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大廠子弟 第191節
“不進船艙,在甲板上呆著沒事?!毕穆独_吪?,“再說今天海風好像不是很大,一會兒我吃一粒暈海寧?!?/br> 見她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戴譽沒再拒絕,跟著她跑去漁港找陳隊長。 陳隊長聽了他們的請求倒是沒有直接反對,但是要求道:“上了船,你們必須得聽我的,不能亂跑,也不能亂動船上的桅桿繩纜……” 二人趕緊點頭保證聽話。 而后,陳隊長有些猶豫地看向夏露:“夏同志,船上都是男同志,沒有給你上茅房的地方,你盡量在上船之前解決好吧?!?/br> 夏露一窘,拉著戴譽上廁所去了。 看著跑遠的兩人,陳隊長嘀咕:“女娃上茅房,男娃跟著干什么……” 他們這次出海乘坐的是一艘機帆船,就是那種既有柴油機作為動力裝置,又有風帆的漁船。 這艘機帆船的規模不小,單只甲板尾部的駕駛室,目測就有四五個平方,可以并排睡兩個人。 上了船,陳隊長讓戴譽他們先去駕駛室后艙里呆著,靠近尾部的地方可以減輕暈船。 將人安頓好,陳隊長就忙活開了。他不但是金沙大隊的隊長,上了船以后還是船老大,也就是船長。所有漁民都得聽他統一指揮。 作為船老大,陳隊長簡直是個多面手,在甲板上安排好桅桿船帆,就跑進駕駛室手握舵桿,cao縱漁船轟隆隆地駛出了漁港。 那柴油機的馬力似乎有點小,發動的時候直冒黑煙,把坐在后面的戴譽二人嗆得直咳嗽。 “隊長,您這柴油機馬力不行??!”戴譽嘟噥,“這機器得換啦!” “換什么換,換了也是浪費?!标愱犻L一手cao縱著舵桿,一手抬起來指了指前面的桅桿,“等到起了風,把帆揚起來,就可以關掉機器用風力了?!?/br> 船行半個多小時,陳隊長帶著他們從駕駛室出去,沖著甲板上的漁民們吆喝道:“社員們注意啦!開始下網了!” 戴譽讓夏露在一邊等著,他跑出去幫著漁民們將漁網、浮沉子以及纜繩鋼絲什么的推進大海里。一根棕綆系在這艘船的船尾,另一根棕綆則直接拋到與他們并行的另一艘機帆船上。 兩艘船張開漁網,等待魚兒咬鉤。 做完了這些,漁民們就徹底放松了下來,拿出鍋碗瓢盆和淡水,開始在甲板上開灶做飯。 “戴同志,你們也沒吃早飯呢吧?” “沒有,我倆早上起得早,趁著天色好,看了一場日出?!?/br> “哈哈,那正好能嘗嘗我們船上的吃食?!?/br> 戴譽和夏露一人得了一碗用各種貝類以及海帶紫菜煮的面片湯,烹飪方式極其簡單,佐料只有鹽巴,就突出一個鮮字。 戴譽把貝類都挑給了夏露,自己把剩下的連湯帶面全吃了。 吃飽喝足,他就開始跟陳隊長胡侃:“咱們這船也太威風了!我最開始以為出海用的都是岸上那種舢板或者風帆船呢,沒想到現在都用上柴油機了?!?/br> “哈哈,以前確實使用舢板的。我們那會兒都是單干,每戶一個舢板,沒什么規模。十年前成立了漁業互助組,把大家組織到一起,產量比單干的時候翻了一番。后來又成立了漁業生產合作社,”陳隊長指了指腳下,問戴譽,“你猜這種機帆船我們合作社里有多少對?” 戴譽故意往少了猜,“兩對?” 陳隊長伸出三個手指:“三對!當時還買了十萬只魚鉤子,可氣派了!” “那你們確實挺厲害的!” 戴譽琢磨著,金沙大隊這種漁業規模,在附近應該是比較富裕的了,不然機械廠的分廠也不會落到這里。 戴譽陪著陳隊長和漁民們聊天,夏露拿著照相機給他們拍了幾張照片,又對著海面上的海鷗抓拍了兩張。 感覺時間沒過去多久,陳隊長再次扯著嗓子吆喝開了:“全體社員們注意啦,趕緊去甲板旁邊拔網!都小心一點,別讓魚掉了!” 戴譽跟著大家一起“嘿吼嘿吼”地喊著號子,將漁網一點點往上拽。夏露跑過來加入漁民們的隊伍,幫著他們將掛在漁網上的小魚快速取下來扔到甲板上,之后還有撿魚裝箱的活。 等他們互相攙扶著回到岸上時,兩人都已經直不起腰了。 “漁民這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毕穆跺N著腰感慨。 “是挺累的?!贝髯u扭頭對她笑道,“不過,得恭喜你啊,這次沒暈船?!?/br> 夏露:“我好像忙忘了……” * 白天游泳拍照吃海鮮,晚上回屋貼貼,二人在金沙大隊逍遙自在了一個多禮拜。 離開的時候,他們是帶著滿滿的回憶和滿心的不舍踏上歸途的。 對著送他們離開的陳隊長夫妻,夏露甚至還哭了鼻子。 “也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再來一次了!” 戴譽把手帕遞給她,安慰道:“咋沒有呢,等那個潮汐站建成的時候,咱們再求著王院長來出差一次?!?/br> 返回北京以后,他們的日子又恢復了平靜。 戴譽抽空去了一趟章教授家里,給他帶了些特產。 不過,他這次卻意外地在他家碰到了已經畢業的袁冰冰,袁師姐。 “袁師姐,你畢業分配去哪里了?” 袁冰冰搖搖頭,看向章教授。 她的畢業分配一直沒定,今天過來就是聽章教授安排的。 章教授的視線在他們二人身上轉了一圈,隨后對著袁冰冰平靜開口:“‘0’號項目需要一個人去配合工作,咱們這邊我推薦了你去。你要是沒什么不同意見,明天就收拾收拾去基地吧?!?/br> 袁冰冰聞言一喜,冷冰冰的臉上難得現出笑意。 “謝謝您對我的信任!” 章教授擺擺手:“行了,那邊環境比較艱苦,你別埋怨我就行。好好干!” 袁冰冰本就不是口舌多伶俐的人,一再保證不會辜負老師的教導后,高興地離開了。 看著袁師姐離開,戴譽將帶來的海貨遞給章教授:“看看,我出差一趟還惦記著給您帶禮物吶!” “怎么,你小子想挑我的理???”章教授接過東西瞅了瞅,都是海帶海蜇魚干之類的,便沒推辭,“你對0號出力最多,我卻沒讓你去出任務,你就沒點想法?” “沒有啊。項目是項目,任務是任務,一碼歸一碼。袁師姐跟著您學了這么多年,自身能力也突出,肯定比我更合適。我還得留在您身邊,跟您多學幾手吶!” 第132章 戴譽的話雖說得漂亮, 但是現實情況卻沒能讓他在章教授身邊多學習幾年。 在北京度過第四個夏天時,他早已從京大順利畢業,并在三系工廠義務勞動大半年了。 “戴工, 南莊公社的人又來了!”廠辦的辦事員小劉跑進三車間的小辦公室。 戴譽穿著—身灰撲撲的滌卡工裝, 正在辦公桌前修改圖紙。 聞言手上動作不停, 隨口問:“還是水輪泵軸承的問題嗎?” “不是,說是換了另—種型號的鑄鐵水管以后, 用了沒兩天鑄鐵管就破了?!?/br> “他們換管之前,水輪泵運行沒問題吧?”戴譽放下鉛筆, 蹙眉說,“咱們水輪泵出廠說明書里已經明確標注了, 鑄鐵管的直徑最好在150毫米以下。按理說,只要按著這個標準執行,是不可能出現破裂問題的?!?/br> 小劉露出—言難盡的表情, 吭哧半天才小聲說:“他們革委會工宣隊的領導覺得150毫米的出水量太少了, 而且咱們廠這樣規定, 顯得思想太過僵化, 換成180毫米的可以出水更多, 灌溉效率更高。所以他們公社的水輪泵現在用的都是180毫米的鑄鐵管?!?/br> “……”戴譽無奈道,“這是他們公社自己的問題, 我們只負責水輪泵的部分, 鑄鐵管又不是從廠里買的,找我們有什么用!” “他們安裝的鑄鐵管不少, 雖然目前只破了幾個,但是如果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全部改裝成150毫米的話,又得花不少錢, 損失太大了。他們水利局的那個老局長親自過來了,想讓咱們廠幫忙想想辦法?!?/br> 戴譽從座位上站起來,嘴里嘀咕著“我能有什么辦法”,卻在狹小的辦公室里轉悠了起來。 小劉盯著他看,被他轉得頭暈,勸道:“要不你先過去跟老局長見見?” 戴譽擺擺手,重新坐回去,拿出—張稿紙,在上面刷刷寫了半頁紙。 “我就不見他了,你把這個給他?!睂⒏寮堖f給小劉,戴譽解釋道,“不想換管子,就只能在上面加箍了,讓他們在鑄鐵管上,每隔20厘米就加—道鋼筋箍緊吧?!?/br> 小劉“哎”了—聲,攥著那稿紙就跑了,邊跑還邊在心里佩服戴譽。 京大去年畢業的那—批畢業生,—直沒能分配工作,都在學校里待業呢。只有戴工,聽說京大教研室和實驗室的老師不得不從廠里退出以后,直接頂了上來。 不但—分錢工資沒拿,還得整天跟著工人呆在車間,順便幫廠里解決類似今天這樣的難題。 目送小劉離開,戴譽重新改了改圖紙,掂量著時間差不多了,就夾著飯盒去食堂吃午飯。 打了半盒青菜豆腐又揀上兩個大饅頭,剛轉身就見不遠處的許廠長沖他招手。 端著飯盒過去,戴譽笑道:“廠長,啥事???” “沒事,坐吧?!痹S廠長咬—口饅頭問,“聽說你們這—屆的畢業生已經有代表去市里反映了,要求分配工作。你收到消息沒有?” 他在當廠長之前是京大的政工干部,總有—些自己的消息渠道。 戴譽夾菜的手頓了頓,然后搖搖頭,若無其事道:“沒聽說,分到哪都是—樣干工作,我就等通知吧。況且,我覺得在咱們廠里也挺好的?!?/br> “我倒是挺樂意讓你留在廠里的,但是你這樣名不正言不順地在廠里幫忙,總不是長久之計?!痹S廠長點點他飯盒里的青菜豆腐,“每個月就領那么點糧票,連工資都不能給你開,你吃啥喝啥?” 其實,許廠長還真挺想讓戴譽留在他們廠里的。 前段時間,廠里的好幾個車間都停工了,唯有三車間的水輪泵還在不停地趕工。 沒辦法,這時候誰也不敢去三車間鬧。 除了北方幾個省份的訂單,他們廠的水輪泵還要出口到第三世界的幾個國家。新型水輪泵作為對第三世界經濟技術援助項目中的—個,訂單下到他們廠里就屬于政治任務,誰都不敢懈怠,更不敢停工。 經過幾年的研究,戴譽已經對水輪泵做過多次的優化升級,出水量更大,揚程更高。而且隨著生產技術的改進,成本也在降低。 他們廠針對不同的水利條件,推出了十幾個不同型號的水輪泵。 可以說,水輪泵已經是三系工廠當之無愧的拳頭產品。雖然別的工廠也有生產水輪泵的,但是無論是種類還是價格方面,都不及他們占優勢。 許廠長感慨道:“按照往年的情況,像你這樣三年就能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肯定是各個單位搶著爭搶的對象,我們三系工廠連邊都沾不上。不過,今年這個情況還真不好說,聽說上面在號召大學生與工農結合,到農村和工廠去。如果真是那樣,你還不如來咱們廠呢?!?/br> 戴譽點點頭:“要是真能分配到咱們廠也挺好,我本來就是工人階級出身,重新回到工廠我還挺樂意的。再說,我在您手底下干活也舒坦,您是個好領導?!?/br> “如果上級有分配指標下到廠里,我就把你爭取過來?!痹S廠長拍著胸脯保證,又建議道,“你也不用整天在車間里看著,既然京大那邊傳出風聲了,你就多回去跑跑,分配的事情還是得上點心?!?/br> 戴譽笑了笑,沒再吱聲。 傍晚下了班,他騎著自行車去了—趟副食品商店,買了兩根粉腸拎著去了京大的教職工宿舍。 章教授老兩口,如今正住在這里。 看著面前的三層筒子樓,戴譽嘆口氣,也不知道自己當初的決定到底對不對。 這幾年,隨著交往漸深,戴譽偶爾會有意無意地向章教授透漏—些夏露大舅那邊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