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宋皎這人,官職不大,名氣不小。 他是御史大夫程殘陽的得意門生,豫王趙南塘的死忠心腹,掛職在御史臺做一個小小的從六品侍御史,而讓宋皎聲名遠揚的,卻是他的一個外號“信王一生敵”,當然,后來這個外號升級為“太子一生敵”。 宋皎在御史臺做的最大的一件案子,是后來被追封為太子太傅的戶部王尚書失職案。 當時信王趙儀瑄還未曾被冊封為太子,他的老師正是戶部尚書王紈,王紈的侄子仗著家里的勢力,當街醉酒殺人而又毆打前來拿人的官差,且公然嚷出了:“我叔父是戶部尚書,當今信王殿下的老師,你們這幫賤民敢動我?” 當時是在鬧市,聚集了無數百姓,都聽得分明,當下激發了民憤,不可收拾。 次日早朝更有言官趁機出列彈劾,言官們一個個言辭犀利,把白發蒼蒼的王尚書罵的狗血淋頭,臉皮紫漲幾乎暈厥。 朝議之后,皇帝命御史臺負責徹查。 御史大夫程殘陽覺著這是個燙手山芋,放眼座下想找一個不怕燙的。 但是他底下的御史們都愛惜羽毛,大家都知道信王趙儀瑄性格霸道專橫,獨獨極為敬重自己的老師王紈,此刻信王不在京內,一旦回京,勢必要給老師撐腰護短的,且信王殿下是長子,是將來的儲君,自然得罪不得。 但如果看在信王的面上不去動王紈,那對于皇帝、乃至朝野都也說不過去,總之這種左右為難出力不討好的差事,只要還惦記著自己前途的,不沾為妙。 程殘陽咳嗽了聲,決定聽天由命,便道:“誰愿接手這案子的,往前一步……” 話音未落,所有的御史們心有靈犀而反應迅速的后退出去,只有末尾的一個人還站在原地,低著頭打瞌睡,對于危險的境地一無所知。 他旁邊兒的兩個同僚正想拉他一把,程殘陽已經嘉許地搶先點了點頭:“好,不愧是夜光,就交給你了?!?/br> “夜光”是宋皎的字,也是程殘陽親自給他擬的,取自《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等到宋皎一臉懵懂似醒非醒地抬起頭來,手里已經多了一本折子,他身后兩個死黨見狀,搖頭不止,但已經無力回天。 其實宋皎在御史臺的人緣極好,他的性格和善,甚至帶一點點無傷大雅的不拘小節,不管是面對上司還是下屬,皆都是一團和氣,但一旦辦起正事來卻絲毫都不疏忽。 宋皎不負所望很快查明清楚,除了王紈的侄子外,王尚書府內的家奴們也不干凈,雖然那些人所作所為王大人都不知情,而王紈自己也從未干過瀆職之事,但畢竟事情都是因他而起,在御史臺遞送了折子后,王大人便引咎辭職了,并打算盡快啟程回老家去。 那時信王趙儀瑄已經回京,苦勸老師不住,只能依依不舍送別了十幾里地,誰知王紈是個極有骨氣極要臉面的,心里早郁結了一口氣,加上年老體弱,長途跋涉,路上竟一病不起!很快駕鶴西歸! 消息傳回京內后,信王趙儀瑄痛心疾首而勃然大怒,他第一個想到的是那個咬住了老師的宋皎,當時宋皎查王紈的時候,趙儀瑄曾叫府內的人去給宋皎通過氣兒,叫他意思著辦,別不知好歹的。 這宋皎表面上是笑瞇瞇地答應了,沒想到背地里捅了這么狠的一刀,實在是陰險卑鄙的可恨。 假如這刀是捅在趙儀瑄身上倒還差些,信王沒法兒忍受的是自己的老師一把年紀了,還要如此屈辱而死! 那天信王單人匹馬沖到了御史臺,時候正午,宋皎正在屋里趴在桌上偷懶睡覺,聽到外頭一陣叫嚷,抬頭就見有個人向著自己撲了過來!幸虧他反應快,忙起身退后,才看清楚是信王。 趙儀瑄指著他道:“本王今日要你償命!” “王爺息怒,有話好好說,”宋皎臉上還掛著兩道壓出來的衣裳褶子印,點頭哈腰陪著笑道:“微臣若有罪,自然是律法無情……” 這本是實話,在信王聽來卻像是挑釁:“你給我過來,本王今兒就叫你知道知道什么是無情!” 宋皎看他氣勢洶洶像是要吃人,哪里敢靠近,想找救兵,奈何他的侍從都給信王打翻了,他只能自力更生的想要找機會逃出去。 誰知信王見他毫無骨氣地想逃,他一眼看到桌上的硯臺,即刻拿起來向著宋皎狠命扔了過去。 以趙儀瑄的臂力,這一個硯臺過去,宋皎的頭都要打爛了,幸虧宋皎還算是命大,關鍵時候縮著脖子堪堪躲了過去,可惜了那塊硯臺給摔在壁上,已然粉碎,而墻壁上都給砸出了一個大坑。 宋皎眼睛直著,回頭看看坑,又看看地上的硯臺,喃喃道:“焚琴煮鶴,這可是上好的徽硯吶……” 趙儀瑄橫眉冷對地笑道:“等你死了,本王給你陪葬一棺材徽硯?!?/br> 宋皎試圖討價還價:“呃,其實活著也可以給……” 趙儀瑄冷笑著,很想一口吞了他:“好,你過來,本王這就給你?!?/br> 雖然徽硯的誘惑力極大,但宋皎還是惜命的,誓死不敢靠近。 這般不死不休的架勢,直到程殘陽親自趕來才解了圍困。 也因為這樣,王爺竟因私情怒打臣子,皇帝亦是龍顏震怒,本來那年要行冊封太子大典的,因此硬生生又推遲了一年。 從那之后不知何時,信王府門口出現一個牌匾:“姓宋的與狗不得入內”。 但是這招牌很快改了,原因是趙儀瑄突然想到自己還養了一條西施犬,向來極為寵愛的,出入自如,所以這牌子又改成了“姓宋的不得入內,狗可以”。 等到最后的最后,那只本來屬于太子趙儀瑄的西施犬汪汪,居然很沒骨氣的背叛了太子投奔了宋皎后,那牌子就又變成了之前那塊了,古來有“愛屋及烏”,現在有“恨人及狗”,此事自不必多說。 不管如何,足見太子對于宋皎的切齒痛恨。 不過,有道是風水輪流轉,今日,宋皎總算是栽了。 而且他栽的極為徹底。 這天是京內吏部顏尚書的壽辰,前來的賓客之中最為顯眼的有兩位,一是太子趙儀瑄,第二位,則是豫王趙南塘。 一個吏部尚書做壽,竟能讓太子跟王爺親臨,這并不僅僅是因為顏尚書官居要職勞苦功高,更因為他有幾個出色的女兒。 顏尚書的大小姐,秀外慧中,端莊大方,曾經是皇后娘娘看中了,要配給信王趙儀瑄為王妃的,也算天作之合,豈料不知如何,最終這大小姐竟委身下嫁給了御史大夫程殘陽。 兩人的年紀相差甚多,一樹梨花壓海棠似的,當時京城內的人議論紛紛,都覺著這其中必有曲折離奇之內情,但誰又不知道究竟詳細如何。 只在良久之后才隱隱有傳言說此事還是跟御史臺的小宋大人有關,因為就在顏家大小姐出嫁那日,宋皎的公事房又給人打了個稀巴爛,幸虧宋皎有過被打的寶貴經驗,躲得非常及時。 不過,幸而顏尚書不止一個女孩兒,而皇后娘娘仿佛也鐵了心要跟顏家做親家,不久又相中了他家的三姑娘,已經叫欽天監選好了日子,就差迎娶了。 有了這層關系,太子趙儀瑄跟豫王趙南塘親自前來,也算是順理成章,太子殿下提前熟絡一下門路,拜見拜見岳父大人等等。 外頭酒過三巡,里間的女眷們也興高采烈,有幾個三姑娘的閨中密友,見三姑娘回房,便趁著酒興去鬧她一鬧。 路上幾個人說:“說來到底是寧meimei的福氣大,想不到咱們之中出了個太子妃,連我們也跟著沾光了?!?/br> “若說福氣,還是顏家有福,之前大jiejie沒有嫁成,我們都說可惜呢,沒想到皇后娘娘又看上了三meimei?!?/br> “說的是!對了,咱們的皇后娘娘不也是先淳皇后的嫡親meimei嗎?先淳皇后殯天后,皇后竟還是他們家的……跟這會兒豈不是一樣?可見咱們寧meimei以后也是會做皇后的?!?/br> 說到這里,周圍幾個聰明的都有點臉色奇異。 當今的皇后確實非原配,乃是先皇后的嫡親meimei,先皇后病中的時候她進宮伺候,后來就成了繼皇后,太子趙儀瑄是先皇后所出,而豫王趙南塘則是繼皇后所生的,據說,早年太子因為這個……跟繼皇后有些不睦似的,也不知道真假。 何況這是皇家的事情,一般沒有人敢提,沒想到還有不長心的。 但其他眾人都不敢在這大喜的日子里表現出不虞來,便都強顏歡笑不動聲色地岔開了話題。 說話間已經到了三姑娘的閨房外,卻見幾個丫頭都在外頭站著,一問才知道三姑娘說乏了要歇歇。 有人即刻想退卻,不愿沒眼色的去打擾,但也有幾個相熟的小姐,笑說:“這會兒不鬧她,等她真的成了太子妃越發鬧不成了。索性先去鬧一鬧的好?!?/br> 眾家姑娘才又喜笑顏開,有仗著是常來常往交情不同一般的,也有想趁機鬧一鬧越發套一套交情的,當下不顧丫鬟們的攔阻,吵吵嚷嚷推開了門。 這實在是個讓她們都后悔莫及的決定,她們看見了畢生難忘的令人驚恐的一幕。 閨房中,除了衣衫不整的三姑娘外,還有個男人。 門開的時候,那男人正死死地壓著榻上的顏家姑娘,一手捂著她的嘴,另一只手極為粗魯不留情地給了她一個耳光! 他且惡狠狠的叫著:“給我閉嘴!” 門口幾個姑娘都看呆了,不知是誰暈厥過去,也不知是誰驚呼了聲,外頭的人才陸陸續續沖了進來。 這個在三姑娘房中行兇的登徒浪子,竟然正是侍御史宋皎。 宋皎跟顏家的大少爺交情很好,時常的一起喝酒,所以今日也是受邀前來,他來的時候太子趙儀瑄還沒駕到,所以兩人不曾碰面。 只沒想到該遇上的還會遇上。 聞訊而來的顏家大少眼冒金星,雖不敢相信自己誤交匪類,但meimei的情形卻是不容質疑的,何況還有那許多的大家小姐目睹,此事簡直想壓都壓不下去,絕世丑聞!奇恥大辱! 他氣的狠狠地一巴掌甩在宋皎臉上,打的宋大人幾乎歪倒在地,他的唇即刻腫了起來,唇角迅速流出血來。 宋皎倒是沒怎么辯解,只是似慘非慘的笑了一下,垂了眼皮。 宋大人給押出來的時候,外頭的趙儀瑄也得到了消息。 才出二門,宋皎就覺察到一股奇異的冷冷的煞氣,他抬頭,看見在正前方許多人的中間,站著的是太子趙儀瑄。 趙儀瑄頭戴金冠,著一身金線刺繡的珍珠白蟒袍,腰間束著玉帶,這幅打扮貴氣有余而喜氣不足,更在一干身著鮮艷顏色的賓主之中顯得鶴立雞群般的不協和。 但這身打扮偏偏跟他此刻的氣質無比協調,因為他冷著一張雍貴俊美的臉,那兩只本來就帶幾分煞氣的丹鳳眼正目不轉睛地望著宋皎,微挑的兩抹眼尾像是鋒利嗜血的刀刃,隨時會將他碎尸萬段。 事實上,這會兒太子趙儀瑄竟能按兵不動,沒有當場沖上來把宋皎掐死,這已經算是個奇跡,亦或者……這幾年太子殿下的涵養著實精進不少,早非昔日那沖動的信王殿下了。 他們兩個可算是“老冤家對頭”了,宋皎心知肚明,趙儀瑄恨他入骨,而趙儀瑄也明白宋皎知道這一點,但是這個人偏偏膽大包天之極,縱然知道趙儀瑄一有機會就會讓他不得好死,卻偏偏要在自己的眼皮子上亂跳,一步一步踩到的都是他的不能忍。 如今更是唯恐不死似的,宋皎竟然在趙儀瑄未來老丈人的壽辰上非禮他未來的太子妃。 宋皎已經毀了他的一個太子妃,現在是第二個?! 哈……這廝簡直沒完沒了,跟他趙儀瑄干上了。 別說是太子殿下,連圍觀的百官眾人,也都呆若木雞,噤若寒蟬。 而此時在趙儀瑄的眼里,宋皎或許已經是半個死人,之所以是半個,倒不是因為宋皎還有一線生機,純粹因為太子殿下實在不想這人那么輕易的就死掉。 給過他那么多痛苦的人,這滿京城乃至天底下,這位小宋大人可是頭一位,不折磨到他心滿意足直到失去興趣,怎么舍得讓他死呢,死了這個人,那可再找不出第二個如此作死之人了。 所以趙儀瑄看著宋皎,就像是看到一條總算是跳到了自己砧板上的魚,而他正無比認真地琢磨,在將這條魚千刀萬剮后,到底是要紅燒,還是清蒸,或者弄個酸辣醒酒湯才更加爽口。 只是讓太子覺著詫異的是,直到死到臨頭的如今,宋某人居然還是一臉的平靜,除了那白凈的臉上有明顯的浮腫的手掌印外,他的衣衫甚至都沒有更凌亂些,只有在仔細看的時候才能瞧出他其實也還是有點兒驚慌,但這點驚慌也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被忽略。 忽然宋皎的目光錯了錯,原本平靜的眼波總算有了些波動。 趙儀瑄即刻察覺,他揣著雙手,微微側身順著宋皎的目光向著身后瞄了眼,太子看到的是自己的三弟,豫王趙南瑭。 ※※※※※※※※※※※※※※※※※※※※ 么么噠,注意看文案,這里的宋皎,其實是“她”哦,正是我們可愛的女主~下章就會身份大白啦 新文加油!隨機發點小紅包哈,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