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山腳紅楓遍地,如一片火海,便是在而今這時節,也有些許前來賞景的人。 但云麓書院里,完全不見外面的嘈雜,只有朗朗讀書聲。 一穿著青色直身,頭戴儒巾,外表五十來歲,下頜略長的年老男子,面朝一池錦鯉,坐在長廊的欄桿上,手里拿著一柄戒尺,正有一下沒一下敲打自己掌心。 那啪啪聲里,似有無形韻律,教室里認真讀書的學生全不曾聽見,而走神時間超過幾十彈指的學生,會冷不丁聽見這戒尺敲打聲。 他們一個激靈,便又重新投入到朗讀之中。 不管如何,對于云麓書院而言,大泰豐保十六年十月四日,今日又是平靜的一天。 下頜略長的云麓書院山長,向玉,字璞石,自然是三秘境之一的稷下學宮出身。 他年輕時還參加過大泰的科舉,做了大泰的官員。但在十多年前,大泰那位太上皇尚在位時,就激流勇退,辭官回家,然后擔任了云麓書院的山長。 當然,這是明面上的說法。 實際上,是大泰呈現大廈將傾跡象后,他所在的派系當即選擇新人,打算造龍。 楚州乃是魚米之鄉,漢子亦有一股血性,是很好的起兵之地。 當時稷下學宮做出相同選擇的派系很多,好在,經過十多年的斗爭,還有能力爭奪新龍位置的,只剩下幾家。 ……以及搖搖欲墜但就是還支撐著的大泰。 向玉的戒尺,有一下沒一下敲打掌心,繼續發出清脆的啪啪聲。 而他心里,卻在謀算著最近的局勢。 特別是滔州。 陳家軍向東是潮州,是道家在背后支撐的七粒米教的地盤。但道家嘛,總是將經濟搞得一團糟,連累了戰局,如今小半地盤已落進陳家軍手里。 這實在有點可惜,若非那邊道家的人突有急智,借了潮州之東三島十洲的勢,陳家軍其實有能力占據潮州大半地盤的,現在卻只能暫緩攻勢。 至于往南的越州那邊,瘴氣太毒,沒有巫祝護持根本無法進入太深。但要求巫祝幫忙,那邊卻道,陳家軍尚未有新龍之勢,恕不從命。 于是越州那邊的攻勢也只能放緩,撤下一部分人來。 至于向北大泰,沒有統一江南的話,無論是他還是陳家軍都不會過去的。 向玉不懂用兵,好在他也不需要懂,即便是這大爭之勢,文士的作用,也僅僅是威懾其他文士。 政策和經營,則要用來培養學生,不然新朝建立,哪能拿出那么多官員? 水池里錦鯉游動,向山長的念頭,又轉到滔州那邊。 陳博達將從越州撤下的士兵調去滔州,是他的建議。 向玉雖然不懂用兵,但昨夜九千九生生怨母死于一位劍客斬殺,石熊作為她的化身,也死于三島十洲的巫祝手下。 石熊竟然是邪神化身,這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一個背后沒有支撐的家伙,竟然傳出了用兵如□□頭,他就知道哪里不對。 現在滔州如此,可謂勢力一空,因此收到消息后,向玉立刻遣學生去勸陳博達西上。 而他現在之所以感到遲疑,緣由是他收到的新消息。 向來只管蜀道和蜀地的劍閣,似乎有親傳弟子出山,看方向是往滔州行走了。 而少司命在南桂城滅殺九千九生生怨母后,竟然沒有返回三島十洲,而是在滔州逗留起來,不知道打算干什么。 巫祝只問鬼神之事,但現在又插手潮州,又逗留滔州,別是忘了界限吧! 向玉思來想去,發現他無法確認少司命會不會插手滔州的事,便決定還是遣人去提醒陳博達一下。 但就在這個時候,有穿淺綠直身的書院學生,匆匆小跑,穿過大門。 “山長!”這學生聲音有些大,打斷了幾間教室里的朗讀。 他走到近來還在喊:“山長!潮州那邊攻勢調轉了!” 向玉一愣。 綜合各方消息,他已確定,潮州如今只能負隅頑抗,怎么還會倒轉攻勢? 戒尺敲擊聲一下停掉,向玉抬起頭問:“怎么回事?” 學生喘了口氣,道:“我們在潮州前線幾座城的兵馬,不知為何,都不見了!” *** 猶帶著潮州前線拼殺出來的傷口,從地下深處的腐敗灰手,眼看就要抓住李朝霜的腳腕。 但就在這時候,黑發青年外披的灰紗氅衣,那在日光和靈光照耀下落下的斑駁花紋,陡然改變。 像是因為光照方向改變而發生的偏折,仿佛水銀一樣流動著。能打開第二層眼瞼的巫祝才能看到,須臾間,這間灰紗氅衣上,爆出無數陰文。 這些陰文,需得有靈力的巫祝,一邊念禱,一邊施咒繡上。如此織成的布料,一般用來制作護符等等,便是九歌也不會裁下這么大一片做外衣。 九歌不這么做,是因為他們作為隨時能請神降神的人,無需這些外物。但即便如此,也足以證明這間灰紗氅衣的奢侈。 馬上就能抓住李朝霜的尸兵,發出回響在魂靈之間的嚎叫,李朝霜落下一腳,只踩在了還在燃燒的灰燼上。 李朝霜:“……” 他真真沒想到這個。 唔,是東君的祝咒陰文……現在的東君是哪位? 他施下的光凈咒力度,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