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52)
書迷正在閱讀:寵愛 甜寵1V1 姐弟戀、你比我更重要、萌妻翻身,老公hold不住、Boss快穿:男神,我罩了、小道士 (nph)、仙醫贅婿、蝶裂(1v1,bg)、神魔練兵場、以身許祖國[快穿]、懷了影帝孩子的我帶球火了
于是,大商人看不起這點利潤,小商人拼不起資金鏈,這個行業竟是被他成功吃下。 可以說,如今大明男人帽子里的那些秘密已經被他一手掌控。而最妙的是,這個商人在發跡后不忘幫持老家,現在他家鄉的鄉民們勞作之余的一個很大收入便是幫忙編織頭發。 據下頭呈報,他們村子現在的收成很不錯,已經有三成勞動力回鄉了,還有不少人閑時也幫著收購起了頭發。蹇瑢含笑道。 對于每個地方的官員來說,人口的流動也是他們很重要的政績,因此這個得到大量人口回流的縣城也被送到了朝廷,此前當地的基層管理還因此得到了表彰,一說起這個,木白也有了些印象。 畢竟在那么多被表揚的基層官員中,難得有一個躺贏的,他還是有些記憶的。沒想到當時看到的一個文書竟然和面前他看到的場景聯系了起來。還怪有趣。 就在他了解情況期間,方才那兩個大庭廣眾下摘頭發的外邦商人向著酒樓的方向走了過來。 木白眨了眨眼睛,靈機一動,叫來隨侍的小吏吩咐了兩句后,原本被封鎖的二層打開了一條口子,兩個外邦人士一無所覺得被引到了空曠的兩樓,然后在木白他們隔壁桌坐了下來。 有屏風相隔,這兩人只能隱隱綽綽看到木白等人的身影,他們也沒有多做留意,在這個地點遇到別人聚會是很常見,被應天府的初夏太陽曬到快融化的兩人只求趕緊坐下來歇息一下。 而等到灌下兩杯竹蔗水稍稍緩口氣之后,兩人立刻開始了交談,當然,用的是他們自己的語言,他們渾然不知隔壁包廂有一個青年沖著同伴們比了個沒問題的手勢。 因為近年遞增的外交任務,加上能順利回國的大使大多都得到了提拔,大明的年輕一代中有不少都會有意學習番邦語言,而恰巧,這兩人母國語言并不在生僻的那一掛,于是木白和他的小伙伴們光明正大的開啟了偷聽模式。 然后他們得知了一個有些讓人意外的消息。 棉花在大明似乎有些賣不動了。 聞言,木白微微蹙眉,給他做翻譯的蹇瑢見狀低聲道:殿下,臣這便讓人去拿前兩旬的物價。 木白用手指點了點桌案表示同意,室內原本暗處站著的一個小廝模樣的人立刻在躬身后悄然離去。 而稱呼的改變也預兆著這次休閑活動到此結束,大家正式進入了工作模式。 從洪武帝坐上皇位開始,他老人家就對民間的物價十分看重。 讓老百姓吃得起飯、穿得起衣服、生得起病一直是他的理想,也是最終目標之一,但在管理物價上,洪武帝采用的是簡單粗暴的控制經濟,也就是不允許漲價。 除了強制固定物價之外,洪武帝還規定了銅錢的購買力,也正因為他這樣的政策,才讓明初那些隨用隨印,沒有保證金的紙幣沒有造成金融崩塌。 但在現在,這樣強制性的政策顯然不適用,國家的發展是動態的,當年百廢俱興,國家的重點放在戰后重建上,第一要素是滿足人民的存活需求,而到了如今,民眾的需求已經開始從活下去轉為活得好。 在這種情況下,不放松一部分物價的管控的話,反而會壓制住生產力和生產欲望。只是,經濟也不是說放就放的。 在將經濟交還給市場之前,大明也是做了非常多的準備。 首先是戶部下頭新建起了一個物價監督部門,他們負責在全國各地游走,將各地當月物價收集起來并交給中央,同時,他們還承擔著發現當地的物價低于或者高于閾值之時向中央報警的職責。 另一方面,大明存儲了大量的糧食。 在明朝軍隊屯田制度還在高效發揮作用,基本可以自給自足的當今,大明朝廷最大的財政支出是給官員和勛貴們發放俸祿,而在現在,這部分支出只占據全國收入的三十分之一。 如今的大明皇室不是個揮霍的性子,當今和太子的后宮情況又都很簡單,也沒什么燒錢的愛好,可以說是財政狀態健康到不能再健康。 所以在這種狀態下,大明的糧食儲備達到了一個驚人的巔峰,這樣說吧,就算大明從南到北都發生了需要中央賑濟的災害,以如今的糧食儲備,大明也能撐到下一波新糧收獲。 這部分糧食儲備就是用來穩定糧價的武器。 如果有哪個商人作死想要cao控糧價的話,光是玩經濟戰,朝廷就能將他所有的流動資產都掏空。 當然,如果真有那一日,木白才不會傻到和他玩經濟戰呢,作為國家最高的權利掌控者,他瘋了才會去和商賈玩經融,還不如直接釜底抽薪,人先綁他個十天半個月,一切都消停了。 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后,大明的政府開始一點點松手,如今市場已經在最初的震蕩后漸漸回落,趨于平穩。 只要沒有□□,全國的價格基本在一個可以接受的差價區間內。 作為如今除了稻谷外的第一進口商品,也是衣食住行中排行最初的基本產品,棉花的售價一直都在朝廷的密切監控之中,為了盡可能的引入和鼓勵引進棉花,大明在棉花上的稅率降到一個可以說幾乎沒有的程度。 此舉在此前也非常成功,如今幾乎人人可買的棉布價格就是證明,但現在這些番邦說的賣不動就不得不讓人在意了。 隨著隔壁談話的深入,這群正在偷聽的大明棟梁們的表情漸漸變得古怪,而在拿到小吏奔跑送回了物價清單后,眾人更是露出了尷尬的笑容。 啊這 在之前他們猜到了各種棉花賣不動的問題,甚至還在揣測是不是有商人故意搞事,但他們沒想到是這個原因啊 大明的好鄰居,在大明建國后第一批發出友好信號的亦力把里,在發現大明在大量收購棉花之后決心也來淘金。 而且亦力把里還不是自己干,他是拉動著鄰居們一起上,形成集聚效應之后,借由距離優勢,他們狠狠咬下了一大口如今棉花市場。 棉花體積龐大,但重量很輕,是最典型的泡貨,在這個時代,泡貨的運輸上反倒是陸運更有優勢。 加上當年洪武帝有感于這個第一批向大明釋放友好的國家,曾經允諾雙方來往貨物永不加稅,如此一來,來自亦力把里的棉花在市場競爭中充滿了先決條件。 敏感的商人們很快意識到了這一點,試水幾次之后,雙方一拍即合,于是,這條自西漢時建立、斷于唐宋的陸上絲綢之路,在如今因明王朝對于棉花的需要,竟是不知何時悄然在民間開啟。 而這次,大明竟是從原本最大的出口國,成為了最大的進口國,而不變的是,這條道路和過去的一千四百年一樣,成為了重要的拉動沿途經濟帶的存在。 亦力把里的棉花產量大,棉絮也更白,本地的布莊更喜歡這種棉。蹇瑢說。 所以事情的真相就很清楚了,這還真就是市場的選擇。 如今大明進口的棉花主要是產自后世的印度、越南等地的陸地棉,以及少量產自埃及的長絨棉,而亦力把里如今種植的雖然也是陸地棉,但因為地理環境更優越,其質量要高于印度和越南。 加上其產量大距離近,這意味著貨源穩定,棉絮白意味著更容易染色,亦力把里和大明的關系也在參考項目之內,而且亦力把里是來搶占市場的,貨物的質量把控也更嚴格,棉絮都經過了預處理,干干凈凈的,省了布莊不少事。 總之,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商人們都會在同等價位上選擇亦力把里的棉花啊。 也是靠著這條道路,原本在戰爭中一度崩潰的西北方經濟有了復蘇的跡象,沖著這一點,官方也不能不支持啊。 但如果海運這邊棉花賣不動的話,這些外來的商人肯定也要有意見,而且貿易無論順差還是逆差太大的話都會引發風險,這一部分還是得穩一穩。 唔 木白眼睛眨了眨,他扭頭問:我們的棉布是不是賣得不錯? 是,尤其是金山布,那兒的棉布價格和織錦相差不離了。 那木白想了想,一彈指:令工部改進織布紡紗之法,誰能想出更優的法子,賞百金。 如何提高對棉花的需求?很簡單,讓制造工藝改進升級。只要工藝升級了,對于原材料的需求自然會提高。 畢竟勤勞的華夏人絕不會做出讓機械空放之類的事,這個民族天然的憂患意識讓他們熱愛和歡迎每一次變革和進步。 啊對了,讓他們也想辦法改進一下動力來源,看能不能使用腳踏式樣的。木白回憶了下自己在現代看到過的一些機械,補充了一句:也可以試著發展下旁的領域,不用盯著紡紗,如果有什么能從手持式改成腳踏式的,都給賞。 如此說的木白,沒想到半年后,他會見到殺傷力極其巨大的成品。 毫不夸張的說,這個全新的發明改變了大明起碼五十年的發展趨勢。 第167章 嘎達嘎達。位于鳳陽的大明皇宮內傳出了奇怪的聲音。 這一奇怪且連綿不絕的聲音引得侯在殿外隨時等待召喚的的宮女都忍不住悄悄抬眼張望,如今正是寒冬臘月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夜間的風冰寒刺骨,雖然她們身上都穿了新發下來的保暖棉襖,也站在了避風之處,但難免還是有些受不住,這時候若不再想些東西分分神,著實有些難熬。 但分神歸分神,這些跟著退位的洪武帝夫婦到中都皇宮來養老的宮女都有極高的職業素養和嗅覺,縱然再好奇,也沒有一個人膽敢擅離職守,更無一人做出僭越動。 白雪菲菲之間,這些提著燈的宮婢就像是一盞盞蠟燭一般定在原地。 恰在此時,幾盞盈盈小燈及踩雪之聲由遠及近,風雪將可視度降到了最低,直到對方接近到十來步時眾人才看清楚了對方的一品女官官服,幾個宮婢忙屈膝下拜,那領頭之人沖她們抬了抬手,看著幾個姑娘臉都凍得發白,便悄聲道:娘娘知曉你們辛苦,此前特令這幾日都熬上紅糖姜茶備著,快,一人一碗,都來喝了暖暖身子。 執勤的宮女們面上頓時就放出了光來,她們都露出了歡喜之色,紛紛輕聲向這位女官道謝,隨即便將手中的提燈交給同伴,一一按次序去領了茶碗。 今日著實太冷,這姜茶即便是從距離這兒不遠的坤寧宮旁的小廚房端出來,又有棉被包著,到了這兒也涼了一半,但好在膳房的人舍得下料,在姜末之外還撒了花椒,這一碗茶下肚頓時覺得從口腔到腸胃都暖呼呼熱辣辣的,著實舒服。 有個年輕火力旺的姑娘一盞茶下肚后,臉頰上更是浮出了可愛的小紅暈。 領頭的女官含笑看著這一幕,似乎是察覺到了背后的哀怨視線,她扭頭看了眼不動如山,但小眼神卻一下下往他們這兒漂的大漢將軍們,笑著點點頭道:諸位包涵。 護衛和宮女不一樣,宮女不擔負保衛職責,吃點喝點都沒事。但按照規定,將士執勤期間是不允許進食任何食物的,人有三急倒是小事,主要是擔心有人在膳食上動心思。 坐到這個位置上,天底下每個人都有可能是敵方的人,任何時候都疏忽不了,就算洪武帝很相信妻子的御下能力,若當真發現他們吃東西也未必會多說什么,但馬皇后是絕對不會允許這種可能傷害她丈夫的紕漏出現在她這兒的。 聞言將士們頓時收回期盼的眼神,繼續不動如山,只是不知道是風太大還是別的原因,這些人腦袋上支棱著的翎羽似乎都耷拉了下來。 那宮女看得好笑,只是這事她著實也幫不上忙,于是體貼得將視線轉移,她看向了深夜還點著燈的主殿,看著看著,她的面上就透出了些不贊同,尤其在她判斷出里頭那聲音是何原因的時候。 和這些年輕的宮婢不同,這位身著冬襖,衣裳上有著精細繡花的女子一下就根據聲音判斷出了那是什么東西,從而想到了里面這番動靜是為了什么,頓時有了幾份慍怒。 她快步上前,扣了扣坤寧宮的大門:娘娘,小桃求見。 說來也巧,她一開口,里頭連綿不絕的咔嚓聲立刻停了下來,似乎連氣氛都僵住一般,好一會之后,才有了反應。坤寧宮的宮門被一點點打開,進入眾人視線的是用厚厚棉墊子組成的風擋,兩片被褥大小的厚棉布將暖氣和里面的風景全都擋在了里頭,直到那自稱小桃的管事姑姑進了殿內,都沒發出什么響動。 馬皇后體弱,兒子和孫子又都極為孝順,因此哪怕是滴水成冰的隆冬時節,坤寧宮里頭依然熱意nongnong,剛一進殿內,小桃便感覺身上那擋了雪的大氅有些濕漉漉的。 她將衣裳脫下,遞給了一旁的宮女,又站在原地拿著撣子將身上無意間沾到的雪色除去,烤了片刻確定去了寒氣之后才掀開棉簾子進了室內,一入內,她視線一掃,立刻定在了放在墻角的一臺機器上。 雖然現在它上頭一片空蕩,就連根絲線都沒有,但小桃很確定就在片刻之前它還在工。 小桃臉上的不贊同三個字簡直猶如實質,她看向躺在床榻上,捏著書狀似認真在讀的馬皇后半真半假道:娘娘,您再這樣,陛下定然要怪太子殿下給您送來的這東西讓您勞累了。 我看他敢?馬皇后當下把書一甩,鳳眼一瞪,很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只是這股子氣場在看到伺候了她快三十年的婢女微妙的眼神后漸漸縮了下去,最后透出了點心虛。 本想反駁的,但最后想了想家里老頭子的性格,馬皇后最后摸了摸鼻子,從被子里套出了一件天鵝絨的袍子,向著侍女獻寶般遞了過去:桃兒,你瞅瞅,這做得怎么樣? 已經做了旁人面前的桃姑姑好多年的女官長嘆了口氣,她雙手接過袍子,一展開就知道這袍子是給誰做的。 洪武帝夫妻崇尚節約,哪怕是登上天下至尊之位后,洪武帝也會親自下地,馬皇后也會自養蠶開始繅絲織布裁衣,而且兩人都是實打實上手,絕不是后世帝皇做做樣子的那種。 馬皇后的手藝也是練出來的,昔日她是養女出身,在那個時代,即便她是郭子興的養女,也免不了要做一些粗活,而嫁人時候老朱也還沒起家,當時一家活計幾乎都靠在家里生活還比較困難的時候,她幾乎給每個洪武帝的義子都做過衣裳,不過如今因為精力漸衰,她做得衣服也就只有洪武帝才穿的了了。 洪武帝的義子們大多是撿來的孤兒,或是犧牲將領被收留的幼子,對于他們來說,馬皇后就是他們的親生母親,來自母親的愛護和珍重也是他們一輩子最珍貴的財富,可以說洪武帝能將自家的義子們用得如臂使指,也和這一分相較于旁的皇室之間更為緊密的家庭聯系有關。 不過以上這些信息其實有點誤差,這些年來馬皇后其實還給兩個人做過衣裳,那就是千辛萬難回到京城的木白兄弟,憐惜兩個孫子受苦,又沒了母親照顧,馬皇后在最初將兩個孩子都接到了眼皮子下頭養,萬事親力親為不算,還親自量身裁衣做了好些件衣裳,這份看重也是木白兄弟在宮里沒有遇到什么亂七八糟事情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