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秦昭一愣:“???” 她立刻反應過來,實在不明白顧君然的慌亂和敏感從何而來,之前顧君然不是這樣的,她永遠都是沉穩莊重的樣子,似乎沒有什么能讓她失去判斷力。 不過這陣子顧君然卻反而變得敏感起來,雖然平日里并不多見,但偶爾某些話題還是能讓她開始出現小試探。 比如現在。 秦昭自然知道怎么才能讓她安心,她吻了吻顧君然的額頭,動作很輕,卻鄭重的望著她,兩手隨意的按著她的肩,語氣堅定的道:“我并不在乎孩子,我在乎的是和你相伴到老,請你別質疑我?!?/br> 顧君然眉眼閃動,內心因為對方的話語,一切的擔憂一掃而空,轉而浮起希望,心底的猶豫被溫暖柔軟所取代。 秦昭以為她還不信,便說:“你想啊,若是有了孩子,你的心思便全落到她身上了,肯定就看不到我了,我又何必自作煩惱,讓一個人出來跟我爭奪我娘子的喜愛啊,我這么小氣,壓根就容不得的!” 顧君然挑了下眉,也知道她在故意緩和氣氛,笑了一聲:“知道了?!?/br> 秦昭危機解除,連忙轉著話題,跟她說別的外面遇到的好玩的趣事兒。 顧君然聽得津津有味,秦昭談興大起,說的滔滔不絕,有時候還會手腳并用的展示,手舞足蹈的樣子讓外堂里的丫鬟都捂著嘴偷笑。 這一陣子以來,秦昭一直都不懂,顧君然的那些試探,意味不明的猶豫從何而來。 直到又過了一陣子,天上連日下了幾日的暴雨,連日不見日光,皆是陰沉沉的天氣。 那一日天剛放晴,便有下人來報,說外面來了幾個穿蓑衣戴斗笠的人,說要見她。 秦昭還心思是她這幾日去賭坊贏了太多的銀子,被人來尋仇來了,慌亂之下立刻就要喊上滿院子的那些“高手們”給她出去鎮場子。 然而她帶著人出去了之后,見到的是一群十分“狼狽不堪”的人,那些人身形筆直,步調一致,仿佛宮里的那群秘密養著的暗衛一般。 秦昭居高臨下,懶洋洋的問他們:“想打架是嗎?當心我報官???” 那些人卻立刻恭敬的跪了下來。 打架也好說,尋仇也好說。 但是見了她就下跪這一出,這倒是把秦昭給整不會了…… 作者有話要說: 請問,破鏡重圓的點在哪兒? 我腦子里曾經有個破鏡重圓梗,但是不太明白,破鏡重圓吸引人的點在哪里??? 是當初因為某些不得已原因而分手,最后兩個人都為了彼此變得更好,哪怕分別了多年依舊想著對方,然后曖昧試探? 那種感覺嗎? 嗯? PS:我暫時不寫哈,就是單純想請教一下大家。 第101章 一生一世[十六] 顧君然坐在內堂的梨花木椅上, 聽完下人的稟報,沉吟了許久, 不發一言。 下人聲音不由得有些急促,又道:“主子,那些齊國派來的暗衛,已經被老爺給請到外堂去了?!?/br> 顧君然語氣里并未有絲毫起伏,道了句:“嗯,我知道了?!?/br>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她這陣子以來, 一直在擔心著這一天,她哪怕在心底里一遍遍的告訴自己,秦昭一定不會拋棄她,一定不會離她而去,但內心中又會升起一絲其他混雜的念頭來。 她當然可以派人去把那些人攔住,她也有這個能力, 齊國無論派多少人來, 她也有無數種手段,可以讓那些人有來無回。 可是,她又不想自私的限制秦昭的選擇。 逼迫她成親的時候,顧君然心里其實是沒底的, 她生怕秦昭會不同意,如果她到時候真的不同意,她不知道自己會做出什么樣的決定。 或是直接殺了她? 那樣鮮活快樂的少年, 如果死在她的刀下,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住內心的譴責,后果太過嚴重,嚴重到會把她逼瘋的。 所以, 那時候顧君然便想著,哪怕秦昭不喜歡她,也不樂意和她成親,她也是愿意放她自由的。 好在,秦昭也是喜歡她的。 可自從遠在齊國的細作傳回來消息,說齊王病重,老太后終于得到了那位遺失在魏國的皇子的消息之后,顧君然的心底便被濃重的陰霾所籠罩著。 一日日的擔憂終于成了現實,這一天還是來了。 大齊皇室曾送了一位公主去遼國和親,最后被上一代遼王□□致死,最后遼齊開戰,又把齊國皇帝擄走數年,最后才放回了齊國。 自那之后,齊國對遼國哪怕偶有合盟,但在齊國人心里,遼國對齊國仍舊是有辱國之仇。 她定然是不能隨著秦昭去齊國的,一旦秦昭選了要當齊王,那么相應的,為了她帝位的平順坦蕩,為了她能獲得齊國宗親的支持,顧君然也不會隨著她去齊國,哪怕她隱藏身份,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一旦暴露,那對秦昭而言便是致命的打擊。 她不會讓秦昭承擔這種未知的風險,也決不允許。 “主子?那邊已經說了小半個時辰了,他們外面守著人,我們也不好去探聽,在說什么不知道,您要不要……去看看???” 下面那人的聲音打斷了顧君然的思緒,她揮了揮手,輕聲道:“不必看了,我并不想知道他們在說什么,你下去吧?!?/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