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朝堂之上第一次交鋒
朝堂上的所有大臣看到揚農的此時的模樣,已經知道這一切都是真的,同時他們又一個個驚呆在那里了,一時間還是無法接受這世上有這樣高產的糧食作物,內心深處還是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可是事實已經擺在在他們面前了。 “轟!” 冷場只是短短一瞬片刻工夫,只聽轟地一聲,好似沉寂千年的火山噴發,大殿之內立刻爆發出一片嘩然,所有文武大臣全都露出震驚的神色,其中有幾個歲數大的大臣一邊哆嗦站不穩,就坐在地上,淚流滿面失聲痛哭起來。 要是真的有畝產二千斤以上的糧食,將會給大唐帶來多大深遠的影響,大殿之內的眾人們一清二楚。 “竟然是真的!這個世上真的有畝產二千斤以上的糧食!天佑我大唐!天佑我大唐??!哈哈哈哈~” “這……這簡直是天賜仙糧,天賜仙糧呀!” “祥瑞,天降祥瑞……” “……” 大殿之內各種大笑聲和喜極而泣的大臣們,各種各樣形態的人都有,就像熱鬧的街市一般無二。 李淵看著下邊的這一切,并沒有責怪那些大臣們失禮,他心里明白,出現這樣高產的糧食,大臣們有什么樣的舉動都不為過,這是大臣們心里興奮,才會如此。 過了小半天,大臣們這才從狂喜中清醒過來,他們一臉興奮的向李淵連忙祝賀。 待大臣們祝賀完,李淵這才開口說道:“這三種新莊稼,對咱們大唐未來的影響大家都明白,你們看是讓太子做主持推廣為好,還是秦王做主持推廣為好?” 李淵指定完二名新莊稼推廣候選人后。就看著下面的朝臣們。 大殿之內的朝臣頓時已經明白,這是要把這三種新莊稼推廣天下,是讓太子主持推廣還是有秦王來主持推廣。 不管是太子和秦王誰要是可以主持這次新莊稼推廣,對贏得的民心可是有很大的好處。 其實百姓們是不關心誰做皇上那,只要可以讓他們吃飽穿暖,你就是一個好皇帝,我就誠心感激你,別的事情好像和他們沒有關系,百姓只要吃飽穿暖,他們就會安生的生活。 大殿之內的大臣們同樣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紛紛看向李二和李建成,看他們有什么暗示。 支持李建成和李二雙方大臣們,剛才還親熱的如同一家人,又是笑又是哭,現在再看到對方時,雙方瞬間已經帶著敵意。 剛才還在勾肩搭背的大臣同僚們為慶祝高產莊稼落戶大唐而高興,聽了李淵的話后,他們相互推開對方,鼻子里都是相互冷哼一聲。 他們都有各自的效忠的對象,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個人的私人情誼,簡直就是不值一提。 這就是政治/斗爭的殘酷性。 李建成和李二并沒有急于表態,他們一直靜靜的看著事情的發展,紛紛向他們的支持者使了眼色,讓他們出列各自表述支持自己。 他們兩個都是政治/斗爭的高手,他們明白現在他們絕對不能發言和表態。 要是李二急于發言和表態,給人留下你想竊取你大哥太子之位的印象。即使你有這個想法,也不能言,不然被對方的人抓住把柄,就會反過來攻擊他。 同樣李建成現在也不能做任何表態,不然別人該說你,你現在已經是太子了,離皇上只有一步之遙,而且你親弟弟現在的權利大部分已經被你架空閑置了,你還真打算把他的一切權利給搶完嗎?你這個做哥哥的吃相未免太難看了吧! 兄弟二人做完同樣的事情后,李二和李建成這才相互看了看對方一眼,臉上相互微微一笑。 笑容里很平淡,已經沒有了以往親兄弟情誼真誠的笑容,只是很隨意的笑容,似乎笑容深處已經帶著一絲怨恨。 一名李建成的支持者走出來向李淵使了一禮,稟報:“陛下,這次新莊稼應該有太子出來領導推廣為好。秦王畢竟是在軍務上有特長,政務上的事情還是讓太子做推廣這次新莊稼為好?!?/br> 一些話被這位大臣給先擇性遺忘了。只從李二打敗了天下間最大的兩大軍閥竇建德和王世充后,李淵為了安撫李二巨大的功勞,給李二封賞了許多官職,比如領司徒、陜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 “太子現在朝中政事如此繁忙,這次又是關乎民生的大事,交給太子行嗎?而且秦王殿下,現在可是領司徒之職,作為主持推廣人正是合適之選?!崩疃闹С终弋敿闯鰜矸瘩g。 朝堂中走出一名支持李建成的大臣直接說道:“其實這個新莊稼主持推廣,根本沒必要商議,太子將來以后是國家的君王,理應有太子出面主持推廣才合適?!?/br> 這位大臣的話雖然沒有明說什么,大臣們卻明白什么意思,太子以后是國家的皇帝,得民心事情還是有太子來做為好。你李二想主持新莊稼的推廣人,難道是想竊取太子的位置嗎?這些話已經有點誅心了。 大殿內頓時出現了冷場,在一旁的李建成和那位大臣相互看了下,臉上露出了笑容,李二卻是一臉黑青。 就在這時,就見一名中年人不急不慢走了出來,此人面白短須,眼眸有神,眉目之間帶著一種智慧之相,向李淵行禮后,說道:“陛下這次祥瑞降臨大唐以來,這幾個月秦王一直在關注著幾種新莊稼,對新莊稼的生長習性了如指掌,新莊稼推廣事關重大,關乎國家社稷的安定,還是派一位懂行的人,主持推廣新莊稼的人為好?!?/br> 雖然說的隱晦,大臣們已經聽明白了,意思就是你這個太子,不了解新莊稼的習性,此事關乎百姓的溫飽問題,你還是別參與了。 面白短須的中年人,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杜如晦。 接下來,李建成的支持者不斷用各種理由說出太子領導這次新莊稼推廣,李二的支持者就是一句話,太子不了解新莊稼的習性為由,堵住了李建成的支持者。 此刻李淵優柔寡斷無能的一面,徹底給顯露無疑。 本來這次根本不需要和什么人商量,直接可以把這次新莊稼主持推廣人給指定下去,大臣們是不會有什么阻攔,今天李淵卻在朝堂之上做出了讓他兩個兒子相互爭斗的昏招。 要是他二個兒子都是平庸之輩估計也不會有多大事情,偏偏他兩個兒子是造反起家的梟雄級的人物,他需要的是用干脆果斷的手腕才可以完全壓制他兩個兒子,不然后患無窮。 李淵作為歷史上開國皇帝功績是不能抹殺的,說實話他的個人能力卻是在這些開國皇帝中,屬于墊底的角色。 就從李淵造反起事開始,當初李淵就沒有膽量敢起事造反。要不是李二和劉文靜,裴寂把他灌醉,又找了二個晉陽宮楊光的佳麗陪/睡,而他最后又是被逼無奈,這才起的事造的反。 雖然李淵本事不大,但是人家有好命呀!就是生了三個有本事的兒子和女兒。幫助他平定了天下。不然歷史上有沒有大唐就是兩回事了。 整體說起來李淵并不是一個合格的皇上,不管是褒是貶,以后的玄武門事變有他大部分的責任。 李淵看下邊朝堂就如菜市場一般,紛紛各說各的理由,李淵此時亂了手腳,無計可施,只有看向坐在他下方凳子上的裴寂求助了。 沒有錯,朝堂之上除了李淵的一把龍椅之外,確實還有一張椅子,是留給裴寂坐的。 裴寂是李淵最信任的人,類似于兄弟一樣的存在。裴寂在大唐的地位也是超然的,在李淵臨朝執政的時候,龍椅的下方就有一張椅子是給裴寂專用的。 在大殿之上除了李淵,有座位只有裴寂一人,這份特除待遇,即使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二都沒有。 裴寂此人,別看現在位列丞相之首。其實他處理政務的本事稀松平常,但是他政治手腕高超。更是一個善于投機和政治/斗爭之人。 就看他在隋朝的官職,他只是一個管理晉陽宮的一個副監,一般做這些官職之人,大多是溜須拍馬,善于察言觀色之輩,裴寂就屬于這一類人。 裴寂看到李淵向自己求助,既然可以坐在丞相位置,又精于做官之道,自然非常善于察言觀色,他明白李淵不知如何處理了,需要自己這個老伙計出來幫忙解決了。 (一更,祝朋友周二愉快,有票的投一張,老李感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