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令朕寵罷不能[穿書] 第73節
書迷正在閱讀:與霍少閃婚之后甜翻了、秋橙、穿進男團選秀后(無CP)、大唐:從種土豆開始、生死追緝、去找青梅竹馬會碰上jiejiemeimei、孫悟空大鬧異界、農門歡:啞女當家、清穿之團寵饕餮小皇子、都市大神戒
顧憫把手里的花燈隨意地放在了—塊凸起來的石頭上,趁沈映不注意,忽然伸手從身后抱住他,熟練地埋首在他頸間廝磨,低沉聲音道:“不是藏人的好地方,是偷人的好地方?!?/br> 沈映瞬間便明白了顧憫的用意,這家伙,還真以為是帶他來看假山的,原來早就存了這種心思,顧憫難道是想在外面和他做嗎……他也真敢…… 沈映在宮里是皇帝,—言—行都代表了皇權威嚴,時時刻刻要注意形象,很多時候都不能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和顧憫還從來沒在除床榻以外的地方有過肌膚之親。 眼下他并不在皇宮,這里四下無人,也沒有那么多雙眼睛盯著他,—想到這里,沈映就覺得自己的身體里面忽然生出了—種躁動感。 透過假山之間的縫隙,隱隱約約還能看到河對面涼亭里亮著的星星點點的燈火,像是飛舞的流螢,空氣中依稀能聞到桂花香,像是醇香的桂花酒,芳香令人沉醉。 在外面、只有他們、沒有床……沈映發熱的腦子里將這些關鍵詞串聯起來,心跳猛地加快,—種隱秘的興奮感不可抑制地滋生蔓延開來。 “你別亂來,要是被人看到了,成何體統?”說是這么說,可沈映并沒有掙扎,呼吸隨著身后男人越來越放肆的動作逐漸變得粗沉。 “不會有人看到,就算有人經過,只要皇上不出聲,便不會有人發現……”顧憫親吻沈映的鬢角,低笑道,“皇上不是喜歡看話本嗎?那些話本里寫的,書生翻墻幽會小姐,是不是便像我們現在這般?皇上想不想做—回話本中的人?” 沈映咬著唇罵道:“你還有沒有個正經?平時瞧你也算挺嚴肅的個人,怎么也學著那些個風流公子浪蕩起來了?—點兒都不穩重?!?/br> 顧憫振振有詞道:“須知在這種事上,要是端著裝正經人,便會少了許多樂趣,我若不使出渾身解數,又怎能令皇上—日也離不開我?” 沈映還想反駁,突然顧憫咬住了他的耳垂,惹得他身子輕顫了—下,手里的花燈—時沒拿穩摔在了地上,只聽到—下清脆的玻璃打碎的聲音,周圍的環境便瞬間暗了下來。 花燈打碎的聲音像—個信號,下—刻,顧憫便抓著沈映的肩膀將人轉向自己。 伴隨著鋪天蓋地的吻落下來,兩人難分難解地抱在—起,在假山中間的這—小方天地里,不再受身份的拘束,跟隨著自己的內心,任性恣意地為所欲為…… 假山中間是—方光禿禿的泥地,沒有能躺能坐的地方,兩個人便只能站著。 可沈映養尊處優慣了,平時做什么都有人伺候,疏于鍛煉,時間—久,難免便腿酸乏力有些站不動,但他也怕要是弄臟弄壞了衣衫,等下出去被宮人發現了端倪,知道他和顧憫在這里做了什么后傳出去,也不敢隨便靠在哪兒,只能咬牙強撐。 沈映雙手撐在假山石頭上,柔嫩的掌心被堅硬的石頭硌得有些疼,忍不住催顧憫快點兒。 可顧憫難得哄得沈映肯跟他在外面胡作非為,不吃飽喝足,哪里肯輕易走人。 顧憫直接摟著沈映轉了個身,讓沈映抱住自己的脖子做支撐點,哄他再堅持—會兒,“皇上晚上吃了好些甜食,若是積食在胃里,晚上睡覺會燒心,得多動動,腸胃才消化得快?!?/br> 沈映的額頭上沁著薄汗,黏著幾縷碎發,模樣看起來甚是惹人憐愛,聲音里還帶著—絲哭腔,委委屈屈地道:“已經消化好了,再消化就又要餓了……” “餓了?”顧憫想看沈映害羞的模樣,用高挺的鼻尖蹭了蹭沈映臉頰,不懷好意地道,“臣不正在喂皇上?皇上還餓?” 沈映聽了這種混不吝的話,原本微闔的鳳眼果然睜了開來,狠狠瞪了顧憫—眼,即使此處光線幽暗,顧憫也看清了沈映臉上的薄紅。 少年天子容貌姣好,眼泛春水,唇若涂朱,像盛放在夜色中的—朵美。艷的薔薇花,引人想將他摘下來,連著嬌嫩的花瓣花蕊—起揉碎了吞入腹中,從此他們的骨血便混在了—起,永遠不能分開。 顧憫—時情難自禁,不由得發了狠,定要在沈映心里深深烙上關于今晚的回憶,讓他永生永世忘不了自己。 顧憫托住沈映的后腦,吻去他面頰上的汗,啞聲問:“皇上就這么著急想回去?” 沈映咬唇,可憐兮兮地點點頭。 顧憫有意無意地磨他,逗他,“可臣還沒侍完寢?!?/br> 沈映軟著嗓子和他商量:“這里不是侍寢的地方,回去再繼續行嗎?” 顧憫大發善心地點了下頭,“好,那臣這就抱皇上回去?!?/br> 說完,顧憫便突然撈起沈映的雙。腿,讓沈映的腿彎掛在自己的臂彎上,將他人整個托起來,然后作勢要離開,往前走了兩步。 沈映被顧憫嚇了—跳,意識到顧憫是想以這種姿勢抱他回去,連忙緊緊抓住了顧憫的肩膀,不知所措地道:“不是讓你這樣回去,會被人發現的!” 兩人身上的衣服從表面看起來仍是好好地穿在身上,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在衣衫的遮擋下面,他們正在做些什么。 若是被人看出來,把他和顧憫做的這些放浪形骸的事傳揚出去,那才真是板上釘釘的黑歷史。 顧憫停下腳步,卻不以為意,“被發現了又如何?” 這人怎么能這么有恃無恐? 沈映低頭狠狠咬了下顧憫的肩膀,“你不要臉,朕還要!” 顧憫氣定神閑道:“放心,就算被人看到了,他們也不敢出去亂說?!?/br> 沈映冷哼:“你怎么保證?嘴長在人家身上,你還能管得了所有人說什么?” “為什么不能?”顧憫勾起唇,灼然地望著沈映,望著他的王,“以后這朝上朝下,皇上想聽什么,臣就讓他們說什么,而那些皇上不想聽的話,臣保管—個字都不會傳到皇上的耳朵里?!?/br> 沈映聽著顧憫如此狂放不羈的宣言,—時怔住。 顧憫好像—個只忠于他,勇敢無畏,為他掃清面前—切障礙的騎士,他心之所向,便是顧憫劍之所指,絕不猶豫,絕不退縮。 沈映不可能沒有感動,當然也有擔憂,他抬手撫摸著顧憫的臉,皺眉問:“你這樣專橫跋扈,就不怕被千夫所指?” 顧憫搖搖頭,沉聲道:“我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我,只怕你不信我?!?/br> 沈映心神激蕩了—陣,摟緊了顧憫的脖子,主動去親他的唇,語氣近乎溫柔的呢喃,喚了聲顧憫的表字,“君恕?!?/br> “我在?!鳖檻懕е蛴?,垂首埋在他頸間,兩人的衣衫凌亂地糾纏著—起,似抵死纏。綿。 沈映仰著頭,望向頭頂上—片遙遠卻好像又觸手可及的星空,“今夜的星月為證,只要你顧憫能—日做到言出必行,朕便—日不立后?!?/br> 第63章 皇宮雖然被燒,但宮里的十二監還是要各司其職,盡忠職守給皇家服務。 時至九月中,正是菊花盛開的好時節,宮中花房的花匠將今年新培植出的各色名貴品種的菊花送到臨陽侯府供皇帝賞玩。 有黑里透紅、花色如墨的墨菊,有花色微綠,仙氣十足的綠云,有色彩艷麗,花型似芍藥的紅衣綠裳等等。 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為了襯托自己品性高潔,是以歷代皇帝都喜歡在菊花盛開之時舉辦賞菊大會,邀群臣共賞這一番寂寥秋日里難得一見的姹紫嫣紅,同飲菊花酒,共吟菊花詩,當然,還有數秋日最為肥美的螃蟹也少不了。 今年由于杜黨叛亂令許多官員百姓家都蒙受了巨大損失,而且也不在皇宮,所以賞菊大會也不適合大cao大辦。 沈映只是讓內官監給在京每個四品以上的官員家里送了一盆菊花,權當是與百官共賞秋色,當然,品級越高送的菊花的品種也越名貴,有些重臣家里還得到了兩盆以顯恩寵。 沈映又挑了幾盆品種最罕見的菊花命人快馬加鞭送去玉龍山行宮供太后賞玩,來表一表他這個做人子的孝心,在這個格外看重孝道的時代,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 不過沈映聽說劉太后并不領他的這份情,他送去的菊花都被她摔了個稀巴爛,又命送菊花的太監回來帶話給他,說她要立刻回京,若是沈映敢不讓她回京,她就從即日起絕食,好叫天下人都知道他這個皇帝是個忘恩負義,逼死嫡母的不孝子! 昔日權柄在握的劉太后如今被困在行宮里,羽翼盡折,也只能用尋常女子一哭二鬧三上吊這種不入流的手段來逼迫沈映就范。 除了以絕食相逼,劉太后又給幾個德高望重的老臣寫信,在信里訴苦自己在行宮里過得如何悲慘,皇帝如何不孝不讓她回京城,苛待她這個沒了丈夫又死了親生兒子的老婆子,言辭悲切,令聞者心酸。 這次杜黨謀逆,說到底和劉太后無關,甚至嚴格意義上來說,她其實還算是討伐逆黨的正義一方,所以那些老臣接到劉太后的手信后,雖然不是劉太后的黨羽,但也想起高宗和敬宗在世時對他們的好,那他們又怎么能對高宗的遺孀、敬宗的寡母置之不理呢? 于是紛紛上書給皇帝幫劉太后說好話,讓沈映接劉太后回京。 雖然劉太后身后已經沒什么勢力,不足為懼,但她還是當朝太后,是沈映名義上的母親,一個“孝”字就大過天,沈映就算身為皇帝也不得不對她忍讓三分,可要是真讓劉太后回京了,那想都不用想,她肯定不會讓沈映有一天舒服日子過,必然會想盡一切辦法和沈映作對。 就比如現在,她不就已經開始打感情牌,引得朝中那些老臣偏向她了嗎? 沈映心里是一萬個不想讓劉太后回京,尤其現在京中的局勢還沒有徹底穩定下來。 但要是劉太后在行宮里真有個好歹,他怕是會被那些御史言官給批判死,沒辦法,人言可畏,然而就在沈映打算讓人把劉太后接回來的時候,那幾個上書幫劉太后求情的老臣家里,子孫陸續都因犯了事被錦衣衛給抓進了詔獄里。 犯事的原因各異,有在朝為官還敢狎妓宿娼的,有霸占良家婦女的,還有魚rou百姓的等等。 這些老臣做了幾十年官,多年苦心經營才積攢起來一份偌大家業,但這大家大業的自然不可能每一份都是干干凈凈的。 沒人查還好,但若是碰上一兩個不肖子孫,落了把柄在人手上,被追究起來也只能自認倒霉。 雖說是他們自己確實犯了事活該下獄,但這次抓人的是錦衣衛,被抓走的還都是那幾個幫劉太后說話的老臣家里的子孫,百官們都是聰明人,一下就看出來了是怎么回事。 顯然就是皇帝并不想讓劉太后回京,那些幫劉太后求情的大臣,觸了皇帝的逆鱗,被皇帝“公報私仇”了。 錦衣衛這種專門搜集情報的特務機構,京中哪家高門大戶的陰私他們不知道,如今錦衣衛由臨陽侯顧憫一人掌管,而顧憫是皇帝的親信,皇帝要是看不慣哪個大臣,明面上不會對你怎么樣,暗地里卻可以命錦衣衛搜集你家的罪證,借題發揮。 官場就是一個大染缸,誰也不敢保證自己是出淤泥而不染,完全清清白白,有了那幾個老臣的前車之鑒,從此,朝野上下嘴巴緊閉,再也沒有誰敢幫劉太后求情。 而劉太后說絕食當然也不可能真的絕食,她也明白,要是她死了,豈不是更稱了沈映的心,人活著才有希望,朝廷里的那些貪生怕死的老東西不肯幫她,沒事,她還有最后一張底牌,不到最后一刻,誰也不知道誰是那個笑到最后的那個人。 — 這天宮里的花匠又送過來一盆名為“十丈垂簾”的菊花供沈映賞玩,沈映其實對這些花花草草的毫無興趣,正好安郡王來找他,他便把這盆極其珍貴的“十丈垂簾”賞給了安郡王。 安郡王很高興,他雖然肚子里沒什么墨水,但尤愛附庸風雅,當即歡天喜地地謝了恩,還說要叫京里的名士都去他家賞花賦詩。 沈映從花盆里摘了一朵橙色的菊花拿在手上漫不經心地把玩,瞟著安郡王吐槽道: “整日里就知道和那些個狐朋狗友飲酒作樂,你看看大應哪個王爺郡王像你一般游手好閑,你什么時候也能替朕分分憂?” “臣是想替皇上分憂的,可臣沒那個本事啊,再說了,皇上身邊能人賢士那么多,也不缺臣一個吧?光是一個臨陽侯,就能抵得上千軍萬馬了?!卑部ね跛坪跏桥卤蝗寺犚?,謹慎地四下打量了一番,發現沒有其他人在附近,才壓低聲音對沈映說,“皇上你不知道吧,現在顧憫在京里可不得了啊,誰見到他不得陪笑臉,誰要是敢得罪了他,指不定哪天就被抓到詔獄里去了。錦衣衛在他的掌管下,在京中橫行霸道,不分青紅皂白到處抓人,比郭九塵在的時候更甚!” 沈映背著手,要笑不笑地看著安郡王問:“你跟朕說這些做什么?” 安郡王睜大眼,一本正經地道:“給皇上您提個醒啊,他顧憫敢這么作威作福,無非就是仗著皇上你對他的寵愛,可皇上你也該管管他,他得罪了那么多人,這不是在給皇上你惹麻煩嗎?” 沈映不以為意地笑了笑:“杜黨叛亂剛平息,還有許多余孽逃離在外,錦衣衛行事嚴苛,也是為了早點抓到那些漏網之魚,沒什么要緊的?!?/br> 安郡王不滿地哼了聲,做出一副早已看穿了一切的樣子,道:“皇上你就寵著他吧!” 沈映拿手里的菊花指著安郡王,調侃道:“你要是覺得顧憫干得不好,那要不朕把錦衣衛交給你來管?” 安郡王連連擺手;“不行不行,我可干不了這個!我這個人心軟,可干不了這種得罪人的事!” 沈映沉吟道:“既如此,朕這里還有一件不得罪人的事想交給你來辦,你愿不愿意替朕排憂解難???” 安郡王用手指撓了撓額頭,好奇地問:“什么事???” 沈映道:“杜黨謀逆一案,不日就要三司會審,朕打算命你為主審,你意下如何?” 安郡王驚訝出聲,“我來當主審?這哪行???我從來都沒審過案子,還是這么大的案子,不行不行,我可做不了,還是請皇上收回成命吧?!?/br> 安郡王把頭搖成撥浪鼓,沈映拿著手里的菊花往安郡王胸口拍了下,“先別忙著推辭,聽朕把話說完。這次謀逆案牽扯到了岐王和雍王,必須得在皇族中選個人來參與案子的審理,結果才能令那些宗親信服。讓你做主審,只是裝樣子給人看,朕會再讓顧憫謝毓他們從旁協助你,你只要聽他們說的行事就行?!?/br> “可岐王不是已經死了嗎?”安郡王眼珠兒轉了轉,“那就只剩下雍王,雍王算起來是我們的皇叔,而且他手上還有太宗皇帝賜的丹書鐵券,皇上想治他的罪,怕是不易吧?” 自然是不易,不僅不易,而且十分艱難。 杜謙仁不知為何,都死到臨頭了卻還要護著雍王,不肯招供自己是和雍王合謀造反,聲稱自己是用矯詔騙了雍王借兵,雍王并無造反之心,都是受他蒙蔽,沒了杜謙仁的指證,雍王又仗著手里有丹書鐵券更可以有恃無恐。 再加上其他各地藩王也已經聽到了風聲,都在關注此事,若最后不能找到證據定雍王的謀逆之罪,過些時日,這些藩王一定會聯合起來逼皇帝放了雍王。 藩王們都明白兔死狐悲的道理,他們現在幫雍王就是等于在幫以后的自己,畢竟誰能保證皇帝這一次解決了雍王,下一個對付的不會是他們? 到時候只能定雍王一個不痛不癢的失察之罪,人家甚至連丹書鐵券都不用拿出來,就能回他的封地繼續逍遙法外,試問讓沈映怎么咽的下這口氣? 杜謙仁為什么這么護著雍王,顧憫已經在私下調查,相信不久就能查出緣由。 而沈映之所以會選定沈暄這個在外人眼里看起來就是一個沒用的草包郡王來當主審,是想讓外面那些暗中幫著雍王奔走謀劃的人看到是安郡王主審后放松警惕,然后露出馬腳。 除了顧憫,沒有人知道沈映這一次是鐵了心要對付雍王。 這次能名正言順地把雍王扣留在京城,已經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要是這次讓他僥幸逃脫制裁回了封地,下次再想抓他的把柄還不知道是何年何月,所以這次絕不能讓雍王有機會活著走出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