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書迷正在閱讀:影后我不想努力了、穿書就不要亂撿徒弟、混沌之境[無限]、為了吃瓜她進娛樂圈卻紅了、穿書后成了萬人迷、當導演在娛樂圈爆紅了、救命!含萌量過高[快穿]、工具人他又重生了、[娛樂圈]將暖、怪物[快穿]
明明顧遠之可以利用姜瑜除掉對自己有非分之想的馮明,可顧遠之卻不這么做。 “除掉他,用什么罪名?猥褻我未遂嗎?”顧遠之嗤笑一聲,他又不屑于污蔑人,自然是得等抓住馮明的小辮子。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今俞瑞在朝中隱隱有能夠與馮明抗衡的架勢,他不能在這個時候讓馮明下去。 讓俞瑞一家獨大,實在不是什么好事。 到時候還得再養一批人起來站在俞瑞的對立面,實在是麻煩。 至少,得等暗中提拔一些人起來,再將馮明端了。 顧遠之想著,沒將這些告訴季英,只說自己打算慢慢籌謀。 季英也沒管顧遠之如何,如今他還在丁憂,一官半職也沒有,也插手不了朝堂上的事。 進宮之后,季英半真半假地向姜瑜稟報了進去之后看見的,只說顧遠之與馮明不對付,二人差點動起手來。 至于什么下藥啊,強迫跪下來之類的,一句都沒有提。 顧遠之則是過去坐在姜瑜身邊,瞥了一眼放在上邊的奏折,隨手拿起來看了看,眉頭一皺:“這什么餿主意,阿爾斯蘭可沒這么好對付?!?/br> 見顧遠之看自己的奏折,姜瑜也瞥了一眼,點點頭:“是餿主意,一些文官也只會紙上談兵,真說起排兵布陣,還是得武官來做?!?/br> 聽著姜瑜這話,顧遠之背后有些發涼,抬眼看向對方,問:“你不是想讓我去吧?” “那可沒有,遠之好不容易逃出那龍潭虎xue,我怎么可能還讓你回去?!苯ふf著,擺擺手叫季英下去,對方臨出門前,卻是叫他回南鎮撫司來。 顧遠之沒反對,那邊季英震驚之下也沒有拒絕,只是跪下來謝恩。 武官的丁憂沒有那么嚴格,多數都能提前回來,有的甚至不用丁憂,辦個喪事便回來了。 雖說錦衣衛說不清到底是文官還是武官,但到底是武舉上來的,說是武官也有理由,倒也不怕有人反對。 至于正兒八經的武官,領三大營的朱懷寧,更是早在姜瑜決定攻打北國的時候便被叫了回來。 顧遠之知道這事還挺晚,今日見到朱懷寧才知道。 知道朱懷寧這些人的心思,姜瑜平日里能不說他們的現狀便不說。顧遠之知道姜瑜那點小心思,也沒點破,只由著對方刻意讓顧遠之避開這些人。 貪污一事很快便被查出是污蔑,證據還是馮明呈上來的,還趁機拔了一些俞瑞的人,理由自然是誣陷朝廷命官。 姜瑜早就想拔掉幾個俞瑞的人,也默許了馮明的做法。 但馮明勢頭也不小,姜瑜順勢還打壓了一番馮明的人,并沒有單單拔掉俞瑞的人。 顧遠之站在皇極門,看著眼前手持笏板的馮明,打量起對方臉上神色來。 只見馮明臉上帶笑,絲毫沒有為了自己的人被拔掉而不高興,瞧著倒是他的風格。 而朱懷寧站在武官隊列,垂著眼不知在想什么,發現顧遠之在看馮明,當著姜瑜的面便朝顧遠之看去。 坐在上首自是什么都能看清,只是早晚的問題。 所以當姜瑜發現朱懷寧看向顧遠之的時候,順著他的目光看去,也正好看見了顧遠之在看馮明。 怎么看別的男人。 姜瑜眉頭一皺,下朝之后叫大臣下午再來,便帶著顧遠之回養心殿胡鬧去了。 這一鬧便鬧到了午飯時分,姜瑜方才放開顧遠之,一邊被顧遠之輕飄飄錘一下肩膀,一邊哄著顧遠之將衣服穿好去用午膳。 下午的時候大臣們來見姜瑜,正好看見顧遠之抱著一些無關緊要的奏折在旁邊替姜瑜批著,一邊跟姜瑜吐槽怎么有人老是寫請安折子,連衙門的貓生了幾胎都要上折子。 平白增加工作量,讓顧遠之很不高興。 那些個大臣震驚于姜瑜這般多疑的人竟然肯讓顧遠之批奏折,又想起姜瑜對這人的維護與寵愛,倒也不算是怪事,便也什么都沒有說。 加上姜瑜素有暴君之名,來的也是談正事的大臣,沒有那些會關心皇上私生活的言官,更是沒有人對顧遠之躺在皇上身旁批折子這件事發表什么意見。 姜瑜見這些人沒什么意見,還算滿意,談事的時候心情好了不少,也更好說話了一些。 上午胡鬧,下午二人一邊批折子一邊與大臣談政事,偶爾去三大營看看cao練得怎么樣,又叫兵部加緊備戰。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半年。而半年之期一到,姜瑜便御駕親征,要去給北國一個教訓。 顧遠之沒有跟去,只留在京城等姜瑜回來。 雖然阿爾斯蘭是主角,但有巴爾思攪局,且原著中幫了阿爾斯蘭的朱懷寧也沒有倒戈,顧遠之想著姜瑜總不可能輸了吧。 這回不能出事吧? 顧遠之想著,獨自留在了皇宮內。 可也許就是自己烏鴉嘴,顧遠之在一個月后聽說半路上一些士兵不滿姜瑜,打算暗中殺了姜瑜,人數還不少,跟起義似的。 這可叫顧遠之擔心得不行,但此時此刻,顧遠之不如先擔心擔心自己。 錦衣衛護著顧遠之往后退著,眼前留在京城的三千營將士與顧遠之對持,站在三千營將士最前方的人,赫然是朱懷寧和馮明。 顧遠之想著原著里的朱懷寧根本沒有造反這一事,他是跟阿爾斯蘭里應外合干掉姜瑜的……好像,這回也勉強算是里應外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