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書迷正在閱讀:龍傲天徒弟總愛裝柔弱、神醫的小祖宗又乖又慫、高冷師兄人設不能崩、帶著饑荒系統穿越獸世、我成了被奪光環的校園女主、我靠美食養毛茸茸、穿進盜文教做人、病美人師尊總在崩人設、全直播間都在磕我和女配的cp、王爺,我寫小說養你啊
許是不知道怎么說, 他將信紙遞給攝政王。 攝政王半瞇著眼睛看了好一會兒,輕聲笑了笑:“出來不過半月, 侯爺便多了一位千金, 何來丑事之說。依本王看, 這是一樁喜事,屆時本王亦要過府道賀?!?/br> “小女從小養在農家, 難登大雅之堂,只怕污了殿下的眼?!苯幒罡尚陕? 拒絕之意顯而易見。 攝政王夾緊馬夫腹催馬而行,留個江陰侯一個筆挺的背影:“誰也不是生來就能登大雅之堂?!?/br> 江陰侯望著攝政王遠去的背影,渾濁的眼睛里滿是為難。攝政王是先帝最小的同胞兄弟,當今天子的親叔叔。 天子一天天成長, 還有三年便至弱冠, 屆時必定要大婚親政。然而京中已有傳言, 說攝政王不肯放權。 攝政王虛漲天子五歲,天資聰慧,十七歲時承先帝遺旨攝政理事,年紀輕輕便看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榮光。 細細想來換誰做這個攝政王,都不會輕易將生殺予奪的大權放下。 倘若真到了那一步,為著岳母南安王妃和太后的姑侄關系,江陰侯府自然是站在天子和太后一邊。 萬事求一個名正言順,天子已高坐明堂,就算攝政王不想放權,到那時也由不得他。 況且,在真假女兒事還未發生時,太后有意撮合天子和歡兒。如果歡兒能入宮為后,對侯府也是一種助力。 想到此江陰侯不免感到頭疼,歡兒雖非侯府血脈,十三年父女情也做不得假。 但要看著這個非侯府血脈登上后位,實非他所愿意看見。后位若花落別家,他亦不想。 倘若歡兒就是他親生的就好了。 至于半道出現的親女兒,就算她勉強被母親認可,江陰侯也壓根就沒想過她能擔得起鳳座。 — “祖母的意思是說,我只剩半月學習禮儀規矩嗎?”明溪乖巧地坐在紫檀圈椅上。 經過幾日的將養,初入府時黑乎乎的小丫頭顯而易見地白嫩幾分。 老太太摟著寧瑾歡,愛憐地摩挲寧瑾歡的肩膀,一面冰冷地望向明溪:“你是侯府的血脈,不能一直被藏在府中不見客?!?/br> 她頓了頓,繼續說:“半月后侯府會大擺宴席,向京城各家宣布你的身份,你到時候莫要丟了侯府的顏面?!?/br> “祖母?!睂庤獨g像小貓兒一樣伸了個懶腰,恰到好處的可愛討好了冷面老太太。 老太太低頭望著她,目光中滿是寵溺。 寧瑾歡眨巴著眼睛慢慢說:“可是這樣不會太為難meimei了嗎?meimei從小長在農家,要她半個月就學會侯府的規矩……況且,阿娘說meimei開心就好,學規矩不急在一時?!?/br> 言辭間都是為她考慮,明溪聽起來卻膈應的慌。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她才明白寧瑾歡這樣的行為有一個詞十分和她般配。 老太太冷哼一聲:“勤能補拙笨鳥先飛,沒有學不會的禮儀規矩。只要她肯吃苦,定能像你一樣知書達禮?!?/br> 明溪聞言笑道:“祖母放心,半月就半月,孫女一定能學會規矩,不給侯府丟臉?!?/br> 從老太太的菊齋出來,寧瑾歡追上被眾人簇擁離去的明溪。 她牽起明溪的手笑盈盈地說道:“meimei千萬不要怪祖母,祖母雖然對meimei嚴苛卻也是為meimei好?!?/br> “meimei才回府不知道,祖父去世的早,侯府的一切事務都由祖母一人撐起。她只是太看重侯府的臉面,并不是討厭meimei?!?/br> “我明白祖母是為了我好,我身為江陰侯和南安郡主的嫡生女兒自然是要守規矩的,”明溪訝然,反問,“jiejie為什么要追上來和我講這些?難不成jiejie認為我會因為此事怨怪祖母嗎?” 沒想到丑八怪會這樣回答,還反過來質問她。寧瑾歡不由得被噎了一下,好半天才想好說辭。 “怎么可能?我只是怕meimei想不開,想來寬解meimei一番,”寧瑾歡眼轱轆一轉,湊近明溪耳邊低聲說道,“半月時間著實不太寬裕。這樣吧,我自小隨阿娘赴各家的宴,對宴上的規矩自是熟悉,不如我教meimei在宴上躲懶應付的法子?” 這要換做寧瑾玉本尊在這里,那可真是要把面前這位熱心腸的jiejie當觀音菩薩,就差燒柱香把她供起來。 想起寧瑾玉在寧瑾歡有意地調·教下,在侯府認親宴席上誤把凈手的水當做喝的一飲而盡,惹得眾人掩嘴偷笑。 這不算完,寧瑾玉因夾菜姿勢過于矯揉造作弄污了衣裙準備退場更衣。 哪知寧瑾歡教她的所謂貴女走姿其實是青樓女子用來邀客的走姿,叫眾人以為她曾經被賣進青樓,都以一種異樣的目光看她。 沒見過這場面的寧瑾玉越發拘謹,極度緊張下不慎跌入池塘中,塘中除卻花葉便是污泥。 寧瑾玉被人救上來,滿身泥濘地站在一眾衣香鬢影的夫人貴女之間,倍顯狼狽,氣得老太太當即黑著臉離席。 腦海里匆匆掠過這段劇情,明溪上下打量眼前笑語盈盈的小女娃。心道這女娃著實是后宅里的強者,小小年紀便有如此心計。 可惜了,太過心狠手辣不是一件好事。 “真的嗎?”明溪揚起笑臉,反手捏住寧瑾歡的衣袖,“那就多謝jiejie了!” — 由于寧瑾歡自告奮勇為明溪查漏補缺,南安郡主終于將寧瑾歡當初不想明溪出現的言語拋在腦后,對二人漸漸一視同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