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炮灰一家的幸福生活 第79節
書迷正在閱讀:他的白月光(高H 1V1甜寵)、混在人間的修士、持年奉音、都市之科技帝國、反派大師兄和師尊HE了[穿書]、藥妃傾權:王爺吃棗藥丸、捻桃汁、錢它不香嗎?(穿書)、快穿之渣前任洗白指南(GL)、小侯爺的垂髫嬌
樂宛頃刻之間就有了決斷:“這里已經損壞的書籍我要帶走,畢竟再留下去肯定是要出問題。其他書籍我也會慢慢的轉移,這里的環境不太適合保存?!?/br> 書籍的保存環境本來就苛刻,要是放在這里放的久了肯定是要受損。自己好歹還有金手指呢,帶到萬青山那里讓他幫忙修繕一下應該問題不大。 “至于這些青銅器?!?/br> “還是先放著,如果有不適合保存的時候我再把它們都轉移掉?!?/br> 陳父聽樂宛說的話也有些疑惑:“你怎么弄走呢?” 這么重,不把上面的地皮給揭了,怎么能把東西給運出去呢? 樂宛只好賣了個關子:“我在禹城有認識的人,能幫我把東西都保存好的?!?/br> 陳父雖然覺得不靠譜,但還是尊重了樂宛的想法。畢竟對他來說,本來也就是幫白家一個忙,只要把東西看好,安全的交給白鶴眉的學生就可以了。 樂宛再次道了謝,幾個人分別抱著幾本殘破的書籍出了白宅。 眼看著時間也過了十二點,樂宛匆匆告別,并不準備在禹城多停留,而是直接帶著書去了a大那邊。 好好的休息了幾個小時,樂宛趕在早上就給萬青山去了電話。 “什么?你說還有一些書籍可以借展?” 樂宛駕輕就熟:“對,要求依舊是將書籍給修補完整,借展時間定在三年?!?/br> 第75章 歸來 又是一年 樂宛翻閱了個大概, 知道里面的書籍大多都是些風水卦算,藥學醫理,中間摻雜著一些文學典籍。 可以說, 這些流傳下來的文字學說才是最寶貴的東西, 書籍有的舊有的新, 樂宛也不*多做區分。自己拿出來紙筆登記了大概, 再給每本書前后拍了照片,就把這些書籍統統拿去給萬青山。 萬青山激動的手都在顫抖, 外行人看這些書籍可能會覺得一般,沒有超越之前《青囊書》的。但是放在內行人看來, 其中不乏一些珍貴的孤本, 其中有幾本的署名人物更是如雷貫耳。 “這……這都是無償進行借展的嗎?” 樂宛點點頭, 也給自己的行為找了個鋪墊。 “后面還會有一些,書籍居多, 到時候也可能要一并拿過來。要求跟以前類似, 借展時間不超過三年,可以給相關研究部門進行無償的拓印。另外還有,這些書籍可以在經過研究之后刪去不當的部分, 進行出版。對了, 我希望參與出版過程?!?/br> 這也是樂宛剛剛想到的一個部分。 說實在的,她自從占了原主的身體之后, 不論是印刷還是報社,都做的無比順利。就是這個出版行業,每次想要開展工作的時候就覺得掣肘太多。 大環境的限制,以及人才的缺失,觀念的不認同,甚至印刷技術的落后, 都讓她的出版工作舉步維艱。 昨晚上在拿到這些書籍之后,樂宛突然想到了一個解決的辦法。 既然她每天可以穿過來最多八個小時,那自己為什么不能在這里先開始做出版呢。 有這些現成的古籍在,自己完全可以從這里先入手。 在四十年后將這些書籍的前期工作做完,等到恢復高考并且放開限制之后,自己就可以第一時間將這些書籍進行出版。 樂宛想明白這些就打算在未來的幾年將重心進行轉移了,反正東方不亮西方亮,沒必要自己非得死磕。 萬青山雖然有些懷疑樂宛能不能應對這樣的工作,但是還是答應了下來。 畢竟她是這些古書的所有者,想要參與到出版過程中來,也不是什么特別過分的要求。 樂宛跟萬青山商量了一下細節,萬青山畢竟是a大的老師,自然也是向著a大的。 這些書籍的出版工作肯定是要落到a大附帶的出版社去,這也給樂宛行了個方便。 萬青山說給她在出版社安排一個辦公室,主要就是這些古書的出版,看樂宛能參與多少,大方向上可以按照她的要求來。 樂宛很滿意,就算不署名也沒關系。只要能把書出出來,那等到放開的時候,自己肯定就能做動作最快的人。 ***** 樂宛在禹城耽擱了幾天,終于把所有書籍都給轉移到了a大。至于青銅器,樂宛本來想都給弄到a大的房子里去,但是這件事并不著急。青銅器太多太重,自己給轉移走了,再過幾年拿出來的時候怎么解釋? 索性現在也沒有什么迫在眉睫的事,還是放在白家宅子里。要是有問題的話,自己再去轉移應該也來得及。 這些書一數,竟然是有兩百多本。不論是數量,還是書籍的內容,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不少博物館聽說了這一批古籍,都來湊熱鬧問借展和巡展。還有其他各大高校,也是想要派研究團隊來進行學習。萬青山忙的連課都不帶了,跟學校打了招呼專門處理這些事情。 他動作很快,沒幾天給樂宛在出版社安排了一個顧問的職位。 本來出版社里的人還擔心樂宛是個外行,結果樂宛安排起事情來頭頭是道,甚至對于出版的流程都無比熟悉。 這下子就沒有人再有什么話了,背靠a大,最不缺的就是各專業的學者。一群人圍著拓本各種研究,一邊研究一邊往外發論文。 樂宛的生活重新忙碌了起來,不過最讓她覺得幸福的還是a大這邊是供暖的。 現在已經是冬天了,梧市沒有暖氣,每天早上她都把自己裹成一個球,然后出發到報社,在自己的辦公室里脫了外頭的大衣和圍巾帽子,瞬移到a大的辦公室去。忙完了再回來裹上大衣和圍巾帽子回家去。 兩邊的一平均,樂宛基本上是一半一半的時間。一半時間是在忙古籍出版,一半是在忙梧市的印刷廠和報社。 轉眼到了年底,已經是樂宛在這里過的第二個年了。 陳棟和許爺爺好像是一夜之間消失了一樣,隔壁的房子大門上掛著鎖,已經很久都沒有人開過了。 樂果今年初三,雖說這年頭都是推薦上高中,但還是要考試的。所以樂果最近房間里的燈都一直亮到很晚。 樂梵還在初二浪浪蕩蕩的混,整天除了掙錢就是掙錢,書基本都是樂果逼著她讀一點,倒是沒有不及格過。 小五小六現在也小學二年級了,小七還在小學一年級待著,這三個小的倒是成績都不錯。樂宛平時省心不少。 樂祖的工作更穩定了,樂宛思來想去,還是又給他弄了點專業書回來。 畢竟她現在可是有整個a大的智囊團呢,樂宛找了幾個老教師,問他們要了些曾經他們上學時候學的教材和一些同時期的外國專業書,統統拿給樂祖。 說起來,原先樂祖還跟著許爺爺學英文來著,后來許爺爺走了,樂祖沒有拉下,樂宛早早給他準備了英文詞典,他一個人也堅持每天學習著英文。 陳棟和許爺爺突然之間不見,也不見幾個孩子追著自己問。樂宛還發現小五小六兩個偷偷的去隔壁打掃衛生,也不知道他們從哪里弄來的鑰匙。 轉眼間就又是過年了,樂宛兩邊都請了假,準備好好過年。 這一段時間她已經做完了兩本書的出版,梧市這邊印刷廠今年的效益也不錯。 之前跟省城的印刷廠進行交換學習,固然是讓印刷廠丟失了一部分的設計訂單,但是好在報社這一年的發行做的不錯,梧市的人越來越認可《梧市早報》的影響力,所以印刷廠的效益反而比去年好一些。 樂宛習慣于做年終的總結,盤點了一整年的收入,樂宛現在手里的積蓄在蓋了房子之后又增加到了三百塊。 樂宛現在的人頭已經熟了,臨近過年,不僅接到了陳百百從禹城寄過來的特產,還有印刷廠發的禮品,吳元也送來了從鄭敏敏處訂來的熏rou。 蔣曼曼送的最稀奇,說是家里有人在南方,送來了比較稀罕的幾罐蝦醬。 樂宛也不含糊,挨個給了回禮。 給陳百百寄去了幾大包的熏rou和香腸,給吳元送了一條炸好的魚,還給蔣曼曼弄來一件白色的羊絨毛衣。 年夜飯也是豐盛至極,糖醋魚炸的魚頭翹起來,小烤爐里烤出來的鴨子也是噴香,再做個咖喱雞塊,最后上的是紅燒大肘子。 配上蝦仁餃子,一家子吃的捂著肚子。 “姐,你怎么不吃啊?!?/br> “姐喜歡吃魚尾巴,你看你把魚尾巴都給吃完了!” “這個咖喱是什么東西?怎么吃起來這么怪!” “誰說怪了,我覺得挺好吃的,姐你快吃,要不小五一會兒就吃完了?!?/br> 樂宛甩了甩頭,把腦子里沒用的思緒甩掉。 “誰說我不吃了?我這是留著肚子等一會兒吃好吃的?!?/br> 小五已經吃撐了,聽見樂宛說還有好吃的眼珠子都要掉下來:“還有什么好吃的???我也要吃!” 樂宛把吃圓了的小五扶坐好:“一會兒就給你們露一手,給你們做一個蛋糕吃!” 樂宛把提前準備好的材料拿出來,她提前買了一大壺的牛奶,還有細砂糖,另外她還偷偷準備了吉利丁片。 單純用鮮奶打發奶油是很難的,里面還需要加上點砂糖和吉利丁才好打發。樂宛給幾個孩子分了工作,樂梵興沖沖的帶著三個小的去烤蛋糕胚了。 樂宛拿著樂祖前幾天給她改良的打蛋器,拿著鮮奶開始打奶油。 不一會兒,小盆里的牛奶就膨脹起來,變得如同云朵一樣松松軟軟。 等到樂梵幾個抱著一個約六寸的小蛋糕出來時候,樂宛已經開始準備蛋糕上的裝飾了。 她拿巧克力出來隔水融化,然后在洗干凈的木板上把巧克力給做成各種造型。 最后的成果很討幾個孩子的喜歡,白生生的奶油蛋糕上面插著各種造型的巧克力。 雖然蛋糕不大,一人只能分到一小塊,但是幾個孩子都吃的很滿足。 奶油綿長潤滑的口感,配上里頭松軟的蛋糕,還有帶著一點苦味的巧克力,成功俘獲了幾個小孩子的心。 小七拿勺子上上下下的刮干凈自己的碟子。 滿懷希望的看著樂宛:“姐,往后咱們每天都吃這個吧?!?/br> 樂宛擰了擰他的小臉蛋:“不可以?!?/br> 小七原先就挑食,這一年多以來逐漸顯示出對甜食的偏愛,前幾天都開始掉牙了,還不收斂。每天兜里都是各種糖果開大會。 樂宛不得不給他下了甜食禁止令,每天只有兩顆糖的權限,再想多吃就只能問小六要。小六本來還蠻穩重,最近被要糖的小七逼得到處躲。 再加上小五本身也是個愛吃甜食的,兄弟三人的口糧都在小六兜里,所以小六最近是苦不堪言。上要防著偷偷拿糖的小五,下要不停躲著來要糖的小七。 小七聽見樂宛的拒絕只能認命,姐一般說了就是改不了,就像自己的糖果大權,姐說給剝奪就給剝奪了。 吃完蛋糕一群人就圍著聽收音機,等到收音機里傳來了“祝大家新年快樂”之后,樂宛就笑瞇瞇的拿出來幾個提前包好的紅包。 按照上面的數字發,雖然說現在三個大的已經不太缺錢了,三個小的也沒地方花錢,但是樂宛依舊覺得壓歲錢是沒有結婚的人都應該有的。 大的三個一人五塊錢,小的三個一人一塊錢。 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樂宛現在都算是個富戶了,而且比起同時代的其他人,樂宛還沒有特別大的養家壓力。 樂宛平時對幾個弟弟meimei也是有什么給什么,但即便如此,樂宛依舊不愿意讓他們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 看家里就知道了,雖然自行車有三輛,但是幾個孩子都很愛惜,天氣好的時候就把車子從上到下擦的干干凈凈的。家里的凳子壞了,也是樂祖找了幾根鐵絲箍了幾遍接著用。就算是吃的喝的上面,也沒見有誰會浪費糧食,都是吃多少拿多少。 拿到紅包,幾個小的開心的蹦起來,雖說姐平時也是每個月給他們一塊錢的零花錢,但是這是壓歲錢,拿一次抵得上一個月。 因為家里現在什么都不缺,所以幾個孩子都對錢只有單純的積攢欲望。大的三個不說,小五是攢了一塊又一塊,但是老是忘記藏在哪兒了,最后還得讓小六幫忙找出來。 小六則是全都放在一個鐵盒子里,小七都是展平了夾在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