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大廠子弟 第172節
“你好!我是市總工會生產部的?!迸酥鲃优c他握手,客氣道,“我們在報紙上看到了你發表的那篇關于工人技術交流會的報道,有些事情想與你交流一下。你現在方便嗎?” 戴譽:“……” 呵呵,付場地費的人來了! 第117章 京大東門的小飯館里。 戴譽給自己和對面的女干部各點了一碗炸醬面, 然后對她笑道:“馮主任,您別客氣,這家店的炸醬面在我們京大這片口碑很好的, 咱們邊吃邊聊?!?/br> 他早已饑腸轆轆了, 哪能餓著肚子跟她談工作, 干脆將人帶到有桌有椅的小飯館吃面。反正兩塊錢的場地費都花了,不差這幾毛錢的面錢。 馮主任著實沒想到戴譽會這么大方, 剛見面還什么都沒談呢,就熱情地請她來飯館吃飯了。她要是再年輕二十歲, 一準兒得多想。 “戴同學,從報道上看, 你們那個技術交流會有七十多人參加,這個規模已經不小了。這個活動迄今為止一共辦了幾期?打算長久的辦下去,還是臨時組織的交流活動?”馮主任一邊拌面一邊引入正題。 “七十多人是第一次交流會的規模, 當時是我們京大校辦工廠、市機床廠、電車公司和自行車零件廠四個廠的工人出席交流會?!贝髯u笑著糾正道, “上周末的交流會, 已經有來自全市十幾個工廠的兩百多個工人師傅參加了?!?/br> “已經這么多人了?”馮主任詫異于交流會的受歡迎程度。據她所知, 這個交流會沒有任何官方參與組織過。 “對。多半是那篇報道起到了宣傳作用?!贝髯u繼續回答她的問題, “我們已經舉辦三次活動了,具體能辦到什么時候, 得看工人們的意愿。這個交流會, 除了第一次的活動是由我和機床廠的工程師溫伯林組織的,之后的幾次活動基本全靠工人自發?!?/br> “我們工會也組織過不少技術交流活動, 但是像你們這么大規模,工種這么齊全的還比較少見?!瘪T主任頓了頓,又說,“而且大家對于工會組織的技術培訓好像沒有什么長性, 學習班經常是辦幾次就辦不下去了,來參加的人越來越少?!?/br> 戴譽點點頭:“這是難免的,培訓與交流是兩碼事。培訓班是讓工人被動接收知識,課堂上少有互動。而交流會是工人們主動帶著問題去參與的,有人有技術上的困擾,大家就一起幫忙想辦法。對于多數人解決不了的技術難題,還會組織各廠技術工人去實地考察,當場會診。這種解決問題的效率是學習班不能比的?!?/br> 馮主任想了想,斟酌著說:“你想過沒有,參加交流會的人越來越多,也會給你們這些組織者增加負擔,最起碼安全保障就是一個問題。我常年與工人打交道,一些工人師傅的脾氣很火爆,萬一……” “我們的技術交流會也是有準入門檻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參加?!贝髯u放下筷子解釋,“工齡十五年以上或者技術等級六級以上才能參加。這些師傅哪怕脾氣火爆點,也不至于出手傷人吧。哈哈?!?/br> 見她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戴譽將市工人文化宮給自己開的收據拿出來給她看。 “我們的活動一直在機床廠的工人文化宮舉辦,不過現在人數越來越多了,干擾了機床廠職工的正常娛樂活動。所以我打算將舉辦地點換到市工人文化宮?!?/br> “場地費你要怎么跟參會的工人收???”馮主任擰眉問。 “收啥呀,我自己掏的腰包。我們這是免費活動,跟人收錢算咋回事?”戴譽搖搖頭,“再說,一個工人收一分錢,要是來三百人,那我還得賺一塊錢唄?到時候不得被大家戳脊梁骨??!” 放下挑面的筷子,馮主任看向戴譽,突然轉移話題問:“聽說你是京大校辦工廠的副總工?” “只是水輪泵項目的副總工?!贝髯u實話實說道,“而且產品正式投產以后,我就不怎么管了。我現在的工作重心在學校的實驗室這邊,只偶爾去技術交流會看看?!?/br> 馮主任點點頭說:“市總工會剛剛籌辦了一個職工技術合作委員會,我是技委會的主任。成員主要由技術工人,工程師以及高等院校的教師組成,你有沒有意向加入我們?” “呵呵,不用讓我加入技委會!市總工會要是想接手這個技術交流會,您就直接拿去好了!正好給我省麻煩了,不然我每月還得搭上半個月的伙食費租場地?!贝髯u搖頭笑道,“由工會來統一組織肯定比工人自發組織的更規范!” 被他將事情徹底攤開,馮主任也有些不好意思,這事弄得好像他們工會是來摘桃子的。 人家剛干出點成績,他們就急吼吼找上門來接手,總歸不太好看就是了。 “我們組織技術交流會的初衷就是想讓工人們有一個自由交流技術的平臺。無論誰來組織,只要能讓這個活動繼續辦下去就行?!?/br> 戴譽巴不得趕緊有官方出面接手這件事。 交流會越辦越大,牽扯的企業也越來越多,再由他和溫伯林出面組織這個事已經不合適了。 既然工會主動找過來,他干脆就做個順水人情把事情推出去好了。 馮主任淺笑了一下:“我邀請你加入技委會也是真心的,技委會算是半民間半官方組織。各位委員沒有行政職務,但是要協助技委會定期進行技術攻堅和技術交流。你既是京大工廠的工程師,又是技術交流會的組織者,加入技委會正合適?!?/br> 戴譽想了想,覺得這事對自己也沒什么壞處,沒準還能找機會與其他委員交流一下,遂點頭同意了。 這個周末的技術交流會地點改在了市工人文化宮,各廠工人是通過報紙公告知道的,有的廠還接到了變更活動地點的電話通知。 禮拜天下午,技術工人們齊聚工人文化宮大舞廳,舞廳門口的立牌上寫著,“職工技術經驗交流會”,主辦方是市總工會技委會。 與戴譽相熟的幾個工人,在門口見到他便紛紛打趣:“小戴,你這是找到組織了啊,居然攀上市總工會了!” “哈哈,確實是找到組織了!”戴譽玩笑道,“雖然我還是干白工的,但是給大家找了一個可以長期免費使用的場地,咋樣?” “挺好挺好,這個場地比原來的大不少,真不賴!” 三系工廠的鑄造車間主任不贊同地說:“你忙活了這么久,就這么把好處拱手讓給工會了?那豈不是白忙了嘛!” “呵呵,之前組織這個活動也是純粹為人民服務,沒得過啥好處啊?!贝髯u拍拍他的手臂安撫道,“現在轉給工會的人出面正合適,不然要么我自己掏腰包出場地費,要么咱們的交流會因為場地問題被取消?!?/br> 聽說是因為場地問題,車間主任就泄氣了,一面往舞廳里走,一面嘀咕著場地費可以均攤云云。 有了市總工會的出面,這次交流會的規模更大,四十多個工廠的四百來個工人齊聚一堂。 根據工種,整個舞廳里被劃分出十幾個區域,每個工種的工人聚在一起探討技術問題。 過道間,不時還有工會的工作人員給焊工劉師傅和鑄工金師傅這類上了年紀的老師傅們倒熱水。 現場交流技術的氣氛十分活躍。 * 戴譽幫忙組織這次技術交流會,雖然是做白工,但是也不是全然沒有收獲的。 從交流會回到學校以后,他便一頭扎進實驗室,又沒黑沒白地忙碌了三四天,在第四天晚上,敲響了章教授家的院門。 “你怎么這個時間摸過來了?”章教授看一眼手表,都快七點了,嘟噥道,“黑眼圈都快趕上大熊貓了,不回宿舍休息,跑來折騰什么!” “您是不是偷偷去北京動物園看大熊貓了?”戴譽嘿嘿笑,“半年前,有個大熊貓產仔了,聽說還是世界首例人工繁殖成功的大熊貓。好多人都去看過呢,我對象也想去看,不過我一直沒時間陪她去?!?/br> 苗老師聽見后,對他豎個大拇指,哈哈笑道:“我上個禮拜天拉著他去動物園看過那只熊貓,回來以后這老頭沒事就要提一嘴?!?/br> 戴譽在心里偷笑,看來章教授也對毛茸茸的滾滾沒啥抵抗力。 “小戴,你沒吃飯吧?我給你下碗面去?!泵缋蠋熞娝幌袷浅赃^飯的樣子,起身就往廚房走。 摸摸肚子,他還真沒吃晚飯。沒怎么多客氣,戴譽道過謝就主動去院子里幫她鏟了半桶煤餅送進廚房。 直到苗老師開口趕人,他才在章教授旁邊的沙發上坐下。 “這么晚過來到底什么事?”章教授瞟他一眼,“不會是食堂沒飯了特意來蹭飯的吧?” 從包里翻出剛定稿的論文遞過去,戴譽笑道:“著急送這個過來,順便找苗老師蹭個飯?!?/br> 章教授接過來剛掃了一眼標題,就蹙著眉問:“你想用模型機代替靶機?” “不算是代替靶機,而是讓靶機和無人偵察機各司其職,各做各的?!?/br> 章教授將那篇論文放在一邊:“你先跟我講講思路?!币撬悸范疾粚?,這論文也沒必要看了。 “相比無人偵察機,國家目前更亟需的是靶機對吧?” 章教授點頭。 “軍方目前習慣使用的靶機體積要比火蜂小,比咱們前些天研究的火蜂的改型也小得多,是吧?” “嗯?!?/br> “那就說明,如果我們按照火蜂來仿制靶機,其實是有些浪費的。不但在研發投入方面浪費,在生產方面也會有原料的浪費?!贝髯u緩聲道,“我們完全可以按照目前所使用的蘇聯靶機進行仿制,或者對火蜂進行等比例縮小,制作火蜂的模型機。這樣的話,對于真正的無人偵察機的仿制,時間上就沒有那么緊迫了,好多可以改進的部分,也可以酌情進行提升?!?/br> “仿制哪一款機型是上級的安排?!闭陆淌跓o語道,“再說,你這篇論文的數據支持是哪里來的?” “我最近剛剛成為市總工會的技委會委員,協助組織職工技術交流會?!贝髯u有些小得意地問,“您猜我在那交流會上認識了誰?” 章教授:“……” 戴譽根本不用他回答,自問自答道:“滑翔機廠的一個工程師!他們廠最近生產了兩款無線電遙控飛機。機型相同,但是尺寸不同,大小正好相差一倍?!?/br> “動力方面呢?” “小型的那個是使用的20cc發動機,大的使用的40cc發動機。而且居然還裝備了陀螺儀和自穩裝置。我用它們的數據進行了模擬,等比例縮小的模型機完全可以代替靶機!” “你不會以為只外形相似,就可以用模型機代替靶機了吧?”章教授覺得他有點天真,“除了外形,還得考慮動力學相似原理,這些你都推算過嗎?” 戴譽點頭,急道:“哎呀,您看看我的論文正文嘛,我那上面分析得很全面了,就是根據動力學相似原理,得出的模型機和靶機間各個物理量的相似比例?!?/br> 章教授帶上眼鏡開始看論文,戴譽則被苗老師叫去飯桌上吃面。 一邊吃一邊往沙發上偷瞄,見他還拽過稿紙演算上面的數據,戴譽心里放心了一些。 看來這是認可他的思路了。 章教授這次看的格外認真,戴譽都吃完那一大海碗的熱湯面了,他還沒放下論文。 與之前對于水錘泵水輪泵項目的態度,截然不同。 墻上掛鐘的時間,將將指向九點時,章教授才從沙發上站起來活動筋骨。 “您覺得怎么樣?”戴譽有些緊張地跟在他身后說,“您真應該考慮一下先仿制小型靶機再攻克無人偵察機的問題,不但能讓靶機盡快投產,到時候沒準還能對火蜂進行最大程度的改型?!?/br> “你兜這么大的圈子,就是想進我的課題組吧?”章教授摘下眼鏡,沒什么表情地問。 “這就是我的投名狀,敲門磚呀!”戴譽坦率承認,又眼巴巴地問,“您覺得我這個方案可以不?” 章教授頷首:“先不說上級會不會采納這個意見,只看你這個設想以及所建立的數學模型,確實沒什么大問題。你如果想加入我的課題組,我是歡迎的?!?/br> 在戴譽的嘴角即將咧到耳根之前,章教授又話鋒一轉道:“不過,我還有一個條件?!?/br> 戴譽興沖沖地問:“啥條件?” 抄過桌上的稿紙,章教授彎腰在上面刷刷寫了一段話,簽上名遞過去:“你拿著我的條子,先去找你們數力系這學期的任課教授,把各科的期末考試考了。如果平均分能達到90分,你再來?!?/br> “進課題組咋還得看考試成績吶?我郭師兄也得考試???”戴譽傻眼。 “郭振東已經快研究生畢業了,他的成績都是我給的?!?/br> “那,那……”那咋到他這就得搞特殊呢? 章教授還算耐心地解釋:“這個項目直到最終交付,最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到時候你的基礎課怎么辦,出勤率不夠讓教授怎么給你期末成績?” “我都進您的組了……”戴譽嘀嘀咕咕。 “你進了組的事不會寫進明面上的檔案里。也就是說,如果有教授非要卡著你的成績,你該畢不了業還是畢不了業?!?/br> 戴譽:“……” 誰能想到,進組經歷居然會這么艱難,怎么到處都是攔路虎! * 一只腳已經邁進無人機課題組的戴譽,次日上午就去了數力系教授們的辦公室。 等他說明來意,又遞上有教務長簽名的條子,幾位教授倒也沒問他為什么要提前考試,似是已經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回去看看書,復習復習,下周一來考試就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