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授課完成,胤禩輕輕呼出一口氣,對太子道:“不過,您是什么身份,也不必拘泥于眼前,不妨將眼光放長遠一些?天涯何處無芳草??!” 太子露出了怦然醒悟的神色。 從那一天開始,太子便開始時常來與胤禩聊天。 他就像是個陷入感情困境的毛頭小子,若不是胤禩,他連如何博得佳人芳心都不會。 “要為她做一些她以為你不會為她做的事,讓她感受到你是在乎她的?!?/br> “要勇于承認自己錯誤,懂得撒嬌與示弱,不能每一次都態度強硬,有的時候你柔軟下來,她會更加心動?!?/br> 胤禩為太子的感情生活感到發愁。 也不知道他瞧上了誰家姑娘,汗阿瑪剛惱了太子,這個時候總不可能為佳人抬個名分的。 沒料到太子還是個癡情種子。 胤禩唏噓一聲,很快便將這事兒忘在了腦后。 時至年末,汗阿瑪西征半道而返回京城,命太子前去祭奠太皇太后。 據聞太子因思念太皇太后而病倒,汗阿瑪親自前去探望,父子二人不知道關起門來說了些什么,待汗阿瑪出來時,眼眶都是紅彤彤的。 胤禩將自己寫完的《宿敵》兩篇遞給皇叔祖,邊聽韜塞嘖嘖稱奇地分享最近的消息:“太子這次倒像是開竅了,也不知是得了哪位高人指點?” 胤禩可沒空管太子怎么樣,他催促著皇叔祖:“您快看看,這是我在您出征期間嘔心瀝血寫下來的大作,一定能驚呆您的!” 韜塞嗤笑一聲:“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想要驚呆我?你還不夠格?!?/br> “字跡練得有模有樣了,進步挺大,”韜塞略掃了一眼,點評道。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韜塞的手輕輕顫抖,一頭栽進了名為“宿敵”的坑中! 第13章 胤禩不想碼字只想咕咕 “《宿敵》棋逢對手篇?” 韜塞念了一句話本標題,已是被開篇勾起了興趣。 興許世間才華橫溢之人互相之間會惺惺相惜吧?如諸葛亮、司馬懿這等心懷遠大志向,又有絕世才學之人,在這亂世造英雄的時代,分處于魏、蜀不同陣營,智斗、兵斗、陣斗,二人之間,可謂是火花四濺! 棋逢對手之篇以諸葛亮為主視角,寫了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第一場決戰。 善于軍略布陣,游刃有余,運籌帷幄之中的鬼才軍師,將魏之將領戲耍的團團轉,軍中士氣大增,本該乘勝追擊,未來竟遇上一生之敵手,司馬懿! 司馬懿用兵令人難以琢磨,善奇謀,用奇策,謀定而后動,觀弱點而擊破。 諸葛亮與之交手時,遇上從未有過之挫折,因為那狡猾的司馬懿,他根本就不與諸葛亮正面交鋒,而是死死黏著他,以消耗之策拖著他軍耗。 二人之間的交鋒,是心機、城府之交鋒,更是心態之交鋒,焦灼僵持許久,誰若率先松了一口氣,定會讓對方狠狠咬上一口! 諸葛亮輕嘆一聲:“司馬匹夫,如茍千年之鱉,輕易不出頭,實難以下口?!?/br> 司馬懿于自己軍中對身邊將領感嘆:“諸葛村夫,如萬年之王八,思慮之周全,竟無半分缺漏,無從下口,無從下口??!” 下屬們勸說他們鳴鼓收兵,二人卻像是在較勁一般,定要拼出個勝負。 第一場戰,諸葛亮勝過司馬懿一籌,論起用兵之策,諸葛亮當之無愧當世第一,遠勝于司馬懿。 然而諸葛亮卻并不輕松,他輕皺眉頭,望著魏國的方向,喃喃道:“司馬仲達何其難纏?!?/br> 從此,他們二人如同被月老紅線拴住了,難舍難分糾纏半生。 戰場之上,他們針鋒相對,朝堂之上,他們暗暗比拼。 他是值得他全力以赴的對手! 諸葛亮:“若沒有我,你恐怕還在老家種地,你該感謝我,因為有我在,你才能官復原職?!?/br> 司馬懿:“我了解諸葛孔明,這世上再也沒有人比我更懂他,空城撫琴,是真是假,唯有他與我知。放走他,我不后悔?!?/br> …… 韜塞看那淺顯易懂的話本不禁入了神,實在是這劇情設計太過巧妙了,令人欲罷不能,他連看了幾頁,驚嘆連連:“這是你寫的?你是如何做到將這些交鋒寫得引人入勝?” 一般人可寫不出戰場謀略與朝堂爭斗,胤禩才幾歲? 胤禩答道:“我翻閱的是史書與野史,兩相結合?!?/br> 劇情爆點的設計,懸念與鉤子的放置,看多了各種戲文,胤禩心里稍稍有一些底。 加之對話并不需要多么好的文采,半白半文,如此難度并不算大。 韜塞夸贊道:“你倒是適合寫話本這一行,比之如今外頭流通的話本寫的都要好多了!” 如今外頭流行的話本,都是書生、小姐,情情愛愛之類,無病呻吟,實在沒有意思。 乍一看到有戰爭與謀略的,直令人眼前一亮。 韜塞又看了下去,漸漸看出了些許不對勁來。 “丞相對月出神,可是想起了誰?” 諸葛亮:“想起司馬仲達,我料到了他一定會放走我,我了解他至深,他又何嘗不是一樣了解我?” 司馬懿:“諸葛孔明之才當世罕見,實在對我胃口??上О?,各為其主,立場不同。若非如此,或許仲達可多一交心知己?!?/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