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成了我外室 第62節
書迷正在閱讀:愿打愿挨、清穿之幸運人生、人魚陷落、不和諧的崩壞之旅、綠茶大佬當了渣男之后[快穿]、[綜漫同人]開局簽到亂步模板、五十年代結婚日記、[綜恐]這作死的女主、[無CP]我就是不當魔法師(穿越)、隱婚
紀雨寧覺得臉上更熱起來,也不敢將被子拿下,依舊蚊子般嗡嗡道:“你忘了,周太醫交代過,還得再休養一陣子?!?/br> 楚珩引著她的手往他身上探去,“朕知道,那些是正餐,但,你總得容朕先吃點開胃小菜吧?” 紀雨寧忽然發覺皇帝其實也沒想象中那么正直,大約這便是多讀書的壞處,再下流的事都能說得清清白白。 她覺得自己還是太嫩了。 * 不出紀雨寧所料,石景秀在慈安宮住了兩天,石太后簡直沒一刻放松過,不住地鼓噪她取代石景蘭的地位,與承乾宮分庭抗禮。 石景秀無法,只能承認她對兆郡王楚玨情有獨鐘,她把心給了做弟弟的,再去侍奉哥哥,那她可成什么人了? 何況這在京城也不算秘密,幾個手帕交都知道,只怕她前腳剛去勤政殿,后腳就得流言如沸了。 石太后嗤道:“人言何足畏懼,等你做了寵妃,她們巴結你都來不及,誰敢在背后詆毀,哀家就讓掖庭獄治她們的罪!” 石景秀沉默一瞬,“您能堵住悠悠之口,可您管得著天下人怎么想么?如今jiejie被趕走,外人看來是皇貴妃難辭其咎,倘若我趁虛而入,興許罪名便落到我頭上,旁人還以為是我占了jiejie的位置,陛下才如此狠心,石家姊妹內斗,名聲更不會好?!?/br> 盡管她條分縷析,石太后卻知曉這些不過是托辭,真為了家族利益哪還顧得了許多?只怕仍對楚玨那小子念念不忘。 楚玨的身份倒沒可以可指摘的,石太后放心不下的是他前程,這小子又天生倔強,揚言先立業后成家,可他入了武行,這樣磨磨蹭蹭得到猴年馬月?如今又逢太平盛世,想立下軍功何等艱難,怕是再過十年都未必能有出頭之日。 身為女方,又不好主動請男方來求親,設若他遲遲不提,景秀的光陰不就蹉跎下去了?權衡之下,還不如嫁給皇帝來得實惠。 石景秀卻固執地抿著唇,“他會娶我的?!?/br> 又是個不撞南墻不回頭的,石太后扶額,“也罷,那哀家與你約法三章,若一年之內仍未完婚,你就聽憑哀家安頓?!?/br> 石景秀猛地抬起頭顱,駭異不已,“姑母,您這是逼婚!” 石太后冷冷道:“他如果真對你有情,就不會看你身陷囹圄,還是,你信不過他?” 石景秀閉口不答,少女的驕傲,不容許她詆毀自己的情人。但,此事畢竟是拿不準的,何況兩人尚未戳破那層窗戶紙,想楚玨開口說愛她都難,遑論立刻迎娶她? 石太后望著她陣紅陣白的面容,心想侄女總有一天會明白,自己是對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昔年在揚州時,她親眼看著兒子對那個小姑娘念念不忘,如今不是照樣移情別戀,獨寵一方? 男人都是靠不住的,嫁給皇帝,至少能得一份穩妥的生活,也保住家族今后的平安,這才是聰明之計。 * 石景秀離開時的心情并不十分美麗,但紀雨寧還是精心準備了各色禮物讓她帶回家中,不外乎是些時新綢緞、金子寶石等等,尚未登記入庫,變賣也容易——她聽說石家如今有些捉襟見肘,除了當家人不善經營,莊子里的收成也比往年少了許多,向來錦衣玉食過慣了的,哪里挨貧挨得??? 石景秀雖不便講述姑母的不是,卻半吐半露提醒了紀雨寧一番,暗示除她之外,太后還有幾個備用的人選。 紀雨寧笑道:“太后又看上哪家的姑娘了?” 石景秀道是以丞相府為首,如今石家凋敝,趙家自然異軍突起,其中又有好幾個適齡的小姐,遲遲未肯嫁人,想必就等著鉆空子呢——還真被他們等到了。 滿以為紀雨寧臉上多少會有點緊張,哪知對方依舊氣度舒徐,“也好?!?/br> 石景秀詫道:“你不害怕?” 或者先假模假式地將人請進宮中,再伺機除掉,來一個殺一個,來一隊殺一雙——也很像這位的作風。 紀雨寧并不知自己的形象如斯恐怖,含笑道:“也得她們進得來才行?!?/br> 石景秀有點無語,“你就這樣自信?” 還以為多么了不得的計策,卻原來不過仗著皇帝寵她——真是靠臉吃飯呢。 紀雨寧盈盈轉向她,“這不是事實嗎?” 石景秀:…… 第72章 . 詭計 阿寧,你太壞了。 紀雨寧沒太將石景秀說的放心上, 她固然是有獨占欲的,但,就算要抓牢一個男人, 似乎也不必將其他女人都看成敵人。京城閨秀何止千萬, 她若個個都跟防賊似的防去, 豈不要忙壞了? 紀雨寧決定還是將心思用于整頓公務,自從石景蘭去了封地, 石太后又臥病,宮中冗雜事情屬實多了不少。先前借著身孕尚可推脫, 如今連月子都做完,再推辭便說不過去。 何況也不是該謙遜的時候, 楚珩封她做皇貴妃,她自然不能辜負他的期望,得承擔起分憂解勞的職能來,否則石太后更有借口選秀了。 第一件事自是盤點宮中歷年來的賬目,石景蘭這方面做得還是不錯的,每個宮的流入流出記得井井有條, 只一樁, 北苑的帳似乎管得格外疏松。 連太后和皇帝宮中每天幾斤rou幾兩油都記得清清楚楚,沒道理北苑反而糊涂——記倒是記下了, 可大部分都是用約數含糊過去,籠統得很。 紀雨寧不由得皺眉,賬目上的問題早幾年就有了, 石景蘭沒道理放到現在故意刁難她,可見積弊難除,但,究竟是何緣故呢? 玉珠兒輕輕為她打扇——因怕產后失于調養, 皇帝特意交代過短期內不許用冰,起初紀雨寧煩躁得很,還是郭勝想的法子,屋里多放些剛打出的井水,再用風輪轉動汲取其涼意,連紗簾都換成冰晶石做的簾子,摸上去寒浸浸的,如此方覺得好過些了。 只是近處仍免不了微熱,故而玉珠兒手里的扇子沒一刻停過,又見小姐看賬本看得心浮氣躁,她自然得設法提點,“娘娘,您忘記北苑住些什么人了?” 紀雨寧驀然想起,剛進宮時跟皇帝去看那地龍構造,皇帝就說起過這群太妃娘娘有多難纏,讓她們住得近些還不愿意,天高皇帝遠,可不就使勁折騰呢。石景蘭想必正因在她們手中吃了虧,才步步退讓到現在,以至于許多事不敢張揚,多要份例都還算輕的,甚至于私下酗酒縱飲,聚賭為樂,石景蘭還得幫忙瞞著,粉飾太平。 “橫豎入公家的帳,她自然樂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庇裰閮浩财沧?,“如今德妃娘娘扔崩一走,倒把這爛攤子扔給您,想必她還更自在呢?!?/br> 還有一事玉珠兒未說,這回喜得皇子,各宮各處都送了賀禮來,皇帝和太后自然是頭一等的,北苑那些是先帝時候的老人,論理也不該多苛求些什么,但送不起可以不送,心意盡到就可,偏偏其中有不少濫竽充數的,送來的綢緞生霉生蟲不說,連金子寶石都是假貨,一咬就裂開,是打量庫房里的人不會盤點么? 玉珠兒悻悻道:“這真叫倚老賣老,打量承乾宮該忍氣吞聲呢?!?/br> 紀雨寧聽著亦有薄怒,倒不是貪圖那點財物,實在此舉有些可惡,更有甚者,可能是在投石問路,試探她這位皇貴妃態度如何。若這回寬縱,只怕她們以后還會變本加厲,干出許多有違宮規的事來,且若只是銀錢上做點手腳倒罷了,如酗酒賭博這些,最易滋生罪孽,設若以后鬧出亂子,豈非還是她這位皇貴妃該擔的干系? 只是,縱使站住了理,這事也不容易解決,百善孝為先,到底她們也是皇帝庶母,皇帝都不能如何,紀雨寧這個名義上的兒媳婦就更不好轄制了,石景蘭就是前車之鑒。 貿貿然跑去興師問罪,討不著便宜不說,還容易打草驚蛇。 紀雨寧想了一頓晚膳的功夫,夜間皇帝過來,她就跟他說想請戲班子進宮奏樂,好好熱鬧幾天。 楚珩捏了捏她的臉,笑道:“這才剛協理六宮,就想著以權謀私了?” 紀雨寧打落那只賊手,嗔道:“我要中飽私囊,還用得著借這個名頭,多的是機會?!?/br> 別人或許不懂,她可是這行子里出來的,如何做賬,還做得不顯山露水,她可謂門兒清,何況如今皇帝寵她,太后又不管事,但凡她有這心,小金庫里都該富得流油了。 楚珩輕吻她的發鬢,含笑道:“朕知道你是個水晶心肝玻璃人,宮中諸事交給你,朕自然放心?!?/br> 紀雨寧發覺出月之后他更愛見縫插針與自己親近了,應該是憋狠了的緣故?早知道就不告訴他自己在練那套cao了,倒無端多出許多遐想來。 這會子卻不是有空親熱的時候,紀雨寧偏了偏頭,正色道:“說真的,我也想讓母后她老人家散散心?!?/br> 紀雨寧自己其實不怎么愛聽戲,嫌那些唱詞拖腔帶調又拗口,總以為上了年紀的人才有這份耐心,她說請戲班子自然不是為貪圖娛樂,這個楚珩也是知道的。 楚珩不免感慨,“我以為你在生母后的氣?!?/br> 畢竟這一個月石太后對紀雨寧的冷落是顯而易見的,連冊封盛典都未出席,若非為著孫子,只怕她連紀雨寧一面都不愿見到。 紀雨寧微笑道:“我哪敢生太后娘娘的氣,且她畢竟是您母親,為了您,我愿意一試?!?/br> 總不能就這樣僵持著吧,總得有人先邁出一步,關系才能有緩和的可能,否則,皇帝夾在其中只會兩頭為難。 楚珩擁著她柔弱無骨的肩膀,輕嘆道:“讓你受委屈了?!?/br> 紀雨寧其實并沒覺得多么委屈,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石太后的特殊也不過在于其身份,并不見得比尋常人家的婆婆更難伺候,且她對自己的心結歸根結底在于石家——往常她看石太后是個明智的婦人,不會為家族榮辱爭得頭破血流,但,既入了外戚這條路,似乎就難以免俗,站得越高,摔下去的時候便會越失意,石太后之所以耿耿于懷,想必就是因為如此罷。 因這般,紀雨寧寧愿兄嫂只當個商戶省事,盡管近來皇帝屢次旁敲側擊,要賞她娘家一個爵位,紀雨寧都推辭了。她并非不慕榮利,只是足夠警醒,人只有坐在適合自己的位置上才能穩當,紀凌峰的才智,能把生意做成現在這樣已經很了不起了,實在無須要求更多。 戲班子招來之后,紀雨寧就讓人往北苑各處發帖子,請她們同樂。 其實比起紀雨寧來,北苑這陣子提心吊膽的人更多,雖然天下事再大大不過一個孝字,可據說那紀雨寧也不是好惹的,雖然家世淺薄了點,可誰叫皇帝寵她,石家都成了手下敗將,德妃還被趕出去了,可見此女心機頗深,不是人人都有和她叫板的底氣。 朱貴太妃聽著耳畔竊竊私語,嗤道:“怕什么,皇貴妃也是人,還能吃了咱們不成?便是刀架在頭上,還有本宮頂著,要你們cao什么心?” 她是這群嬪妃中位分最高資歷最老的一個,雖然朱家早就大不如前,朱貴太妃卻不肯因此墮了氣勢,當初家里將她送進宮來守活寡,熬到老皇帝死了才終于解脫,這點清??刹荒苋萑似茐牡?。先前正是她將北苑這群人糾結起來,給了石景蘭一個大大的沒臉,從此噤若寒蟬,再不敢管北苑的事。 紀雨寧再厲害,還能強過國公府出來的不成?左不過外強中干,逞一逞威風罷了。 坐在下首的常太妃訕訕道:“但,畢竟新官上任三把火,皇貴妃初初掌權,恐怕……” 朱貴太妃就等著紀雨寧來挑釁呢,不來反倒不好收拾,只有一鼓作氣把敵人的氣焰給下去了,紀雨寧才會知道北苑的厲害,那些人是她惹不起的。 朱貴太妃已準備了數十個倒打一耙的計謀,就等甕中捉鱉,此刻興頭上來,索性讓人將燭火都點亮,骰子也都找出來,準備來一場通宵達旦的豪賭。 可惜的是,紀雨寧并未抓住機會,朱貴太妃白輸了幾百兩銀子,也沒等到敵人,心里不禁疑疑惑惑的:莫非紀雨寧真個放棄了?這樣大的動靜,不至于聽不出來呀。 常太妃奉承道:“興許她是害怕jiejie您的威勢,不敢惹惱咱們吧?!?/br> 朱貴太妃也覺得如此,看來這紀氏倒是個機靈的,知道惹不起,就干脆躲著,只可惜自己一番布置白費功夫——還以為能大干一場呢。 大伙兒各自稱愿。 等承乾宮的帖子下來,眾人更是確信,皇貴妃的確有意示好,這不,還專程請她們去園中聽戲呢。 朱貴太妃雖對那班小戲興致缺缺,卻覺得不失為一個耀武揚威的機會,趁熱打鐵,挫一挫紀雨寧的脾氣,往后的日子才能過得舒服——論位份兩人雖相差不離,可到底占了一個老字,想也知道小輩必須得尊崇長輩。 一行人興興頭頭來到約定的地點,果不其然看到高聳巍峨的戲臺,四角插著顏色各異的旗幟,弄得光怪陸離,很有幾分味道。 紀雨寧果然已恭迎在此,聞言笑道:“還以為我的面子太薄,娘娘們都不肯賞光呢!” 朱貴太妃慷慨地一揮手,“怎么會,皇貴妃難得相邀,咱們高興都來不及?!?/br> 說罷就要尋座位坐下,秉著地主之誼,應該以她為尊吧? 哪知到了臺下,卻發現正中已坐著一個云髻高聳的婦人——當然是摻了假發的——裝飾雖不怎么華麗,卻氣勢非凡。 朱貴太妃當即便有點惱火,還以為是哪個不長眼的小蹄子跟她打擂臺,及至那人轉過臉來,她登時化為石像,“姐……太后娘娘?!?/br> 石太后也有點納罕,原來紀雨寧把北苑也給叫來了,不過聽戲總是人越多越熱鬧,她便隨性道:“都坐吧,不必拘禮?!?/br> 眾嬪妃只得蝎蝎螫螫挨著她坐下,心中叫苦不迭。蓋因石太后是個省事的,往常極少召見她們,她們也早忘了還得在太后面前立規矩——嫡庶有別,當著紀雨寧她們敢擺長輩的架子,可誰叫石太后跟她們一樣長呢?還占了個嫡字,光名分就能把她們壓死。 紀雨寧愉快地看著這群嘰嘰喳喳的老八哥頃刻變成縮手縮腳的鵪鶉,她自己只略說了兩句話就借故離開了,石太后本來也不愿她在眼前,要討論戲文,還是跟這群老姐妹更帶勁。 殊不知朱貴太妃壓根不想跟她做好姐妹,她自己在北苑稱王稱霸多好,到這里反而得小心翼翼看人臉色。至于其余嬪妃也稱不上輕松,石太后每每說一句話,她們就得擺出洗耳恭聽的架勢;石太后要喝水,她們就得爭先恐后地起身效勞,這哪是聽戲,坐牢還差不多! 以至于紀雨寧離開時,這些人看她的眼神幾乎說得上懇請了,皇貴妃的“討好”簡直叫人消受不起,根本她們就不該答應嘛。 紀雨寧頭也不回來到勤政殿,楚珩正在任勞任怨地批折子,見了她倒喘口氣,“你怎么有空出來?” 紀雨寧含笑上前,一雙手在他肩上輕輕揉搓,力道軟硬適度,“母后自有人陪伴,哪里需要我伺候?” 楚珩略一想就明白過來,失笑道:“你倒促狹,但,我想她們上一回當就夠了?!?/br> 太妃們畢竟不是傻子。 紀雨寧卻搖了搖頭,莞爾道:“誰說我的目標是她們?” 她再如何智計百出,對付北苑那群人終究是治標不治本,能降住她們的只有太后,紀雨寧的目的,就是讓石太后發現這群人的好處。 還是她從李老太太身上發現的經驗,李老太太自從兒子封官之后,就越發喜歡找親戚們聚會,看似聯絡感情,實則是一種變本加厲的炫耀。連李老太太這樣的愚婦都能被人眾星拱月捧著伺候,石太后憑什么不行? 等她發覺這種模式令她更舒服時,用不著紀雨寧安排,石太后也會自動把這些人叫來點卯。那時,才是朱貴太妃等人真正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