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好在傷勢在太醫的妙手推拿之下已然好轉,只是略有些別扭隱爽,并非不能忍受,除了坐馬車的時候,他在屁股底下墊了好幾層棉被,整得跟病西施似的,顛起來時還是疼…… 胤禩在忙活,胤禟也打算經營自己人脈,他打算在此置辦田產、商鋪等,為日后在江南富饒之地做生意打下一些基礎。 一切剛起步的時候最難,而胤禟上一世靠著經營官辦生意,插手鹽鐵,派出去國外商船等賺的盆滿缽滿,這一世,他年紀擺在這兒,手也伸不去那么長。 “截止至南巡前,戶部計算得出,江南一代積累欠田賦二百二十余萬兩?!?/br> 康熙召集重臣于御前開了個小會。 此前因戰事而加征與捐納以支持軍費,如今各地積欠的賦稅已超出其負擔,戰事暫定后,自是應當休養生息。 康熙道:“江南乃財富重地,全省民欠之糧,若強行索要積欠,一應地丁錢糧等皆會以苛捐之重壓于百姓肩頭,恐生民怨與亂局。整頓這一塊,絕不應以強征民稅為方法?!?/br> 可江南富庶,富的是地主,而非百姓。 戰事稍定后,康熙欲休養生息,盡可能赦免苛捐雜稅以減輕百姓負擔,安民心以促穩定。 接著又有淮揚一代遭水災損失眾多,于是帝王開恩下令,命令當地免除賦稅,并戶部運輸錢糧而來賑災濟民。 只是剛開始實行赦免田稅的政令,難免出現一些漏洞,康熙已盡可能使得當地的布政使、按察使、巡撫將事實呈現到案前,按實際南巡途中的情況與現實相符,方才下達圣旨赦免部分地區,以達到能精準賑濟受難地區。 只是到底還是存在紕漏,各縣城在執行期間,易有私饋之事發生,諸多當地陋習沉規,地主們與擁有土地的農民受益,而無地之民則并無因此受到恩惠。 為了令政令能嚴格執行,且吏治相對更清明一些,康熙指了劉殿衡為江蘇布政使。 劉殿衡此人胤禩的情報線上也有記錄,道是在做地方父母官時節儉清廉,一心為公,治下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 賑災免賦一事,將江南一代繁華的假象撕開了一道口子,呈現在康熙面前的一邊是戶部報上來的好數字,明面上欣欣向榮的場景,休養生息以后,江南又預計會增長多少。另一邊,則是眾多無田佃戶飽含欺凌的現狀。 而為了維持安穩,為了休養生息,康熙選擇了減免賦稅。 那既然實行了免稅政令,國庫的進項自然也就少了,康熙還定了個美好的未來,希望休養生息到一定程度,能夠“永不加賦”,真正實現盛世的目標。 各地書肆源源不斷為胤禩搜集而來情報,他將這些整合好的情報歸類送至康熙御前。 民間土地兼并情況嚴重,當地地主豪強之強盛,連當官的都要忌憚,如江南這地方已經形成了利益團體,要治好他們,恐怕得要下大功夫。 從此時起,康熙考慮起了賦稅改革的可能。 胤禩深思:若是能與那些盤根錯節的當地豪強地主們有生意往來,是否就能打入他們的內部? 于是,他去與胤禟說了一些計劃。 胤禟驚訝道:“幫助汗阿瑪對付這些地主豪強們?” 八哥這是在暗示他,讓他上?;庶h的船??! 胤禩笑著問他:“你怕得罪那些地主們嗎?” 胤禟搖了搖頭。 怕倒是不會怕,在他的記憶中,那些豪強地主們早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只不過讓胤禛用強硬的手段去收拾,落下了許多禍患,夠讓繼位后的胤禛煩心的了。 胤禟順著他的說法細想:“若真如此,那我就能秘密奉旨經商了,也可以提前好幾年積累人脈?!?/br> 在胤禟的心目中,君父晚年的疑心病與變卦病深入人心,為了中老年的美好生活,胤禟知曉自己需要攢籌碼。 他自己挺想跟著八哥走,但……“汗阿瑪會答應嗎?” “所以你先做出一些實際的成績來,空口說汗阿瑪當然不信你的辦事能力?!?/br> 而且胤禩手里還挺有錢,他本金有不少,足夠支持胤禟運作一番。 成年的胤禟聰明得一點就通,就連找汗阿瑪稟告的時機把握,都不需要胤禩來多教的。 有了九弟的幫助,胤禩如虎添翼。 有一個萬能的還會經商,又值得信任的弟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他直接起飛了! 南巡回京前夕,南巡隊伍已經到了無定河附近,君父命令大哥率領八旗丁兵協助修筑河堤。 大哥給留在了無定河附近,而其他人則隨汗阿瑪返回京城。 這些日子以來,胤禟已然見過了許多次八哥打扮成“八格格”,他越來越鎮定了,再也不會露出當初那被嚇呆的傻樣。 他還圍觀了八哥是怎么“易容”的,嘖嘖稱奇地圍觀他打扮成姑娘的過程。 胤禟玩心起來,問胤禩要了一頂假發玩兒,擺弄那發飾笑得像只狐貍:“沒想到八哥竟然收藏了這么多種假發套?!?/br> 可不,當初為了擁有更好的假發與易容衣裳,胤禩可是誓要掌權的,現在有了權力有了金錢,當然是去置辦個過癮,幾套不夠,十幾套才爽。 胤禟愛不釋手地玩假發套,比劃著是怎么套在頭上的,效果又如何,像個得到了新玩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