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反派有難同當之后 第81節
書迷正在閱讀:你真好、穿越成為乙游女主、燕燕于飛(古代ABO,NPH)、[綜漫同人]穿進橫濱后得到了劇本、賽博女巫的謀生法則、養豬漢的寡婦妻、[咒術回戰]思春期、饑則思食、我心知秋意、本座,就要和美人貼貼(穿書)
沈鑒云眉心攏起,侯忠嗣倒是小事,更多傷害的只有柴國公和老密州人,且情感占起碼一半。畢竟,他是都護明威將軍,在大魏軍中屬中層將領,背景也只是柴氏家將出身。 而杜藹可就不一樣了。 先帝時期杜藹就是其麾下的第一梯隊心腹大將,如今大魏朝當中,除去鐘離孤柴武毅呂衍以及皇帝身邊的幾個頂級大將,緊接著就輪到他了。 亦屬當世名將級別。 更重要的是,杜藹出自谷陽杜氏——谷陽杜氏乃梁朝超頂級的一流閥族,代代為官代代顯貴,文武皆有,興旺長達數百載,非常厲害的家族,完全可以媲美先帝和趙元泰所出的趙氏。 不過杜藹祖父略瞻前顧后了些,沒有第一時間舉起義旗,后續又吃了個大悶虧,最后才決定相投先帝所率的齊州軍。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一個重點,杜藹背景非常厲害的!這谷陽杜氏底蘊深厚,軍政皆涉,就算連皇帝都不能隨意擺布的家族。 沈鑒云沉吟良久:“此時要將此事公告天下,明正前情,斷不可行?!?/br> 第一,暗部的查探作為公告天下的證據不合適的。 第二,最關鍵的,沒有時間,時機也根本不對。 杜藹會承認嗎? 谷陽杜家能答應自家背上這種罵名嗎? 肯定是要大查特查的! 哪怕最后能查實了,杜氏和趙徵的關系也好不了了。 這最后甚至能引起大魏國朝的動蕩,哪怕能壓下,也絕不是好事情。 而趙徵能把這事兒掀開嗎? 根本就不能! 大戰在即,這種事根本就不能掀出來。 而趙徵也不能等,戰場兇險,皇太子前車之鑒,一旦確定,這些毒瘤越快解決越好。 沈鑒云道:“殿下不可聲張,要殺此人,得在戰中!” 讓杜藹戰死吧。 私下悄然解決這件事,于此時局勢才是兩全之策。 趙徵抿唇,不過也點點頭:“鑒云所言極是?!?/br> 他和紀棠也是這么想的。 他固然想將這些賊子挫骨揚灰廣告天下,但很遺憾,時機并不允許。 這件事情就這么定下基調了,沈鑒云也心里有數了,不過在此之前,他道:“此事事關重大,得確定無疑方可?!?/br> 紀棠點點頭:“會再確定一次的?!?/br> 沈鑒云頷首,謹慎無大錯,這事干系太大了。 …… 趙徵軍令頻繁,侯忠嗣那邊連續傳訊了好幾次,柴義陳達也已經確定了多次。 越窺視,越發覺這條暗索隱蔽而嚴密,絕非一日之功。 但徹底下定論之前,紀棠還是決定親自去了一次。 沈鑒云所說,正如二人所想,此事干系太大,哪怕已板上釘釘,他們還是要親眼看過才下最終定論。 趙徵現在是不可能離開軍中的,于是就由紀棠親自去。 她帶著柴義陳達劉元等人一起去。 紀棠換上一身夜行衣,由柴義親自帶著,悄然潛進侯府,她親眼看見侯忠嗣那小舅子進了自己房沐浴梳洗,沒多久卻出現在隔一條街的荷花池中。 把蠟封的竹筒交給荷花池家中人,他爬回去,而后那人跳進荷池中,未多時,在城東那口水井露頭。 緊接著,那商賈將竹筒收進靴筒里,飛速調整套車,直奔城門而去。 一路趕到平陰山腳,過了上雒,進入鄞州。 抵達那個叫懷溪的小鎮。 紀棠換了一身衣裳,進了小鎮,從后墻跳上大柳樹,看著那教書先生接過小竹筒。 教書先生把紙張摳出來,團成團,不著痕跡放進那個小男孩書籃里。 小男孩蹦蹦跳跳往書院 大門外跑去,仆役和乳母在等著他,乳母樂呵呵接過書籃子,遞給仆役提著,她牽著小男孩,輕快往鎮東頭的家宅行去。 接小孩的人很多,騾車馬車行人,熙熙攘攘,紀棠站在街角,那三人正向她方向走來。 她清清楚楚看見了小男孩的臉。 紀棠不由長吁一口氣。 難怪,難怪劉元不等柴義回來,就直接說了杜藹。 血緣真是很奇妙的東西,小男孩玉雪可愛,眉眼稚嫩,但和杜藹的相似,還有輪廓間不經意角度的那種影子,這男孩和杜藹有著血緣之親,很親很親。 毫無疑問就能確定的。 這小孩子確實是杜藹的私生子。 杜藹妻族也非常厲害,杜夫人據說極擅妒,甚至就連原主這養于深閨的小姑娘都是有所耳聞的。杜藹在外置了外室,就近養了私生子,之后又將外宅設為消息中轉站。 紀棠幾人尾隨這一蹦一跳的小男孩,小男孩很可愛,但她想起趙徵,卻沒法覺得他可愛得起來。 沒多久,就到了這處叫梅第的三進民居。 宅子不十分大,沒有復雜的跨院套跨院,布局簡單明了,人員也不復雜,大部分是專門服侍娘倆的,剩下幾個,普通衣著卻身手極佳作第二用途的。 那侍女取出紙團,進去回稟夫人,然后那夫人就叫了后者的其中一個進來,囑咐幾句,又口述寫了一封短信,大意是讓杜藹注意安全。 “把東西一起送過去罷?!?/br> “是!” 紀棠在鎮上打聽過這位對母子,這對母子三年前來的,時不時會打發人出鎮送信,具體送去哪鎮民當然不知道,但大家哈哈笑道,肯定是那位武將老爺了。 她偽裝收山貨的商人,興高采烈的鎮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而時下逢戰,不管誰當政都鼓勵再嫁鼓勵生育,屢勸不嫁還會罰錢,很大一筆。外室名聲不亞妓娼,若不是身世真的有問題,沒有人不會不為自己辯解的。 再有就是據鎮民描述,那武將老爺短的隔一月,長約半年,就會來看著娘倆,他們聽過小男孩喊爹的。 紀棠打開畫卷:“是這個人嗎?” “對對!沒錯就是他!” 紀棠收起畫卷,攆上柴義,跟著一起追上開拔的大軍。 當夜扎營,后勤水車兵接了信,傳給杜藹近衛,然后不多時,又傳回一個小竹筒。 紀棠趙徵事后親問眼線,眼線稟,親眼見杜藹屏退眾人,提筆匆匆書寫,沒多久那親衛就出來悄悄原路折返遞信了。 “侯忠嗣大約不知道他?!?/br> 否則根本不需要往外送信。 當然,侯忠嗣那邊送信不止一個方向,那奔小鎮的商賈走到半路,還放出了一個飛鴿傳書。 劉元急追而去,這次終于成功將鴿子生擒住。 紀棠打開一看,刻意凌亂的筆觸,她懷疑是故意用左手寫的,歪歪扭扭,上書:“辛未日,靖王下令,甘州平谷關增五千精兵;同日,沈鑒云提議……,靖王許,即刻令下?!?/br> 這兩道軍令,乃紀棠出發當日趙徵所發,是當日最重要最機密的兩道軍令。 她抿唇:“放回去?!?/br> 還不能打草驚蛇,這飛鴿肯定是給馮塬的。 紀棠抽出隨身帶的炭筆,給趙徵寫了一封短信。 那信此時肯定到了趙徵手里的了,不過他還不知她回了軍中,紀棠也沒有馬上去找他,而是跟著杜藹那封回信又掉頭出去。 馬蹄疾疾,柴義陳達劉元三個輕身功夫最好的輪流背紀棠,四人低聲商量了一下,柴義帶著兩個人,加快速度繞路往對方前頭去了。 那馬又急又快,看著其貌不揚,腳力卻異常了得,驛道農人騾馬被急速沖過的快馬弄得左閃右避,罵聲一片,那人充耳不聞。 疾奔小一刻,頂尖泛黃的長草后出現一條丈許小溪,那人駕輕就熟,猛一提韁繩,那熱汗淋漓的快馬揚起四蹄,一躍就直接飛跨過去。 然這一次,卻不知為何出了岔子,馬蹄起躍那刻恰巧踩到一顆滾圓的石子,趔趄了一下,一聲驚嘶長鳴! 高速奔跑的快馬身軀一歪,直接栽進深溪之中。 登時人嘶馬叫水花四濺,后方的人沖上來:“該!摔得好?。?!” 而那人一直握收在懷中的竹筒被這么猛地一顛一拋,直接掉了出來,然后被驚慌的馬一蹬一掙扎,直接飛進了草叢之中! 那人被人揪住衣領,大怒,抽出長劍怒喝一聲,農人行商生怯,罵罵咧咧退后。 那人趕緊沖進去,很快找到小竹筒,趕緊收回懷里,然后掉頭把馬拉上來,還好,水夠深,馬只有一點擦損。 他安撫了一下馬,稍稍停了一刻鐘,再次翻身而上,驅馬疾速奔去。 而紀棠已經把替換下來的小竹筒打開了。 她沒碰蠟封,而是讓劉元從底部凹進去的竹節用細利的雕刀擱,一點點,完整割下來。 她終于取出了信。 薄薄窄窄的一張紙,其上是她來前刻意看過多次的熟悉筆觸,剛勁有力,有些凌亂,匆匆寫就的。 ——“已知悉,此中事不需再傳書?!?/br> 杜藹親筆。 紀棠長長吐了一口氣,把短箋原樣折疊塞回去,交給劉元用蠟和小卡扣把底部修補好,“好了,想辦法把信換回來吧?!?/br> …… 至此,已確定無疑了。 下一步,就是在盡快在戰中設法解決這個杜藹。 這個機會不需等待太久。 這是一場參戰人數將近的五十萬的大戰事,沒多久,趙徵就找到適合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