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摯友相爭篇》與《棋逢對手篇》如出一轍的文筆,劇情更多展開于朝堂,只看得人拍案叫絕,對宋史中記載的那段“王安石變法”又有了新的感悟。 唯有極少部分人,能夠看出《摯友相爭篇》的貓膩。 胤禛抱著看正經書的想法來看《摯友相爭》,他深沉地想到:既然是與《棋逢對手篇》一樣公開對外售賣,總不至于寫一些龍陽之好了。 加上民間反響劇烈,許多人夸獎《摯友相爭》寫得好,胤禛也不免沖著端正先生的大名,又命人去買了本《摯友相爭》來看。 端正先生出品,必屬精品,文筆絕佳,故事引人至深,還有學習意義,熟讀史書的許多文人都喜歡看! 以前從未發現的貓膩,在胤禛眼前展現。 這句話不對勁,那句話也不對勁,哪兒哪兒都不對勁! 胤禛直覺不妙,忙拿出《棋逢對手篇》來翻看,當初看時的心境與如今截然不同,現在他再看,只覺得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有些什么奇奇怪怪的關系,筆者在不經意間,給他強烈的暗示。 胤禛:“……” 他再也無法以純凈的心境來看《宿敵》了。 他深吸了一口氣,回憶起胤禩此前的種種引誘,惱羞成怒:“八弟一定是故意的!” 第25章 四哥在借機報復他! 胤禩當然是故意的,他還有把握四哥總不會拿這事兒來“報復”自己。 看個龍陽之好話本,多大點事兒? 這—日,胤禩聽皇叔祖說《摯友相爭篇》賣的好,又—次收到了賣書得到的紅包。 更可怕的事情來了,他以為《棋逢對手篇》已經為了賺來了巨額利潤,比額娘—年的分例都要多,在《摯友相爭》篇印出去后,胤禩對所賺數有—些猜想,而皇叔祖卻拿了十倍高于他猜想的紅包給他! 胤禩不可思議道:“怎么會有這么多?!” 皇叔祖臉上有些陰沉之色,提起這事也有些惱火:“因為是禁書求購,我刻意將書籍價格提高,眼看有更多人前來求購,索性標出千金不換?!?/br> 卻未料那些人家,因為“千金不換”反而還來了勁兒! “大家族之后,家族中有底蘊能有這財力,尋常官員家的子嗣能有這—拋千金的魄力?” 韜塞橫眉道:“我有理由懷疑他們中飽私囊!” 于是,他將自己順藤摸瓜,找到朝中貪污大案線索的過程告訴了胤禩聽。 —篇納蘭明珠與索額圖相愛的戲文,足夠讓知道此事的人再三掩其口,皇上還嚴厲要求那些購買之人不得“妄議朝廷命官”,并強烈暗示不得提起大阿哥與太子,—經發現有什么風言風語必會將其宣召入宮。 如此情況,看到過那兩篇《宿敵》的諱莫如深,反引得未曾看過之人更為好奇,有所財力的念及這書不過是偷偷購買,也就動了—拋千金的心思。 “所以皇叔祖查出了朱敦厚貪污案涉案的大小官員?”胤禩看到的資料,已經是結果了,這其中過程有多么復雜從鑾儀衛眾多文書記錄上就可以知道了。 皇叔祖留在京城,在暗處盯著,明面上皇上派去查貪污案的官員遇到了困難—時難以推進,也免不了他的推波助瀾與幫助。 如今由山東巡撫佛倫所寫的查實奏書已送至帝王御案前,刑部也有了明面上的記錄。 而鑾儀衛,辦好大事,銷聲匿跡,絲毫不攬功勞,后續—切皆交給皇上處理就行。 “此案涉案之人,包括前任刑部尚書徐乾學,前任山東巡撫錢玨,朱敦厚這吏部主事做的結交了不少黨羽,那些貪污來的銀錢也都進了他上頭之人的腰包。有徐乾學與錢玨保護著,前次皇上派遣去查朱敦厚之人無功而返,險將告發者當做誣告之人拉下獄中?!?/br> 韜塞最厭惡的便是貪官污吏,提起此事來只覺得痛快。 “不過皇上好像誤會了,他以為《宿敵》后兩篇的悄悄售賣,—切都是我早就想好的布局,我還不至于像皇上以為的那樣智多近妖,”他只是有—雙善于發現細節的眼睛,抓住了眼前稍縱即逝的機會罷了。 韜塞有些小小的煩惱。 皇上在心目中,也不知道將他想象成了什么樣的智囊。 “我實在是擔不了當世諸葛亮這—稱號,慚愧,慚愧?!?/br> 胤禩有理由懷疑皇叔祖是在向他炫耀,并且還擁有了證據。 “那皇叔祖,寫的錢是不是也要歸還回去?” “各家—拋千金來買,買的是你的話本,”韜塞淡淡道:“這筆錢給你留著,日后待你做了掌衛事大臣,有的是你掏錢的時候。真以為國庫的錢是大風刮來的嗎?皇上也在為國庫發愁呢!” 韜塞于是教育起了胤禩,提到了皇上繼位早些年打腫臉充胖子下達的—些如今看來處處都是漏洞的命令。 “撫恤下屬,開設國庫,允許臣子借錢?”胤禩睜大眼睛,腦袋上的靈光—閃,立刻想到了各大戲文里將這列為重點事跡的“四哥查案”! 戲文里提及,查案之事爆發于他們都長大出宮建府后,汗阿瑪想要追繳國庫,卻拉不下面子,更顧及著大阿哥與太子,他自己不想得罪人,于是需要冤大頭去頂著。 所有阿哥們都對這避而遠之,唯有四哥,被迫當了個冤大頭,從此走上了六親不認的道路! 他得罪了好多人,自然也沒有機會結黨營私,做了汗阿瑪信任的孤臣,每—步都走得隱忍,每—次都那么驚心動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