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令朕寵罷不能[穿書] 第100節
書迷正在閱讀:與霍少閃婚之后甜翻了、秋橙、穿進男團選秀后(無CP)、大唐:從種土豆開始、生死追緝、去找青梅竹馬會碰上jiejiemeimei、孫悟空大鬧異界、農門歡:啞女當家、清穿之團寵饕餮小皇子、都市大神戒
顧憫本來以為沈映說的只是氣話,可沒想到,過了兩天,皇家別苑里還真的張燈結彩地布置起來,大紅綢子掛的到處都是,就好像真的要給誰辦喜事一般。 顧憫瞧在眼里,面上雖然不說什么,但遲遲不見沈映對自己有所表示,心里還是禁不住急了,暗地里讓沈懷容纏著沈映軟磨硬泡地問這喜事是給誰辦的,可沈映仿佛猜到了沈懷容是顧憫派過來的間諜,就是不肯說明緣由。 約摸過了四五日光景,一天傍晚,顧憫正在衙門處理公務,忽然下屬來報,說有一支送親隊伍正在往皇家別苑方向過去,負責送親的人還是昌平長公主的駙馬,林徹將軍! 顧憫聽完,二話不說,官服都沒脫就帶上錦衣衛去攔花轎,終于趕在送親隊伍進皇家別苑之前把花轎給攔下了。 騎馬走在隊伍前面的林徹,一看顧憫殺氣騰騰地帶人殺過來,連忙下馬行禮,“攝政王,下官是奉了皇上圣旨,送這花轎進皇家別苑,還望您不要為難下官?!?/br> 顧憫冷冷瞥他一眼,語氣冷若冰霜,問:“花轎里的人是誰?” 林徹眨眨眼:“這下官就不知道了,皇上并未明說?!?/br> 顧憫不再理會他,命錦衣衛把送親隊伍團團圍住,手扶在懸掛在腰間的劍柄上朝花轎走去,等到走到花轎前面,顧憫沉默地盯著緊閉的轎簾看了一會兒,忽然拔劍出鞘,在身后林徹的一聲驚呼中用劍挑開了轎簾! 屏息凝神一看,沒想到,花轎里面卻空無一人—— 本該是坐人的地方,只擺著一頂鳳冠和一套疊得工工整整的大紅喜服。 “皇上口諭,今天誰掀了花轎,誰就是這套鳳冠霞帔的主人?!绷謴刈哌^來,眉開眼笑地看著顧憫,抱拳拱了拱手道,“攝政王,下官給您賀喜了!” 第94章 月上柳梢頭,皇家別苑里,花團錦簇,燈籠高掛,紅綢飛舞,仙樂飄飄,紅彤彤的“囍”字貼滿了門窗,宮女頭上插著紅花,太監腰上也系著紅綢,四處都是一副喜氣洋洋的景象。 沈映早早換上了只有皇帝大婚時才會穿的禮服,條條金龍盤在絳紗袍上騰云駕霧,喜慶又威風,翼善冠下,公子如玉,只見他眸若星辰,漆眸朱唇,真是好一個玉樹臨風,俊俏風。流的新郎官! “皇兄,您說攝政王會愿意上花轎嗎?” 沈映轉過頭,看到昌平長公主在婢女的攙扶下,領著兩歲的女兒走了過來,她小腹微微隆起,顯然是肚子里又有了孩子,難怪林徹近來一臉的春風得意,走起路來都是腳下生風。 昌平長公主并不了解顧憫,以為顧憫是男子漢大丈夫,哪里會愿意穿戴只有女子嫁人時才會穿的鳳冠霞帔,所以才會有此擔憂。 但沈映卻知道顧憫什么德性,要是他知道自己愿意“娶”他,怕是花轎上得比誰都快。 “放心,花轎應該就快來了?!鄙蛴承α诵?,從旁邊桌上的碟子里拿了塊點心彎下腰逗小外甥女,“小幼薇,還認識朕嗎?” 林徹給他和昌平長公主的長女取名叫林幼薇,小幼薇長得粉雕玉琢,十分可愛,今兒個別苑里人很多,她也不怕生,烏黑圓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沈映,奶聲奶氣地道:“幼薇給皇帝舅舅請安?!?/br> “幼薇真乖!”沈映高興地揉了揉小幼薇頭上的小揪揪,把手里的糕點遞給小幼薇,越看小粉團越喜歡,羨慕地對昌平長公主道,“還是女孩兒好,爹娘的小棉襖,你是不知道,懷容都不像小時候那般跟朕親了,都被他舅舅給教壞了!” 沈懷容就在旁邊不遠處,豎著耳朵不小心聽到了沈映說他“壞話”,忙走過來替自己辯解:“父皇!兒臣哪有!只是兒臣長大了,當然不能再和小時候一樣了啊,要是還動不動纏著父皇,被別人知道了會笑話兒臣的?!?/br> 昌平長公主笑著道:“太子也是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男兒志在四方,心懷天下,自然要獨立些,不像女孩兒就只有后宅這一畝半分地,每日琢磨的,也就是如何相夫教子這些事?!?/br> 沈映不贊同地挑眉,“誰說的,幼薇可是將門虎女,怎么能和那些深宅大院里的婦人一樣,等將來幼薇及笄,朕定會給她指門好親事,讓她痛痛快快地過這一生?!?/br> 昌平長公主感激一笑,微微福了福身子,“那臣妹就先替幼薇謝過皇兄了?!?/br> “懷容,這里人多,你先帶小幼薇去花園里玩玩?!鄙蛴硢旧驊讶葸^來,讓他牽著小幼薇的手,然后朝一旁站著的幾個宮人指了指,“你們幾個跟著小心伺候,照顧好太子和縣主?!?/br> 兩個孩子手牽手去了花園,一路上沈懷容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不知道在想什么心思,沉默不語,小幼薇估計是覺得有些無聊了,晃了晃沈懷容的手,小聲問:“太子哥哥,你怎么都不說話???” 沈懷容低頭看了眼天真懵懂的小幼薇,像大人那樣嘆了口氣,meimei才兩歲不到,就算跟她說她也聽不懂。 其實他是在煩惱,等今天父皇娶了舅舅,那他以后是要管父皇叫舅媽,還是要管舅舅叫母后?唉,這個問題對小孩子來說真是太復雜了! 兩個孩子正在花園里玩呢,忽然聽到前院傳來了一陣嘈雜的吵鬧聲,好像有人在喊花轎來了,沈懷容急著想去看熱鬧,嫌小幼薇的小短腿跑不快,一把抱起小粉團,撒腿兒朝前院奔了過去,急得跟在他們后面的宮女太監追著喊“太子爺慢點”。 等兩個孩子到了前院,沈映也早在眾人的簇擁下到了花轎前面。 能來皇家別苑觀看這場堪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婚禮的賓客也不多,也就只有林家的那些人,還有安郡王、朔玉等一些沈映和顧憫各自的心腹,眾人臉上都是一副看熱鬧的興奮和期待,皇帝娶攝政王,這可是曠古爍今第一稀奇事??! 這樁婚事在世人眼中或許荒唐無稽,不可能為文武百官接受,沈映和顧憫都不是在意那些繁文縟節的人,所以婚禮的儀程也并不像皇帝大婚那般繁瑣復雜,而是簡單地效仿了民間嫁娶的習俗。 沈映走到花轎門前,等著喜娘把“新娘子”從花轎里面請出來,等到蓋著紅蓋頭,披著霞帔,頭頂鳳冠的“新娘子”彎腰從轎子里出來,旁邊圍觀的人紛紛驚呼,他們還從來沒見過這么人高馬大的新娘子! 喜娘把一段紅綢兩端分別遞給沈映和顧憫讓他們拿著,讓沈映牽著顧憫進屋拜堂。 “新娘子”一路走過來都一聲不吭的,雖然看身量好像的確是顧憫,但沈映還是有些放心不下,趁人不注意,忍不住偷偷地往紅蓋頭里面打量,可惜紅蓋頭遮得太嚴實,看不太仔細,沈映索性扯了扯手里的紅綢,小聲問“新娘子”:“噗呲噗呲,君恕,是你嗎?” 倏爾,紅蓋頭下面傳來一聲耳熟的低笑和男人低沉磁性的聲音:“若不是我,皇上覺得這頂花轎今天還能進得了別苑?” 沈映挑了挑眉,這倒是,京城第一醋王可不是叫著玩兒的。 確定了是顧憫,沈映也就放心了,他牽著顧憫大搖大擺地進了喜堂,今天是他結婚的大好日子,自然是春風滿面,笑意盎然,而一旁的顧憫,雖然蓋著紅蓋頭看不見臉,都沈映能感覺得到,他定然也是和自己一樣開心。 禮官高聲唱道:“香煙縹緲,燈燭輝煌,一對新人齊登花堂!” 喜堂里紅燭高照,一對新人在眾人祝福的目光中前后走進門,紅衣勝火,珠聯璧合。 等到沈映和顧憫兩人站到喜堂中間,禮官道:“一拜天地!” 兩人轉過身,同時彎下腰,對著門外深深一拜。 禮官又道:“二拜先祖!” 因為兩人的雙親都已駕鶴西去,所以無高堂可拜,于是對著太廟所在西南方的位置拜了一下。 最后禮官道:“夫妻對拜!” 沈映和顧憫轉而面向對方,沈映深深地看了眼蓋著紅蓋頭的顧憫,灼熱的目光仿佛能夠穿透這塊紅布落在顧憫的臉上,而紅蓋頭下面的顧憫也是如此。 兩人于無形中四目相接,凝視著對方,雙手舉至齊眉,朝對方堅定地深深弓腰拜了下去——“禮成!送入洞房!” 賓客當中頓時掌聲如雷響,昌平長公主依偎在駙馬林徹懷中,拿手帕擦著眼淚,她作為一路看著沈映和顧憫走過來的人,深知他們能有走到今天有多么不易,真好,皇兄終于得償所愿了,他得到了一個全天下最愛他的人。 對面的安郡王看得眼眶也有些泛紅,站在朔玉身后酸溜溜地嘟囔:“本王什么時候也能有和人拜堂成親的一天啊……” 朔玉聽到后回頭瞟了他一眼,扯起嘴角,似笑非笑地道:“原來安郡王是想娶妻了,這還不簡單,咱家替你跟皇上說就是了,定會幫安郡王擇一門好親事?!?/br> 安郡王氣得直接上手去扯朔玉的袖子,“你明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非要故意氣我是不是?” 朔玉怕人看見,忙低頭想把自己的袖子從安郡王手里扯回來,“這么多人看著,拉拉扯扯的成何體統!還不快點兒放開……” 觀禮的賓客中,有人歡喜有人愁,只有太子殿下沈懷容一臉糾結,父皇、舅舅……母后?舅媽? 啊啊啊關系好亂!他還只是個孩子??!誰來教教他,他以后到底該怎么叫人???! 新人進了洞房,本來該有鬧洞房的環節,但沈映不想讓其他人看到顧憫揭下紅蓋頭的樣子,便取消了這個環節,來觀禮的這些人膽子也不至于大到敢去鬧皇帝和攝政王的洞房,便自覺地去前院喝喜酒去了。 宮人們將沈映和顧憫送進洞房后都退了出去,房里只留兩個伺候的喜娘,沈映從喜娘手里接過秤桿,慢慢挑起顧憫的紅蓋頭,顧憫的臉一點點從紅蓋頭下面露了出來。 只見一頂精美絕倫,珠光寶氣的鳳冠下,男人的輪廓英挺立體,五官深邃迷人,劍眉星目,依舊風采卓然,雖然作著女子的打扮,卻一點兒都不會覺得陰柔違和。 果然,他的君恕,不管怎樣,都這么英俊瀟灑。 沒了紅蓋頭的阻擋,兩人的目光毫不避諱地纏。綿在一起,相視一笑,笑容里充滿了對彼此的愛意。 兩個喜娘嘴里一邊說著祝福的吉祥話,一邊從他們的發髻中分別剪下一綹青絲,將兩綹青絲纏在一起打成一個同心結放在床上的枕頭下面,等伺候沈映和顧憫喝完了合巹酒,喜娘們便也退出了洞房,將余下的時間留給兩人獨處。 坐得有些久了,沈映站起來活動了下身子,故意在顧憫的下巴上摸了一把,促狹地道:“怎么樣?朕沒食言吧?朕用八抬大轎把你娶回來了?!?/br> 顧憫把頭頂的鳳冠摘下來,起身放到桌上,這頂鳳冠是按照皇后的規制用金銀打造而成,鑲滿了各種寶石和東珠,起碼有四五斤重,戴在頭上兩個時辰,壓得他脖子都酸了。 顧憫揉了揉脖子,笑著問沈映:“怎么突然想到搞這出?還故意不告訴我?!?/br> 沈映語氣突然又變得認真起來,“朕是想通過這件事來告訴你,朕現在可以隨心所欲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懷容以后也可以,你不要用他的婚事來算計,在朕這一朝,公主可以不用和親,皇子也可以娶自己喜歡的人!” 顧憫默然地思忖了會兒,垂下眼眸,含笑望著沈映,點頭道:“好,以后都聽夫君的?!?/br> 沈映被顧憫這一聲“夫君”弄得有些不好意思,嗔怪道:“亂叫什么啊?!?/br> 顧憫將人擁入懷,低頭鼻尖對著鼻尖,溫熱的呼吸噴灑在沈映臉上,故意逗他,“怎么,都拜過堂了,交杯酒也喝過了,不叫‘夫君’叫什么?還害羞?” 沈映臉頰微紅,忽然想到什么,及時舉起食指按在顧憫打算親他的唇上,“等等,我還有東西給你!” 沈映從顧憫懷里掙脫出來,走到梳妝鏡前,打開妝奩從里面取出一張紅紙,回到顧憫身邊,“我知道,你不稀罕皇后的鳳印冊寶那些累贅物,所以,我準備了這個給你?!?/br> 顧憫接過沈映手里的紅紙打開來一看,原來是一紙婚書,紅底黑字,不僅清清楚楚地寫著“徐景承”和“沈映”兩個名字和成婚的日期,還蓋上了玉璽。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 有這紙婚書為證,天上人間,碧落黃泉,再沒有什么能夠將他們分開。 顧憫心中guntang,沸騰的感動快要從胸腔溢出來,他將婚書小心地擺在桌上,然后執起沈映的雙手,啞聲道:“你總知道,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此生能遇到你,是我三生有幸,往后余生,執子之手,與君白頭,日朝月暮,兩不相負!” 第95章 正文完 京城里的人都知道,皇帝自從服用過量丹藥中毒之后,曾被御醫診斷壽數無多,多虧有攝政王遍尋天下名醫幫皇帝吊著命,才不至于山河崩,只是這樣也只能是幫皇帝拖著一口氣,卻不能令皇帝身體恢復從前。 忽有一日,有一個道士向皇帝進言,說皇帝體質陰寒,需要一個陽年陽月陽日陽時出生的男子與皇帝成婚沖喜,陰陽調和皇帝病體方能痊愈。 道士所言,聽來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可巧合的是,攝政王的生辰八字剛好都屬陽,于是攝政王為了皇帝的龍體安康,主動犧牲小我,以男子之身為皇帝沖喜。 而在那之后,皇帝的身體竟然真的一日比一日好了起來,漸漸也能上朝理政了。 其實已經過去這么久,文武百官們早就心知肚明,皇帝根本就沒生病,所謂沖喜,也只不過是和攝政王兩個人在演戲罷了,可他們知道又有什么用,難道還敢冒著丟了烏紗帽的風險去戳穿皇帝的戲碼? 皇帝愛演,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也只能配合看戲,大家一起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揣著明白裝糊涂就是了,只要不影響到他們的利益,那皇帝寵幸誰,又有什么要緊的呢。 不過好在皇帝雖是個情種,在政事上卻能稱得上是個明君。 這些年皇帝雖然稱病不上朝,但不管是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還是外交、建設上,身為一個君王該盡的責任,皇帝一樣都沒落下,將大應朝治理得井井有條,大有盛世之初的景象。 這些百官們都看在眼里,所以就算皇帝行事有些荒誕不羈,也不算什么大毛病,沒必要矯枉過正,說不定將來大應朝這段君臣之情,也能和“斷袖分桃”一樣,成為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佳話流傳于后世。 又是一年春闈,距離沈映穿越到大應朝,已經過去了整整六載光陰。 殿試結果出來,三甲放榜,宮中照例要在興麟苑舉行瓊林宴來為新科進士們賀喜。 沈映做了六年的皇帝,心境早已和剛穿過來時大為不同,他也曾豪情滿滿,以為通過科舉可以讓天下英才盡入我轂,但經過這些年,再看這些新科進士,心境已變得平常。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個朝代的興衰,還是看坐在龍椅上的帝王是英明還是昏庸,若是遇到君主昏聵,就算賢臣能臣再多,也只能是懷才不遇。 若說大應是艘航行在歷史潮流中的巨輪,終歸他才是這艘巨輪的掌舵者,所以該是這些即將步入官場的新科進士更加慶幸能生在他景昌一朝才是。 沈映高高坐在臺上,看著臺下新科進士們一張張對未來人生充滿期待,想要在官場大展抱負的笑臉,不過是舉起酒杯小酌一口,隨后放下酒杯,看了眼坐在他左手邊的顧憫。 他和顧憫為了大應朝能有如今吏治清明、太平繁華的景象,付出了無數心血精力,所以此時也只有顧憫懂沈映此時的心境。 顧憫似有所感,轉過頭對上坐在高臺上的沈映的目光,兩人遙遙相望,同時微微一笑,一切盡在兩人這一笑中。 酒過三巡,沈映忽然想起來一件事,對著臺下問道:“新科進士尚慶萬何在?” 立即有人從席間站出來走到沈映面前,下跪行禮道:“微臣新科進士尚慶萬叩請皇上圣躬金安!” “起身吧?!鄙蛴匙屑毚蛄苛诉@個叫尚慶萬的新科進士兩眼,然后道,“朕聽說,你話本寫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