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殿墨染
三日后,李淮整頓兵馬出征了,他的一位正妃一位側妃都在城門口為他送行,唯獨他最愛的墨妃卻留在府中。 一時之間,百姓又有了茶余飯后的議論話題,這位墨妃可是曾為燕王跳過望星樓的,由此得知,她該是個不安世俗的。 燕王出征,她卻不出來送行,更印證了她這個與眾不同的個性,怪不得燕王殿下對她這般寵愛。 也有人說她這是恃寵而驕,于是這兩撥人開始明里暗里得吵了起來。 彼時的菡萏院,那位使得百姓爭吵的當事人正悶在被褥里睡回籠。 良夕焦急得過來試圖叫醒她,“娘子,您當真不去送王爺嗎?王爺此刻大約快出城門了?!?/br> 蕭青煙被她嘮叨得煩了,打算換個睡姿,誰想這么一動,卻惹得她渾身酸痛,她暗自咬牙,憤然道,“不去!” 良夕還想再勸,但看自家娘子如此勞累的模樣,也只好作罷。 一想到這幾日王爺日日宿在自家娘子房里,該說的話應當都說過了,既如此,那送與不送也沒甚區別。 她給蕭青煙掖好被子,柔聲道,“那娘子再睡會兒,這會子廚房的點心還未好,等好了婢子再給您端來?!?/br> 蕭青煙埋在被子里,嗯的一聲點點頭,算是回應了她。 良夕出去之后,她才從被子里鉆了出來,這才發現她的臉紅的仿若是天邊的云霞,一直暈染到她的耳后。 她長吁一口氣,暗自用手扶住自己的腰,疼得咬牙,她本想將李淮臭罵一頓,可一想起此行漠北也不知福禍兇吉,也只好將滿腔的憤怒憋了回去。 只是她以為,這幾日能夠好好歇息一番,誰想李淮才出京不到十日,李俊就以幫蕭若華籌備壽宴的名義,將她、林璇以及齊茹兒召進了宮。 離蕭若華的生辰還有三個月,她們又是燕王的家眷,此時被召進宮,著實有些微妙。 按理說,蕭若華是后宮之主,自是由太子妃cao持她的壽宴,而今王詩柔還未醒來,作為妯娌,進宮幫忙cao持的理當是林璇才是。 她與齊茹兒只是燕王的側妃,從身份與地位來說,都是沒有資格參與蕭若華的壽宴籌備的。 所以,李俊此舉的用意,分明就是在防李淮! 林璇倒是很樂意做此事,一入宮便去了林妃那里,咨詢蕭若華壽宴需要籌備的東西,順便與林妃說說體己話。 而齊茹兒一入宮則是去了蕭若華宮里,是以一時無處可去的她被寺人領進了一座看上去已經荒廢了許久的宮殿里。 宮殿雖然已經被打掃得很干凈,屋子里一直彌漫著淡淡的芙蓉香,蕭青煙眉頭微微一簇。 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當年她與李俊私會的宮殿離這座宮殿只隔了一條甬道。 當年為了方便與她相見,李俊特地選了一座與甬道相隔的殿宇,一來方便相會,二來也方便兩人離開。 深宮小娘子,一入宮侍奉的便是能當自己父親的老皇帝,沒有見過世面,更沒見過多少俊朗少年,初初見到一個向她獻殷勤,對她驅寒問暖無微不至照料且血氣方剛的男子,誰人不會心動? 她確實是心動的,她還曾想過同他遠走高飛,遠離宮中的是是非非,可他說男人要有志向,他的志向便是天下太平! 可惜他的身份無法實現他的抱負,這是他此生最遺憾的一件事。 于是,為了他的志向,為了他的抱負,她甘愿頂著那些罵名,幫他掃除了所有障礙。 誰想,那個站在芙蓉池旁信誓旦旦對她宣下海誓山盟的男人,最終竟將她送去了君寶山,成為了一個祭品! 永世不得超生??! 有時,回憶起那些往事,她總怨恨自己,為何會這么蠢笨!當李俊將蕭若華宣進宮時,她就該看出其中端倪了。 可是她沒有。 當蕭若華誣陷她殘害后宮的那些娘娘,他審都沒審,便要治她的罪時,她也應當醒悟的。 可惜她沒有。 后來蕭若華當上了皇后,而她卻背上了魅惑君主、殘害忠良、禍害龍子的罪名,被砍斷了雙腿,打入了冷宮。 她依舊沒有醒悟,甚至對李俊還存有一絲幻想。 直至死前她看見那支從李俊手里射出的穿云箭。 她的騎射無論是與娘子比還是郎君比,都是數一數二的,所以她知道,射那支箭時他有多毫不猶豫,干脆利索。 她終于醒悟過來,他要的是她的死!什么真情,什么海誓山盟,全都是放屁!在他眼中根本一文不值! 可一切都晚了! 也不知是上天憐她,還是地府不收她,終究還是叫她重返了人間。 而這一回,她再也不會這般蠢笨了! 絕不! 寺人將她引進殿中,笑著沖她行了個禮,他的笑仿佛鑲嵌在他的臉上,一時分不出是真心還是假意。 “陛下重視燕王殿下。墨妃娘娘又是燕王殿下所重視之人,是以特命奴將墨染殿布置出來,也不知墨妃娘娘可還滿意?” “墨染殿?” 寺人陪笑著,“這殿名是陛下親手寫下的?!?/br> 蕭青煙神色一頓,寺人又道,“墨妃娘娘孤身一人入宮,身邊也沒個侍候的,奴便擅作主張給娘娘挑了幾個,若娘娘不喜,奴回頭再給娘娘挑幾個?!?/br> 話音剛落,便有十幾個侍婢在幾個寺人的指引之下走到她面前。 她們一個個低眉順眼地站在她面前,一晃之間,她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當年她便是身著秀女裝與一群同樣被送進宮的娘子們一道站成了一排,那些娘子都是這般低眉順眼,偏她昂起個頭,帶著不屈和不甘。 正因此,老皇帝一眼便瞧見了她,將她留下了。 李俊突然叫她們入宮,背后是好是壞尚不可知,所以她并未帶上良夕等人。 沒有人比她更熟悉皇宮了,帶與不帶其實沒什么不同。 她微微頷首,只說了兩個字,“不錯?!?/br> 寺人會意,便將那些侍婢們都留下了,并吩咐她們各自做事。 “時候不早了,奴還要回去復命,就不打擾娘娘休息了?!?/br> 說著,他便轉身離開了。 有兩位嬤嬤紛紛近前來,她們腰間都戴著的是掌事的玉牌。 按照后妃的品級,皇后娘娘的宮殿里可配三個掌事嬤嬤,除了貴妃,其余妃嬪宮中的掌事只有一位,采女是沒有掌事嬤嬤的。 而她不過是燕王的側妃,竟配了兩位掌事嬤嬤,也不知這李俊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兩位嬤嬤分別近前來,那位圓臉的嬤嬤先道,“婢子恒娘,見過墨妃娘娘?!?/br> 另一個長臉的也跟著欠了欠身,“婢子春霜,見過墨妃娘娘?!?/br> 蕭青煙順手便在殿中棋局旁跽坐下,微微點頭,氣勢依舊不輸。 傳聞中,這位墨妃娘娘是個烈性十足的娘子,只因為了燕王殿下跳了望星樓,燕王殿下對其十分寵愛,而今陛下更是特地給她騰出這一座宮殿,亦是對其的尊重。 她雖說是側妃,可所有待遇卻按照正妃的來,她們都以為這是陛下看在燕王的臉面為之。 如今看來,卻是不然,兩位嬤嬤相對一視,這位墨妃娘娘雖是庶女出身,但舉手投足之間卻是閨秀做派,自從進了墨染殿,幾乎每一步都沒有任何差錯,若是不說,怕是是個人都會以為,她才是真正的燕王妃。 兩位嬤嬤越發恭謙,恒娘道,“婢子與春霜負責這幾個月墨妃娘娘的飲食起居,宮中各處各有侍婢各司其職,若是娘娘有不舒適的盡管同婢子提,婢子定當改過?!?/br> 蕭青煙的視線全在棋局上,只微微頷首,“不必,你們下去吧?!?/br> 任何剛進宮的人都會好奇宮中到底是個什么地方,偏眼前的墨妃娘娘竟一點好奇心也無。 這叫兩人愈發敬佩她的定力,于是她們再無一言,轉身便下去了。 蕭青煙手中的棋子依舊繼續,但心思卻已經隨著李淮的離去而百轉千回了許久。 再加上李俊這反常的舉動,她心中有一絲不好的預感。 自從那位江城子道長入宮之后,李俊便單獨將望星樓給了江城子做道觀,每日晨昏定省十分虔誠,就連朝中大臣都覺得他變了許多。 只是,李俊日日都去望星樓,卻不去后宮,后宮的女子們自然也是不高興的,雖說李俊的后宮被蕭若華整治得只剩下幾個,但而今李俊只有太子與二皇子兩個孩子,蕭若華自當是等不及的。 所以李俊才去望星樓半個月,蕭若華便煽動前朝大臣給李俊施壓,說是好歹皇后壽辰將近,希望李俊常去后宮走走。 李俊表面上倒是謙和,也按著那些大臣的意思做了,這個月一連七日宿在了皇后宮中,只是叫人匪夷所思的是,當初勸誡李俊的大臣一個個都接連死了。 要么死于隱疾的,要么死于意外的,還有的竟是被氣死的。 與此同時,關于那些大臣的死因與皇帝有關的猜測不脛而走,一時之間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大臣們再也不敢亂說話,更不敢提任何建議。 聽聞此事之時,蕭青煙正下完手里的棋,這幾日她在墨染殿中,起身便是下棋,下完后便坐在廳中飲茶,飲完茶后,便看看書,看完書便也是入睡的時辰了,每日都被她安排得十分充實。 恒娘與春霜是墨染殿的掌事,但貼身之事卻不歸她們管,她隨便挑了一個名叫雨彩的侍婢貼身侍候。 這個侍婢看著很文靜,可若是一開話匣子,便停不下來,而且她那一口江南話,對于蕭青煙來說,竟別有一番親切感,是以,她便選了她。 “都死了?”蕭青煙挑眉,似是對她今日帶來的稀奇事很感興趣。 這還是這些日子墨妃娘娘頭一回對一件事感興趣,雨彩興奮得點點頭,“別的倒也沒什么只是那位柳侍郎的夫人竟與家中車夫有私,他被活生生氣死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