛變得甜膩起來,又像是陳酒的微醺。 慕卿待她,向來是無可奈何的縱容。 “那便曬一會兒太陽,但要記得太醫的話,有風時,一定要回去,不能再受寒了?!?/br> 扶歡搖搖頭:“我不想記?!?/br> “有慕卿幫我記著就好了,慕卿一定不會讓我受寒的?!?/br> 扶歡覺得慕卿一定是對她下了蠱,不然為何一見到他,再糟糕的心情也會明媚起來,還想向他撒嬌,還想靠近他,不做什么,光是看著他就心生許多歡喜。 慕卿抬起手,似乎想碰碰她的頭,但是不知為何,那只手卻沒有落下去。 扶歡疑惑地歪了頭。 慕卿淺淡一笑,眉間恰似冰雪消融,他拂過扶歡的發。在她看不見的地方,那只手克制著,只稍稍觸碰了一下就離開,像是手上沾染了什么東西,觸碰的時間稍長一點,就會被不依不饒地糾纏上。 可他忍了許久,只貪求那一點觸碰,聊做慰藉。 慕卿眼睫顫了顫,道:“殿下說的是,殿下的一切,臣都會記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