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她讀大學的時候,舍友追星追選秀,一年一出規定,但每一次都被策劃者鉆了空子。 卓顏:“慢慢來唄,不要急,會一點點變好的?!?/br> 群體數量太龐大,影響的更是方方面面,牽一發動全身,不能莽撞。 阮漁撓撓頭:“行吧?!?/br> 東拉西扯地聊著天,還八卦了一下滄蘭洲內外明星的事兒,沒過多久,就抵達了目的地。 隨后,阮漁就到了片場,卓顏準備了茶歇點心,一半是替阮漁道歉,一半是做人情。 —— 石頭到底什么用處,還是要探個明白的。 它既然消散在了銀尾星,那么就總有個落腳處。 現在沒產生影響,以后呢? 就像是折小霜的猜測,如果是因為銀尾星存在無法被人類發現的損傷,而這石頭正是用來治療星球的,那總該有個后續影響吧? 修好了,就該有變化。比如空氣清新了、磁場微調了、重力不太對勁了、地震少了海嘯不太多了等等。 數據是最明顯,也是最有力的證據。 這類數據需要搜集,氣象局、地震臺、山河圖……最近一段時間滄蘭洲的氣象和地面近況,都被整理到了一起。 山河圖在這一次,作用甚大。 它用來觀測滄蘭洲各地的地表數據及其變化,是特別方便和準確的。 最被關注的,還是第一案發現場——以酒店房間為中心,向外圈定了一個范圍,進行詳細且不間斷地檢測、觀察。 “地震次數多或少了,哪里的污染濃度降低了,空氣中多了新的元素又或者哪種元素含量增減了,植被是否有了明顯的變化……”折小霜道,“極為龐大的工程量?!?/br> 他們不僅要搜索整理數據,還要進行比對和處理。 而且,星球在運轉,人類活動在延續,銀尾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這些波動有一定的數值范圍。 考慮到石頭或許不只是對滄蘭洲有影響,說不定飛到了星球另一半,基地的人想盡方法在全球收集數據,以各種合作來得到當地的真實情況。 真相還不能告知他人,以免引起恐慌。 他們需要發現,盡早發現細微之處的變化。 在這樣的強壓下,大家都未曾說出口,但是每個人都知道的是——或許,他們所做的這一切都徒勞無功,研究方向是錯誤的。 但就算如此,也一定要拼盡全力去做。 這僅僅是其中一個大組。 根據不同的猜想,衍生了不同的研究小組。 攸關星球和人類生死,此事已經被定位了最高等級,無數人為此奔走、忙碌,緊張有序地展開著相關工作。 —— 系統聽阮漁的話,也在對銀尾星進行著監測。 它雖然只有一個,但抵得過千萬人。 阮漁鼓掌,給它順毛:“真好,特別棒,我就知道小六子你是最厲害的系統!” 系統:【嘻嘻嘻】 系統被夸得飄飄然,呈氣球的造型在阮漁周圍飄來蕩去,連底部的那根線都模擬出來了。 阮漁特別配合,伸手溫柔地拽著那繩子,作一副母慈子孝——她慈系統孝——的畫面。 卓顏手里拿著文件夾這個時候走了進來:“……” 這個場景,其實有點詭異。 系統是不被他人看到的,也無法被儀器捕捉,就跟連朔三人去往異世界時是一樣的狀態。 這就特別有趣。 基地的人認為,連朔幾位包括后面的五個人,被定義為“追隨者”后,他們的狀態是一種類似系統的存在。 可能他們處于一個特別的維度空間,介于真實與虛假。 阮漁正好站在兩者之間,她真實,又虛假,從而擔當了橋梁的角色。 所以,阮漁傳遞物品的時候,就相當于讓這件實物進入虛假空間,于是這東西在異世界土著看來就消失了。 他們反而因此驗證了某些科學題目,據說有了新的研究方向,參考資料就是實際經歷過的幾位人士、以及帶回來的視頻等。 這會兒,卓顏等人瞧見的,就是阮漁跟個傻子一樣,舉著手晃來晃去,還跟空氣說話。 要不是習慣了,當她是精神病完全沒問題。 “這又是在做什么?”她笑著走了過去,站到阮漁的身后。 阮漁扭頭朝上看:“你來啦?” 卓顏嗯了一聲。 阮漁下巴點了點系統的位置,示意它就在自己右手往上的空中飄著。 卓顏看了一眼,看了個空氣。 她瞅著阮漁這動作,猜道:“氣球?” 阮漁閑著的左手打了個清脆的響指:“bingo,對惹?!?/br> 卓顏拍了她一下:“好好說話?!?/br> 阮漁表示:“我學系統說話的,不賴我?!?/br> 卓顏:“???” 不是,這么超次元科技的玩意兒,居然是這么說話的嗎? 阮漁:“???” 咋的了? 卓顏艱難道:“沒事?!?/br> 阮漁:“可你看著不像是沒事的樣子?!?/br> 卓顏微笑:“只是覺得人生觀被沖擊了一下下而已?!?/br> 阮漁猶疑:“……惹?” 這個字的威力這樣大嗎? 她看向裝作被繩子束縛住的系統,這傻子左右自動晃蕩,要是有表情,那肯定是個沒腦子的憨憨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