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書迷正在閱讀:跟冥帝成婚后我暴富了、男主每天都在演我、過分可愛的喵崽爆紅星際、悍妻在上總裁忍著點、標記他的Alpha死掉了、狂徒、在年代文里搞死系統、殿下怎么還不寫休書、當我發現我的新婚妻子是男人之后、失憶后懷了情敵的崽
婁昭君又驚又喜道:“據婦人說,你一定會富貴,但目前要明哲保身,不可冒險,否則,必會不測?!?/br> “賀六渾道:娘子說的不錯?!?/br> 從此高歡更加自負,遠近的人聽說這件事,更加傾心賀六渾,待他如帝。正光五年,婁昭君又生了一個女兒,名端愛,即魏靜帝皇后。先前高澄生時,婁昭君夢見云中白龍一分,慘狀不堪,她擔心以后即使富貴,恐也不得善終。生端愛時,夢見月亮落入杯中,知她日后必貴。 三朝后,親友祝賀飲酒。飲罷,共去白道南山采獵。卻說那時候正趕上拔陵攻破武川,因殺了他的大將衛可孤,泄怒于一方,令眾將率領人馬四處掠奪,殺害百姓。又差大將韓樓統兵十萬,從五原而來,去和廣陽戰斗,打從白道村經過,村里攪得粉碎,房屋被燒毀,人民死的死,逃的逃。內干百萬財產,化為烏有。 賀六渾同了婁昭等幾人正在南山打圍,離開家大約有三十里,忽見火光沖起,黑煙連云。六渾大吃一驚,知道有敵人到了,緊急與眾友莊軍隊五六十人飛奔回村,果然看見敵軍縱兵大肆掠奪,殺人放火,喊殺沸騰。 賀六渾對大家道:這里已有敵人阻擋。你們細看,約有十萬人馬,如何過去?我們必須齊心協力合作,有進無退,殺入村子里,或許能救多許性命。不然,人死沒有好處。大家都領了命令。賀六渾當先,婁昭押后,一齊舍命沖去。賊軍看到這幾十鄉兵,不在意,便來擋住去路。六渾動神槍舞,連殺敵兵數十人,大家都避開了。于是眾人跟隨六渾殺出核心。到村子里,只見煙火滿目,房屋不存,各家親屬都不知道去哪里。 賀六渾非常害怕,婁昭馬上大哭。二人正感到驚慌,只看見一人飛馬前來,高叫道:“兩位官員不要在這兒耽擱了,兩家人口都逃往南山樹林中,只望兩位官員前去救護?!蹦侨耸菉浼覂榷?,很有膽量勇氣,所以前來通稟消息。兩人知道非常高興,率領眾人跑去南山。那知叛軍旗幟到處,山前山后已經結滿營寨。 賀六渾對婁昭說:“兩家眷屬男女都在水深火熱中,若救人,次日定被敵軍抓獲?!泵χ瑠湔褗^勇向前,大叫:來軍放我上山,各不侵犯。敵人見他勇敢,”而且天色已昏,恐怕有損士兵,不與他爭鋒,于是分開一路,放他過去。 高歡與婁昭引了莊兵,尋路上山,一直到山頂上,看到無數逃難百姓都躲在樹林中。見了六渾都高叫道:“高大官人來了,我們可以得救了?!傲鶞唽ふ壹覍?,人人都在,單失散高澄一人。昭君不勝悲傷,六渾感嘆幾聲,可惜兒子死在敵人手中。 高歡對婁昭道:“失去兒子確實難過?,F在兩家人口在這里,總不是安身之所。必須下山,方有生路。婁昭見夜暗難行,猶豫不決。忽然喊聲大起,漫山遍野一片火光,樹木都燒。兩人忙上馬。百姓強壯的和莊兵人等各執槍刀,六渾自我約束,分成幾隊,在前面帶路,殺下山來。賊軍抵敵不去,一起逃脫。 高歡招呼大家需去牛豆山。這座山在南山的北面,地處偏僻。山上有菩提寺,寺最廣大,可以容納眾人,所以六渾率領部眾去躲避。到寺,和尚都逃竄,于是眾人聚集在寺中。當夜驚魂不定,過了一個晚上,不見賊軍到來,人心才安定,共同歡慶重生。唯有招魂不知高澄下落,想派人尋找,恐敵人阻路。后來有上山來報告,賊兵雖然離開,但村里已被焚燒,掠奪殆盡,老幼無存,房屋都是白色土地,由此可見,高澄恐怕性命難保。 婁昭君聽到,痛哭不已。只見一個喜鵲飛向檐前,對她喳喳的戰亂吶喊。昭君停止眼淚,就對喜鵲祝道:鵲兒,你不是知道我兒子下落,特來報信?如果沒有死,你須飛到地下,對我長歡呼三聲?!蹦蛆o果然飛下,長歡呼三聲,向南飛離。 婁昭君道:鵲兒向南方飛去,這孩子一定能在南方?!被琶η踩巳ツ蠈ふ??!庇笫氯绾?,且聽下回分解。 第10章 話說賀六渾失去高澄,正在寺門外指點去路尋找,忽然有數十騎人馬上山。前面乃段榮,后面有人抱著小家伙,坐在馬背上,卻像高澄模樣,眾人下馬。連忙入寺,高澄也隨后,進來,賀六渾看到,非常高興。 賀六渾忙著問段榮:“不知君下如何救得我兒?” 段榮道:“拔陵在武川、懷朔等處屯駐兵馬。武威相距不遠,因此在家防御,不敢遠行。昨天我早知道賊將韓樓率領十萬軍隊,去和廣陽戰斗,打從五原而往。我知這里會遭受戰火,慌忙帶家人三十名騎兵前來看望。今天早上到村里,果見尸橫遍地,房屋全毀。不能預料兩家吉兇,細細打聽,才知道你們在這里,故尋得而來。走到途中,忽然看見老鴉向我亂鳴。拿箭射它,老鴉帶箭飛入洞xue中。我派人下洞xue探取,見到一個小孩睡在里面,抱出來一看,是你的兒子呀。 高歡高興并問高澄,為什么躺在洞xue內。 高澄說:“起初奶媽抱著我逃走,追眾人不上,落在后面,被敵人沖過來,我與乳母同落在水里。忽然看見一個夜叉模樣將我提起,放在洞里。眼前只看到一只烏鴉在上飛鳴。今天早上有人抱著我走出洞xue,乃是段姨夫,故此同他到這里來?!?/br> 賀六渾忙向段榮道謝。 婁昭君見了孩子,如獲到寶,感激不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