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書迷正在閱讀:裝A爆紅后我變O了[娛樂圈]、全世界只有我的金手指有bug、奶橘味Omega靠戀綜出圈啦[娛樂圈]、快穿之病嬌的白月光、朱砂痣烙印、我以為我是儲備糧、小歌手標記高冷大jiejie后、穿成植物人大佬的沖喜小嬌妻、字字與你[娛樂圈]、重生后我就是白富美
而傅玉真也很樂意接招。 一來二去,他跟傅玉真已經挺熟了。 沒想到隨便都能碰上傅玉真,江梅生正要微笑,傅玉真不客氣地把他拘到一邊,讓室友們先走,盯著江梅生:“你識趣點行不行?” 江梅生:? “你要見我,不能先發個信息?我不喜歡別人搞這種突然襲擊?!备涤裾孀灶欁缘卣f話,十分不客氣:“還有,你從哪兒弄來我的課表的?” 能精準地在第二教學樓前攔截自己,這必然是弄到了課表吧。傅玉真想到這里,表情惡寒:“你是潛入了學校論壇還是打入了我們班級群?你這也太恐怖了吧,像個變態似的?!?/br> 江梅生不禁好笑。這小男生在想什么呢,以為自己特意來教學樓前堵人?不過是個飯搭子罷了,值得他費這么大力氣折騰? 但是考慮到近期吃飯還要靠傅玉真,江梅生沒有撕破臉,溫和道:“你誤會了,我不是來找你的?!?/br> 傅玉真明顯不信:“別動這些心思,你這種人,我見得多了。乖乖回去,我想找你的時候,自然會給你發信息?!苯飞?,這是把自己當什么了?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一條狗嗎? 傅玉真走遠了。 江梅生來到江羽生的教室外。 江羽生正在講臺上激情講解一道微積分題。在家里她還帶著幾分孩子氣,但在職場上,她卻是一副干練可靠的師長作風,正滿懷激情解題,越解越亢奮。 江梅生聽不懂,走到教室后門,聽見靠門口的兩個學生歪著腦袋拖著下巴,小小的眼睛里是大大的疑惑—— “你懂了嗎?” “從第五步開始就看不懂了?!?/br> “傷感,我從第三步開始就想不明白了……” “護法jiejie在開心些什么呢?” “唉,也許這就是學霸的樂趣吧,我們不懂的?!?/br> 關于護法jiejie這個綽號,江梅生打聽過,有一屆學生把學校里的幾個PDE學術研究牛人統稱為奧術神教,江羽生被他們尊稱為神教右護法。 江羽生解完題,放下白板筆,拍拍手:“還剩下三分二十四秒,有什么問題趕緊問?!?/br> 幾個坐在前排的學生積極舉手,下了課,同學們從后門涌出教室,江梅生避到一邊。教室里只剩下三五人圍著江羽生。 江羽生解答了學生們的問題,收拾好教案,走向江梅生:“要給琳姐的紅包你準備了吧?” 江梅生拿出紅包,遞給江羽生,紅包上寫著兄妹倆的名字。 江羽生捏了捏紅包厚度,不用打開看就知道:“包了三千啊?!?/br> “嗯,我結婚的時候琳姐包了一千,把禮還了,再加上你的那份?!彼麄兏敢患谊P系都不錯,多包點,禮多人不怪。 兩人趕到酒店,酒店門口擺著堂姐和新郎的迎賓牌,二伯母和男方父母站在入口處招呼客人。 看見迎賓牌上新郎的照片,江羽生臉色一黑,難看起來,小聲跟江梅生嘀咕:“張臘梅真夠可以的,在我這兒碰了壁,轉頭就把她大外甥介紹給琳姐?!?/br> 張臘梅是江家的遠房親戚,以前爸媽在時,她經常上門問候,在幼小的兄妹倆記憶中,那就是一個拎著鄉下土產,坐在沙發上,局促不安,臉帶討好的鄉下女人。誰知道父母一過世,張臘梅的姿態變陡然一轉,輕狂怠慢,令兄妹二人大跌眼鏡,嘆為觀止。 接著江梅生跟傅宴結婚,張臘梅便重新變回了那個一臉局促討好的鄉下女人,試圖拎起她的鄉下土產坐進傅家的客廳沙發,被傅家的管家皮笑rou不笑地請出去了。 江羽生知道后,拍手稱快,沒成想江梅生跟傅宴這婚才三年就離了。 江羽生博士生畢業后,張臘梅喜氣洋洋來到江家,要把她外甥燕鴻介紹給江羽生。 吹噓燕鴻是大帥哥,才三十出頭,高學歷,吃國家飯,年終獎和項目獎金很豐厚。 而且,張臘梅跟江家都是遠親了,燕鴻又隔了一輩,再加上燕鴻其實是張臘梅jiejie收養的,壓根不用擔心近親不能結婚的問題。 江羽生一心搞事業,才二十四歲,不急著找對象,拒絕了張臘梅。 張臘梅碰了一鼻子灰,明目張膽地嘲諷江羽生,連燕鴻都看不上,看她以后嫁給誰。 “女人學得好不如嫁得好,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別把腦子讀傻了,心比天高,就像那大白菜,好時候一過,爛在地里都沒人要。你條件也沒多好,個子這么矮,一米六都不到,眼光別太高了?!?/br> 江羽生這條件還叫沒多好?這什么貶低洗腦女性的pua話術?誰聽了不來氣?江梅生罵了她一頓:“什么叫好時候一過沒人要?少來物化女人了!癩蛤蟆想吃天鵝rou!我meimei條件好得很,我爸媽不在有我寵她!她一輩子不結婚,我也養得起,用得著你cao心?快走,我們江家不歡迎你?!?/br> 張臘梅被趕走,沒多久就聽說她轉頭就把燕鴻介紹給了二伯母家的琳jiejie,倆人這才認識多久啊,半年吧,居然就談婚論嫁了。 江羽生覺得張臘梅不懷好意,連帶著新郎也不喜歡。她嘀咕兩句,挽著江梅生的手走進去,把紅包交給二伯母。 女兒的大喜日子,二伯母滿面紅光,笑盈盈地給兩人指了路,兄妹倆趕到喜廳。一進門,只覺得聲浪撲面,喜廳擺了十來張大圓桌,已經坐了七八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