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第四零八:噩耗
封云深不知這所謂的男主角為何意,但從林朝雨寫給他的信的前后的內容卻是可以隱約明白,林朝雨這是在說明他在她心中的重要性,因此封云深瞧著瞧著就好心情的勾起了嘴角。 羅長楓看著封云深的笑容,忽而覺得有些眼睛疼,酸酸的道:“為什么督主夫人給你寫信的時候就不能順便問問思宜是不是要給我帶什么呢?”思宜在他出發之前還特意跟林朝雨說了一聲,林朝雨就寫了封信讓他幫忙帶給封云深,怎么到了林朝雨這里,林朝雨就不問問思宜公主了。 羅長楓是決計不會承認,他是看到封云深這笑容,才會心中不平衡的。 封云深如何不知道羅長楓這是嫉妒他了,白了羅長楓一眼,自顧自的看著信,只是臉上的笑容卻是越發的欠扁了。 羅長楓看不下去,干脆憤憤不平的去外面練兵了。 平西將軍他們應是知道他們的援兵快到了,是以已經下過一次戰書了,只是他們這邊并未接茬。 既然他們答應了跟四皇子合作,自然無論如何都是要拖到四皇子承諾的那五萬兵馬過來的事情。 四皇子收到了林朝雨的回信,知道封云深愿意跟他合作之后,就跑去找皇上了。在跟皇上密談了幾次之后,皇上竟然當真愿意在給封云深他們五萬兵力作為支援,四皇子跟皇上說了什么沒有人知道。 林朝雨也不關心四皇子是如何跟皇上說的,總之只要皇上答應給封云深兵力資源,在林朝雨看來就是好事。 在林朝雨收到四皇子說服了皇上的消息之后,東月那邊也終于查到了林朝雨哪天看到的金國人的下落。 那些人到了寧國之后,先是隱秘的聯系了四皇子,并約見了四皇子,不知道二人談了什么,最后不歡而散,據查四皇子離開的時候臉上是帶著怒氣的。 那些人在見了四皇子之后,就佯裝離開了都城,并偽造了回金國的行蹤。 成功瞞過了四皇子之后,又秘密的聯系了八皇子,然后見了面。此番他們跟八皇子見面,兩方人馬出來的時候都沒有怒氣,尤其是八皇子,嘴角還掛著些笑意。 林朝雨神色凝重的道:“把金國的人還在都城,見過八皇子的事情告訴四皇子?!?/br> 無論是四皇子還是八皇子,和金國人見面的時候具體說了些什么內容,東月這邊都無法打探出來,因為當時都是屏退了身邊的人,并讓人嚴密的將周圍封鎖起來了的,他們說了什么,只有當事人心知肚明。 金過人當時跟四皇子是不歡而散的,說明二人并沒有達成什么約定,甚至四皇子還是有些排斥金國人的。 因為四皇子和金國人在一起呆的時間不及八皇子跟金國人在一起呆的時間的一半。 而八皇子及又可能跟金國人達成了什么約定。 金國人既然先找四皇子,多半就是在四皇子拒絕他們之后他們再找的八皇子,說以金國人跟四皇子說的內容和跟八皇子說的內容大概是一樣的。 果然,林朝雨這邊在跟四皇子送了消息之后,很快就收到了四皇子的回信,四皇子在心中說,金國人找他,是想跟他合作。金國助他登基,但他當上皇帝之后,需給金國五座城池作為報酬。 因為這件事,林朝雨對四皇子的觀感倒又好了一些。 從尹嵐熏的事情上看來,四皇子是一個重情的人,而從這件事情上看來,四皇子還有家國大義在,并沒有因為他自己的一己之私就如何。 既然知道了八皇子和金國的人會有合作,想必四皇子會有應對之策,但林朝雨還是把金國人的消息跟蔡景南、吳垢和六皇子分別送了一份。 但這些事情的后續她就暫時沒有跟封云深那邊說了,封云深那邊眼下更應該專注的是戰事。 這些事情即便是封云深知道了,除了為他徒增煩憂并無他用,況且封云深如今即便是知道了也是鞭長莫及。 蔡景南、吳垢和六皇子幾人收到林朝雨的消息之后反應各不一樣,但無一不罵八皇子是廢物。 吳垢實際上是假意投靠了八皇子的,但八皇子卻并未把這件事情告訴他,吳垢想著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引起八皇子的懷疑了。 開始反思自己近來的行為。 若是從前,被八皇子發現了就發現了,并無什么大礙,但如今就不同了,若是八皇子跟金國當真合作,他們就不得不防了。 然而,有些是去是無論如何都防不住的。 八皇子倒不是不相信吳垢,也不是對吳垢起疑了,而是他跟金國合作的事情,他并不愿意讓任何人知道。 他雖然同意跟金國合作了,但他也知道他這樣做是不對的,是跟金國人勾結,是對不起寧國的。 但那個位置,他太渴望了。 他渴望被人注視,也渴望享受權利的感覺。 寧國地廣,五座城池換一個皇位,很值。 況且,那五座城池都是都并非是什么富庶之地。寧國跟金國接壤的地方,并不像都城、南方這邊富庶。 跟金國合作事情,這樣的黑歷史,這樣不堪的事情,他不愿意讓任何人知道,所以他非但沒有跟吳垢說,便是他身邊那些跟了他許久的人,都不知道這些事情。 林朝雨既然知道金國人找八皇子是什么目的了,自然會讓更多的人監視著八皇子和金國人的動向。 八皇子那邊倒是沒有什么異樣,金國的人卻是有一小隊扮做了商賈離開了都城。 林朝雨便讓東月把他們密切的監視著,待走出都城之后,在路上把他們攔下來。 這些人出城離開,必然是要去金國通風報信的。 林朝雨不知道金國人是如何跟八皇子說的,竟然讓八皇子相信了金國人的話,金國的人覬覦寧國土地多年,他們的野心如何是五座城池就能夠滿足的? 林朝雨這邊雖然盯著了金國人的動向,也成功的把人、把金國人送出去的信件截取了下來,但十天過后,林朝雨還是聽到了一個噩耗。 金國在這個時候向寧國發兵了。 八皇子在朝堂上自請愿意帶兵去增援為皇上所拒絕。 同金國向寧國發兵的消息一道的,還有封云深他們也跟十二皇子那邊開戰了。 平西將軍領兵多年,經驗豐富,且兵力高于封云深他們,封云深和羅長楓二人好不容易才勉強跟平西將軍打了個不相上下。 第一站,平西將軍雖然是抱著一舉把封云深他們打趴的目的,但真正交手過后,他發現他錯誤的判斷了封云深他們手下兵丁的情況了,雖然對封云深和羅長楓早有防備,但二人無論是在戰場上的指揮、列陣還是二人自己本身的實力都是不容小覷的。 他從前也聽說過封云山個人的實力是如何的強悍,但親自見到之后還是不免震撼。這樣的一個人若是可以為他們所用,是很好的,成為敵人當真遺憾。 他隱約明白十二皇子為何那般忌憚封云深了。 至于羅長楓,也是令他大吃一驚。羅長楓雖然沒有封云深那般厲害,但他一個文狀元,手上的實力這般強悍,已然很令人驚嘆了。 是以平西將軍在試探清楚封云深和羅長楓二人的實力過后,就先行退兵了。 朝堂這邊,金國打來了,八皇子請求皇上派他過去,皇上沒有將他派過去,而是點了其他的武將帶兵去增援。 然而寧國在面對金國的攻勢上節節敗退,八皇子這個時候也有些慌了,他似乎意思到了什么。 金國能夠打得這么順暢,一來是因為寧國這些年怠惰兵力薄而金國卻越發強悍,還有一個就是因為八皇子私下給了金國那些城池的情況,領兵的將軍的情況和習慣,各個城池的地圖。 有了這些,金國攻打寧國簡直是勢如破竹。 原本金國是想等著皇上駕崩之后在生事的,但皇上吊著那一口氣一直不死,他們就有些等不及了。 畢竟在過幾個月就十分的炎熱了,那個時候打仗,很容易爆發瘟疫,就是打仗也是要選擇時機的。 可他們畢竟還是有些理智的,雖然心中著急,卻是先派人到了寧國的都城來打探寧國的情況。他們雖然在寧國安排了不少的密探,但有些消息是否準確他們還需要在確認一番。他們也知道皇子們在奪位的關鍵時候,若是能夠利用一二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 不得不說,金國的計劃是成功的。 林朝雨不知道金國的人打得這么順利是因為八皇子泄露了許多信息的事情,但她直覺金國這般順利八皇子必然是在其中充當了什么角色。 可她對金國是如何接受到八皇子的信息的事情百思不得其解,八皇子那邊她也好還是蔡景南也好,隨時都派人盯著的,八皇子根本沒有什么奇怪的舉動,也沒有見到他跟任何人傳遞消息。 甚至六皇子還假借去八皇子府上游玩的借口去看過八皇子的府上是否有密道什么的。 寧國在面對金國的時候節節敗退,四皇子看不下去了,到御書房去請皇上讓他帶兵出戰,皇上不同意,于是四皇子就在御書房門外長跪不起。 四皇子跪下不久后,六皇子也去跪著了,然后嚴閣老、吳垢也去跪著了,繼而四皇子一派的人悉數去跪著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跪在御書房門口的人越來越多。 此時這些人無論是什么立場,無論是誰的人,屬于哪一派,都跪著懇請皇上派四皇子帶兵出戰。 因為這個時候,他們都是寧國人。 他們都不愿意讓自己的國土被人侵略。 他們平常所爭的這些,平常斗的這些,雖然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可國都不在了,家安在。 皇上氣得不行,緊緊的閉著御書房的大門,不愿意看到這些人。 八皇子聽聞文武百官都在御書房外面懇求皇上讓四皇子帶兵出戰的時候,氣得摔了不少東西,可他這個時候卻不敢往御書房湊,不知道為什么,他莫名的心虛,他莫名的不敢去看到那樣的情況。 東宮,一個太監恭恭敬敬的跟太子道:“殿下,現在一共有八十二名官員跪在御書房外面,四皇子已經跪了三個時辰了,其余的,大多都跪了將近兩個時辰了?!?/br> 太子看著外面被宮墻遮了一半的太陽,道:“本宮知道了?!?/br> “去御書房吧!” 在天邊的最后一抹光亮消失的時候,太子跪倒了御書房外,高聲道:“兒臣懇請父皇,派四個迎戰金國,保我寧國疆土?!?/br> 言罷之后,響響的磕了三個響頭。 外面的事情自然傳到了御書房內皇上的耳里,皇上怒火沖天,卻是連一個杯子都不敢摔,他若是在里頭摔了杯子,外面的人就聽到了。 他憤恨的低聲道:“就他們想護著寧國的國土了,朕難道不想么?” “老四就是狼子野心,他現在只怕是把自己當皇帝了?!?/br> “太子那個廢物,一個太子,竟然傻到來跟老四求情。他難道不知道,若是此番老四迎戰金國取得勝利,他會如何么?他就不忌憚天下百姓只知四皇子不知道他那個太子么?” 萬公公在一旁極力的縮小自己的存在感完全不敢說話。 其余的宮人也皆屏息以待。 皇上兀自的發過一通怒火,但他知道,事以至此若是不答應,寧國的國土在丟一分,這些大臣就會對他這個皇帝失望一分,寧國的國土在丟一分,天下百姓就會在多罵他幾句。 他今年來,接連被一些事情破壞自己的名聲,十二皇子也反叛了他,他想要名垂青史已然不能。 認清這個事實的皇上,一瞬間又蒼老了幾分。 過了半響之后,御書房的門緩緩打開。 萬公公拿了一卷圣旨出來,站在臺階上高聲念道:“順王接旨,朕令順王帶兵二十萬即日啟程去廊城,迎戰金國,收復失地?!?/br> 萬公公的圣旨念過之后,四皇子鏗鏘有力的道:“兒臣領旨?!?/br> 余下的群臣則高聲道:“皇上圣明?!?/br> 只是這聲圣明,聽在皇上耳里頗為刺耳。