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洪福壽祿萬萬歲預感不好。 果然,卓遠道:“好在,這是官家的鬼域?!?/br> 宮室外,東皇太一久攻不下,似是放棄,振翅帶著它渾身光暈,飛走了。 宮室內,卓遠道:“有這不落城不落宮,加上官家之能,纏住那三位,應當輕輕松松?!?/br> 話音剛落。 金光透過窗紗。 并非東皇太一去而復返,而是覆蓋大地的整面天穹,明亮起來。 驕陽升起到最高處,刺目的白金色里,一艘飄搖旌旗的龍舟若隱若現。 *** “我們就到這里?!?/br> 國殤義士駕馭的馬車,停在平京迎薰門外幾十里的一座小山上。 便是站在高處,常人也無法看清幾十里外平京城內的狀況。好在馬車前的都不是常人,即使是盧妙英,掏出千里眼,一樣不差什么。 “沒看到公子朝霜,”國殤義士先擔憂地道,然后才說,“也沒看到東皇陛下……?” “東君在?!比物w光瞇著眼道,“龍舟盤旋城上,為何逡巡不落?” 盧妙英是先打量山頂上的樹木,馬車上山時,她已見得山腳山腰棗栗碩果累累,但山頂上多為松林,磷丹效果不似下面表現得那般明顯。 不知昨日這些松樹是什么品相,沒法做對比了。她遺憾想,才抬起千里眼,看向北方城中。 “好多人?!?/br> 她第一句話是這個。 從卻月城出發,一路往北方來,路上從一開始的不見人,到人越來越多。 一發現開戰,百姓家也不要了,糧食也不收了,都拖家帶口往平京趕。所以盧妙英半路時,那沒人收糧的憂愁就散去,反而擔心起北方百姓化為流民,聚集在平京城后,他們衣食住行,朝廷要如何解決。 她想象中,平京城外人已經很多了。 此刻,平京城外的流民,比她想象中還多。 少女移動千里眼,看向迎薰門。 作為南門的迎薰門大門緊閉,城墻上官兵被堅執銳,眼睛盯著上空盤旋的東君??偠灾?,朝廷看起來沒有半點出來安撫民心的意思。 “東君為何不攻進去?”任飛光眼神余光注意著盧妙英,慢了半拍問,“以平京……以長明宮為中心的鬼域,邪神化身恐怕是深宮中人?!鄙踔?,最大的可能就是今上,“只要知道化身身份,殺了他,這鬼域不就解除了?” 殺了今上在長明劍嘴里好像很簡單,住在常人中,而非三秘境的盧妙英掃一眼國殤義士,發現神將聽聞這句話后,并為表現出什么詫異來,頓時感覺自己格格不入。 “好像進不去?!?/br> 國殤義士可惜地回答。 說著,東君的龍舟就下降了些許。 只是數丈距離,在幾十里外山上三人眼里,龍舟下降只一點點,卻像是撞上什么般一頓,僵持片刻,不得已浮起。 盧妙英用千里眼看到,那相撞之處,憑空生出無數銀光小字,如飛雪噴出,閃爍著溢散,幾個呼吸后,融化在風中。 約莫幾百字的銀光小字,落到少女眼里,不知為何十分熟悉。 她皺起眉,將這些字打散,重組,填補空缺。 沉默片刻,盧妙英反應過來,驚道:“是《平京夢華錄》!” “什么?” 任飛光回頭茫然,國殤義士也用眼神表達疑惑。 “《平京夢華錄》,是太.祖開泰年間,由回龍居士所著的一本回憶錄,記載回龍居士年幼時所見前朝末期平京繁華樣貌?!北R妙英解釋道,“方才妨害東君落下去的,是這本書其中一篇……原來如此,我明白了,平京……不落城,這樣嗎?” 她飛快將原理道出,是文士用慣了的謀略,任飛光和國殤義士很快理解了個七七八八。 “歷代新君由稷下學宮主持,不戰而入主長明宮,竟然還有這種含義?”任飛光有被驚到,“莫非稷下學宮早就準備背棄三秘境的盟約……” “任少俠,這般手段面對三災一樣好用,倒不必如此揣測?!眹鴼懥x士道,臉上露出為難神色,“可惜,就是此刻難以迅速解決了啊,公子朝霜和東皇太一到底去了哪里?” 盧妙英又端起千里眼。 任飛光和國殤義士一直盯著東君的動向,唯有她,在看東君前,還是忍不住先看了城墻下的流民。 只是一眼,盧妙英發現情況有了變化。 官兵們好像在對城墻下的流民們喊著什么? 是在安撫?還是打算讓流民們離開? 本來打算看完一眼就去看東君應對的盧妙英視線移不開了,城墻下的流民很明顯地sao動起來。 出乎她意料,官兵們朝城墻下丟下成捆的長弓和箭矢。 “這是,作甚……?” 盧妙英呢喃。 然后她眼睜睜看到城墻下sao動擴大,流民們哄搶長弓箭矢,慘叫,鮮血,有小孩消失在人們腳底。 “這是作甚?!” 盧妙英抬頭,想要問國殤義士,有沒有什么辦法阻止城墻下的動亂。 便在她視線移開的前一刻,她看到一個搶到長弓的壯漢,看打扮像個獵戶,不管不顧自己是不是在交疊的人堆中,舉起長弓就對天上射出一箭。 獵戶是對著東君的龍舟,射出一箭?! 作者有話要說: 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