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可它又不太一樣,阮漁覺得,現在這副場景有點像是軀體與靈魂的差異。 軀體還在,靈魂卻已經開始衰敗了。 地核有靈魂嗎? 沒有的吧。 但它就是裂開了。 從一個黑乎乎的大球變成了長著黑色紋路的破球,七零八落地掉下一塊東西,裂紋便再次變得深刻。 阮漁見過這副場景,就在碎片送她的宇宙時空漂流里。 有很多的星球,就是這樣的。 折小霜他們哭喊的原因,是看到了身處空間的崩潰??伤麄儧]有像阮漁這樣,站在更遠、更模糊的地方,遙遙地縱覽全局。 那聲尖叫沒有帶來什么益處,一切都在沉默地發生著。 阮漁不知道,此時此刻,身處其中的人們已經覺得整顆星球不存在了,她沒有這樣的感受,因為那是本該繼續走下去的既定道路。 他們沒有等到石頭,也沒有等到碎片,在那條被設計好的滅亡路上,于懵懂無知中被推著往前。 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 球體繼續碎裂,直到,身為觀看者的阮漁覺得這個球體堅持不下去了,也許下一刻它就分崩離析,轟地一聲四分五裂再不成型。 就在這時,有一道淺淺的、渺小的光亮,細小如豆,卻穩穩地落在了其中一塊殘缺之上。 靜靜地,躁動的球體變得溫和起來,有了短暫的崩潰停止態勢。 阮漁的眼睛亮了一下。 然而不久之后,她就失落了。 這抹光亮太微小,能發揮的作用實在是太淺太淺,如果不是仔細去看,興許壓根就不會發現那倏忽間的停頓,只以為是球體碎裂卡殼了一瞬。 時間朝前走著,阮漁突然想到了什么。 等等,這個光? 她期待了起來。 正如她所想,稍后不久,有一更為柔和明亮的碩大光團陡然出現,朝著這個正處于崩潰狀態的球體飛奔而來。 它迅速分解,從一變作無數,薄薄的一層膜牢牢地捆住了球體,給予了球極大的支撐力。 再之后,瑩白色薄膜猶猶豫豫地變換了形態,成為了萬千細絲,拉著碎開的每一塊,硬生生地拼起了整個球。 其中,殘缺最大的一處,被它用極薄的塊狀光芒填補,阮漁甚至能隱約看到半透明瑩白色之下的黑灰。 “那里是長若板塊?!边@個念頭突兀地出現在了阮漁腦中。 第一個光點是石頭,第二份光團是碎片,兩者接連到了銀尾星,消失以后無法被系統檢測到存在的痕跡,不是因為系統廢物,而是…… 是它們不在銀尾星那個空間了。 阮漁的腦子在此刻清明不已,關于石頭與碎片的一切線索都串成了串,梳理得整整齊齊。 “我在荒蕪星球得到了石頭,不知名原因,它知道要跟我走。于是它來了?!?/br> “系統檢測不到它的分子構成,是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團能量幻化而成的,偏實際的能量并不依附于這物體而存在,實際上位于另一個特殊的維度?!?/br> 系統只能檢測她所處空間的一切,但凡能被分析的,均逃不過系統的法眼。 可是,如果一件物品被一分為二,能量無形無質,最關鍵的內核藏在另一個時空中,系統又怎么能探測得到? “石頭消失,它不是消散在銀尾星之上,而是到了與這個球體相同的空間內,所以系統完全找不到它的蹤影?!?/br> 作為載體的石頭,只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實物展示,讓阮漁能夠看到摸到罷了。 它最重要的部分是緊貼著石頭卻又隔閡深遠的能量。 “它確實發揮了作用,只是比較微弱而已,興許只有極圈坐標點能反饋出絲毫的痕跡?!?/br> 石頭的能量最終總要作用在物體之上,這個“物體”指的就是銀尾星。 阮漁伸出手,向前抓了一把。 她的手掌無盡地接近那塊正在緩慢旋轉著的球體,瑩白色細線在上面翻轉,修補著它的破碎。 但她摸不到,隔著玻璃一般,只能看。 “碎片不一樣,它更大更亮,在多年的宇宙漂流中得到的星球能量更多,所以,它的作用范圍也更廣?!?/br> 石頭只能補上幾乎忽略不計的地方,可碎片能包裹牽引整個球體。 “從真境里的球體,到我生活著的銀尾星,時空阻隔,彼此不觸碰,但后者一直受到前者的影響。故而,銀尾星有了變化?!?/br> 長若板塊,遽然安穩。這是最好的例證。 阮漁扭頭,看向那邊正在愣怔著的人。 你在說什么?——這是所有人的面部表述。 阮漁詫異,問了一句:“可以聽到我說話?” 有人愣愣地點頭。 阮漁笑了起來:“那就好辦了?!?/br> 她還以為,這種復雜的局面下,每個人看似離得很近,實則隔著不知道多少個世界與時空,從而導致無法進行交流。 “我看到了關于銀尾星末日災難的真相,也見到了碎片真正的作用?!彼f,“我全部都告訴你們?!?/br> 真境之眼,看到的是能量波動,尋找的是無數時空交疊下的真實。 阮漁指著自己的眼睛:“霧氣是虛擬,我這里,才是真實?!?/br> 所有人在的地方,都是虛擬的場景。 或許從一開始,霧氣吞噬了她的鮮血那一刻,阮漁就已經身處別樣的維度,作為看客在觀看這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