婢女上位記 第89節
和剛入府時相比, 如今的姜韻,身上越可見名貴精致的飾品。 可她好似活該被精細養著, 淺淺蹙眉間,就讓人生了無限憐惜, 恨不得將世間最好的一切都捧到她眼前。 張盛推門進來,奉上茶水。 案桌上擺著個果盤,女子站在旁邊,付煜不得不分一絲心思在她身上,他持起狼毫筆,不過落了兩個字, 就撂下了筆。 付煜掀起眼皮子, 覷向姜韻: “別忙活了,去那邊坐著?!?/br> 書房中自然有休息的地方, 隔著煙墨屏風,靠著書架旁擺放著軟榻和小案桌,有時付煜自己也會在書房中小憩兒。 案桌上甚至擺著果盤和茶水。 姜韻怔了下,似有些錯愕。 落在付煜眼中, 就是她不想過去的意思, 付煜不著痕跡地瞇了瞇眸子: “你今日倒粘人得緊?!?/br> 頗幾分打趣, 頓時讓姜韻臉頰羞紅了一片, 她連行禮都顧不得,拎著裙擺蹭蹭幾下就跑到屏風后。 衛旬覷著二人作態,心中有些咂舌。 姜韻剛躲進屏風后,臉上的羞紅就盡數褪去。 她不緊不慢地坐在軟榻上,只隔著一扇屏風,將付煜和衛旬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 顯然不止她,付煜也想知曉衛旬這一趟的結果。 “人找到了?” 付煜端著杯盞,輕輕抿了口,似隨意問道。 衛旬頓時將心思從姜韻身上收回,眉眼苦笑:“哪有這么容易?” 付煜似驚訝地挑了挑眉梢: “未尋得線索,你就回長安了,可有見過衛三公?” 二人之間談話,并非公事,倒也頗為隨性,衛旬坐在一旁,端起杯盞,還未送到嘴邊,聽見付煜這句問話,就放了回去。 他搖頭,透著幾分無奈和苦惱: “見自是見了,屬下昨日剛回到長安,三叔的人就去了府中找屬下?!?/br> “屬下連夜去了三叔府上?!?/br> 衛旬也是那時候才知曉,衛椋居然派人在衛府一直等著他的消息,剛知他回府,就立刻派人來尋他。 衛旬連滴水未沾,就匆匆去了衛椋府中。 對著衛椋緊迫的視線,衛旬竟難得生了幾分緊張,他有些心虛。 這還是三叔第一次交代他辦事,可他卻未辦好。 衛旬稍偏頭,躲開衛椋的視線: “三叔,我在定州查了許久,也未曾查到堂妹的消息?!?/br> 他直呼其為堂妹,衛椋卻未有絲毫反應。 只在他搖頭時,衛椋眼底那抹失望,連書房中昏暗的燈光都掩不住。 衛椋如今已有四十,他發絲多了幾分白,比十年前時,他眉眼的鋒利內斂許多,只他素來沉著臉,莫名有些陰鷙,這么多年來,甚至很少有人會自然地和他對上視線。 他是圣上手中的一把刀,手上不知沾了多少人命。 薄情冷血得甚至讓人覺得有些可怕。 即使是衛旬,心中對他也是有些怵意的,衛旬這次這般積極地想要找到衛鈺,除去想完成衛椋的交代外,還有一個原因——他看出了衛椋對衛鈺的在意。 衛鈺這個名字,還是他從莫府的人口中得知的。 鈺,素有珍寶之意。 至少,那時的衛椋對衛鈺必十分歡喜,恨不得捧在手心中。 衛椋太過無牽無掛,對衛氏來說,也并非甚好事,他們需要和衛椋有更緊密的牽扯。 這衛鈺,就是最好的牽絆。 只要他們尋到衛鈺,對女子來說,背靠衛氏,在何時皆是助力,單只看這一點,衛椋就不得不有所顧忌。 是以,他去定州前,父親也曾交代過他,必要盡力找到人。 衛椋比十年前要沉穩許多,他靠在椅子上,閉著眼睛,許久沒有說話。 不知過了多久,他才睜開眼,冷淡地看向衛旬: “你查到了什么?” 什么都未查到,衛旬也不會回來。 衛旬臉上有些遲疑。 衛椋陰沉地冷下眉眼:“說!” 衛旬覷了他一眼,才小聲地說: “當年三叔走后,沒多久,堂妹就被莫府送到了莊子上?!?/br> 他將他查到的事情,皆數告知了衛椋,尤其是最后,莊子中一場大火燒死了掌事的夫婦,而衛鈺卻不知所蹤。 衛椋眸色頓涼,話中寒意瘆人: “送到莊子上?” 衛旬啞聲。 他對衛椋尚是有幾分了解的,對于他來說,他可以扔下衛鈺,卻不代表旁人可對衛鈺有一絲怠慢。 衛旬只當沒聽見這句話,繼續道: “侄兒查了當年的知情人,才知曉了堂妹在莊子上的處境?!?/br> 說到這里,衛旬也不禁擰起眉心,眸子中一抹不忍閃過。 衛椋離開時,衛鈺不過五六歲罷了,莫府只養了她半年,久不見衛椋去接人,只當衛椋恨毒了莫大小姐,連帶著對衛鈺也厭惡至極。 他們不敢得罪衛椋,又不知該如何對待衛鈺,就把衛鈺送進了莊子。 衛旬記得他回長安前,查到了當時在莊子上做活的一個婦人,那婦人似驚訝他怎會查到那事,卻不敢隱瞞,只有些于心不忍道: “那小姑娘剛被送來時,段氏還不敢對她如何,只當她是主家犯了錯的小姐?!?/br> 她口中的段氏就是當時莊子上的管事嬤嬤。 “可小姑娘一待就是三個月,主家對其不管不問?!?/br> “那段氏男人本就是個……”那婦人搖頭似有些難以啟齒,只堪堪搖頭:“主家久沒有動靜,段氏男人生了膽,經常鬼鬼祟祟地出現在小姑娘院子中?!?/br> 她說得隱晦,可衛旬卻不是不知事的人,頓時猜到了衛鈺當時的處境。 無人撐腰,偏生所遇之人皆不懷好意。 那是衛鈺尚年幼,尚不諳世事,衛旬根本不敢去想,她遭遇了什么。 可衛旬卻沒有想到,當年衛鈺所遭遇的遠遠不止如此。 “段氏心胸狹窄,她男人做的事根本瞞不住她,小姑娘自然就遭了罪,后來那姑娘就被日日都得干活,不然連飯都沒得吃!” 說到這里,那婦人呸了聲,仿佛對段氏的做法看不上眼。 然后她壓低了聲:“聽說那姑娘的娘親是個大美人,倒也不假,你沒見過,那姑娘才多大點,那眉眼就說不出的好看,后來越長越開,半大的人,直讓人移不開眼?!?/br> 說到這里,婦人口中卻不是驚艷,而是可憐: “我就記得那天我當值,聽見那姑娘才痛罵哭喊著什么,吵得段氏進去了,然后我就看見她男人匆匆狼狽地跑出來?!?/br> “打那之后,那姑娘連院子都沒得住,被關在柴房中,沒飯吃都是好事,有時候,段氏不高興了,甚至還會抽她幾鞭子?!?/br> 那婦人滿口唏噓:“才多久?大概半年時間?那小姑娘在段氏手底下就被折磨得不成人形?!?/br> 她們當時就算可憐那姑娘又如何?都是要拿工錢的人,根本不敢得罪段氏,頂多藏著個饅頭遞給她罷了。 衛旬聽完這些話,只覺得段氏夫婦死有余辜。 他又問了一句:“莫府后來可知道這些?” “怎么可能不知道?” “那么大一個莊子被燒了,人也死了幾個,該知道的都知道了,不然我們這些人怎么會被遣散?” 那場大火,很多人都猜到了是誰放的,她們這些人都有些后怕。 幸虧那姑娘沒有被蒙蔽,還知道冤有頭債有主,否則她們這些人豈不是都死在了那場大火中。 也因此,婦人心中難得生了幾分愧疚,在莫府遣散奴仆時,婦人就匆匆離開了。 衛旬話音甫落,就聽“砰——”一道劇烈的響聲。 衛椋不知何時硬生生捏碎了杯盞,他眼底陰鷙,偏執和怒意似要將眼底染紅,他一字一句皆寒得讓人毛骨悚然: “都該死!” 衛旬不著痕跡擰眉,消了聲。 他不會覺得衛椋在開玩笑,他甚至不用去想莫府的結果。 衛椋呼吸沉重,他根本不敢去想衛鈺的遭遇。 他當初奏請圣上,直接回了長安,因為莫蓉一事,他不得不承認,他遷怒了衛鈺。 直接將衛鈺扔在了莫府中。 世人皆道他薄情寡義,的確沒錯,可衛鈺卻是他捧在手心數年的小姑娘,從她在襁褓中時,就是衛椋一手帶大,近乎從不假人手。 衛鈺和莫蓉生了七分像,他根本不敢見衛鈺。 他怕,他一見衛鈺,就想起莫蓉,然后這個他疼愛了多年的小姑娘做出什么讓他后悔莫及的事情。 甚至回長安后,他都克制自己不去想衛鈺。 可府中尚有一個衛翰,每每衛翰喊他爹爹時,他總控制不住地記起衛鈺,這也是為何,他素來不愛見衛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