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反派有難同當之后 第29節
書迷正在閱讀:你真好、穿越成為乙游女主、燕燕于飛(古代ABO,NPH)、[綜漫同人]穿進橫濱后得到了劇本、賽博女巫的謀生法則、養豬漢的寡婦妻、[咒術回戰]思春期、饑則思食、我心知秋意、本座,就要和美人貼貼(穿書)
“嗯?!?/br> 趙徵應了一聲,也執起夾菜的銀箸,先給她夾了個獅子頭,才開始吃自己的。 兩人這么一葷一素,時不時聊兩句,趙徵本來食不言的,也被她帶偏了,小半個時辰解決了晚餐。 趙徵擦擦手,正要和紀棠說話,卻聽見有腳步聲,近衛來稟:“殿下,鐘離將軍和柴國公來了?!?/br> 于是兩人去前院,先去見鐘離孤和柴武毅。 …… 鐘離孤和柴武毅來當然是有要事的。 趙徵帶著紀棠進門,兩人起身:“殿下?!?/br> 又對微笑的紀棠和熙頷首:“紀小兄弟?!?/br> 一應機密事宜,趙徵從未避諱過紀棠,因紀棠對趙徵有救命之恩,鐘離孤和柴武毅對此也沒有太在意,來得幾次,也習慣了她的在場。 趙徵扶了扶兩人:“將軍與舅舅不必多禮?!?/br> 隨即就屏退了所有人。 柴義親自帶人守門,現張惟世不在,陳達提為副統領,陳達在暗,柴義現在則屬于半明半暗,人露了真容不露,和紀棠一樣濃妝沒下過臉。 長話短說,商量的也是前些日子一直都在商量的話題,鐘離孤道:“時機也差不多了,明日早朝我就提這事?!?/br> 什么事? 趙徵離京之事。 趙徵回樂京是為了靖王身份,如今已取回了。 這樂京趙元泰經營已久,人家還占著大義名分,所謂明槍易擋,暗箭難防,什么“病逝”“意外”百密總容易一疏。 不是懷疑,是肯定,等這事風頭過后,對方肯定會設法再做些什么。 鐘離孤和柴武毅的看法都是,樂京不宜久留,二人打算以歷練之名與趙徵一起返回前線。 在他們軍中兩人才放心,以免再鞭長莫及。 柴武毅鎮守西北,鐘離孤則和偃州安都王高欷正呈對峙狀態,兩人商量一下,還是覺得偃州會好一些。 趙徵也漸漸長成了,正好建功立業,戰事可以磨礪他成長,戰功更可以讓他穩立不敗之地。 趙徵忖度過,也認為這是最佳策略,他頷首:“好,接下來就交給二位?!?/br> “辛苦將軍和舅舅?!?/br> “殿下言重?!?/br> 這有什么辛苦的,只盼趙徵能順利成長,不要再出現像皇太子一般的悲劇了。 兩人心里這般想,只都沒說出來,皇太子之殤已成為大家不敢輕易觸碰的話題,尤其在趙徵面前。 意外發生當時大家都距離太遠,鞭長莫及,而當時跟在皇太子身邊的人不少,單他們一派重要的大將謀臣就有好幾個,這些都是不能輕易懷疑的人,否則就是自損臂膀,于是只能暫時先按下去。 也默契的不去提起。 幾人又細細商量了一次,直至宵禁前夕,鐘離孤和柴武毅才告辭離去。 …… 次日,樂京這醞釀有一段時間的暗流洶涌,終于驟然在明面上碰撞起來了。 早朝,諸政務軍務商議完畢之后,大將軍鐘離孤出列,對上首的皇帝道:“啟稟陛下,靖王殿下年十七,已屆統兵領戰之齡!末將昔年深受先帝隆恩,不敢有一日忘卻,故奏請陛下,待開春,末將請與靖王殿下同赴偃州,征戰安都王高欷,同為我朝開疆拓土??!” 一席話,字字有力,鏗鏘渾厚,清晰地傳到每一個人的耳朵里。 朝上一下子就安靜下來了。 落針可聞。 即便先前不知,也立時感覺到了空氣中那種不同尋常的味道。兩派立即不動聲色注視對方,而中立派登時閉口不言。 鐘離孤這席話說得好極了,這是他昨夜反復斟酌過,短短數十個字,所表之意極其到位,力道又恰到好處。 趙徵十七了,作為一個承繼先帝皇位的族弟,趙元泰能阻止他成長阻止他建功立業嗎? 非但不能,他反而要極力支持。 皇帝能阻止鐘離孤嗎? 不能,鐘離孤說得很明白了,他‘深受先帝隆恩,不敢有一日忘卻’。 皇帝要是阻止的話,他不就坐實那個“忘記先帝傳位大恩”的人嗎? 皇帝根本沒法拒絕,他笑了笑:“確實,伯衡說得正是?!?/br> “不過也不急,先等徵兒孝期滿了,”他笑道:“也不差年輕人幾個月?!?/br> 底下文武神色各異。 鐘離孤等得償所愿者自不必說。 寧王趙宸不動聲色掃過兩列文臣武官,見有人松了一口氣,也有人眉心緊鎖,前者不乏跟隨皇帝好些年的西州老人,他垂了垂眸。 而丞相馮增屬于后者,眉心深深蹙起。 …… 朝散。 丞相馮增退出大殿,立即掉頭往欽安殿匆匆而去。 馮增是昔年趙元泰賬下第一謀臣,后者登基后,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位居右丞相。 馮增和皇帝前后腳回到欽安殿,不過皇帝先見了御醫。 柴皇后病臥之后,皇帝極其關切,日日探看不說,每一張方子都親自看過垂詢,并令御醫每日早朝后回稟皇后病情。 御醫等了很久,得召忙入內,拱手:“啟稟陛下,皇后娘娘郁結稍紓,病況好轉?!?/br> “只要持續展懷,鳳體必能大愈康泰?!?/br> “好?!?/br> 皇帝又叫了長秋宮侍女回稟,侍女和御醫所言差不多,皇帝面露笑容,看著極欣然,他重賞了御醫和長秋宮侍候的所有宮人,令務必小心照料,又吩咐左右:“昨日新得官燕都送去長秋宮,朕處不必留?!?/br> 宮女福身代主謝恩,皇帝吩咐貼身近衛親自去送,這才作罷。 待這些人都出去了,皇帝面上笑容才斂了起來。 他摩挲這大拇指上精鐵扳指,馮增皺眉:“陛下,斷斷不能讓鐘離孤攜靖王去偃州!” “朕當然知道?!?/br> 可被當朝架起來的皇帝不能不應,且已經答應下來了。 馮增眉心皺得極緊,未能一舉解決靖王讓他僥幸生還,麻煩接踵而來。畢竟昔年投于趙元泰帳下的文臣武將也有不少是真正心存正義之士,追隨起義軍是為了推翻那強征好奢賣官成風的梁朝,這事他們雖不好說什么,但心里肯定是不贊同的。 要是皇帝成功一舉除去趙徵兄弟,這個就不是問題。 可問題是現在趙徵沒死。 忠臣不事二主,這些人多少都和皇帝有一段知遇救命之類的故事,倒不怕輕易被趙徵小兒那邊動搖了去,但長久,終究是一個隱患。 “還有前頭商議那事,咱們得想個法子盡快把人心重新歸攏才是?!?/br> 鐘離孤當朝提出,未嘗不是正知道這一點,他要趁熱打鐵。 “這個鐘離伯衡!” 鐘離孤,當真是一個讓他又愛又恨的人物,皇帝轉了轉扳指,對馮增道:“先前的事,我已有頭緒,容后再細說?!?/br> “至于今日,”他瞇了瞇眼:“那就讓他孝期結束前走?!?/br> 在趙徵孝期結束之前。 先迫使鐘離孤提前返回偃州。 第24章 皇帝到底久經戰陣,這騎虎難下的局面,他很快使出一出釜底抽薪之計。 十二月上旬,一騎快馬八百里加急奔赴樂京,幾乎與戰鴿前后腳抵達。 “報!” “偃州安都王前鋒于一線峽突襲我哨騎及糧車!左營得訊,出兵戰于梁谷嶺??!” 偃州前線戰況有變! 接下來一天,戰訊接踵而至。 秋初一場大戰后,偃州新魏雙方本處于對峙的休戰期,一線峽交鋒如同一條導火索,雙方迅速動了起來,零星飄雪壓不住滾滾硝煙,大戰又再一觸即發。 偃州戰場,從五年前安都王第一次挑釁開始就是鐘離孤率兵去擊退的。第二次再生軍情,恰逢與嵊州何黑閥兩面開戰,又是鐘離孤率軍奔赴偃州,至今他已長駐偃州長達兩年,期間和高欷大大小小交鋒多達百次。 論對偃州戰局和高欷這個敵手誰最清楚?非他莫屬,也斷沒有好端端的臨時換帥的道理。 如今軍情陡生劇變,鐘離孤應立即停下休整,盡快趕回偃州。 于情于理,皆是如此。 當天皇帝召眾文武于武英閣急議軍情,御史大夫鄒垣出列請鐘離大將軍盡快折返偃州戰場,滿朝皆無異聲,皇帝隨即下詔,令鐘離孤刻日折返主持偃州戰局! 鐘離孤柴武毅等人臉色鐵青。 …… 靖王府,外書房。 “高欷此人,多疑且謹慎,這兩年偃灃之地不算豐收,入冬尤其降雪后,高欷必不會主動挑釁引戰!” 鐘離孤重重一擊案,“砰”一聲整張茶幾都跳了一下,guntang茶湯潑灑濺了他一衣袖,他尤不覺燙,恨恨一拂,咬牙切齒。 “皇帝好本事!” 偃州戰場的魏軍就是原來的欽州軍,鐘離孤統帥已十余年,親信兵馬如臂使指,而偃州戰場他長駐已達兩年,可謂經營甚久掌控力道極強。 回來之前,他雖匆忙但也不是沒有做準備,就是慎防他找趙徵找一半偃州那邊再生變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