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小卷毛 第58節
書迷正在閱讀:菲克老虎、我靠釀酒走上人生巔峰、樓下那個瘋批小老弟、天很藍(兄妹骨科 1v1h)、仲夏夜之夢(1V1)、跨世界的愛ABO、大唐之暴君崛起、戰虞、我靠做NPC修仙[全息]、老祖他是個狼火(穿越)
*** 不能學習,那就玩別的。 天線能收到信號的只有幾個臺,還是靠有線收看的地方臺最熱門,沒新聞、更沒廣告。每晚七點開始,連續放四集電視劇,簡單直接粗暴。 《加里森敢死隊》。 中央臺放了十六集停播,也不知道地方臺哪個傻大膽,找齊所有資源,把剩下的十集給放了。 安景云看了兩集,突然警惕心大發,這這這……主角是山上下來的罪犯,不適合孩子看。 于是孩子們改看名著。 前蘇聯老大哥家出的盡是長篇大論,《靜靜的頓河》、《戰爭與和平》。日本的《細雪》也是老厚一本,打開一看,好家伙,二姐37歲,三姐33歲,最小的四妹29歲。 徐蓁偷工減料看了幾天,翻到《靜靜的頓河》描述婦人刮宮的一段,嚇得面青唇白。她拿去給安景云過目,成功地讓親媽當晚沒吃飯,以及取消了多讀名著增長文化的計劃。 還好有爺爺的“獎學金”懸著,該練的字仍然練著,該畫的畫也畫著。這些徐蘅弄不來,但她也有辦法,在老太太指點下鉤電視機罩子-沒成功,歪歪斜斜的拿不出手;改為鉤茶杯墊,成了,一套六只,奉敬給爺爺用。 安歌沒折騰,直接照書上寫了幅對聯:“春雨絲絲潤萬物,紅梅點點繡千山”。 雖然頂著小孩子的殼,芯不是了,淡定。自家的親爺爺,寫幾個端正大方的字就行。 馮超不知道自己要不要準備,而且也不知道如何準備,悄悄問了安歌。安歌教他,寫篇文章,詠水仙、詠茶花、再不行詠陽臺上那幾根大蒜苗也可以。爺爺骨子里還是文人,業余喜歡寫七律,指著青松白雪的詠物言志。 至于寫得怎么樣呢,四平八穩還是有的。安歌覺得這大概就是基因,作為親孫女,她寫的文章也是咳咳不好不壞。 馮超想了半天,寫了篇詠水仙,開頭用的郭沫若的詩,“只憑一勺水,幾柱石子過活”。 安歌能說什么,時代、時代!按照課本上的范文畫出來的葫蘆,脫不了瓢樣。 多出來的時間,打牌。 安歌教大家玩“找朋友”,這是斗地主的一種,三打二,不固定對家。 第五個人是誰?方輝和何明軒。借著幫老師傳達新課和作業的名義,兩人天天來徐家打牌。 何明軒是安景云同事的兒子,紅星小學常年的年級第一,僅比方家二哥差那么一點點的存在。方輝是跳級生;馮超缺了一個月的課,期末還是滿分。擠在一堆學霸中打牌的徐蓁,天天被削得不能升級。別人都打第二條龍了,她仍然停在小二小三。 不好意思繼續“欺負”她。 安歌建議教學打牌。 先減少到一付牌,自己手上有的,別人出的什么,按照邏輯別人手上應該有什么。 簡單地說,就是記牌和推算概率,一圈牌出完,要知道和算出所有牌的去向。 徐蓁,倒,卒(并沒有),還是比較堅強地熬過第一關。安歌降低標準,讓她記住10以上的牌,把范圍縮小到三分之一。 何明軒和方輝嫌太簡單,又開了棋局。一邊打牌,一邊下棋,兩不誤。 他倆沒來的時候,也有別的玩法,二十四點。 任意抽四張牌,用加、減、乘、除把牌面數字算成24。 害得徐蓁白天晚上都在記牌算牌,兩只眼睛快成蚊香圈了,發自內心地感慨,“你們累不累??!” 還真不累。 安歌把阿城的《棋王》講給徐蓁聽。世間萬物皆有規律,一個人的頭腦、專注能力,心理學一直在研究,只要方法對,每個人都能發揮出自己無法想象的潛力。 徐蓁聽得一頭露水,“小說也有模式?” 名著……安歌沒到那個高度,無話可說,但徐蓁最喜歡的瓊瑤阿姨,還是可以研究的。 女主相貌清秀,內心戲多(誤),擁有豐盛的心靈;男主更愛楚楚可憐的女主,在一紅一白兩朵花之間選擇更需要他的。 相遇、相識、相知,到幾萬字的時候應該有誤會了。誤會是解開還是加深,取決于這是短篇、中篇還是長篇。 幾天后,徐蓁有了一篇小論文,《讀完幾十本瓊瑤小說后,總結出來的言情小說寫法》。 “可以試試自己寫一篇?!卑哺钁Z恿她,“喜歡哪種男主?” 徐蓁扭捏了一下,“會做家務的,脾氣好的,經常表揚孩子的?!?/br> 安歌,…… 你想找的是一個好爸爸吧? 因為忙著教徐蓁如何分析她最愛的言情小說,安歌連打牌都顧不上了,把另兩個小伙伴急的。 這天,方輝抱著一大包東西一溜煙進了徐家。 鎖上小房間的門,解開一看,麻將! 厲害了。 連老太太都嚇了跳,得有二三十年沒摸過了。 不過,安景云的家訓是麻將不準進門,這可是不務正業、貪玩誤事的禍根代表。 “哪來的?”安歌抓起一只牌,竹子做的,小巧玲瓏。 “我爸的朋友要回老家,帶不走的都給我家了?!狈捷x解釋了一句,眼巴巴看著安歌,“你說過麻將的變化更多,不容易算概率,我一直想試試?!彼沧チ艘恢慌圃谑稚?,摸索著牌面的花紋,“怎么玩?怎么才算贏?” 安歌大致講了下麻將的規則。想當年,她也曾經是賭王一系列影視劇的小粉絲,自學成才研究了各種玩法,迷得不要不要的。沒料到事過境遷,她現在只想說,“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快樂?!?/br> 方輝心癢癢,恨不得立馬開局,動手洗了下牌。 麻將牌碰撞著,摩擦著,發出特有的聲響,嚇得安歌連忙按住方輝的手。 開玩笑,只要鄰居聽到動靜去舉報,一會就有人上門抓。 打麻將,眼下可是屬于不健康娛樂。 剛說完,外頭有人敲大門,方輝緊張地看向安歌,怎么辦?是不是趕緊藏起牌? 安歌無聲地搖搖頭。 他倆豎起耳朵聽著,馮超去應的門,來的不是別人,方輝的二哥,方亮。 比安歌還聰明的方亮。 方輝松口氣,還好,沒事。 不過,毛毛為什么若有所思,皺起了眉頭? ※※※※※※※※※※※※※※※※※※※※ 謝謝小p的地雷!么么噠! 第八十一章 博弈 方家“套娃四兄弟”, 老大方明一直是個大哥的樣子;二哥方亮, 和兄弟們不同, 他的言談舉止帶著淡漠。這種淡漠更多是因為把熱情獻給了格物致知,所以面對的即使是自身生死,他也十分冷靜。 這會小小少年還很健康, 皺著兩條好看的眉毛, “你們打算浪費時間到什么時候?” 方輝,啞口無言。 安歌,……不知道是不是自戀, 怎么感覺二哥的火氣,更多是對著她來的? 方亮下一句話證實了她的猜測,“特別是你, 這么好的頭腦,用在這上面?”他指著攤在桌上的麻將牌,“遇到一個想自殺的懦夫, 就縮在家里不敢出來?吃飯時噎死的、睡覺睡過去的更多,難道不用吃飯睡覺?” 安歌, …… 她還好吧, 還能消化意外事件, 是安景云心理陰影面積大。 而且打麻將也不代表虛度時光,勞逸結合干活不累。安歌眼珠微轉,視線余光剛好看到方輝悄悄地看過來。 怎么辦? 涼拌? “我們是想……”安歌咽了下口水, “通過麻將學習概率論?!闭娌皇呛f八道, 她看過一本神奇的書-《麻將與數學》, 書上說麻將有4900多萬種組合?!斑€有博弈論?!?/br> 麻將是很典型的多人決策模型。 已經聽牌等糊,湊齊了一溜的筒子或者束子,單等最后一張牌。要不要等自摸?要不要換牌?有時候為了避免沖給別人糊,寧可自己不糊,也得把獨一張扣在自己手上。 這里需要超強的記憶力和判斷力。桌上有什么牌,上家、對家、下家在做什么牌,概率不停在變,值不值得冒險,同時也不能讓別人看透自己的牌。 方亮知道一點納什均衡的理論,聽安歌講得理直氣壯,不由產生興趣。 說到證明的基礎-不動點理論,安歌只能搖頭了-可能她智商比普通人高一點,但跟專業大牛差遠了。再說知識不用就丟,眼下她最多高中文化,連應付高考都不行,沒刷題!連公式也沒背全,總不能每道題從頭開始推算公式吧。 最最關鍵的一點,理論僅僅是理論。 博弈論的第一前提是:決策主體是理性的,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搓麻將常說“亂拳打死老師傅”,遇上抓了一付地糊的牌,扔這張丟那張,最后做了個雞糊的,跟誰講理?下場玩的都是聰明人,才有博弈論的用武之地。 普通人在世,需要的是處事智慧。就像一個家,資源有限,供誰、不供誰?從利益最大化來說,自然供出息可能最大的那個。但人是感情動物,哪能一切以利益出發。往古代看,連帝皇都拿不定主意,大部分是盡著嫡子、長子。往現代看,富省份養著窮地方,這其中的分配,又怎是簡單的利益可言。 這里得說起一個著名的實驗,關于人類社會進化的,“如何面對別人的背叛”。 最初得分最高、最簡單的策略是“一報還一報”,“先表示善意、懲罰背叛者,如果對方改了就算了”。經過歷史證明的穩定策略則是“反思”,“錯了就改,贏了繼續”。 至于,道德…… 扣住牌寧可自己不糊、也不讓別人糊,是不是自私? 利益相關,理所當然。 好吧,二哥聽懂了她的吧啦吧啦,而三哥,方輝同學,可愛的齊天大圣眨著清亮的眼睛,迷迷糊糊地問,“到底應該做好人還是壞人?” “閉嘴?!狈搅翛]好氣地說。他看了看時間,“跟我回家?!?/br> 方輝求助地看著安歌,不搞清這個問題,晚上睡不著了。 “做自己就好?!睆拈L遠來看,“笨”一點、“蠢”一點的人,交到真心朋友的機率也大一點,笨如郭靖娶到了頭等聰明的黃蓉。 方輝似懂非懂。 不過這付麻將牌被留了下來,按方輝的說法,放在他家也是浪費,沒人會玩。 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每年在安家和徐家輪換著吃,這年是在安家。 李勇掌勺,午飯隨便扒了幾口,一整天在忙晚飯。 當天殺了一只雞,擱了冬筍片、火腿片,放在煤球爐小火慢燉。 魚必須得整條。鯉魚會跳龍門,家有讀書的孩子,不能吃;鯽魚刺多,不適合過年吃;最后燒的是鳊魚。一條兩斤多的鳊魚,紅燒得濃油赤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