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書迷正在閱讀:在年代文里搞死系統、殿下怎么還不寫休書、當我發現我的新婚妻子是男人之后、失憶后懷了情敵的崽、咸魚把綁定系統上交了、混入龍族當團寵[星際]、我有疾,君醫否、傍個王爺當夫君、這豪門嗲精我不當了、我體內住著一個惡魔
兩個人都死得很慘。 齊縛石將自己的脖子掐得青紫,嘴里除了血,似乎還吐了點別的東西。 關抱玉背上插著匕首,流了一地的血,將她的衣服都染紅了,身上還有齊縛石吐出來的烏七八糟的血rou。 整個密室都是nongnong的血腥味。 周象光是站在外邊,便覺得有些窒息了。 謝連州對周象道:“看起來,他們確實是死在了對方手里?!?/br> 周象道:“我還苦惱于該怎么對付他們比較合適,沒想到在那之前他們便自相殘殺,同歸于盡。就算一人平分一半寶庫,不也比現在好?真不知道他們為什么要鬧成現在這樣。在這以前,我還以為他們是真心相愛?!?/br> 他確實太笨了。 謝連州看了他一眼,心想,每日見那么多陰謀詭計與反目成仇,還能相信真心,興許也是一種能力。 謝連州道:“人的真心是很難依靠的。對他們來說,只要對方還活著,便是把柄,不愿意相信也是尋常?!?/br> 周象道:“那我們現在該怎么辦?” 他說這話時沒去看密室里的古董金銀,而是純粹盯著地上兩具尸體發愁。 如今正值深秋,天氣已冷,地宮更比地上寒涼三分,尸體不易腐壞,可放著不管,過了十天半個月,一樣會變得恐怖可憎。 謝連州道:“你忘了?有人正找著他們倆?!?/br> 周象恍然大悟:“九華宮的人?!?/br> 謝連州點了點頭,卻道:“還有一個更近的?!?/br> 周象脫口而出:“宋瑛少俠!” 謝連州道:“他本就是為了追查齊思明的事而來,關抱玉和齊縛石拿走了齊思明所有印章,還知道寶庫的事,如今將他們倆的尸體交給宋瑛,也算是他找到交代了?!?/br> 周象想了想,道:“那么九華宮的這個寶庫也該告訴他?” 謝連州對他道:“這本就是九華宮的寶庫,今日又是我陪著你來。太平山莊若想獨占,我不答應,但我也不會要求你們盡數留給宋瑛,為他人做嫁衣。太平道人當日同齊縛石談的交易,也同宋瑛談談便是?!?/br> 周象思考片刻,道:“我想祖父會同意的?!?/br> 謝連州也這么覺得。 周象感嘆了一句:“不過,九華宮的寶庫也沒傳言中那么厲害,機關都年久失修,發射不出多少,金銀財寶雖多,卻也沒到嚇死人的程度?!?/br> 謝連州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 周象察覺,一時有些緊張:“怎么?是我說的話有什么不妥嗎?” 謝連州道:“這江湖里便是來一千人,里邊也沒有一個人能像你一樣,嫌這里的錢財不夠多。往后行走江湖,輕易不要露富,否則遇到那種目光短淺的小毛賊,一心只想宰了你搶點好的,等不到向人要贖金,那十個太平道人也救不了你?!?/br> 周象這才察覺失言,忍不住嘆了口氣。行走江湖要學的東西真是太多了。 謝連州看著密室,道:“不過有一點你說的對,這里的機關確實太普通了。就算是年久失修,以它部分能夠觸動的機關來看,也實在算不上多精巧?!?/br> 周象見謝連州都這么說,道:“對吧,你也這么覺得?” 謝連州道:“以九華宮當時的財力,他們能請到最頂流的匠人,放的又是足以支撐九華宮落魄時東山再起的財富,不應當設計成這樣尋常的機關?!?/br> 周象聽著,也覺得古怪起來。 謝連州站在那,運著氣,閉目聽了一會兒,輕聲道:“確實有風?!?/br> 周象也跟著感受起來,過了好一會兒,仍是什么都沒有感覺到,只能猜測是謝連州的五感比他人靈敏。 謝連州笑了笑,道:“我知道了,建起寶庫的那位宮主有些意思,他在這里設的最大的機關,并不是我們眼前所能看到的這些,所謂淬毒的暗箭,不過是障眼法。真正的機關,正是這些價值連城的東西,算計的是人的眼界和貪欲?!?/br> 若不是周象這樣的出身,又有幾個人在看到這些財寶之后舍得移開眼睛去想,這些是不是真的就是這個寶庫所藏下的所有財富? 這一次,不用謝連州將話說透,周象便品出點滋味來:“你是說,這里并不是全部的寶庫?” 謝連州道:“或許太平道人是對的?!?/br> 真正能打開這個寶庫的,并不是齊思明手里那幾枚印章,而是宋瑛手中那把九華宮宮主代代相傳的寶劍。 周象雙眼一亮,道:“所以這間密室里還有別的機關,只要找到它,又有寶劍,便能打開真正的寶庫?” 他對寶庫里的財寶興趣寥寥,可對里邊的構造和存放的東西種類卻很有興趣。 謝連州道:“也許是機關,也許那寶劍有別的特殊之處,總歸那是持有寶劍的人該cao心的事?!?/br> 謝連州不知道太平山莊知不知道九華宮的寶劍在宋瑛手中,畢竟他們當日搜過宋瑛的房間,察覺了一二也正常,但如果沒有察覺,他不想這話從他口中泄露。 周象的眼睛還是舍不得離開密室,頭腦里似乎已經在揣測那把寶劍能同密室有什么樣的聯系。 謝連州發現,地上的兩具尸體除了一開始令周象驚訝感慨,后來便再也沒有困擾到他??磥硭m心性單純,卻非一味良善,關抱玉和齊縛石有投毒害死太平道人之心,他便也不對他們存有太多憐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