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我是小可憐 第12節
第17章 改善住房環境!…… 葉初最近的小日子過得可謂是無比滋潤。 先是收回了堂屋的一套家具,后是得到了葉家的十塊錢賠償。 要說這十塊錢,葉家起初還想賴賬呢! 葉老太太和王翠芬,一個哭天抹淚,一個撒潑耍渾,一個年過七旬滿頭花白,一個吊著胳膊面色青黑似鬼。 這樣的兩個人跑到葉初家門口尋死覓活,然而葉初卻態度強硬,一步不讓,她只說了一句話,“行,你們接著鬧,錢我也不要了,我這就報警去?!北惆讶~老太太和王翠芬給嚇了回去。 倒是葉全的媳婦兒劉梅是個實實在在的精明人,她不吵不鬧,有好處一點兒也不拉下,有壞事一點兒也不沾上。 對劉梅來說,賠錢又不是賠的她的小家的錢,而是葉家整個大家的錢,要富一起富,要窮一起窮,她cao個哪門子心??! 不但是她自己不cao心,她還攔著她的男人和兩個兒子都不許跟著摻合,要說這事兒本來就是她的大孫子鬧出來的,只要不讓他們二房賠錢,她寧可躲在屋里裝縮頭烏龜,但要是真把屎盆子扣到他們二房的腦袋上,讓她賠錢,那她也不是個好惹的。 她劉梅要是真的把錢吐出來,說死也得帶上王翠芬一個。 想當初王翠芬在葉初家翻到了葉旭藏的留給葉初應急的錢和票,一共四處,每處都有五塊錢和十市斤糧票、兩市斤rou票,王翠芬不想把這筆錢交給葉家二老,但苦于被葉全看見了又不能私吞,便只能跟葉全商量,他們兩家一人一半兒分了,只把搶來的糧票rou票、米面糧油和家具家什上交。 劉梅心道:她和王翠芬當初可是一人貪了十塊錢壓箱底兒,如果王翠芬真敢讓她賠錢,她就把王翠芬私吞錢的事兒說出去,她賠了十塊錢,王翠芬的十塊錢也別想留住,大家誰都別想好。 顯然,王翠芬雖然不算精明,但也不傻,她見鬧騰葉初沒有結果,便回家往炕上一窩,抱著胳膊開始哼唧起來。 最后,是葉老爺子從葉老太太平時藏錢的盒子里拿出來十塊錢交給葉民,讓他趕緊賠給葉初。 已經鬧了大半天了,他可丟不起這個人。 葉老太太哭天喊地無果,賠了十塊錢又被葉老爺子大罵了一頓,當天晚上便病了。 吃了一片不知道放了多久都已經發黃了的退燒藥,葉老太太早早地睡下了,不料,剛一入夜便被噩夢纏身的王翠芬嚇醒了。 葉家一夜雞飛狗跳,葉荷倒是久違地睡了個好覺,一覺睡到大天亮,只覺得神清氣爽。 突然,葉荷拍了拍大腿,后悔道:“哎呀,我傻不傻呀,我為什么不早一天跟葉初那丫頭兩清呢,白白多做了好幾天的噩夢,不行,我得趕緊把這個事兒告訴大姐?!?/br> 就這樣,葉初中午從山里采藥回來,便看見了葉菊戳在她家門口,腳邊還放了一輛平板車。 葉菊當初搶了葉初家里一張書桌,一把椅子,兩床被褥,生活用品若干,如肥皂、牙膏、鏡子、煤油燈等,還有便是一只老母雞和菜地里一多半兒菠菜韭菜。 由于葉荷告訴了葉菊,別人用過的東西葉初不要,都折成現錢兒就行,所以葉菊腳邊的平板車上便只有書桌和椅子,并且都已經擦洗得異常干凈。 葉菊向葉初道明來意,又問葉初還要不要那只老母雞了,如果要,就陪她十塊錢,如果不要,就陪她十五塊錢,可謂是下了血本兒。 葉初想了想,覺得自己喂雞又臟又臭又麻煩,買雞蛋又不貴,便決定不要那只老母雞了。 葉菊干脆利落地把書桌和椅子搬到屋里,又果斷拿出十五塊錢塞給葉初。 葉菊嫁得是個能干又有手藝的男人,婆婆又是個老實巴交的性子,葉菊當家多年,給錢給得自然比葉荷和葉家有底氣多了。 但這可是十五塊錢??! 就這么給了出去,不得不說,葉菊的心在滴血。 她不禁后悔,明明自己現在的日子過得最好,卻偏偏還是愛占便宜,卻偏偏還是跟大哥二哥比這比那,寧死也不愿意吃虧。 現在倒好,辛辛苦苦攢了大半年的錢賠了出去,就換來了兩床被褥和一只老母雞,以及一些零零碎碎不值錢的玩意兒,真是得不償失。 葉菊被葉初隨手化解了夢魘符,倒是不再做噩夢了,卻因為心中郁結,整天胸悶氣短、食欲不振。 后來,她聽說了王翠芬說死也不肯給葉初賠東西賠錢,硬生生挺了七天也不再做噩夢的消息,更是氣得直接昏倒,自此便落下了氣虛盜汗的毛病,原本跟葉荷不錯的姐妹關系也一朝破裂。 葉荷則是傻眼了,她掰著手指頭算了算,她可是正好做了七天噩夢??! 原來她不給葉初最后的五塊錢,過完七天她也不會再做噩夢了。 原來她只要挺一挺堅持七天,就不用又賠東西又賠錢了。 對了,還有大姐,大姐也就不會埋怨她了,但是,大姐好像做了不到七天噩夢啊,這是怎么回事兒? 想到這里,葉荷恍然大悟:原來一切都是葉初這個死丫頭搞得鬼啊,就是不知道這個死丫頭為什么會這些通鬼神的手段? 葉荷恨恨地咬了咬牙,到底沒膽量去找葉初的麻煩,但是她想了想,她知道葉初的神奇之處,但是別人卻不知道啊,她不敢去招惹葉初,卻不代表別人也不敢??! 葉家恨葉初的人可不止她一個,她得想個法子,即便自己不出手,也要出了這口惡氣。 葉荷心里算計著什么,葉初當然不得而知,最近她收回了被葉家搶走的全部家具,又從葉家摳出了32塊錢,初戰告捷,她決定先歇一歇,只要葉家自己不作死,她就暫時不給葉家下猛藥了。 畢竟,來日方長嘛,她可以跟葉家慢慢玩。 于是,葉初過上了晚上修煉,白天采藥曬藥賣藥的日子,去縣城的次數多了,發現了很多以前從來也沒有注意過的好東西,葉初便開始研究,想改造一下她的小家。 首先,她發現縣城供銷社的墻面平整光滑,不知道涂了些什么東西,竟然還有不同的顏色。 被熱情的大嬸兒告知,這東西叫可塞銀,刷墻面刷棚頂都行,好幾種顏色哩! 葉初看著心動,便送了供銷社的售貨員一斤餅干,讓對方想辦法幫她搞兩桶可塞銀,要天藍色的,刷墻面,看著即亮堂又清新,事成之后,還有重謝。 就這樣,葉初成功地買到了兩桶可塞銀,用了幾個白面饅頭跟縣城的泥瓦匠學了一遍可塞銀的使用方法,牢牢記在心里,然后用自行車馱著這兩桶可塞銀回村,找到方索,讓他幫忙找幾個村里靠譜的泥瓦匠幫她干活兒,她出工費,一人兩塊錢。 方索一聽樂了,只要告訴他這個什么什么銀怎么用,這活兒他就能干啊,再叫上大力,他們倆人足夠了,管飯就成,還要什么工費呀,給初丫頭省倆錢不好么! 就這樣,方索便把這個活兒給接了。 葉初家的房子由于蓋得晚,葉旭當初又舍得花錢,所以從蓋起來那一刻起就成了全村最氣派的房子,沒有之一。 主要是因為葉初家的房子竟不是用土磚蓋的,而是用葉旭特意開車拉回來的紅磚蓋的。 紅磚是怎么搞來的,沒有人知道,但是房子蓋起來,卻人人羨慕。 方索心道:只有實實在在的紅磚房,才配得上這個叫什么什么銀的東西,初丫頭跟他老子一個德行,還真是講究呢! 家里粉刷一新之后,葉初又發現,她賣藥的中藥鋪,地面平滑且不粘灰,葉初用力在地上踩了兩下,心道:這東西好哇,灑了水都不會和泥。 藥鋪的小伙計告訴她,這東西叫水泥,葉初覺得真是個好東西,便央求藥鋪的中年大叔無論如何幫她買兩大袋,她下次來賣藥的時候直接馱走。 成功拿到水泥之后,葉初又用了幾個白面饅頭跟縣城的泥瓦匠學了一遍水泥的使用方法,這時葉初才知道,水泥鋪地是需要用沙子加固的,于是,便又折回藥鋪,央求中年大叔再幫她買幾袋沙子。 等了幾天,沙子也就位了,葉初便又找到方索,開工鋪地。 四間屋子一間不落,并且在堂屋和廚房的門口,容易進雨水的地方,葉初還讓方索用水泥砌了高約五厘米的門檻,剩下來的水泥,葉初又央方索幫她鋪了一下廁所的地面。 雖然方索和孫大力都表示,干活兒管飽就行,工費就算了,但葉初還是給了方索和孫大力一人兩塊錢工費,畢竟人情債難還,她又不缺這個錢。 接下來的日子,葉初又給屋里換了新的玻璃窗戶,炕上鋪了新的床單被褥,屋里買了新的鏡子、盆架子和洗臉洗腳盆,廚房里的家伙事兒也重新添置齊全。 家里煥然一新的同時,也剛好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葉初在修煉了二十幾天后,終于到了突破的關口; 第二,她竟然收到了父親戰友的來信,叫她去公社的郵局取錢。 寫信的人,名叫江恒。 第18章 三合一 江恒? 葉初仔細回想了一下, 她的確從未在父親的嘴里聽到過這個名字,但是她又確定,這個在信里左一句大侄女兒右一句大侄女兒的人的確是她父親的戰友, 因為他在信的開頭便自報家門: “大侄女, 你好?!?/br> “我叫江恒, 來自第21軍63師189團, 是葉旭的戰友……” 沒錯, 正是她父親服役的部隊。 江恒在信上說, 她父親一共給她留下了二千七百四十一塊六毛六。 這么多錢, 葉初起初還震驚了一下,但是仔細想想, 父親當兵18年,跟葉家分家的那一年,父親便告訴她, 他的津貼已經漲到52塊8毛錢了。 每個月給葉家二老十塊錢養老錢,給她十塊錢生活費,父親自己在部隊又沒什么大開銷, 每個月攢下來的錢大約能有30塊錢。 不算過去十五年的, 就算近三年的, 父親就差不多能攢下一千塊錢,加上撫恤金五百塊錢,再加上過去十五年一點一滴地積累, 能給她留下二千七百多塊錢也就不稀奇了。 江恒在信上說, 按照她父親的遺言, 在她初中畢業之前,每個月依舊給她十塊錢生活費,學費另算, 初中畢業,她愿意上高中就供她上高中,可以到縣城去住校,高中畢業,還可以推薦她上工農兵大學,畢竟是烈士子女,有推薦條件。 如果她不愿意上學,初中畢業,就跟縣城沒有子女繼承工作的退休職工買個工作。 等到她二十歲,長大了,獨立了,再把剩下的錢交給她。 不得不說,葉旭真是cao碎了老父親的一顆心??! 葉初心道:如果她沒有從修真界穿回來,父親的一番心血豈不就白費了。 但如今,多出了數百年人生際遇的她還怎會跟一群小孩子一起讀書,父親既然希望她做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那她就在家自學好了,畢竟憑借她強大的精神力,學習還不是輕而易舉。 葉初決定等她去郵局取錢的時候,便直接去縣城買一些書本回來。 江恒這封信寄出的時間大約是一個月前,差不多就是父親的另外兩個戰友拿著父親的遺物找她一起給父親下葬的時候,至于江恒這個受父親托孤的人為什么沒有親自來,他在信里也解釋了,因為他有重要的任務需要馬上啟程。 江恒交給兩個戰友葉初一個月的生活費,讓他們幫葉初購買一個月的口糧鎖在廚房,江恒覺得,錢好偷但糧食卻難偷,等到葉初這個月的口糧吃完了,他寄出去的信和錢也應該到了,葉初取錢直接買齊下個月的口糧鎖在廚房,每月如此,只要身上不留什么錢,就不用擔心被偷,但是,他卻萬萬想不到,葉家不是用偷的而是用搶的。 卻說江恒出任務受了重傷,躺了一周,醒來卻發現自己竟然重生了。 江恒生于1945年,月日不詳,是個被遺棄在戰場上的孩子,被一名姓江名川的道士撿了回去,取名江恒,帶在了身邊。 江恒14歲那一年,江川推算出,七年后他們師徒將有一劫,或許還不止是他們師徒的劫難,而是整個國家的劫難。 江川無力改變國運,但他們師徒二人身上的劫難還是有法可破的,那邊是從今天開始改頭換面,不再使用道術。 江川帶著江恒來到京城,找到了當年他在戰場上救過的師長,名叫徐峰,如今已是上將軍銜,他只提出了兩個要求,第一,幫他安排一個寫寫算算的工作,第二,送江恒進部隊當兵。 雖然徐峰不知道江川為什么放棄了自己的修道生涯,但他感念江川的救命之恩,對他的要求自然無不答應。 徐峰給江川安排了兵工廠會計的工作,給小小年紀的江恒送進了第21軍,并且還給江川在京城安排了一處住房。 徐峰知道,江川是個有大能耐的人,當年救他的時候,赤手空拳便能以一當十,不僅如此,他還會醫術,或許不能稱之為醫術,而應該稱之為祝由術,因為他隨便灑了一點兒止血藥念了一串咒語便真的救了他一條命。 這樣一個有大能耐的人又是自己的恩人,徐峰當然非常樂意結交,因此,對江恒也關注頗多。 這一關注可了不得,徐峰發現江恒小小年紀竟然已經有了以一當十的身手,在部隊備受重用。 短短幾年,山林剿匪、邊境作戰、異國潛伏,哪里都能看到江恒的身影,立功、破格提拔,哪里都不缺江恒的名字。 江恒20歲這一年,僅僅當兵六年,便被破格提拔到了特殊部隊,任葉旭的副職,相當于副營長的軍銜。 就這樣,江恒和葉旭年齡相差頗多卻成了忘年的兄弟,每一次出任務之前都會相互囑托,一個讓對方照顧女兒,一個讓對方照顧師傅。 前世,江恒給葉初寄了信和錢,安排了兩個戰友去石橋村之后,當天晚上便出任務去了。 同樣的,在任務中他受了重傷,醒來后,給葉初寄錢的日子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了,好在他的戰友按照他的安排,提前半個月便已經把錢給葉初寄了過去,江恒這才安心養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