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是這個。 資料是鄭盛meimei的,曾用名為鄭曉梅,曹煥看向譚北海指著的地方,一臉欣喜道: 程思甜。 第三十八話 誰? 程思甜! 莫達拉放下手里的檔案湊了過來,看到程思甜的名字,他小聲地感嘆了句臟話。 您好,這個我們能復印一份帶走嗎? 譚北海站起身,向角落里好奇地往這邊張望的短發姑娘問道。 可以!沒問題! 姑娘想也沒想,直接將三人手里的四份檔案一齊端走,跑回柜臺后面啟動了復印機。 連姓也能改?等待間隙里,莫達拉抱胸說道,早知道以前改名這么方便,我也應該去改一個。莫不凡怎么樣,是不是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莫霸天聽著也不錯,一看就不好惹。 依我看,改成莫說話比較好。 哼。 雖然現在我們90%可以確定程思甜的身份,但這個程思甜,是否就是鄭盛聯系人中的程思甜,謹慎起見,還是應該再調查確認一下。 簡單,回去安湖查查那個程思甜的活動資料,看看年份對不對得上不就知道了。 我有個疑問。曹煥插話道,你們說,當年鄭盛把全家人接去安湖,不僅安排了個偏遠的別墅,還讓他們全部改了名,真的是因為怕人閑言碎語? 莫達拉手中轉著筆,就曹煥的問題想了會兒分析道: 據我跟鄭盛為數不多的幾次接觸來看,他就是個死要面子、但又控制不住要干壞事的酸書生,當年那事畢竟敗露了,雖然最后沒起訴,對他沒產生什么實質性的影響,可仍是有不少人是知道了這事的,指不定會在背后說什么,他會安排家人遠離是非地,還是很合理的。不然我陪你回去那鬼屋把地挖了,看底下到底有沒有埋著鄭盛家的四個人? 曹煥對莫達拉翻了個白眼,此時短發姑娘復印完了資料,還貼心地幫忙裝訂好,她將四份資料工工整整地交到了譚北海手里,看向三人的眼神里,似乎有挺多話想問的。 謝謝幫忙,那我們先走了。 曹煥跟姑娘道了謝,姑娘抬了抬手,最終還是沒能開口問他們到底在調查什么,只能目送三人離開了派出所,滿臉的失望。 接下來是不是該去那什么綠源調報告了,你們打算怎么安排? 依我在我們中心多年的經驗,鑒定所一般周末是不開門的。還有那是清源,不是綠源。 業余時間查案真的不是個容易的事情,首先三人都要有相同的空閑時間,光這一條就已經是很難做到了。 我先聯系下左清源吧,我們檢察院有些案子會分到那邊去,還算臉熟。 既然如此,你直接去那兒問她調,把報告拍回來不就行了? 譚北海聽完莫達拉的提議,搖了搖頭否定道: 他們有自己的保密機制,即使我是委托方,也不能要求他們傳輸電子版報告給我,拍照更是不被允許的,只能親自過去看。 嗯,對,這是風險問題,我們中心也是這樣,有規定不能將電子版意見書外傳給任何個人或部門,更不允許任何形式的錄像或錄音。 事不宜遲,你們明天可以出來嗎? 譚北海拿出手機看了眼,向兩人問道。 我沒有事,可以出來。 我也可以。 那行,暫定在明天下午吧,具體時間,等我這邊聯系后再通知你們。 嗯 催命一樣的鈴聲不絕于耳,前一天跑了不少路,且又是不太舒服的長途,導致曹煥回家后的這一覺睡得死死的,手機掛了又響,響了又掛,直到第四通電話的來到,他才迷迷糊糊地接了起來。 曹神,我。 哦。 我跟你說啊,我下午去不了了,局里有個緊急案子要處理,我得馬上趕去現場,你們先去,回來跟我說下結果。 哦。 行,掛了。 曹煥趴了一會兒,鼻子捂在枕頭上差點背過氣去,他大吸一口氣,強撐著掀開一只眼皮,把莫達拉的情況給譚北海發了個滿是錯別字的信息過去。再醒來,已是中午十二點,曹煥房間里的是遮光窗簾,外面的大好陽光根本沒影響到他的睡眠。 哈! 曹煥躺著打了個打哈欠,摸過手機看了眼時間,還行,比他預期的要早醒了一點,他點開幾個小時前譚北?;貜退男畔?,上面顯示譚北海已經聯系好了左清源,下午兩點直接過去就行了。曹煥躍起身,算了下時間,現在起床趕過去的話剛剛好,他伸了個懶腰,抓了件衣服跑去衛生間洗漱。 清源鑒定所位于市中心繁華地帶的湖心大廈一樓,湖心大廈是八十年代安湖市建立的第一批高樓,在當時是地標性的建筑,排到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只不過隨著時光的流逝,經濟的繁榮,更多的高樓拔地而起,漸漸的,湖心大廈的光芒就被淹沒在一個個比它更高的摩天大廈中。經過幾十年的風吹雨打,雖然外墻在城市改造中多次被刷新改造,內里卻是掩不住的破破爛爛。清源鑒定所的門是沿街開的,開業幾十年來也經過了一次次的翻修,現在的風格還是比較有科技感的,整體以白色為主,外立面是落地玻璃,窗明幾凈,大廳的瓷磚保養得挺好,反射著白色的石膏天花板,整個鑒定所占地面積雖完全比不上中華公義,但勝在排布緊湊,視覺上看著較為寬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