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說完這句,他頓了頓,補充: “崔嵬師兄那樣的劍客除外?!?/br> 盧妙英想起任飛光口中的“崔嵬師兄”所指是誰,心中不由贊同。 少女知道自己沒什么自保之力,既然任伯父如此提議,干脆應許了。隨手在帕子上畫好一張家中地圖,標上她需要的東西分別在什么地方。 任飛光接過,塞進胸口,出門找主祭,發現老婆婆昨夜累著,和崔嵬師兄一樣,躺著起不來了。 副祭接過照應盧家娘子的事,他才放行,運起輕身步法,直接從屋檐一路掠過,翻過城墻,向西南盧家坡行去。 東君殿里,盧妙英謝過幫忙的小巫祝,接回玉簡。 巫祝也不怎么用學算術,幫忙的小巫祝暈頭轉腦模樣,比任飛光更厲害一點。 “算學可是萬物之本,若有可能,一定要仔細研修啊?!?/br> 少女勸誡道,小巫祝連連點頭,退出殿外,接著像是背后有熊在追一樣,迅速逃了。 盧妙英無言片刻,模模糊糊明白了一點,為何在稷下學宮里,選她墨派夫子上課的學子最少。 “又不是什么難事?!?/br> 她嘆道,見自己文氣依然沒有恢復,只能放下蠢蠢欲動繼續使用玉簡的心。 好在不使用“書”,看“書”是行的。盧妙英將玉簡轉開,仔細辨認上面的算題和解法。 手邊紙筆不夠,沒法演算,她就在心里算著,慶幸自己基本功不錯。 可即便基本功不錯,《祖氏綴算經》并非什么教人入門的算學課本,而是一篇難題解集,哪怕盧妙英,看完第一題,也感到了幾分頭暈腦脹。 來往的小巫祝受副祭囑托,走過時都會打量她幾眼??闯錾倥v,一個小巫祝將茶水和點心奉上。 盧妙英道了聲謝,接過茶水,一口飲下。 然后她一扭頭,將滿口茶水噴出。 送來茶水的小巫祝并沒有驚訝,反而低聲道: “果然這點迷藥伎倆,要瞞過擅長煉丹術的人,不太可能?!?/br> 盧妙英確實是因為對各種藥物極為熟知,茶水入口就嘗出了味道。 但她反應再快,一開始沒有設防,到底喝下去了一小口,瞇起眼睛時,就感到一種與看《祖氏綴算經》不同的眩暈,襲上腦中。 文氣恢復了一些,忍住迷藥,少女就要張口吟誦。 一只手從背后伸出,猛地用力,捂住她嘴巴。 而送茶來的小巫祝上前一步,輕巧取走她手中的玉簡。 他另一只手拿著短劍,猛地往前一遞。 《祖氏綴算經》突然放出了一點光亮,不過此刻殿中三人都沒注意到。 一擊得手,兩個小巫祝飛快竄出東君殿,避開陽光水流綠樹,避開可能讓九歌察覺他們的種種事物,伴著尖叫跑出巫廟。 穿大白袍,戴硬翅幞頭,面覆無眼無口黃金面具的洪福壽祿萬萬歲,竟然就在這里等著他們。 老者在陰影里接過玉簡,見天空中似有日光聚來,輕哼一聲,在東君返回前跨進神域。 他們或許沒有九歌那般以力破巧的實力。 但這番謀劃已有近三十年,當真以為幾日時間,就能扭轉么。 第73章 肆日(八) 洪福壽祿萬萬歲返回他的神域中。 四邪神的神域各有不同,最為神妙的,就是八千手救難觀音的無垠黑海以及海上寶舟。 而萬萬兵馬大元帥的兵營不提,九千九生生怨母的神域與其說是南桂城倒影,不如說是城前不知淹死多少女嬰的河流。而洪福壽祿萬萬歲的神域看似與她相似,本質卻截然不同。 因為洪福壽祿萬萬歲的神域,不能說是和長明宮略有不同的倒影…… 它根本就和這傳承千年的重重宮樓,沒有分毫差別! 洪福壽祿萬萬歲帶著兩個小巫祝落回來,來往甚至有同樣穿著秋裝的侍從侍女看到他后,立刻大拜行禮,就如人世間的長明宮里,宮人們看到新帝一樣。 很快有穿著輕紗的美人迎上來,嬌聲柔語喚著官家。又有侍從抬著轎子過來,請洪福壽祿萬萬歲坐上去。 方才對盧妙英動手的兩個小巫祝,贊嘆看著際目中一切,眼里異閃連連。 他們是飛鯉衛自小就培養好,送到巫廟里的人。為避免暴露,比小巫祝還要跟用心修行些。 可算得苦修了,就是進益不大,在卻月城巫廟里,是笨鳥先飛的典型。 當然,他們自家人知自家事,本來無心在通靈之道上走上去,表面裝得再刻苦,也沒什么用。 還耽擱他們享受了。 如今動手又逃出巫廟,他們反而輕松幾分。 再想到這次可是在洪福壽祿萬萬歲面前替這位大人動手,無論如何當得一大功,又有潛伏的辛苦,就算他們年紀不大吧,上面也不可能壓下他們。 多年期盼,升官發財就在眼前! 兩人交換眼神,就要追上坐轎子向深宮中行去的邪神。 不想,一旁的宮人攔下他們。 莫非要擋他們機會?這兩個細作表面沒現出什么,心里都提高了警惕,一個上前一步,一個落后半步,目光交換,就找到脫圍方向。 “兩位爺,”宮人向他們叉手行禮,“請往這邊來?!?/br> 這回連交換眼神都不必了,臉頰圓圓,相貌親和,最開始給盧妙英送茶的細作,端著笑容,先道:“小的哪算是爺?!?/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