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太子落水
近日宮中發生了一件大事。 玄武門前有一座獅子石像,這座石像早在兩百年前就已經建成,是滇國先祖留下來的祥瑞之物。 據說這座石獅子落成時曾請高僧來開過光,后來只要是滇國要發生天災人禍時,這座石獅子的嘴都會張開,嘴里那顆夜明珠會“叮當”一聲掉入下面的金碗中。 后來為石像開光的高僧留在了滇國都城,先皇大興人力為其建造了安國寺。 一日清晨,每日打掃看管石獅子的宮人發現許多年都沒什么動靜的石獅子,今日竟然將夜明珠吐了出來。 這件不詳之事很快稟告了皇帝,皇后得知此事后面色不由更加陰沉。 二人在空蕩蕩的殿內沉默著,皇后手心的帕子被捏得幾乎要粉碎。 “現在該怎么辦?”皇后顫抖著說,“難道滇國的大限真的要到了嗎?” “先別妄下定論!”皇帝沉聲將皇后的話反駁回去,“說不定是石獅子年久失修,嘴里的機關松動了而已?!?/br> 皇后的面容一下子滄桑了許多,她閉了閉眼,疲憊道:“但愿如此吧......” 宮人按照皇帝的意思,去石獅子面前將那顆夜明珠再次卡進了石獅子嘴里,可沒想到第二日清晨,宮人再次來到石獅子面前時,那只金碗內仍舊靜靜地躺著一顆夜明珠。 “陛下,”皇后坐在珠簾后,望著殿內兩鬢霜白的皇帝,“二十年前,安國寺的無量大師就曾預言過,滇國會有一場滅頂之災......現在看來他的預言就要實現了?!?/br> 皇帝看著外面日頭漸高,許久都未說過一句話。 “皇兒他......”皇后面帶糾結。 話還未說完,便有宮人匆匆進入殿內,急道:“陛下!娘娘!不好了!太子殿下落水了!” 皇后“噌”地一下站起來,珠簾被她一手撫地嘩啦亂響。 皇帝和皇后疾步趕到太子殿內,太醫早已在里面圍了一圈,見到皇帝和皇后急忙下跪。 皇帝沒有管這群太醫,徑直坐上太子的床榻。 柳知故面色發白,額頭滲出豆大的密汗,嘴里喃喃不知所云。 “太醫,太子這是怎么了?”皇后急得火燒眉毛。 “回稟皇后娘娘,太子許是落水后受了涼,正發著熱呢?!碧t俯首道。 “發熱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皇后道,“皇兒的身子一向康健,受個涼怎會弄著這樣???” “皇后!”皇帝喝了一聲,“太子發著熱,正需要休息,你這樣大吵大鬧,讓他怎么睡???” 皇后睜一雙余怒未消的眼睛,半晌沒說出話來。 立在一邊的宮人噤若寒蟬,忽地聽見皇后冷冷地問道:“太子落水,是怎么回事?” 宮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后一個膽子稍大的宮人上前一步,道:“回稟皇后娘娘,太子......是為了救一只貍貓?!?/br> “貍貓?宮里哪里來的貍貓?”太子的喜好,皇后是知道的。 “回稟皇后娘娘,就是南苑宮內郡主的那只貍貓?!?/br> 一經提醒,皇后這才想到那年紀不過剛剛及笄就死于非命的郡主,臉色更沉。 “那只貍貓為何會出現在御花園中?為何不將它送出去!” “回稟皇后娘娘,那只貍貓被公公送走了幾次,可它又自己偷偷溜回來了,怎么趕都趕不走,這幾日沒人見過它便都以為它沒再回來......” 這時,小狐貍耷拉著尾巴從外面晃了進來,一進門所有的人便將目光聚集在他身上,小狐貍立即警惕了起來,爪子向后退了一小步。 “這就是......太子養的那只狐貍?”皇后不喜歡這種帶毛的動物,因此太子很少將小狐貍抱出來給皇后看。 “回稟皇后娘娘,正是?!?/br> 皇后撥開寢內暗紅的珠簾,隔著好幾步的距離蹲下來看著小狐貍,眼中閃著晦暗的光,半晌,皇后站起身,吩咐道:“太子這幾日生著病,不便將狐貍留在殿內,先將它的窩挪到門外吧?!?/br> 說完,皇后沒再看小狐貍一眼,轉身照看太子去了。 皇后轉身的一陣風掃到小狐貍臉上,他呆呆地望著被圍地密不透風的柳知故,快走幾步在人群外跳了幾下。 人太高了,他什么也看不到,只好用力從人群的腳邊擠進去,終于隔著兩個人影看見了躺在床上病得不省人事的柳知故。 小狐貍“嗷嗷”叫了兩聲,終于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皇后只當他是來尋自己的窩,便將太子枕邊那個小窩交給了宮人,宮人抱著小狐貍快步走了出去。 小狐貍眼中閃閃的,連耳朵都耷拉了下來。 宋亭立在殿外的門口,就著殿內的燭光看著小狐貍。 小狐貍習慣性地用尾巴將自己大半個身子包裹了起來,他的臉埋在尾巴的毛里,只剩兩只耳朵露在外面,一有動靜就抖一抖,然后扭頭向殿內看去,有時里面會出來一兩個人,有時就好像是幻覺,什么也沒有。 太子落水那一日,宋亭就在一旁。 柳知故帶著小狐貍去御花園散步,再一次碰見了那只孤身一人的貍貓。 柳知故對毛茸茸的東西甚為喜愛,每次見到都忍不住去摸幾把,小狐貍也對這只可憐的貍貓很是喜歡,漸漸地貍貓對這一人一狐熟絡起來。 那一日小狐貍照舊教貍貓爬樹,柳知故在下面抬頭看著,眼里帶著笑,貍貓的身子不靈活,學了好幾次都沒學會,但終歸是一次爬的比一次高了。 小狐貍和貍貓玩累了之后,便從樹上跳到了柳知故懷里,二人與貍貓告別。 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午膳過后,當他們再次來到御花園中時,貍貓竟然正在水中掙扎,那一汪池塘內原本盛開著許多荷花,現在荷花早已凋落,池子內光禿禿的,一眼就能看見那只撲騰的身影。 小狐貍叫喚了幾聲,很是著急。 柳知故安撫地摸了摸小狐貍的頭,走到池子邊伸了一根樹枝過去,貍貓本就受了驚嚇,根本抓不住樹枝。 柳知故只得又湊近了一些,想用手去夠著貍貓。 小狐貍急得原地打轉,柳知故探出去大半個身子,看著著實讓人有些擔心,小狐貍更著急了。 他撲通一下跳進水里,游到了池子中間。 其實小狐貍不會水,但他兩只爪子在水里揮得極快,大概發揮出了他的極限。 只是當他嘴里叼著一只半昏半醒的貍貓時,身子便再也無法浮在水面,一沉一浮地在池子中一步也游不動。 現在小狐貍也要沉下去了,他顧不得叫宮人,自己跳進了水中。 柳知故會水,可不知為何,一入水,冰寒刺骨的池水下就好像有一個漩渦將他往下面拉,頓時失了平衡的他也開始在水里掙扎。 小狐貍沒想到柳知故也下來了,更沒想到柳知故也溺了水,他撲騰幾下后猛地扎入水里,游到柳知故身下用身子將他微微托起。 柳知故畢竟是個大活人,小狐貍嗆了幾口水,又撐著一個人體力早已不支。 上面掙扎的人動作在漸漸變小,池水中忽然紅光乍現,一陣白霧飄散開來。 待白霧散開,蕩漾的池水中立著一個渾身濕透的白衣少年,水珠順著他線條柔和的下頜滑落下來,滴落池中。 半束的黑發被池水打濕,一根透著光澤的瑪瑙簪子插在黑發中,平白給這張白凈的臉添了一抹亮色。 化作人形的九尾雙手抱起柳知故,趟著池子里的水一步一步挪向了岸邊。 后面的池水被攪地蕩漾出一片漣漪,柳知故恍惚間眼睛睜開了一絲,上方的日光炙熱而刺眼,卻完全沒有那滴著水珠的臉龐耀眼。 九尾將柳知故輕輕放在岸邊,貍貓也被拖到了岸上。 他眼中的擔憂絲毫沒有掩飾,輕拍了柳知故的臉頰幾下,對方沒有醒過來的跡象,九尾有些慌亂,正欲運轉所剩不多的靈力,耳邊卻響起了一連串的腳步聲。 心知有宮人來了,九尾連忙化回原形,躥入旁邊的草叢中,經過御花園的宮人發現了躺在水池邊不省人事的太子,太子旁邊還躺著一只渾身濕透的貍貓。 太子被宮人送回寢宮,九尾也跟著宮人回去了,太醫院一下子來了好幾個太醫。 當太醫魚貫而入的時候,九尾才用力抖落了身上的水珠。 整整一個下午,太醫在里面幾乎沒有出來過,皇帝在太zigong中待了兩個時辰便起身離去,而皇后在這段時間內未曾踏出太子寢殿一步。 小狐貍的窩被挪到了外面,但他依舊在太子寢宮門口躺著,平常最愛去的御花園他這幾日再也沒去過,太子的病情每況愈下,皇后急得眼淚啪嗒啪嗒往下掉。 平常身子骨如此好的人,一次落水,一場風寒竟然幾乎要了他的命。 皇后和皇帝心中皆對這件事心存懷疑,暗中一直在查這件事情。 九尾日日守在太子寢殿外,里面一個腳步、一聲咳嗽他都聽得清清楚楚。 日頭高照時,一雙黑靴噔噔噔地走進來,衣角帶起的風驚醒了窩里淺睡的九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