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書迷正在閱讀:偏予[娛樂圈]、當讀者和作者同時穿書、撿到個巨星后人生開掛了、念念[重生]、遠離偏執校草[重生]、我覺醒了女裝系統后[快穿]、惡毒女配不想干了、炮灰受逆襲萬人迷、[綜漫同人]咒術師白瀨、白月光分手日常
- 隔日,鄭林風那邊來消息說,場地的事敲定下來了。 由于導演本人對作品盡善盡美的堅持,要求《車站》整部戲全實景拍攝。劇本里對一年四季都有涉及,其他三季還好說,但下雪的冬季,要等入了冬才能拍。 現在還是夏天,距離入冬足足有半年,所以鄭林風決定,按照季節將劇情拆分成兩半。 先把非冬季的拍了,而前半段的開機時間,就定在九月中旬左右。 至于景深這邊人還沒湊齊,所以《我們戀愛吧》的拍攝計劃,是預定在九月上旬前,先拍兩集攢著。 正好能跟《車站》無縫銜接。 而在喬意濃參加真人秀拍攝前,娛樂圈還發生了一件大事。 先前以創作才子聞名的偶像歌手,突然被爆私底下買歌找槍手,新專輯的作品都不是他自己完成的。 因為他的緣故,連帶著一條不為圈外人所知的產業鏈被爆出—— 有些不正規的小作坊娛樂公司,就是會用花言巧語,騙些新人進來簽高額賣身契。 然后,再榨取他們身上的創作活力,私底下向大公司輸送,給一些已經成名的人當槍手。 這些小作坊基本和皮包公司差不多,沒有人脈資源來捧手下的藝人。 他們也不思進取,只圖眼前一點蠅頭小利,逮著只羊死命薅毛,靠那點微末的短平快收入,過著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小日子。 如此自私自利,又怎么會去管藝人的死活? 而原本懷抱著夢想與熱情,以為自己的作品能夠獲得更多人認可,卻被現實狠狠擊沉的年輕人們,在被榨干身上最后一點可利用價值后,公司冷酷的把他們棄置一邊,不聞不問。 他們也就郁郁不得志的,逐漸湮滅在了人海里。 其中不是沒人想反抗,可他們終究太渺小了。 已經成名的明星身家豐厚、名利雙收,可以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來為己所用。 即便有人拼著一口氣,也要討回一個公道,這種和大公司抱團的小作坊手握合同,大可禍水東引。 而事關自己的利益,造假的明星大可花高價雇傭成熟的公關團隊,利用公司久經鍛煉而出的成熟輿論引導體系,來cao縱導向。 “糊咖碰瓷”、“惡意競爭”、“對家故意發黑料”等等理由百試不爽,不但能倒打一耙,還能借此賣慘固粉。 但這次,背后攪渾水的是star,事情就沒那么容易結束了。 在譴責的浪潮喧囂塵上時,更有人扒出當年就有人在網上爆料,說自己的歌被創作歌手拿去用了。 結果當時歌手的公司風向把控的好,那名被害人反倒被網曝了。 那人因此一蹶不振,最后想不開,跳樓自殺了。 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即便是死亡,也只落得個輕飄飄的社會新聞版:X市XX區XX大樓,有一名23歲青年從17層高樓一躍而下,當場死亡。 短短一句話,概括了他倉促的一生。 - 這件事引起了社會公眾極大的憤慨,因為歌手此后照舊活動、照舊大筆大筆的錢賺入賬,卻連一分撫恤金,都沒有給過那個痛失愛子的家庭。 至此,事件升華到價值觀體系的層面上,成了文娛界的年度熱點。人人聞之唾罵,也對這一次的受害者葉其蓁,抱有了極大的同情。 大家對前人的惋惜和遺憾,也不自覺移情,投射在葉其蓁身上。 剛開始葉其蓁的原經紀公司,還企圖用合同制約他,買了營銷號帶節奏,說他想紅想瘋了,就是攀著高枝了,才故意這么抹黑公司。 老板甚至還叫囂要告他,讓他賠償名譽損失費。 葉其蓁不廢話,直接甩出準備已久的證據,以及當初簽署的黑心合同文本。 @葉其蓁Claire_V:公道自在人心。 【圖片】【圖片】【圖片】 這事明眼人都清楚,何況歌手那邊都暴雷了,和他有牽連的小作坊老板,又怎么可能真的干凈? 于是轉發評論依舊一面倒: 評論1:笑死,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他不想紅,難道還要爛在你這個泥潭里嗎? 評論2:惡心。 評論3:小葉加油,支持你維權! 見輿論大勢已去,葉其蓁又鐵了心要剛到底,和他們對簿公堂,老板先慫了。 包括創作歌手背后的公司,還有葉其蓁的前老板,都想偷偷跟他私了。 結果被star派出的經紀人四兩撥千斤地擋了回去。 他們知道完了,這事注定要步入法律程序。 葉其蓁在star法務的協助下,正式向當地法院提出訴訟。 那名創作歌手直接被封殺,身上還背著兩樁官司——先前的受害者父母此時站出來,說要為孩子討回公道。 連續衍生的事件轟轟烈烈,為這個炎熱的夏季再添把火。 但涉事幾人其實都清楚,他們的結局已經塵埃落定。 - star這邊趁熱打鐵,推出了葉其蓁前段時間剛錄好的單曲。 葉其蓁微博這幾天粉絲數飆升,每天睜開眼看到的都是新數字,還全是活粉。 他貼了gg音樂的地址,配的文案很簡單: 葉其蓁Claire_V:我的歌。 事到如今,大家都知道創作歌手那張新專,其實出自葉其蓁的手筆。當初怎么夸那位歌手,現在輿論風向就怎么期待葉其蓁的新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