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令朕寵罷不能[穿書] 第47節
書迷正在閱讀:與霍少閃婚之后甜翻了、秋橙、穿進男團選秀后(無CP)、大唐:從種土豆開始、生死追緝、去找青梅竹馬會碰上jiejiemeimei、孫悟空大鬧異界、農門歡:啞女當家、清穿之團寵饕餮小皇子、都市大神戒
— 六月二十六,是劉太后之子,已經薨逝的大應朝敬宗的冥誕。 劉太后這些年吃齋念佛,就是為了求菩薩保佑敬宗能夠往生極樂,所以每逢敬宗的冥誕忌辰,她都會請得道高僧來宮里為敬宗念經超度。 幾日前,郭九塵告訴劉太后,有位得道高僧云游經過玉龍山,民間都傳這位高僧佛法高深,信徒無數,身懷大功德。劉太后一聽,便立即讓郭九塵把這位高僧請到行宮里來,等到敬宗冥誕那日,讓高僧為敬宗念經超度。 到了六月二十六,敬宗冥誕那日,劉太后率領所有后宮眾人到佛堂,在高僧的主持下,一起為敬宗念經祈福。 等到超度結束,因為后宮中有不少太妃都是信佛之人,又聽說這次的法師是個得道高僧,便有不少人拿著佛家的各種寶物,請高僧幫忙念經開光。 想讓大師為寶物開光,得先報上自己的生辰八字,輪到昌平長公主的時候,那位高僧聽完她報的生辰八字后,本來是閉著眼的,忽然臉色一變,睜開眼睛大為驚訝地上下打量起昌平長公主,好像是聽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一般。 劉太后注意到高僧的表情變化,忍不住問:“大師,您為何看起來神色如此驚訝?難道是長公主的生辰八字是有何不妥嗎?” 高僧看了看太后,又看了看昌平長公主,然后念了句佛號,對太后道:“太后能否借一步說話?” 太后帶高僧走到一旁沒人的角落里,和氣地道:“有什么話,大師但說無妨?!?/br> 高僧雙手合十行了一禮,道:“阿彌陀佛,實不相瞞,貧僧方才之所以驚訝,是因為聽到昌平長公主的生辰八字后算了一算,發現昌平長公主的生辰八字竟然與敬宗皇帝的生辰八字之間頗有緣分?!?/br> 太后聽完,不以為意地笑道:“他們是兄妹,自然是有緣的?!?/br> 高僧搖了搖頭,“不是兄妹緣,而是母子緣?!?/br> 太后臉色一震,有些不可思議:“大師你說什么?他們之間怎么可能有母子緣?” 高僧沉吟道:“阿彌陀佛,敬宗皇帝與太后是今世的母子緣,與昌平長公主卻是來世的母子緣,另外貧僧還算到,昌平長公主是鳳凰入命的命格,將來所出之子,也會封王拜相,貴不可言?!?/br> 太后將信將疑:“大師此言當真?” 高僧念了聲佛號:“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若太后不相信,就當貧僧沒有說過此事,因緣際會,皆是緣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br> 太后求神拜佛這些年,就是為了能讓她死去的兒子下輩子投個好胎,聽這個高僧的意思,敬宗下輩子大有可能會投胎到昌平長公主肚子里,這讓劉太后聽了怎么能當沒聽過。 劉太后急切地道:“大師,大師,哀家沒說不信,哀家相信你!還請你告訴我,我,我什么時候才能再見到我兒子?” 劉太后也是關心則亂,一時間連自稱“哀家”都忘了。 她的表情又傷心又激動,就算她再貪權戀勢,再冷血無情,此刻的她,也只不過是一個迫切想要再見到死去兒子一面的可憐母親,哪怕這件事聽起來再不可思議,再怪力亂神,只要有一絲希望,她也不愿意放棄。 高僧嘆息道:“阿彌陀佛,既然太后相信貧僧,那貧僧也會如實相告。敬宗皇帝與昌平長公主是有母子緣,但最后能不能做成母子,也要看敬宗皇帝與昌平長公主將來的那位夫婿,有沒有父子緣?!?/br> 劉太后著急地問:“那大師能不能算到與我兒有父子緣之人的生辰八字?只要按那生辰八字來為昌平長公主擇婿,是不是我兒就一定能投胎進長公主的肚子里?” 高僧撫須沉吟道:“知道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再推算起命理并不難,可知道命理倒推生辰八字卻需要耗費上許多時日,貧僧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一定能算準?!?/br> 劉太后雙手合十,連聲哀求道:“大師,請您務必要幫哀家算一算,若是大師能夠幫哀家達成心愿,哀家到時候就讓皇上封大師您為國師,再在京城為大師建一座寺廟,讓您當主持!” 高僧微微一笑,云淡風輕道:“阿彌陀佛,貧僧只是一介游方僧,云游四海慣了,這些世俗虛名于貧僧來說,只是紅塵里的羈絆,如過眼云煙一般,毫無意義。本來天機不可泄露,貧僧也是看太后一片愛子情深,又誠心禮佛的份上,才會將天機告知于太后,并不是為了求名利。既然太后誠心相求,貧僧便勉力試一試?!?/br> 既不要名又不要利,也就是說,這個和尚根本沒有要拿這種事來騙她的理由。 劉太后對這位高僧的話更加深信不疑,儼然將高僧當成了能讓她再見到兒子的活菩薩,立即命宮人為大師準備宮舍,請大師在行宮里住下,好生招待。 除了對高僧禮遇有加,劉太后對昌平長公主的態度也大為轉變。 原本劉太后對昌平長公主這個庶女向來都是漠不關心,任其自生自滅的態度,突然之間,她命人將各種首飾綢緞補品,像流水一樣送到昌平長公主那里,還對她噓寒問暖,關懷備至,竟像是對待親生女兒一般關心。 宮人們對此都大為不解,都奇怪也不知道昌平長公主是在哪里燒了高香,竟然一下子得了太后的青眼,原本是落毛鳳凰不如雞,如今可是要成真鳳凰了。 不到半日的功夫,劉太后和昌平長公主的事便傳遍了行宮里,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傳進了沈映的耳朵里。 沈映聽萬忠全跟他說完這個八卦,只笑不語,只有他心里明白,哪是昌平長公主燒了什么高香,而是劉太后信了所謂得道高僧的話,已經將昌平長公主視作了能讓她兒子投胎轉世,再世為人的工具罷了,為了她兒子,自然得將昌平長公主好好養著。 劉太后大權在握,高高在上,掌控著所有人的命運,而她身上唯一的弱點,就是她對她那早亡的兒子的執念。 沈映早就看出來,劉太后早晚求神拜佛,不是求佛祖保佑她自己,而是為敬宗祈福,所以也就只有劉太后才會信投胎轉世這種荒誕不羈的鬼話,既然這樣,那就也不能怪他利用劉太后身上這點唯一所剩不多的人性,用她的慈母心來促成昌平長公主和林徹的婚事了。 “皇上,顧少君在外求見?!?/br> 小太監忽然來稟報,沈映正在批奏本,沒抬頭,只揮了下手,“讓他進來?!?/br> 顧憫進來請過安,沈映才把手里的御筆放下,奇怪地看著他問:“你怎么忽然來行宮了?” 梁耀祖的案子一了結,顧憫便回了京城,算起來,兩人也有快十多日沒見過面了。 顧憫手里捧了個匣子,淡淡笑著道:“啟稟皇上,臣聽說行宮里來了位得道高僧,便想從高僧那里求得一件開過光的寶貝,來獻給皇上?!?/br> 沈映打量著顧憫手里的匣子,饒有興致地問:“什么寶貝???打開給朕看看?!?/br> 顧憫走上前,將匣子打開給沈映看,里面放了一面鏡子,鏡子的邊框是純銀打造,上面鑲嵌了各色寶石和琉璃,看起來好像價值不菲。 顧憫笑著解釋道:“皇上,此鏡名為八寶琉璃鏡,是佛家寶物,據說可照見前世今生,臣特意拿去請大師開了光,以希冀佛祖能保佑臣與皇上可以長長久久,大師說了,只要此鏡不碎,臣便能如愿以償?!?/br> 什么佛家寶物,還能照見前世今生,騙人的吧? 沈映才不信這些,一聽就沒了興趣,揮了揮衣袖,手往旁邊隨便一指:“知道了知道了,你就把鏡子放那兒擺著吧?!?/br> 顧憫不放心地道:“皇上定要好好保管這面鏡子,若是鏡子碎了,那臣與皇上可能就……緣份到頭了?!?/br> 沈映對這種怪力亂神之說十分不以為然,不過就是一面鏡子,碎了又能說明什么?敷衍地點頭道:“放心放心,為了你和朕的長長久久,朕一定會好好保管的,定不能叫它碎了?!?/br> 顧憫沒再說什么,把鏡子找了個架子放好,然后便告退離開了。 見顧憫突然一下子走得這么痛快,沈映都有點不習慣,這還是他認識的那個醋精顧君恕嗎?可能是有什么緊急公務在身,順便來的行宮吧,沈映如是猜測,也并沒往心里去。 說來也巧,顧憫走了沒兩個時辰,凌青蘅突然也拿著令牌進行宮來找沈映了。 這次凌青蘅給沈映帶來的,是關于沈映讓他監視的,遠在皇宮之中,馮太妃和岐王這對母子的消息。 沈映背著手,在書房里慢慢來回踱著步,聽凌青蘅說完,臉色一片凝重,“你是說,岐王并不是真的得了病,他的癡儍之癥,其實是馮太妃買通御醫和乳嬤,在岐王養在壽安宮中時,在岐王的飲食中下藥所致?” 凌青蘅:“回皇上,是這樣不錯。您和太后離宮沒多久,岐王便已恢復正常,草民也私下查了那位負責給岐王診治的那位御醫,發現他與馮太妃的娘家是遠親,如今已經告病還鄉了?!?/br> 沈映冷嗤道:“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下得了手,這個馮太妃,是個狠角色啊,也是,能在劉太后手底下生了兒子還能活到今天的,肯定不會是個軟柿子。青蘅,你繼續幫我在宮里盯著他們母子的動靜,另外,馮家那邊也勞你多留意留意?!?/br> 凌青蘅道:“草民遵旨?!?/br> 沈映踱步回來,正好經過那個擺著八寶琉璃鏡的架子,只聽身后冷不丁響起一陣清脆的響聲,沈映回頭一看,只見那面顧憫送給他的寶貝鏡子,鏡框還好好的立在那兒,里面的鏡面卻莫名其妙地四分五裂碎成了幾塊! 沈映一愣,好好的鏡子,怎么會突然碎了?他也沒碰到哪兒,這鏡子難道是豆腐做的嗎?這么弱不禁風? 腦中忽然回想起顧憫送他這面鏡子時說過的話,“若是鏡子碎了,那臣與皇上可能就緣份到頭了”。 言猶在耳,沈映不由得掃了眼旁邊的凌青蘅,情不自禁地咽了口口水,不會吧,有這么邪門嗎? 凌青蘅見沈映臉色不好,關心道:“皇上,您怎么了?”又瞟了眼碎了的鏡子,也感覺有些奇怪,“這鏡子好端端地擺在架子上,為什么會突然碎了?” 沈映心里有些發虛,已經在想若是被顧憫發現鏡子碎了的話,那個醋精還不知道會怎么跟他鬧,暫時沒什么心情理會凌青蘅,一臉如喪考妣地道:“沒什么事的話,你先告退吧,朕還有事?!?/br> 等到凌青蘅退下,沈映走到架子前,撿起一塊碎鏡片,看得他眉頭直皺,頭疼不已,這個破鏡……可以重圓嗎? 作者有話要說: 顧憫:大師我悟了,嘴巴是用來親的,不是讓他說鬼話的。 第40章 為了掩人耳目,凌青蘅每次都是打扮成小太監的樣子,假借安郡王的名號出入玉龍山行宮。 從玉龍山行宮出來,凌青蘅抄了條小路騎馬下山,下到半山腰時要經過一片翠竹林,此時剛過晌午,天氣炎熱,翠竹林里一絲風都沒有,萬竹靜立紋絲不動,只有蟬聲在林間極盡嘶鳴。 凌青蘅騎在一匹黑色駿馬之上,雙眸緊盯前方,雙。腿夾緊馬肚,一手拽著韁繩,一手熟練地揮鞭拍馬,黑馬猶如一道魅影穿梭在翠濤碧浪之間,馬蹄疾馳經過之處,卷起一陣勁風,這才引得身后的竹葉搖曳起來,沙沙作響。 忽然奔馳至一處,黑馬的馬蹄不知被什么東西絆了下,行動受阻,劇烈的慣性使得黑馬前肢不受控制地往前跪倒在地,后肢跟著踩空,馬屁。股隨之高抬,眼看馬背上的凌青蘅就要被重重甩在地上——可沒想到伴隨著黑馬的一聲警告嘶鳴,凌青蘅立即將雙腳從馬鐙里抽出,一拍馬背整個人便從馬背上凌空而起,宛如一只輕盈的飛燕,穩穩地落在了地上! 黑馬倒地,凌青蘅正要上前查看是什么情況,突然敏銳地聽到從他身后傳來一個利刃劃破空氣的尖嘯聲,未等大腦思考,身體已經率先做出本能的反應,他反手便從腰間抽出軟劍,轉身抬手一劍,側身擋開了背后而來的偷襲! 偷襲之人似乎也并不想戀戰,偷襲被發現,也沒有再出招,只是避開了凌青蘅軟劍的鋒芒,縱身一躍,背對著落在凌青蘅前面,擋住了凌青蘅的去路。 而凌青蘅雖然未看清楚他的臉,但僅憑此人身上這一身鮮紅奪目的飛魚服,便已知曉對方的身份是錦衣衛。 “凌公子好身手?!蹦侨宋崔D過身,也未將手中的繡春刀放下。 被人一語道破了身份,凌青蘅也沒慌張,平靜地道:“閣下也不賴。不知凌某何時得罪了這位錦衣衛大人,讓大人要在此處設下陷阱埋伏凌某?” 那錦衣衛輕嗤一聲,譏諷道:“凌公子錯了,你得罪的人不是我,而是郭大伴?!?/br> “哦?”凌青蘅不慌不忙地反問,“可凌某不過一介布衣,與九千歲素未謀面,與東廠也素無瓜葛,何談得罪?會不會是你們弄錯了?” 錦衣衛拿著條帕子,低著頭漫不經心地擦拭著繡春刀冰冷鋒利的刀身,可見他烏紗帽下露出的那半張側臉,輪廓英挺,棱角分明,雖沒瞧見正臉,但已能感覺出他周身彌漫的肅殺之氣。 “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不知凌公子這巧言善辯的能力,”錦衣衛語氣倏地一冷,竟有幾分咬牙切齒的意味兒,一字一頓道,“是跟誰學的?!鳖D了頓又冷笑著道,“可惜任你再伶牙俐齒,也改變不了,你就是昭懷太子逆黨中人的事實!” 凌青蘅眸光一凜,暗暗握緊了手里的軟劍,語氣波瀾不起地道:“大人真會開玩笑,什么太子?什么逆黨?恕在下一個字都聽不懂,這莫須有的罪名,在下不能認?!?/br> “不見棺材不掉淚?!卞\衣衛舉起手里的繡春刀,對著空氣比劃了兩下,慢條斯理地道,“你不承認認識昭懷太子沒關系,那前不久錦衣衛曾抓獲過你們中一個名叫韓遂的同黨,這人你總該認識吧?” 凌青蘅聽錦衣衛提到“韓遂”的名字,眼里有殺意一閃而過,語氣也不似剛才的云淡風輕,變得緊繃了起來,“不認識?!?/br> “韓遂,昭懷太子府詹事韓崇之子,昭懷太子與徐皇后在宮中施厭勝之術被告發,韓崇為昭懷太子求情,觸怒高宗,韓家被判滿門抄斬,唯有當時在神機營中任參事的長子韓遂一人逃脫,隨后下落不明,我可有說錯?”錦衣衛慢條斯理地說完,冷聲質問,“你們這伙效忠于謀逆罪人沈昭懷的逆黨,先是劫走各州府進獻給郭大伴的壽禮,隨后又處心積慮接近當今圣上,說,你們到底有何目的?” 凌青蘅此時已經起了殺心,正想出其不意出殺招解決了眼前這個禍患,卻聽那錦衣衛淡定地嗤笑道:“本官奉勸凌公子最好不要輕舉妄動,否則,本官可不敢保證,在你近本官身之前,還能不能有命站著?!?/br> 凌青蘅聞言緊鎖起眉頭,謹慎地往后退了一步,警惕地四下觀察了一圈,想確定還有沒有其他錦衣衛埋伏在周圍。 “凌公子這就怕了?”錦衣衛說完,突然將手里的繡春刀插回了刀鞘,冷不丁地轉過身,面帶譏諷地望著凌青蘅。 而凌青蘅也觀察完了四周的情況,以他習武多年鍛煉出來的感應力,并未感覺出這附近還有其他人的存在,便知道剛才這錦衣衛警告他的話,不過是在詐他。 凌青蘅正暗惱自己受了這錦衣衛的戲弄,可等他看清楚了錦衣衛的臉后,不由得驚訝失聲,“是你!” 不錯,設伏將凌青蘅攔下的錦衣衛,正是那日在安郡王私宅,和凌青蘅有過一面之緣的顧憫。 凌青蘅認出了顧憫,當然也早就從別人那里打聽過顧憫的身份,知道顧憫是皇帝的少君,同時備受皇帝和郭九塵的寵信,不僅年紀輕輕就官居從三品錦衣衛指揮同知,還是皇帝親封的臨陽侯,在京城里,可是風頭無雙的新貴。 “很好,看來凌公子還記得我?!鳖檻懳⑽⒐创?,臉上卻無笑意,“自從上次在安郡王府與凌公子匆匆一見,我便一直想找個機會與凌公子結交,可凌公子神出鬼沒,蹤跡成謎,找你還真是費了我好大一番功夫,后來才知,原來你早在燈火闌珊處?!?/br> 凌青蘅冷笑,“凌某不過一身份低如草芥之人,哪里敢高攀在京城里大名鼎鼎的臨陽侯、顧少君。顧少君,明人不說暗話,你既一人前來,想必也不是真的奉了郭九塵的令來捉我,否則以你們錦衣衛的行事作風,早就將我抓進詔獄大刑伺候了,而不是在這里用言語試探,你到底想干什么?” “這話,剛才不是我在問你嗎?”顧憫眉眼冷冽,沉下嗓音,冷肅地問,“你,凌青蘅,昭懷太子逆黨黨羽,潛伏在當今圣上身邊,到底有何圖謀?” 凌青蘅目光如炬地盯著顧憫,不答反問:“顧少君,你既早知我身份,那又為何不和郭九塵告發我?還是你只是表面上忠心于那位九千歲,實際上卻是明忠暗反?” “本官是忠是反,何須要與你們這些人言明?”顧憫面帶冷笑,“凌青蘅,你處心積慮潛伏在皇上身邊,是不是想利用皇上,來翻昭懷太子的舊案?” 凌青蘅不卑不亢道:“顧少君此言差矣,皇上英明神武,豈會受人利用擺布?在下不過是不忿閹黨禍亂朝綱,想為皇上扳倒閹黨略盡綿薄之力而已,顧少君,若你也是忠心于皇上,那我們本該是同路人才是?!?/br> “誰跟你是同路人?!鳖檻懞怀?,“凌青蘅,當年昭懷太子案,皇上并未牽涉其中,他是無辜的。你現在將皇上卷入其中,可知一旦被太后郭九塵一黨發現你的存在,發現有人在調查當年廢太子舊案,皇上會面臨什么樣的險境?” 凌青蘅淡然道:“顧少君多慮,在下行事自有分寸,皇上尚不知我真實身份,我也從未想讓皇上現在就幫我翻查當年舊案?;噬霞热幌嘈盼?,那我也定當竭盡全力報效,絕不會讓jian人對皇上不利?!?/br> “你最好說到做到?!鳖檻懯址鲈诶C春刀上,盯著凌青蘅往前走了一步,沉聲道,“若是被我知道,你接近皇上是別有用心,那就別怪我不留情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